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参见《商周考古》第一章第四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 编著,文物出版社 1979 年版。
(2)见《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3)古人以天干地支记日,从夏商直到西周中晚期,奴隶主贵族又通过占 卜等手段选择记日的天干为名称呼已故的祖先,在祭祀等场合使 用,研究者们称之为日名。
(4)见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 究》,《文史》第十七辑,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5)有关丧服制度的具体内容可参见本书《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一 章。
(6)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 119 页,三联书店 1959 年版。
(1)参见《商周考古》第一章第四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 编著,文物出版社 1979 年版。
(2)见《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3)古人以天干地支记日,从夏商直到西周中晚期,奴隶主贵族又通过占 卜等手段选择记日的天干为名称呼已故的祖先,在祭祀等场合使 用,研究者们称之为日名。
(4)见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 究》,《文史》第十七辑,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5)有关丧服制度的具体内容可参见本书《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一 章。
(6)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 119 页,三联书店 195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