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言”系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多重真相(伪)。
在侦探抛出一个真相后,从新的角度/新的证据推导,又能得出与之前的真相完全迥异的真相,此之谓多重真相。
而《绞首浪漫派》中的多重真相,主要是利用主角阿伊的叙诡实现的。
真相X:巫女子是用礼物丝带杀的人,属于冲动杀人,主角是看到巫女子的遗书,才为了她掩盖真相、破坏现场的。
真相Y:巫女子是自带凶器杀的人,属于预谋杀人,主角是出于自身的“责任”,才去吞食物证的。
真相X是主角告诉零崎的,而真相Y一半是阿伊说的,一半是哀川说的。因此,真相X和真相Y其实都不完全正确。所以我要提出真相Z作为补充。
真相Z:巫女子是用礼物丝带杀的人,属于冲动杀人,主角是出于对智惠和巫女子责任去破坏现场的。
但这里就引出了一个矛盾:警方并没有发现现场缺少除了手机链之外的物品,那凶器一定是巫女子自己带进去的,既然是自带凶器,那就必然不可能是冲动杀人(哀川小姐也是基于此逻辑推导出真相Y的)。
且慢,自带凶器和冲动杀人当真不相容吗?让我们再自信想一想,凶器是丝带,那就有可能是礼物丝带,那么如果凶器是巫女子自带的礼物丝带,情况又会如何呢?
这个推理实际上是完全符合原文的文本逻辑的,因为原文未描写巫女子带的“生日礼物”,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以巫女子的性格(或者说她要对外营造的人设),她一定会给智惠带礼物的。所以——
巫女子之所以带了礼物又没送她,就是因为智惠一开始和阿伊之间就有一种奇妙的氛围感,如果镜子的表里一样。她嫉妒阿伊能在初次见面就能让智惠敞开心扉,更嫉妒智惠明明是第一次见(熟人意义上的)她的心上人,竟能这么快就看到自己都无法触碰的心灵深处。
由此,礼物变成凶器,祝福化作杀意,她趁着阿伊绑鞋带,从包包里拿出礼物,拆开丝带,将智惠绞杀,再回收丝带,完成诡计。
而阿伊所说的“责任”,既有判断失误导致巫女子自杀的责任,也有不希望智惠成为被好友(或者说是如此自私之人)杀害的人,那对谁都是个悲剧。
另外,我还想谈一下那个草书写的x/y是什么意思,看了很多网友的解读,将其认定为巫女子的生日(4/20)镜像似乎是最合理的。巫女子不是那么直白的人,她喜欢让别人猜她的心思,即使想告诉他人自己的罪行,也胆小到只敢用这种模棱两可的形式。
话说回来,我为何不能认可真相Y呢?一来,我不觉得巫女子对智惠有那么大的恶意,如果有,那又怎么可能后悔到自杀?二来,即使有恶意,她也完全没必要把喜欢的人带到自己犯案的现场(当然这可以理解为在利用主角记性差,但显然有更好的不在场证明制作方法,也有更好的动手时机)。三来,如此高风险的诡计,若说是预谋杀人,实在是侮辱角色的智商和人设了,只能理解为急中生智突然想出来的方法。
综上,我眼中的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Z:巫女子是用礼物丝带杀的人,属于冲动杀人,主角是出于对智惠和巫女子责任去破坏现场的。
在侦探抛出一个真相后,从新的角度/新的证据推导,又能得出与之前的真相完全迥异的真相,此之谓多重真相。
而《绞首浪漫派》中的多重真相,主要是利用主角阿伊的叙诡实现的。
真相X:巫女子是用礼物丝带杀的人,属于冲动杀人,主角是看到巫女子的遗书,才为了她掩盖真相、破坏现场的。
真相Y:巫女子是自带凶器杀的人,属于预谋杀人,主角是出于自身的“责任”,才去吞食物证的。
真相X是主角告诉零崎的,而真相Y一半是阿伊说的,一半是哀川说的。因此,真相X和真相Y其实都不完全正确。所以我要提出真相Z作为补充。
真相Z:巫女子是用礼物丝带杀的人,属于冲动杀人,主角是出于对智惠和巫女子责任去破坏现场的。
但这里就引出了一个矛盾:警方并没有发现现场缺少除了手机链之外的物品,那凶器一定是巫女子自己带进去的,既然是自带凶器,那就必然不可能是冲动杀人(哀川小姐也是基于此逻辑推导出真相Y的)。
且慢,自带凶器和冲动杀人当真不相容吗?让我们再自信想一想,凶器是丝带,那就有可能是礼物丝带,那么如果凶器是巫女子自带的礼物丝带,情况又会如何呢?
这个推理实际上是完全符合原文的文本逻辑的,因为原文未描写巫女子带的“生日礼物”,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以巫女子的性格(或者说她要对外营造的人设),她一定会给智惠带礼物的。所以——
巫女子之所以带了礼物又没送她,就是因为智惠一开始和阿伊之间就有一种奇妙的氛围感,如果镜子的表里一样。她嫉妒阿伊能在初次见面就能让智惠敞开心扉,更嫉妒智惠明明是第一次见(熟人意义上的)她的心上人,竟能这么快就看到自己都无法触碰的心灵深处。
由此,礼物变成凶器,祝福化作杀意,她趁着阿伊绑鞋带,从包包里拿出礼物,拆开丝带,将智惠绞杀,再回收丝带,完成诡计。
而阿伊所说的“责任”,既有判断失误导致巫女子自杀的责任,也有不希望智惠成为被好友(或者说是如此自私之人)杀害的人,那对谁都是个悲剧。
另外,我还想谈一下那个草书写的x/y是什么意思,看了很多网友的解读,将其认定为巫女子的生日(4/20)镜像似乎是最合理的。巫女子不是那么直白的人,她喜欢让别人猜她的心思,即使想告诉他人自己的罪行,也胆小到只敢用这种模棱两可的形式。
话说回来,我为何不能认可真相Y呢?一来,我不觉得巫女子对智惠有那么大的恶意,如果有,那又怎么可能后悔到自杀?二来,即使有恶意,她也完全没必要把喜欢的人带到自己犯案的现场(当然这可以理解为在利用主角记性差,但显然有更好的不在场证明制作方法,也有更好的动手时机)。三来,如此高风险的诡计,若说是预谋杀人,实在是侮辱角色的智商和人设了,只能理解为急中生智突然想出来的方法。
综上,我眼中的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Z:巫女子是用礼物丝带杀的人,属于冲动杀人,主角是出于对智惠和巫女子责任去破坏现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