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60贴子:358,400

回复:西平郭修,仅西州之男子尔?——兼论破解费祎被刺迷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观点说 郭修不可能担任本郡太守或本州最高军事长官。根据三互法,本郡人确实不能担任本郡最高军事长官,
但凡事有特例,且不在少数。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魏国既建,为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兖州尚未安集,复以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遂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
南阳何晏、邓飏、李胜咸有声名,李胜出为荆州刺史,往诣宣王。胜曰:"当还忝本州,非并州也。""宣王乃若微悟者,谓胜曰:"今还为本州刺史,盛德壮烈,好建功勋。
.....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朝廷以为忧,复拜奂为护匈奴中郎将,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赏赐甚厚。
............
上面5个违反三互法的例子,其中除了曹爽任用李胜为本州刺史在和平时期外, 张既、程昱、李恢被任用为本州最高长官,恰恰是依靠他们的才能,稳定时局,平定叛乱。当时凉州、兖州、南中正处在动荡时期。张奂就更厉害了,都督三州。
既然郭修素有业行,著名西州,而曹魏的凉州羌胡之乱从246年起至250年,已经足足持续了5年。曹魏任用本地有才能的郭修任 西中郎将 或 护匈奴中郎将,甚至持节监察凉州百官,去稳定局势,也很有可能。
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


IP属地:山东21楼2024-10-07 22:23
收起回复
    八年春二月,丞相陆逊卒。夏,雷霆犯宫门柱,又击南津大桥楹。秋七月,【将军】马茂等图逆,夷三族。
    吴历曰:茂本淮南【锺离长】,而为王凌所失,叛归吴,吴以为【征西将军】、九江太守、外部督,封侯,领千兵。封侯,领千兵。权数出苑中,与公卿诸将射。茂与兼符节令朱贞、无难督虞钦、牙门将朱志等合计,伺权在苑中,公卿诸将在门未入,令贞持节称诏,悉收缚之;茂引兵入苑击权,分据宫中及石头坞,遣人报魏。事觉,皆族之。
    与贼遇於夹石,休军失利,凌力战决围,休得免难。仍徙为【扬、豫州】刺史,咸得军民之欢心。
    ................
    陈寿在记载魏国降将马茂时,称为【将军】。与郭修的【魏降人】截然不同。
    有观点说马茂一个六品县令,被孙权提拔成了三品征西将军。注意一下马茂投降吴国的时间,大约在王凌担任扬州刺史230年左右,距离行刺孙权已经15年了,这个时间提拔三级足够了。且吴国征西将军为三品下。
    ...........
    壹从【镇南迁镇军】,假节督夏口。及孙綝诛滕胤、吕据,据、胤皆壹之妹夫也,壹弟封又知胤、据谋,自杀。綝遣朱异潜袭壹。异至武昌,壹知其攻己,率部曲千馀口过将胤妻奔魏。魏以壹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吴侯
    ............
    孙壹在吴国已经是三品上,投降魏国升一级,为二品。


    IP属地:山东22楼2024-10-08 14:53
    收起回复
      位在征西将军上的三品将军:
      1.四方将军: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
      2.安汉将军
      3.军师将军
      4.九卿
      5.辅汉将军、护军将军、抚军将军、绥军将军,班位在卿下
      6.四镇将军
      7.四安将军
      8.镇军将军
      9.荡寇将军、征虏将军
      10.讨逆将军、讨寇将军
      11.四平将军
      12.四征将军
      13.镇远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
      14.侍中、尚书、五校
      .................
      姜维243年初还是辅汉将军,位在九卿之下,已经入蜀15年了。
      郭修252年是左将军,仅次于前将军,三品第二,位在九卿之上,才投降2年。


      IP属地:山东23楼2024-10-08 17:52
      回复
        郭脩字孝先:一般为长子。
        郭德字彦孙:过继的孙子,所以为彦孙,非本字。
        郭建字叔始:一般为三子。
        如王经字承宗,又字彦纬。


        IP属地:山东24楼2024-10-08 18:40
        收起回复
          另有《张猛龙清颂碑》
          称“魏明帝景初中【西中郎将】【使持节】平西将军【凉州刺史】瑍 之十世孙


          IP属地:山东25楼2024-10-10 15:29
          回复
            曹芳:“故【中郎】西平郭脩,砥节厉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将姜维寇钞修郡,为所执略。往岁伪大将军费祎驱率群众,阴图窥窬,道经汉寿,请会众宾,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祎,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祚及后胤,所以奖劝将来。其追封脩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谥曰威侯;子袭爵,加拜奉车都尉;赐银千鉼,绢千匹,以光宠存亡,永垂来世焉。”
            【魏氏春秋曰:脩字孝先,素有业行,著名西州。姜维劫之,脩不为屈。刘禅以为左将军,脩欲刺禅而不得亲近,每因庆贺,且拜且前,为禅左右所遏,事辄不克,故杀祎焉。】
            十二年秋,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牙门将句安、李韶降魏。——《后主传》
            十三年,姜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后主传》
            十六年春正月,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郭脩所杀于汉寿。——《后主传》
            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脩在坐。祎欢饮沈醉,为脩手刃所害,谥曰敬侯。——《费祎传》
            明元郭皇后,西平人也,世河右大族。黄初中,本郡反叛,遂没入宫。明帝即位,甚见爱幸,拜为夫人。帝疾困,遂立为皇后。齐王即位,尊后为皇太后,追封谥太后父满为西都定侯,以【立子建】绍其爵。叔父立,宣德将军。【建兄德】,出养甄氏。德及建俱为镇护将军,皆封列侯,并掌宿卫。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於太后而后施行。——《后妃传》
            【晋诸公赞曰:德字彦孙。【文王复以女继室】,即京兆长公主,德【镇军大将军】。泰始元年,晋受禅,加建、德、温三人位【特进】。德子【喜】嗣。喜精粹有器美,历右卫将军、侍中,位至【辅国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建字叔始,有器局而强问,泰始中疾薨。】


            IP属地:山东26楼2024-10-12 10:34
            回复
              1.中郎是个统称,有文武之分。低则七品文职中郎,高则中郎将,都督军事,权力等同二三品。中郎将简称中郎,中郎将官居四品,加假节或使持节、都督州军事,(代理三品)。
              2.郭修在魏(西)中郎将【四品】、使持节、都督(凉州)军事【代理三品】,250年投降蜀汉,252年升为左将军(三品上,全国第5),位在九卿之上。降将官升一级,符合惯例。
              3.郭修(西宁人)在魏出任凉州最高军事长官,虽违反“三互法”本地人回避制度,但在战乱时期是常规操作,可不受此限。
              4.郭修或魏国郭太后兄,修子官衔【奉车都尉】为加官外戚,且为皇后之父、兄、叔、侄。
              5.郭修追封威侯。封威侯者,蜀骠骑将军马超(全国二号将军)、魏虎豹骑统帅曹纯、后将军朱灵、右将军乐进、行太尉臧霸皆盖世猛将,功勋卓著,位在九卿之上。侍中 吴质(北中郎将, 使持节、督幽、并诸军事)也封威侯,
              出将入相,十年幽并都督,魏文帝曹丕第一谋主,晋景帝岳父。六人三国志皆有传记,独郭修没有。
              6.250年蜀汉姜维复出西平,魏中郎将郭修率万人与姜维数千人交战,野战战败被俘。(郭修守护太后家族田地马匹资产,姜维攻其必救,郭修不能、不敢畏战,太后资产受损,谁能负责?)
              7.249年,姜维出攻雍州,被郭淮、陈泰、邓艾、司马昭抵御,折损二牙门将(低阶武官)损失六百人,记载在三人传记及晋文帝记中,引得四人争功。250年,姜维出西平攻太后家乡,或为报复去年折损牙门将之仇,果然,俘虏最高军事长官郭修。
              8.三国志记载只说魏降人、故中郎郭修,对郭修身份讳莫如深,隐瞒郭修在魏蜀前后为【将】的经历,隐瞒战败。诏书塑造了郭修手无寸铁被姜维绑架,胁迫投降蜀汉,然后刺杀了蜀大将军费祎,不屈不挠的光辉形象。(郭太后下诏,自己表扬自己家)
              9.郭修或为郭立之长子、郭建之兄,先立,再修建(都有建筑的意思)。三亲兄弟:郭德:晋武帝司马炎姐夫,镇军大将军二品,位【特进】,位仅次三公。郭建:入晋为镇护将军、位特进,位仅次三公。郭修:魏西中郎将、使持节、都督(凉州)军事,刺杀费祎,死在蜀汉。
              10.陈寿在晋朝为官,不敢得罪晋武帝姐夫、郭修亲弟郭德、侄子郭喜(皆为二品、古洛阳司令、全国第四号将军)(西晋京城古洛阳),不敢直书郭修战败被俘,故史书记载姜维复出西平,无战役细节,为历次北伐最简。
              11.站在郭修的角度,被姜维俘虏,断送了大好前途。不仅自己成了贰臣,且子女在魏仕途受阻,于是濒死一搏,只有闹大动静,在新年团拜会上,刺杀了费祎,才把消息传到魏国,为家族拼的一份前程。郭修本想要刺杀蜀汉君主,无奈防备太严,姜维三号人物,郭修最恨是他,但姜维武功太好,不好下手。二号人物费祎,文弱不加防备,倒霉的只有他了。
              12.说到底,蜀汉的左将军,对魏郭修来说,无非是小国上将,实在不够看,瞧不上,没兴趣,利益不够罢了。


              IP属地:山东27楼2024-10-12 10:34
              回复
                厉害厉害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1-10 13:13
                回复
                  四年,故中军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结亡命刑徒,得数百人,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转侵江原。江原方略吏李高、闾术缚富送州,刺史童策斩之。初,诸葛瞻与邓艾战于绵竹也,时身死失丧,或言生走深逃。瞻亲兵言富貌似瞻,故富假之也。
                  七年,汶山守兵吕臣等杀其督将以叛,族灭之。初,蜀以汶山郡北逼阴平、武都,故于险要置守,自汶山、龙鹤、冉駹、白马、匡用五围,皆置修屯牙门。晋初以御夷徼,因仍其守。
                  十年夏,刺史皇甫晏表出讨之。晏不纳其言。夜,所将中州兵蔡雄、宣班、张仪等以汶山道险,心畏胡之强,晏愎谏干时,众庶所怨,遂引牙门张弘、督张衡等反,杀晏。众夜乱,不知所为。惟兵曹从事犍为杨仓弯弓力战,射百馀发,且詈雄;众击之,矢尽见杀。从事广汉王绍亦赴之死。弘等遂诬表晏欲率己共反,故杀之,求以免罪。濬斩弘等,益州平。
                  《太平御览·卷九十》
                  袁希之 汉表传曰:费祎领汉节,诱纳降附越隽太守。张嶷笺试祎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皆见害刺客,不镇重也。今明公位尊权重,宜览前事。"后岁首,祎持节行酒,郭循以马鞭中小刀刺祎,祎数日薨。
                  葭芦城旧《志》云:在将利故城东南七十里。三国时,姜维与邓艾相持于此,置葭芦戍,亦曰葭芦城,后为仇池氐所据。
                  邓艾城在县东白水北,或以为邓至城。《水经注》:白水径邓至城南,即邓艾所屯处。
                  洮城,盖亦在县东北境,是时戍守要地也。《志》云:今县东七里麻关谷口,有邓艾城。相传艾入蜀时所筑。傍有姜维城,为维与邓艾相守处。麴城,今见岷州卫。
                  蜀汉景曜初,姜维率众出骆谷,经沉岭,向长安,即此。今亦名姜维岭。


                  IP属地:山东30楼2025-02-07 16:08
                  回复
                    《郡国志》曰:【武都沮水】之西有角弩谷,即蜀将姜维剿五部溪羌之所。


                    IP属地:山东31楼2025-02-07 16:08
                    回复
                      1.王嗣镇军将军考:
                      陈祗:吕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祗景耀元年卒。
                      《华阳国志》:(景耀二年)秋八月丙子,领中护军陈祗卒,谥曰忠侯。
                      宗预:景耀元年,以疾徵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
                      十一年,以中监军胡济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兖州刺史,代平督汉中事。
                      《华阳国志》:景耀元年,征北大将军宗预自永安征,拜镇军将军,领兖州刺史。
                      诸葛瞻: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
                      《华阳国志》:四年冬十月,拜丞相亮子武乡侯瞻中都护、卫将军。迁董厥辅国大将军,与瞻辅政。以侍中义阳樊建守尚书令。自瞻、厥用事,黄皓秉权,无能匡矫者,惟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
                      王嗣:延熙世以功德显著。举孝廉,稍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迁镇军,故领郡。后从维北征,为流矢所伤,数月卒。
                      陈祗251—259年担任镇军将军,宗预258年拜镇南将军,261年10月诸葛瞻才担任都护,宗预时任镇军大将军。即259——261年间,不知哪一年从镇南改为镇军大将军。261——264年宗预都是镇军大将军未变。
                      也即259年8月陈祗故后,接任镇军将军的是王嗣,在259.8——261.10间姜维北征,王嗣中箭。姜维北征很大可能是260年或261年。
                      1、戳破王嗣于侯和之战阵亡的推论。
                      2、景耀年间姜维常征伐在外的有力证据,小型北伐并未停止。


                      IP属地:山东32楼2025-02-07 16:10
                      回复
                        2.王经不通军事论:
                        王经担任江夏太守、清河太守,历任x 州刺史、雍州刺史(二州刺史),司隶校尉,尚书。
                        邓艾担任南安太守、城阳太守、汝南太守,历任兖州刺史、长水校尉,安西将军,镇西将军,征西将军。
                        陈泰担任并州刺史、尚书,雍州刺史、征西将军,镇军将军,尚书左仆射。
                        要说没基层军事经验的,应该是陈泰吧,直接被任命为刺史。
                        而王经担任魏吴边界的江夏太守,和邓艾一样都历任了2任太守,2任刺史,唯一不同的是王经还能担任文职司隶校尉,尚书,被士族名流认可接纳,恐怕邓艾不能及也。
                        王经背水列阵,司马懿还背水列阵呢,咋不见诸葛亮大破司马懿。
                        诸葛瞻要有王经4万兵损失3万,余1万坚守狄道等待救兵的本事,蜀汉还能灭亡?
                        诸葛瞻2万剩5000守住涪城锦竹啥的,能等不到姜维救兵?
                        诸葛瞻抑或有王经三路分兵迎敌(石营、枹罕、祁山)的意识,诸葛瞻三路分兵各7000分别开向 江油、巴东、涪城,马邈能这么快投敌?
                        王经反对司马昭,担任江夏太守时全是黑料,陈寿不能客观描写其功绩


                        IP属地:山东33楼2025-02-07 16:14
                        回复
                          3.姜维封侯早: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230年)
                          234年,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
                          十二年,丞相亮卒,以壹督汉中,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234年)
                          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壹督汉中。(237年)
                          魏延因为大破郭淮,230年被封为县候。
                          姜维因为逼退司马懿,234年被封为县候。
                          吴壹因为督汉中,234年被封为县候。
                          王平因为督汉中,237年被封为县候。
                          234年魏延杨仪内乱,稳定局势居功至伟的不是费祎、不是歼灭魏延的王平,而是姜维。也符合【令延断后,姜维次之】的认可。葛亮时期,姜维已经仅次于魏延了。
                          ...............
                          4、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区别:
                          姜维面对的形势要比诸葛亮严峻地多:
                          诸葛亮时期,曹魏国力不仅尚未恢复,而且辽东公孙渊、鲜卑柯比能对曹魏的压力甚至不亚于诸葛亮。
                          单说柯比能就有:“后鲜卑大人轲比能数犯塞寇边,幽、并苦之。【田豫有马城之围,毕轨有陉北之败。】”
                          还有毌丘俭被公孙渊击败:237年 ,青龙中为幽州刺史,率幽州诸军至襄平,屯辽隧。公孙渊逆与俭战,不利,引还。
                          诸葛亮雍凉不解甲的时候,难道幽并解甲了?
                          【张合之战,在者八万,去者愿留。】诸葛亮北伐兵力八万,有魏延姜维吴壹王平,姜维北伐有谁?
                          235年238年曹魏解决辽东鲜卑之后,就可专门对付蜀汉了。
                          陇西太守牵弘、天水太守王颀都是从幽州调过来对付姜维的勇将。
                          姜维唯一的有利形势可和诸葛亮时期相比的只有 诸葛诞反司马昭那次
                          再看姜维,那真是太恶心大晋了:
                          1、253年,司马师当政,姜维配合诸葛恪北伐,妄图再给司马师一次东关大败。
                          2、254年,夏侯玄被杀,姜维侵陇西如入无人之境,郭淮陈泰全程隐身,司马昭千里迢迢从河南援助陇西,可谓形势紧急。
                          3、255年,司马师刚挂,司马昭上手还没熟,这边姜维给他来个洮西大败,折损数万精兵,族长司马孚前去坐镇。4、257年,诸葛诞司马昭五十万兵在对决,这边姜维袭击关中,哪边败了都不行,魏书全程不录关中之战。
                          5、262年,姜维陇西七围,侯和战后司马昭都想派刺客刺杀姜维。
                          6、灭蜀后,要不是姜维居中挑唆,钟会邓艾未必会死在蜀中,搞得众人都知反司马的大有人在。


                          IP属地:山东34楼2025-02-07 16:16
                          回复
                            5.蜀汉后期大户隐匿人口严重:
                            薛齐,字夷甫,薛永之子。薛永死后,薛齐继任蜀郡太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永生齐,字夷甫,巴、蜀二郡太守,蜀亡,【率户五千】降魏,拜光禄大夫,徙河东汾阴,世号蜀薛。”
                            一个薛齐都能五千户,一户一兵即可达5000人,看来蜀汉末期大户能抽出来10万兵
                            薛齐:豫州沛国相县人,
                            陈祗:豫州汝南(今河南平舆)人,
                            郤正:河南郡偃师县(今河南偃师)人。
                            薛齐立场很可能与陈祗郤正一样,偏向支持姜维北伐。
                            薛齐后代号称河东薛氏,著名的有名将薛安都、薛仁贵、薛万彻。薛仁贵大败于吐蕃之后,接替他收拾残局的是左相姜恪(姜维之后)


                            IP属地:山东35楼2025-02-07 16:17
                            回复
                              6.诸葛亮相府主薄与姜维微妙关系:
                              1、胡济:伟度者,姓胡,名济,【义阳】人。为亮【主簿】,有忠荩之效。
                              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于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2、《杨戏传》:府辟为属【主簿】。
                              随大将军姜维出军至芒水。戏素心不服维,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
                              3、《宗预传》: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
                              (邓芝)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
                              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
                              邓芝欣赏姜维,宗预硬杠邓芝。
                              4、《董厥传》: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徙为主簿。
                              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
                              蜀汉丞相府主薄是不是有个小圈子。
                              5、来敏来忠:
                              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 丞相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坐事去职。
                              子忠,亦博览经学,有敏风,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维善之,以为参军。
                              6、向朗向充:
                              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朗兄子充,历射声校尉、尚书。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
                              7、廖立:
                              于是废立为民,徒汶山郡。
                              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诣立,称立意气不衰,言论自若。
                              被丞相废黜的官员,姜维偏偏称赞他们并重用他们的后代。


                              IP属地:山东36楼2025-02-07 16: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