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吧 关注:6,935贴子:60,826
  • 1回复贴,共1

国学没逻辑?其实是翻译学问不够罢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逻辑(logic)一个源自古希腊的音译词,指用语言描述思维推究的过程,深层次就是有一定规则去推究事物。其实在国学里有比较冷门的墨学之中,就有专门对应的称呼:【辞辩】,亦或:【名实之辩】。在《墨子》一书中还详细阐述了【辞辩】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如何归谬等。
在《墨子》中专门阐述【辞辩】的方法共有:《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前四篇属于【辞】的部分,后两篇属于【辩】的部分。
《经》:讲的是语言中一些词汇在范畴上的大致定义。
《经说》:讲的是语言中一些词汇的具体定义。
《大取》:讲的是在事物推理的大致原则。
《小取》:讲的是在事物推理的具体方法以及规避谬误。
可惜以前的翻译没涉猎过墨学,搞出个不伦不类的单词。一些非要强执说“国学没逻辑”的人,他们的理由就是说:逻辑一词只有古希腊才有;从而否定全部华夏古文献当中,有关于逻辑学对应的【辞辩学】概念。
墨者本身就属于先秦工匠和辩士组成的,若不善辩,又怎能开宗立言,争鸣于百家之显。以物博辩,能格物;以辞博辩,能立言。


IP属地:安徽1楼2024-09-16 20:07回复
    说实话:也怪不得别人这么认为,因为国学热门的儒学最不讲究【辞辩】,原因还是过于注重文饰,突出一个情趣价值,从而辞弊甚多。
    随便举个例子,如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虽说满满正能量,情趣价值拉满,但辩其辞中【是、而、然(三物论;即 三表法)】没有必然关联,辞弊在「必先」二字上。
    因为这世上 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 的普通人多了去了,也没见有什么 天降大任;再者 “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的,有因贫困、有因悲伤、有因疾病的,未必都是“天将降大任”的,此谓 举一门,而闭多门也。


    IP属地:安徽2楼2024-09-16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