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是国庆假期,考研牛马怎么能不留校狠狠的写试卷,不过适度放松也可以,楼主回家看了趟奶奶,最后给大家看看老家大鹅。14年又是典型的大题难,这个二重积分啊,楼主这个铁废物用极坐标算到最后就是想不起来区间再现啊,证明一开始负号还没抄,最后算出来和结论正好相反,总体来说14年是中规中矩的试卷,首次出现了分块矩阵,当年考生应该是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已经当常规题做了。15年填空考了一个莱布尼茨公式,属于那时良好的创新不常见的题型(我们依旧得是当常规题做了),证明也比较简单,应用是楼主专业课内容,引入过余温度直接秒,线代算两遍才对,所幸时间够用。
16年,初见端倪,找规律或者用泰勒公式求n次导已然是崭新思路,配合变态旋转体,幽默函数题,**线代n次方,第一问不对第二问得不到分,考场遇到很难不崩溃。
17年,暴风雨前的宁静,对微分方程的考察很有含金量,证明题好构造,思路难理顺须紧盯目标。
18年,无敌了,第一次三个小时有种无力感,第一次函数选择用画图看不出答案,填空第一题洛浪费了时间,第一题构造就因不够简约浪费时间,二重积分考拱线画不出图,纯参数不敢做(虽然最后硬头皮做了对了),应用题没用拉格朗日用偏导算错,数列证明用柯西也不好想,构造也不简单,二次型给你来个讨论,算不出整数特征值以为自己写错了发现要的是规范形,总之最后能到三位数简直是奇迹。

16年,初见端倪,找规律或者用泰勒公式求n次导已然是崭新思路,配合变态旋转体,幽默函数题,**线代n次方,第一问不对第二问得不到分,考场遇到很难不崩溃。
17年,暴风雨前的宁静,对微分方程的考察很有含金量,证明题好构造,思路难理顺须紧盯目标。
18年,无敌了,第一次三个小时有种无力感,第一次函数选择用画图看不出答案,填空第一题洛浪费了时间,第一题构造就因不够简约浪费时间,二重积分考拱线画不出图,纯参数不敢做(虽然最后硬头皮做了对了),应用题没用拉格朗日用偏导算错,数列证明用柯西也不好想,构造也不简单,二次型给你来个讨论,算不出整数特征值以为自己写错了发现要的是规范形,总之最后能到三位数简直是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