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马克思的名著《德意志意式形态》首次发表,如今,在社科书中多次提到到“历史唯物主义”实际并未从马克思口中亲口说出,其思想内容主要出于本书。
《德意志》是马克思最“低调”的有名作品。几乎说,没人哲学会认为这本书是“哲学”的,而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最代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作品。特别是是后世的马尔库塞,无意中还原了其中关于“交往关系”一词的内核。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马克思所涉及的是关于资本主义中经济关系的学说,而其在社会关系上的学说是由法兰克福学派完善的。
如果我们着重考察其中对于交往关系-活动-历史的哲学思辨脉络,便可以发现,马克思实际上表述的是一段“实证的《小逻辑》”,是黑格尔在实践上的再现。而这段逻辑中最重要的就是“交往关系”。
这是因为,马克思早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强调了,同庸俗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在于,人类的现实和历史,是在感性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是感性的各种综合的接触,合力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既是经济基础的模,又是经济基础的果。(哲学上,就是说质就是量,质是量的一种观点,量是质的一种观点)
这就同一般而言我们认识中的唯物主义有了区别,感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感性关系中形成的感性活动之合构成了历史。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核在于,活在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人,这种人,按照这种关系的模而活动。这种人之所以,按这种规律活动,是因为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经济活动越是集中,规模化,其活动中的人的感性活动就具有一致性。
这种被规定为某种形式下交往关系,就是交往形式,我称之为一般交往关系,也就是马尔库塞嘴中的单向度之人,拉康所说的精神病。原子世界中的原子。
王德峰在自己的“研究生课程中”提到这点,交往形式,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多要求,所需要的人的感性交往方式。这就是主流的生活方式,按照共产主义的看法,外向,内向的性格,是没有高低贵贱的,但是市场中,经济关系所需要的是外向的人,这种由经济关系,传达出的“交往形式”的需求,就成为了为各类感性活动划分高低贵贱的“物价”特质的价值衡量,这种对性格的价值判别,就是“拜物教”。
同样的,一种爱好,一种认识,一种心里状态,是否“正常”,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只有被物价包裹起来的东西,才有价值,才有感性活动上的社会认同,继而形成文化。这就是文化的街机性。
二次元的形式是什么?是虚拟的娱乐产品,这是有其发展脉络的,但是其“文艺内容”呢?就是有着历史因素了。上个世纪,美国在经济关系短暂解绑的萧条时期,阶段的出现以嘻哈文化为首的“反主流”意识。反主流是现象,本质是“寻求自己自主的感性活动”,这种“自为的感性活动”替代“自发的活动”,也就是把自己发展出的历史去代替由拜物教发展出的历史。
因而,产生于其中的意识形态,是这样的:任何自己的感性活动形成的关系(作为一种权利)不应该驾驭在任何其他人身上,以此保证自己的感性活动的权利。
在日本,二次元是以类似的现状和方式产生的。这里的特征在于,第一,书籍-游戏-动漫的消费是符合失落一代躺平的需求的。第二,其受众也普遍不服从这种经济规训,比方说,如果社会意识过强的话,哪怕卷到不健康,也不愿意承担自己“不在工作,看玩物丧志之物”的压力。
这种服从交往形式并潜意识遵从,推动的就是现代性。而尽管词意不同,但是习惯性的,我们将反主流简单归类到后现代性。而实际上,他们应该是反现代性。
现代性的表现是什么?是做“正确的事情”,是服从“既存的权利”,(宿舍的人就该定期聚会)(人就该多做交友活动)(工作就是需要外向)这都不是错的,而是合适的,以至于在潜意识里是理性的!
然而不是说现代性就必然服从“对的事情”,由现代性培养成长的人,根本上不是服从,而是无意识。是由社会理性所操作的“对的人”。
很多人不理解追星有什么意义,而无意识最基本的表现就是“追求虚像”,这种虚像可以是明星,是一家游戏公司,是一种产品,是一种思想。总之,是一种使人失去严肃和辩证的能力。而由其自身在社会上活动中变换自己的虚像,变成一种对这种秩序所崇拜的拜物教信徒。
实际上,我所论述的本格二次元一开始和嘻哈是一样的,带着反主流的内容而产生。但是,任何这类事物,在这样的社会中最终结果就是融入拜物教的黑洞中。二次元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种可供享乐的潮”,就是在于漫展,周边,cos,氪金游戏这些渐渐成熟的商业模式,为其完成了产业化开始。因此早就受此熏陶的日本宅群体,早就成为了比现代性更现代性狂热的“宅信徒”。拜物教就是依靠捕获这些娱乐符合,最终把握了这些反主流的“感性活动”,使之成为主流。
一个acgn(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虚拟娱乐产品)的人受众才可能是反现代性的,因为以实体活动为主要享乐的人,其消费水平根本就不是中产以下的街机。
但是不代表是这类受众就是反现代性的,拜物教之手仍在前进(待续)
《德意志》是马克思最“低调”的有名作品。几乎说,没人哲学会认为这本书是“哲学”的,而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最代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作品。特别是是后世的马尔库塞,无意中还原了其中关于“交往关系”一词的内核。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马克思所涉及的是关于资本主义中经济关系的学说,而其在社会关系上的学说是由法兰克福学派完善的。
如果我们着重考察其中对于交往关系-活动-历史的哲学思辨脉络,便可以发现,马克思实际上表述的是一段“实证的《小逻辑》”,是黑格尔在实践上的再现。而这段逻辑中最重要的就是“交往关系”。
这是因为,马克思早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强调了,同庸俗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在于,人类的现实和历史,是在感性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是感性的各种综合的接触,合力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既是经济基础的模,又是经济基础的果。(哲学上,就是说质就是量,质是量的一种观点,量是质的一种观点)
这就同一般而言我们认识中的唯物主义有了区别,感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感性关系中形成的感性活动之合构成了历史。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核在于,活在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人,这种人,按照这种关系的模而活动。这种人之所以,按这种规律活动,是因为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经济活动越是集中,规模化,其活动中的人的感性活动就具有一致性。
这种被规定为某种形式下交往关系,就是交往形式,我称之为一般交往关系,也就是马尔库塞嘴中的单向度之人,拉康所说的精神病。原子世界中的原子。
王德峰在自己的“研究生课程中”提到这点,交往形式,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多要求,所需要的人的感性交往方式。这就是主流的生活方式,按照共产主义的看法,外向,内向的性格,是没有高低贵贱的,但是市场中,经济关系所需要的是外向的人,这种由经济关系,传达出的“交往形式”的需求,就成为了为各类感性活动划分高低贵贱的“物价”特质的价值衡量,这种对性格的价值判别,就是“拜物教”。
同样的,一种爱好,一种认识,一种心里状态,是否“正常”,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只有被物价包裹起来的东西,才有价值,才有感性活动上的社会认同,继而形成文化。这就是文化的街机性。
二次元的形式是什么?是虚拟的娱乐产品,这是有其发展脉络的,但是其“文艺内容”呢?就是有着历史因素了。上个世纪,美国在经济关系短暂解绑的萧条时期,阶段的出现以嘻哈文化为首的“反主流”意识。反主流是现象,本质是“寻求自己自主的感性活动”,这种“自为的感性活动”替代“自发的活动”,也就是把自己发展出的历史去代替由拜物教发展出的历史。
因而,产生于其中的意识形态,是这样的:任何自己的感性活动形成的关系(作为一种权利)不应该驾驭在任何其他人身上,以此保证自己的感性活动的权利。
在日本,二次元是以类似的现状和方式产生的。这里的特征在于,第一,书籍-游戏-动漫的消费是符合失落一代躺平的需求的。第二,其受众也普遍不服从这种经济规训,比方说,如果社会意识过强的话,哪怕卷到不健康,也不愿意承担自己“不在工作,看玩物丧志之物”的压力。
这种服从交往形式并潜意识遵从,推动的就是现代性。而尽管词意不同,但是习惯性的,我们将反主流简单归类到后现代性。而实际上,他们应该是反现代性。
现代性的表现是什么?是做“正确的事情”,是服从“既存的权利”,(宿舍的人就该定期聚会)(人就该多做交友活动)(工作就是需要外向)这都不是错的,而是合适的,以至于在潜意识里是理性的!
然而不是说现代性就必然服从“对的事情”,由现代性培养成长的人,根本上不是服从,而是无意识。是由社会理性所操作的“对的人”。
很多人不理解追星有什么意义,而无意识最基本的表现就是“追求虚像”,这种虚像可以是明星,是一家游戏公司,是一种产品,是一种思想。总之,是一种使人失去严肃和辩证的能力。而由其自身在社会上活动中变换自己的虚像,变成一种对这种秩序所崇拜的拜物教信徒。
实际上,我所论述的本格二次元一开始和嘻哈是一样的,带着反主流的内容而产生。但是,任何这类事物,在这样的社会中最终结果就是融入拜物教的黑洞中。二次元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种可供享乐的潮”,就是在于漫展,周边,cos,氪金游戏这些渐渐成熟的商业模式,为其完成了产业化开始。因此早就受此熏陶的日本宅群体,早就成为了比现代性更现代性狂热的“宅信徒”。拜物教就是依靠捕获这些娱乐符合,最终把握了这些反主流的“感性活动”,使之成为主流。
一个acgn(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虚拟娱乐产品)的人受众才可能是反现代性的,因为以实体活动为主要享乐的人,其消费水平根本就不是中产以下的街机。
但是不代表是这类受众就是反现代性的,拜物教之手仍在前进(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