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43
  • 7回复贴,共1

第200场《杜甫》燃情青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部舞剧,一种文化传承;每一段舞蹈都流淌着杜甫诗词里的悲喜忧愁。
舞剧《杜甫》于上周末在青岛完成了它巡演历程中极具意义的第 200 场演出。剧中杜甫的扮演者孙科、老年杜甫的扮演者李晋,都是青岛籍舞者,他们用灵动且富有力量的舞蹈语言,引领家乡观众穿越时空,重返大唐盛景。
李晋在观众见面会上曾说:“看懂这部剧,就如同读懂了杜甫。” 这部舞剧犹如一根针,深深刺入观众心底。它所给予观众的文化滋养,恰似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春雨,悄无声息却润泽心田。
在舞剧作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舞剧宛如璀璨星辰,点亮着舞台。回望近年来,舞剧《只此青绿》《李白》《咏春》《孔子》等,都在青岛大剧院演绎过不同的中国文化,每一部的上演都得到了岛城观众的热情捧场。
以舞吟诗,邂逅大唐杜甫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兵车行进;“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宫廷奢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嵯;“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失子之痛……舞剧《杜甫》以舞蹈语汇诠释杜甫的精神世界,以当代形式重现笔墨中的大唐景象。
李晋说舞剧《杜甫》更像杜甫自己的一个梦。“这部剧有门槛,要读得懂杜甫的诗句。”而此次来青连演两场的《杜甫》,是该剧的2.0版。在保持原有的大结构框架下,新版本对人物情感细节做了更多的揣摩,包括戏剧连贯性、人物塑造细节等,为了更好地辅助观众去欣赏舞剧,适时加入了新媒体诗词呈现,让观众感受到舞台呈现与杜甫诗作的呼应感。
“我带着孩子来欣赏舞剧,本来想让她感受一下舞蹈的美,没想到还上了一堂杜甫的唐诗课。”市民王女士对这场演出连声称赞。“《杜甫》的压抑感与《李白》的酣畅淋漓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是都通过舞蹈,让我们看到大唐的一种面貌。”资深舞剧迷娄女士,追着每一部来青演出的舞剧看,“尤其喜欢传统文化题材的舞剧,总能收获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首演的中国舞剧截至今年9月约200余部,就题材占比数据、票房数据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舞剧占到了全部题材类型的半壁江山。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副主编张萍曾指出,这些舞剧不仅数量可观,题材选择的角度也丰富多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舞剧以‘突出的创新性’频频‘出圈’,竞相表达着新时代舞剧艺术新形态。”
《只此青绿》 舞台银幕都受宠
“《只此青绿》的票房成绩是超出预期的,影片评价很好,在青岛有比较好的观众基础。”火爆剧场舞台的舞剧《只此青绿》,在今年国庆档登上大银幕。青岛万达CBD店的马天宇透露,这部影片在青岛并没有局限于粉丝或者舞蹈圈的观众,普通观众也纷纷前来观影。
此前,舞剧《只此青绿》两度在青岛大剧院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成为迄今为止青岛演出市场中舞剧票房的佼佼者。
不止在青岛,《只此青绿》的“观众基础”在全国都很好。以传奇画作《千里江山图》为背景的舞剧《只此青绿》首演于2021年8月,2022年除夕夜,舞剧选段登上央视春晚,“青绿山水”的中式美学从此破圈。截至电影《只此青绿》上映时,舞剧《只此青绿》巡演了70多个城市,演出场次突破600场,而电影《只此青绿》首映当天,有超过1.5万家电影院的8.6万块银幕放映。电影上映12天后,累计票房突破了4000万元。
“我看过舞剧,还想看看如何用电影语言来表现舞剧。”“青绿迷”张小姐在国庆档选择了电影《只此青绿》,“感受到第二个版本的‘青绿’美学,很满意。”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走进影院感受中式美学魅力,他们认为:“对孩子而言,电影的表达方式可能更容易接受。”《只此青绿》的导演周莉亚曾表示,电影弥补了舞台的局限,电影《只此青绿》所追求的正是“浅入深出”的体验:“如果观众能因为一幅画、一支舞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就再好不过了。”
电影《只此青绿》还在影院里刷新着累计票房,而在11月初,又一部传统文化题材的舞剧《赵氏孤儿》则会与观众相约青岛大剧院,这部大型民族舞剧为传奇故事赋予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来源:青岛晚报】


IP属地:山西1楼2024-10-14 11:04回复
    舞剧《杜甫》:带你回望诗圣笔下的唐风舞韵
    2024-07-18 21:55:03 来源: 上观新闻 上海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4-10-24 11:35
    回复
      舞剧《杜甫》5月18日东莞首演!
      带你重温诗圣风骨,赴一场大唐幻梦
      羊城派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官方APP羊城派官方账号
      2024.05.16 13:52
      *
      唐诗诵古今,一日越千年。5月18日,“荷花奖”获奖作品、史诗级舞剧《杜甫》将在东莞玉兰大剧院重磅首演。千年诗圣,以舞绘诗,尽显风华,带你领略杜甫笔下的大唐盛衰。

      剧照
      *
      《杜甫》是由中国舞坛“双子星” 韩真、周莉亚主创力作,重庆歌舞团联合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历时一年打造、多年打磨的国内首部“诗圣”题材舞剧。
      壮游羁旅,踌躇满志济天下;长安十载,求官谋事为苍生;弃官归隐,笔底波澜惊风雨;登高望远,历尽沧桑唱大风。

      剧照
      *
      四大篇章近两小时的精美舞台,意象化地呈现和讲述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浓缩了杜甫从宦游、为官到弃官的全过程;为理想苦苦追寻、为百姓大声疾呼、为人格绝不屈尊的一生。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兵车行进;“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宫廷奢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嵯;“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失子之痛……一首首诗篇如电光石火,直击人心;观众感同身受,“梦回”大唐。杜甫虽是一介诗人,却始终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注民生疾苦并以满含血泪的动情歌吟,传达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
      *
      编钟乍起,起舞弄姿。一阵阵氤氲的雾气中,一群身着绣罗、鬓垂金翠的丽人们,在国画般的背景中随乐起舞,摇曳生姿,以舞吟诗。极具唐代风情的古典舞,将汉唐风情演绎到极致,又结合了古典美和现代感,让人耳目一新。据了解,舞剧《杜甫》获得中国舞蹈界最高奖项“荷花奖”,是国潮舞蹈先行者,也是国风美学天花板。该舞剧的编导团队,正是屡获好评的《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咏春》的导演,近年斩获奖项与口碑无数。
      发布于:广东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4-10-24 11:44
      回复
        舞剧《杜甫》| 解读“诗史”:最美不止《丽人行》
        大麦网郑州站
        2019-06-06 18:02
        *
        在近期播出的《青春环游记》中,
        吴谨言、蒋梦婕、范丞丞
        同台演绎了一出绝美《丽人行》
        再次将这段舞蹈推进人们的视线,
        其实《丽人行》在参演影视剧《唐砖》之后,
        就已走红网络,抖音平台播放量累计突破 8亿

        《丽人行》原是舞剧《杜甫》中的选段,
        这部剧用舞蹈的形式展现了杜甫的一生,
        并结合其创作的诗歌,
        呈现出一人笔下的大唐盛衰。
        该剧曾获得舞蹈届最高奖项,中国舞蹈“荷花奖”
        艺术最高奖项,“文华奖”提名剧目
        近日又接受国际邀请,
        从韩国开启全球巡演之旅。


        今天禾苗就带大家解读一下舞剧《杜甫》
        如何用“舞”的方式,呈现一位
        忧国忧民,踌躇满志的人物形象。
        以舞吟诗——唐诗颂古今,一日越千年
        在这部舞剧中你处处能“看”到杜甫的诗词,
        但大部分却不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
        导演韩真解释到:
        “很难说舞剧《杜甫》里到底展现了多少他的诗,
        因为很多诗文都是和舞蹈交融在一起,
        比如,看到杨贵妃走出来就应该能想到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这样的伏笔在剧中俯拾即是,
        比如在某些段落里可以看到《哀江头》
        某些段落里可以看到“三吏”“三别”
        即便在《丽人行》中,
        也融入了很多关于杨贵妃的诗词,
        只不过你要通过舞蹈才能看到
        “回眸一笑百媚生”

        以舞传情——“两个杜甫”的隔空对话

        舞蹈固然能够表现诗词的内容
        但是人物心里和情怀该怎么展现呢?
        为此,《杜甫》团队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启用一对双胞胎演员

        分别饰演舞台上杜甫和自己的影子
        在剧中,影子就是杜甫的镜子,是他的内心。
        两个杜甫隔空对话,凸显人物内心的矛盾心情
        这样的设计史无前例,让人期待

        以舞构剧——跳脱文字,一解诗意
        众所周知,杜甫的人物形象是“沉郁伤怀”的,
        但这位诗人却不是生来沉郁。
        开始他也写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诗句,
        但后来就变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就要求每段舞蹈在设计的时候
        要能准确体现出杜甫的人生境地。
        比如在表现“路有冻死骨”
        所有舞蹈动作都在地面,
        舞者摊开双手呈现乞讨的凄苦。
        “安得广厦千万间”舞蹈者的动作
        则要极具张力,表现出激昂愤慨之情。

        以舞立象——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除了以舞构剧,
        舞剧《杜甫》在服饰的选择上也别出心裁。
        《丽人行》群舞中,
        宫女衣服内衬是纸做的,体现蓬松感;
        后面安史之乱,宫女的衣服则变的硬邦邦;
        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官吏
        踩着特别设计的鞋子,眼睛看不到下面,
        象征着即使王朝已经腐朽,
        他们依旧踩着高鞋,不肯看一看现实。
        在服饰的颜色上,
        为了呈现杜甫的书卷气和浪漫主义情怀,
        服装设计选择了类似绢纸的颜色,
        而在表达皇权的时候,
        则选用了蓝色外衣,里面是红色和鎏金的质感。
        并首次在演出服装上
        大规模采用数码热转印喷绘,
        这种中西合璧的手法,
        在意象化诠释主人翁家国情怀的同时,
        也给人以唯美、时尚的现代美感。

        这样一部集经典、艺术、时尚为一身的舞剧
        大概会让你觉得遥不可及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能让你坐在台下
        近距离欣赏这部史诗级巨作,
        你会去吗?
        *
        舞剧《杜甫》全国巡演 郑州站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4-10-24 12:10
        回复
          史诗级舞剧《杜甫》,以舞说诗,带你回望诗圣笔下的唐风舞韵
          大城无小事即大事
          2021-06-23 00:55
          *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杜甫《丽人行》

          还记得前两年火爆全网的
          舞蹈《丽人行》吗
          这段来自重庆歌舞团的群舞
          编钟乍起,娘娘们起舞弄姿
          肌理细腻骨肉匀,完完全全美人
          一段极具唐代风情的古典舞
          将汉唐风情演绎到极致
          创造了20亿的话题讨论浏览量
          堪称舞蹈艺术网络流量的神话

          《丽人行》
          原是舞剧《杜甫》中的选段
          这部剧用舞蹈的形式展现了杜甫的一生
          并结合其创作的诗歌
          史诗般的呈现 一个人笔下的唐朝

          诗人杜甫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达到诗歌创作史上现实主义的最高水平,是中国诗歌史上集大成的诗人。杜甫虽是一介诗人,却始终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始终关心人民的生存状态并以满含血泪的动情歌吟,传达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

          当杜甫从求官、做官、再到弃官;由入世、处世、再到出世,既是他颠沛流离、艰辛曲折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和诗歌的转变过程。
          舞剧《杜甫》
          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奖作品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提名剧目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参演剧目
          重庆市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第七届重庆艺术奖获奖作品

          《杜甫》是由重庆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历时一年打造、三年打磨的国内首部“诗圣”题材舞剧。全剧约90分钟,意象化地呈现和讲述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浓缩了杜甫从宦游、为官到弃官的全过程,表现了杜甫为理想苦苦追寻、为百姓大声疾呼、为人格绝不屈尊的一生。

          序: 壮游羁旅,踌躇满志济天下
          公元 767 年,漂泊于夔州的杜甫虽已年迈体衰,却犹未忘怀家国天下的理想抱负。回首当年他踌躅满志,赴京应试,妻子杨氏为他挎上肩头的不仅仅是装满诗书和衣食的包裹,还有无尽的爱怜和期盼……

          上篇: 长安十载,求官谋事为苍生
          杜甫应试不中,困顿长安。“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兵车行进,“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宫廷奢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丧子之痛,以及那些上谄下骄的官吏和迷失良知的文人,都深深震撼和刺痛着杜甫的心灵......于是乎,一首首诗篇如电光火石,似杜鹃泣血,从他胸中喷发而出!

          下篇: 弃官归隐,笔底波澜惊风雨
          安禄山起兵叛乱,唐王朝岌岌可危。马嵬坡下,一代佳人化作尘埃“国破山河在”;灵武城上,新帝仓卒登基,迷障之外惟见故都“城春草木深”。杜甫忧心如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些权贵们依然像蛀虫一般贪婪地嚼食着大唐最后的支柱。杜甫终于明白,他的理想抱负只不过是个梦幻而已,于是弃官而去,漂泊西南。但他不改胸怀天下寒士的初衷,以崇高的人格写就了一首首笔落惊风雨的伟大绝唱!

          尾声: 登高望远,历尽沧桑唱大风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杜甫登高望远,映入眼帘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肃穆萧杀和激流奔涌。他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中,将自己一生对家国、对苍生的真挚大爱,都融进了他那古今独步的雄宏诗篇......

          2021年10月27日
          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
          以舞说诗,以舞传情
          在舞剧《杜甫》中
          与杜甫隔空相逢
          共同回望
          诗圣笔下的唐风舞韵
          LOOK
          编辑 | 邓丹
          审定 | 邓丹
          核发 | 高源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4-10-24 12:41
          回复
            开心就好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30 09:10
            回复
              舞剧《杜甫》首次走出国门:韩国交流演出掀起“杜甫”热
              央广网
              2019-06-07 21:08 来自北京
              *
              北京6月7日消息
              6月7日晚,重庆市歌舞团原创舞剧《杜甫》首次走出国门,在韩国天安市艺术中心剧场上演,再次掀起了“杜甫”热。
              李杜诗篇,世界闻名。杜甫是作品最早被全译成韩文的中国文人。早在公元1481年,韩国人就把杜甫的1647篇诗作,分25卷出版。6月7日晚,重庆市歌舞团原创舞剧《杜甫》首次走出国门,在韩国天安市艺术中心剧场隆重上演,再次掀起了“杜甫”热。

              作为国内首部“诗圣”题材舞剧,《杜甫》由重庆市歌舞团联合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历时一年倾力打造、历经三年打磨提升,分
              “序:壮游羁旅,踌躇满志济天下”
              “上篇:长安十载,求官谋事为苍生”
              “下篇:弃官归隐,笔底波澜惊风雨”
              “尾声:登高望远,历尽沧桑唱大风”4个篇章,
              意象化地讲述和呈现了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浓缩了杜甫从宦游、为官到弃官的全过程;
              表现了杜甫为理想苦苦追寻、为百姓大声疾呼、为人格绝不屈尊的一生;
              细腻而深邃地刻画出了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和“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的悲悯情怀;
              准确而深刻地诠释了他的诗作和“杜甫诗史”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呼唤当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演出中,舞者们精湛的演技与舞美、灯光、服装、造型和多媒体等巧妙融合,一个个“块状舞段”营造出一个个隐喻心理情境的空间环境,凸显杜甫渴望“求仕”又心悸“失我”的对比,折射出卓越诗史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而由双胞胎演员李庚、李晋分别饰演的“杜甫”和“另一个杜甫”多次“隔空对话”,进一步衬托杜甫丰富的内心情感,揭示其内心思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该剧的表现主题。
              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杜甫在韩国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这部舞剧对杜甫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让我对这位中国文化名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位现场观众表示,杜甫的诗作文学价值特别高,他的家国情怀让几代韩国人都产生共鸣。韩国人从杜甫的诗歌里汲取了很多营养,包括他本人。笔者了解到,前任韩国驻华大使卢英敏就对杜甫有独到的研究,曾用汉字写了《江村》中的两句诗比喻韩中关系: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也就是用“燕鸥之和”寄望韩中友谊

              据悉,《杜甫》自2016年4月首演以来,先后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展演(北京)、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等系列重大演出活动共计80余场,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专家、观众“双好评”,曾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提名剧目”。
              该剧片段《丽人行》全网播放量已超过10亿。
              此次韩国交流演出是该剧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在韩国天安市艺术中心连演3场。

              演出前夕,韩联社、naver新闻、忠清新闻、忠清日报、大田新闻、每日日报、文化新闻、PrimeEconomic等韩国媒体,对该剧进行了集中报道。
              韩国最大的新闻媒体chosun ilbo(《朝鲜日报》)评论称:
              讲述中国唐朝诗圣杜甫生平的作品在韩国首次亮相。7日至9日登台天安艺术殿堂大公演场的舞剧《杜甫》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立艺术团体重庆市歌舞团的作品。两年投资18亿韩元(折合约1000万人民币)的制作费炫耀着宏伟的规模和饱满的完成度……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24-10-30 12:00
              回复
                11月1日,北京人艺赴沪驻演热度不减,原创历史大戏《杜甫》在上音歌剧院拉开大幕,开始为期三天的演出。这是该剧自创排以来首次离京演出,也是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继《茶馆》《哗变》《日出》后的又一部历史题材大戏,多角度展示了北京人艺优秀舞台作品的魅力。


                IP属地:山西8楼2024-11-04 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