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吧 关注:1,732贴子:44,002

国之瑰宝 万世圣僧:玄奘大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菩提道影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17 08:36回复
    像 赞
    少历讲席,神悟擅声,间关求法,委命秉诚;五百余部,穷高极深,大教斯备,相宗始弘。
    《佛祖道影》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17 08:36
    回复
      2025-05-28 17:57:45
      广告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17 08:39
      回复
        玄奘大师印度求法的那烂陀寺遗址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17 08:40
        回复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9-17 08:41
          回复
            从唐义净三藏法师(高宗咸亨二年,公元六七一年,取路南海至印度;二十五年后,经三十余国返回洛阳)所作的这首诗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古代高僧大德历经九死一生传译佛经、流通法宝的艰辛!
            而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首屈一指的留学僧、译经家,即是被尊为“千秋万古一圣僧”的玄奘大师。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17 08:41
            回复
              感动天地感动帝王感动天下苍生,了不起的玄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17 09:31
              收起回复
                玄奘大师俗姓陈,名袆,河南偃师县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六O二年),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世寿六十三岁(另一说:生于隋开皇年间,公元六百年,示寂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9-20 18:56
                回复
                  2025-05-28 17:51:45
                  广告
                  师系出名门,为东汉太丘县令陈寔的后代。陈寔(公元一O四至一八七年)以德学并美、爱民如子著称于世。
                  高祖陈湛、曾祖陈山及祖父陈康,率皆历任朝官。父亲陈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如目”,曾任江陵县县令,隋朝衰微后,即弃官归隐。
                  陈惠膝下有四子,老幺即日后的玄奘大师。
                  师不仅遗传了父亲端严的仪表,更继承了父亲恬淡高洁的风骨。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9-20 18:57
                  回复
                    玄奘,越了解越震撼,过于平凡过于伟大,只有觉醒了的人 才会明白玄奘,一生颂念心经,感恩大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9-22 08:34
                    收起回复
                      师幼具夙慧、聪慧不群,“非雅正之书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
                      师八岁时,父亲陈惠坐于几侧口授《孝经》;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师突然整襟而起,恭敬地侍立于席侧。“你为何站立呢?”父亲问道。
                      师回答说:“曾子一听到师命就立刻避席,我现在禀受庭训,怎可安坐如故、罔顾礼数呢?”父亲闻言大悦,预知眼前这个幺儿将来必成大器。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9-22 18:36
                      回复
                        师十岁痛失怙恃,十一岁随二兄长捷法师至洛阳净土寺。十三岁时,师以“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一语,获当时负责度僧的大理寺卿郑善果青睐,破例录取为僧。
                        师随兄安住于洛阳净土寺,礼道基上座和尚为剃度师,勤习佛理经义;直到十六岁,因隋朝败亡,洛阳战乱,乃偕兄离开洛阳,经长安、子午谷,南至四川成都。一路寻师访道、精勤不懈!
                        二十岁时,师于成都受具足戒,继而结夏安居研究律学;稍后,师沿长江而下,云游大江南北,足迹遍及半个中国。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9-22 18:37
                        回复
                          师二十六岁时,已获“释门千里驹”的美称,然师并不以既有成就自满,始终虚怀若谷、勤学不倦!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9-25 21:11
                          回复
                            释门千里驹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9-25 21:11
                            回复
                              2025-05-28 17:45:45
                              广告
                              为了蹈继前贤遗风、一探佛法的究竟,师决志西行求法,以释众疑。
                              师怀抱无比坚定的信念,从长安出发,经甘肃秦州、兰州、凉州,越过八百里戈壁大沙漠——师尝自语其境如下: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是时顾影唯一。”又:“四顾茫然,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
                              复度过有千年积雪的葱岭,历尽千磨万难,始进抵印度。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9-27 1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