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吧 关注:21,284贴子:229,607

回复:123种鸣虫的图文简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61.郑氏树蟋(Oecanthus zhengi):俗称“红山竹蛉”,特点为较为宽阔的红棕色前翅以及深色的腹部颜色,鸣声独特,一声可以连续鸣叫挺久,善于拖长音,外观也不错。

红山竹蛉1(小虫迷sh)

红山竹蛉2(小虫迷sh)

红山竹蛉3(小虫迷sh)


IP属地:上海62楼2024-10-12 03:41
回复
    62.斑角树蟋(Oecanthus antennalis):俗称“银哨”,其头脸及大腿上有细斑点,有别于其他种类的竹蛉,本种爪花攀附力强,可以爬上玻璃等光滑表面。

    银哨栖止状1(乐事)

    银哨周身具细密小黑点2(乐事)

    银哨爬玻璃3(乐事)

    银哨4(乐事)

    银哨背面观5(乐事)

    银哨6(乐事)


    IP属地:上海63楼2024-10-12 03:46
    回复
      63.雪白树蟋(Oecanthus fultoni):俗称“玉竹蛉”,翅膀很宽,翅尾圆润,若虫及成虫的后足都有细小的黑点,鸣声亦佳,慢拍又耐低温,是一种上佳的北美竹蛉。

      玉竹蛉1(dennis0)

      玉竹蛉2(dennis0)

      玉竹蛉3(野采狂)


      IP属地:上海64楼2024-10-12 03:49
      回复
        64.丽树蟋(Xabea levissima):本种饲养难度不低,且叫口不算勤,与竹蛉类的相似之处在于:爪花的攀附力弱,需要粗糙内壁才能爬稳,鸣声为连续的“句~”,比较动听,有时见光也叫;在野外具有将寄主树叶咬出孔洞,然后趴在破洞处振翅鸣叫的习惯,饲养盒具如果空间足够大,可以用背面有绒毛的叶子供其攀爬(如“葎草”、“构树叶”等)

        丽树蟋背面观1(机器猪)

        丽树蟋2(机器猪)

        丽树蟋3(机器猪)

        丽树蟋雌虫4(鸣虫子)


        IP属地:上海65楼2024-10-12 03:52
        回复
          五、片蟋类及其它外观相似种
          65.梨片蟋(Truljalia hibinonis):俗称“连口金钟”,鸣声金声阵阵,持续时间较长,野生个体有些非常活跃,善于短距离飞行,饲养中的食物水分要少些,同时对变温敏感,需要相对较早的加温,喜食月季叶等蔷薇科植物的叶片。

          连口金钟侧面1(乐事)

          连口金钟腹面2(无弦琴)


          IP属地:上海66楼2024-10-12 03:57
          回复
            66.尾铗片蟋(Truljalia forceps):俗称“单口金钟”,鸣声会变化,起初为一声一声的金属音,后逐渐会往连口叫法发展,如果和梨片蟋靠近着养,会加速这个单口转连口的叫法进度。本种腹部尾端与梨片蟋不同,没有明显的分叉状结构。

            单口金钟1(乐事)

            单口金钟腹面2(无弦琴)


            IP属地:上海67楼2024-10-12 03:59
            回复
              67.瘤突片蟋(Truljalia tylacantha):本种早年间曾少量混在连口金钟里一起卖,近几年已经单卖了,鸣声有变化,比连口金钟功率更大,听上去更吵闹。

              瘤突片蟋背面观1(无弦琴)

              瘤突片蟋2(无弦琴)

              瘤突片蟋3,头后具深色纹(无弦琴)

              瘤突片蟋腹面4(无弦琴)

              瘤突片蟋腹面5(无弦琴)


              IP属地:上海68楼2024-10-12 04:02
              回复
                68.橙柑片蟋(Truljalia citri):体型较小,本种翅膀上的褐色花纹相对稀疏,腹部末端略显上钩但没有明显的分叉结构,区别于连口金钟,鸣声更接近单口,有时也会因温度升高而加快节奏。

                橙柑片蟋背面观1(野采狂)

                橙柑片蟋腹面2(本人拍摄)

                橙柑片蟋腹面3(本人拍摄)


                IP属地:上海69楼2024-10-12 04:05
                回复
                  69.霍氏片蟋:本种前翅几乎完全被深色花纹覆盖而区别于其他任何片蟋,显得浓墨重彩,正常新虫到家2-3天即开叫,如果养野生虫最好选腹部颜色干净发白无杂点的,翅色偏深者为好,本种交配后寿命大大缩短,且在产地世代重叠,给玩家的挑选带来了挑战。本种除月季叶,新虫也能接受菠萝蜜叶,一般会将叶肉啃食干净,留下完整的叶脉;此外还吃大果榕的叶子。

                  霍氏1人工虫(本人拍摄)

                  霍氏品相一流的个体2(josson)

                  霍氏3野生虫(本人拍摄)

                  霍氏腹面4(那首歌)

                  被啃食的菠萝蜜叶子,叶片较厚,不建议除新虫阶段外喂食这种叶片


                  IP属地:上海70楼2024-10-12 04:12
                  回复
                    70.丽维蟋:学名未知,俗称“墨姑”,通体呈黑色,如同墨染,翅膀两侧各具一黄色斑带,早年间偶见于虫市,可能因叫声不动听现已难觅其踪迹,原产于广西。另有一近似种“五彩维蟋(Valiatrella sororia)”,色彩鲜明,具有红、黑、黄、绿、棕五种颜色,产地浙江等地。

                    墨姑鸣叫1(鸣虫子)

                    墨姑背面观2(鸣虫子)

                    墨姑3(机器猪)

                    墨姑4(机器猪)

                    五彩维蟋1(千年小何)

                    五彩维蟋2(鸣虫子)


                    IP属地:上海71楼2024-10-12 04:15
                    回复
                      71.双色扩胫蟋(Mnesibulus bicolor):俗称“金阅蛉”,叫声清雅,翅膀细长,鸣叫时会高耸振翅,前翅亮褐色,后足股节黑白分明,数量较少,一般上市的均为人工虫。

                      双色扩胫蟋1(漫画青蛙)


                      IP属地:上海72楼2024-10-12 04:17
                      回复
                        72.褐啼蟋(Trelleora fumosa):可能是指市场上的“金啼蟋”,也称“枯叶金钟”,前翅黄褐色无斑点,外形似茨尾蟋,鸣声具有明显间隔,略显沙哑,本种可以接受月季、枇杷等蔷薇科植物叶片。

                        褐啼蟋1(漫画青蛙)

                        褐啼蟋2(漫画青蛙)

                        褐啼蟋3(漫画青蛙)


                        IP属地:上海73楼2024-10-12 04:19
                        回复
                          73.云南茨娓蟋(Zvenella yunnana):本种前翅具白色斑,且同属其他种长相类似,“茨”字可能指本种的尾须及后翅末端组成的形状与茅草相似,鸣声为快速且连续的“唧~”声。

                          云南茨娓蟋1(鸣虫子)

                          云南茨娓蟋背面观2(鸣虫子)

                          云南茨娓蟋鸣叫3(鸣虫子)

                          云南茨娓蟋4(鸣虫子)


                          IP属地:上海74楼2024-10-12 04:22
                          回复
                            74.云斑金蟋(Xenogryllus marmoratus):俗称“宝塔蛉”、“金琵琶”、“草金钟”,鸣声为“叮——叮——叮乐铃~”显得清脆又独特,脾性敏感爱乱跳,难保全品,喜食麦冬草,日常饲养可以喂干净的月季叶和干一些的泡饭,这样清理卫生较方便。

                            宝塔蛉鸣叫1(乐事)

                            宝塔蛉2(乐事)

                            宝塔蛉雌虫3(原生态)


                            IP属地:上海75楼2024-10-12 04:24
                            回复
                              75.梅州金蟋(Xenogryllus maichauensis):市场上的“大金蟋”可能指本种,真正的“大金蟋”在国内具体有无明确分布尚无定论,同属还有“悠悠金蟋”,三者鸣声各不相同,本种饲养需要比宝塔蛉至少大2倍以上的空间,其性情暴烈,每年一到季节,常能看到市场中此虫断肢残尾的惨状,但胜在鸣声比较动听,对全品没太大要求的朋友可以养养。

                              梅州金蟋1(机器猪)

                              梅州金蟋2(机器猪)

                              梅州金蟋3(机器猪)


                              IP属地:上海76楼2024-10-12 04: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