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感应吧 关注:1,038贴子:14,081
  • 0回复贴,共1

心有灵犀一点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夫天地之大,造化神奇,人禀七情六欲,心藏千丝万缕。古人云:“心有灵犀一点通。”此语非虚,盖言人心之微妙,能超脱寻常物理界限,与他人之心神暗合,此即所谓“心电感应”者也。
昔有子规啼血,杜宇哀鸣,感天地之悲,动人心之戚。是时,李太白闻之,心生恻隐,遂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叹。虽隔山川,心已相牵,此非心电感应而何?
再者,《列子·汤问》载,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二人之心,若胶似漆,此等默契,非心电感应而何?
心电感应者,非唯言语之交流,更涉灵魂之契合。《庄子·养生主》言:“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其意不在肉骨,而在悟道,心手相应,游刃有余,此亦心电感应之一端。庖丁之心,与牛体之结构暗合,无需目视,便能精准切割,此般神通,岂非心灵之妙用?
然心电感应之理,非徒空幻之说,亦有其实证。《左传》记季札观乐,闻《诗》,知国风之盛衰,识君臣之忠佞,此非仅凭耳听,实由心悟,心电感应之效,可见一斑。
心电感应之所以发生,或缘于人之共情,或由于心之纯澈,或系于灵魂之相似。《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之心灵,亦有其本,若能返璞归真,洗尽铅华,心电感应之事,自可随心所欲。
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重“诚意”。诚意者,诚其意也,心无旁骛,志趣高洁,如此心境下,心电感应之事,自是水到渠成。《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者,心之平衡也,心电感应之基。
心电感应之妙,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更可延展至人与自然,乃至整个宇宙。《易经》云:“天人合一。”人之心,与天心相应,故能感知风云变幻,领悟四季轮回,此即心电感应之广义诠释。
综上所述,心电感应非神秘莫测,实为人之本能,源自心灵之纯洁与开放,以及与他人、与自然之深刻联系。古人对此已有精辟见解,今人宜继往开来,探索其科学内涵,弘扬其人文价值,以心电感应之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是故,心有灵犀一点通,非止于言表,更在于心领神会。愿世间之人,皆能以此为契机,深化彼此理解,增进相互信任,共铸美好未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16 03: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