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一个基础认知,炮兵整个组织架构具备灵活的权力分配能力,也基于此功能运转。
将炮兵营的控制权移交下放,收回。
几个炮兵营下放给一个步兵营,二十几个炮兵营控制权移交给给一个工兵连的上级hq,或通过另一个hq与上级hq联系沟通支援,都是很常见的。
我猜测,炮兵营的炮兵观察组,也许会根据步兵hq提前下发的任务,在准备好的进攻战中,对炮击目标进行挑选决策。
————————————
因此我有三个问题,
一,炮兵观察组,到底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需要在呼叫炮击前请示步兵指挥官?什么情况不需要?
二,是否可以这样做:步兵营或连的指挥官与炮兵营指挥官交流后,赋予炮兵观察组控制权,让其不需要请示就能自行呼叫炮兵了?
也许炮兵观察组本身就是营长官,所以他呼叫的就是自己的炮兵营么,我觉得不对。
三,有一些记载,1940年攻克马其诺防线时,德军成立了一个军指挥部,集中了二十个以上的不同炮兵营,如105,150,210支援一个工兵连。
那么这个工兵连需要派多少个观察组?
我目前认为,几个观察组大概只能指导一个炮击任务,一个方位,一个距离。
更多的观察组才能根据射程分配不同的炮击任务,军指挥部需要更多的观察组才能同时进行更多的炮击任务。。。。
将炮兵营的控制权移交下放,收回。
几个炮兵营下放给一个步兵营,二十几个炮兵营控制权移交给给一个工兵连的上级hq,或通过另一个hq与上级hq联系沟通支援,都是很常见的。
我猜测,炮兵营的炮兵观察组,也许会根据步兵hq提前下发的任务,在准备好的进攻战中,对炮击目标进行挑选决策。
————————————
因此我有三个问题,
一,炮兵观察组,到底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需要在呼叫炮击前请示步兵指挥官?什么情况不需要?
二,是否可以这样做:步兵营或连的指挥官与炮兵营指挥官交流后,赋予炮兵观察组控制权,让其不需要请示就能自行呼叫炮兵了?
也许炮兵观察组本身就是营长官,所以他呼叫的就是自己的炮兵营么,我觉得不对。
三,有一些记载,1940年攻克马其诺防线时,德军成立了一个军指挥部,集中了二十个以上的不同炮兵营,如105,150,210支援一个工兵连。
那么这个工兵连需要派多少个观察组?
我目前认为,几个观察组大概只能指导一个炮击任务,一个方位,一个距离。
更多的观察组才能根据射程分配不同的炮击任务,军指挥部需要更多的观察组才能同时进行更多的炮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