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平猴的大脑无法理解三维,我可以把这个问题降到二维来说明:
这是点光源,我用均匀的光线来表示它向周围发射的光,线越密的地方光越强:
用相同面积的物体在不同距离上接收点光源发出的光:
可以看到距离越远,接收到的“条数”越少,也就意味着接收到的能量密度越低。这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那种靠近点光源就变亮变热、远离就变暗变冷的现象。
但是太阳很远,到地球的时候近似是平行光了:
相同面积的物体在不同距离接受平行光:
结果是一样的;
但如果是相同面积和形状以不同角度接收平行光呢:
就会发现随着平面和光线的夹角越接近垂直,接受到的光就越多;光线和地面越平行接受到的光就越少
哪怕不进行定量计算,也很明显能看出来,球体表面不同区域接受到的光强不同这件事并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