今天偶然看到一本国防科技图书在2022年出版的《地面数字摄影天文精确定位定向关键技术》,还以为我不小心重新发明轮子了。借阅翻看以后发现,幸好,虽然核心原理一样,但实施方式截然不同。
应用于国防领域的这一技术(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甚至书中表示落后于国外同行,此书亦非机密资料,可以外借),使用的是已知参数的特制摄影设备以自带的铅垂线为参照物,对天顶附近极小区域进行匹配计算得到的结果,几乎不需要考虑大气折射问题;且其时间来自原子钟,时间精度极高,因此只需要用特定方法纠正镜头畸变以后,即可以实现米级定位。而我做的是在未知设备、不精确时间、未知拍摄角度下用类似的原理进行定位,其中大气、镜头、参照物、拍摄技术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结果影响很大,只能进行有限的修正而难以获得精确值,误差可达15km级,故只能作为娱乐用途。
应用于国防领域的这一技术(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甚至书中表示落后于国外同行,此书亦非机密资料,可以外借),使用的是已知参数的特制摄影设备以自带的铅垂线为参照物,对天顶附近极小区域进行匹配计算得到的结果,几乎不需要考虑大气折射问题;且其时间来自原子钟,时间精度极高,因此只需要用特定方法纠正镜头畸变以后,即可以实现米级定位。而我做的是在未知设备、不精确时间、未知拍摄角度下用类似的原理进行定位,其中大气、镜头、参照物、拍摄技术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结果影响很大,只能进行有限的修正而难以获得精确值,误差可达15km级,故只能作为娱乐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