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61贴子:358,396

回复:姜维史料大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脩字孝先,素有业行,著名西州。姜维劫之,脩不为屈。
姜维寇陇右。时安东将军司马文王镇许昌,徵还击维
冬十月,诏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吾深痛愍,为之悼心。"
四年夏五月,诏曰:"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
艾等以为"王经精卒破衄於西,贼众大盛,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今陇右之害,过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
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卒所办。
经叹曰:"粮不至旬,向不应机,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矣。"
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
艾曰:"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於危亡。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贼有黠数,其来必矣。"
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
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卻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
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
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
袁子曰: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
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
进攻剑阁,不克,引退,蜀军保险拒守。
会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维曰:"但当击之耳。"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
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
十三年,姜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夏六月,维复率众出陇西。冬,拔狄道、河间河关、临洮三县民,居于绵竹、繁县。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仪结陈而去。
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吕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
芝性骄傲,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於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
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迁镇军,故领郡。后从维北征,为流矢所伤,数月卒。
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馀万向汉川,诸将大惊。"平曰:"汉中去涪垂千里。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IP属地:山东62楼2024-09-24 09:17
回复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十九年春,就迁维为大将军。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
    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维前住芒水,皆倚山为营。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
    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锺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適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会与维书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诸葛瞻於绵竹。后主请降於艾,艾前据成都。维等初闻瞻破,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世语曰: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帝为征蜀将军,副夏侯玄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林夜袭帝营,帝坚卧不动。爽等引旋,祎果驰兵趣三岭,争险乃得过。遂还,拜议郎。
    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时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
    会值洮西之役,官兵失利, 刺史王经困于围城之中。当尔之时,二州危惧,陇右懔懔,几非国家之有也。
    陈寿,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
    李宓,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
    《魏略》:姜维字伯约,郡欲表维以为将。维家本衣冠,不愿为将,郡因表拜郎中。
    子忠,亦博览经学,有敏风,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维善之,以为参军。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昔岁及此年,药兰泥、白虎文秦凉杀刺史胡烈、牵弘


    IP属地:山东63楼2024-09-24 09:33
    回复
      宋书 志第二十三
      晋武帝泰始七年六月,大雨霖,河、洛、伊、沁皆溢,杀二百余人。一曰,昔岁及此年,药兰泥、白虎文秦凉杀刺史胡烈、牵弘,遣田璋讨泥。又司马望以大众次淮北御孙皓。内外兵役,西州饥乱,百姓愁怨,阴气盛也。


      IP属地:山东64楼2024-09-24 09:37
      回复
        《魏略》:姜维字伯约,郡欲表维以为将。维家本衣冠,不愿为将,郡因表拜郎中。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历蜀汉护军、中监军、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来忠,亦博览经学,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维善之,以为参军。
        陈寿,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三国志》
        李宓,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陈情表》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
        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芝性骄傲,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於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
        234年: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仪结陈而去。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244年:
        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
        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
        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帝(司马昭)为征蜀将军,副夏侯玄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林夜袭帝营,帝坚卧不动。爽等引旋,祎果驰兵趣三岭,争险乃得过。遂还,(贬)拜议郎。
        247年:
        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克之。
        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维徙之繁县。
        昔岁及此年(271年),药兰泥、白虎文秦凉杀刺史胡烈、牵弘,遣田璋讨泥。
        250年:
        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
        十三年,姜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脩字孝先,素有业行,著名西州。姜维劫之,脩不为屈。
        后岁首,祎持节行酒,郭脩以马鞭中小刀刺祎,祎数日薨。
        254年:
        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姜维寇陇右。时安东将军司马文王镇许昌,徵还击维
        魏嘉平五年,月晕犯钺,兵起,九月车骑将军郭准上言,姜维等攻陇西,斩首万余人,积十月应。
        255年:
        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会值洮西之役,官兵失利, 刺史王经困于围城之中。当尔之时,二州危惧,陇右懔懔,几非国家之有也。
        众议以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
        邓艾:"王经精卒破衄於西,贼众大盛,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今陇右之害,过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
        陈泰: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卒所办。
        冬十月,诏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万数,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
        邓艾曰:"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未复。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贼有黠数,其来必矣。"
        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
        258年:
        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维前住芒水,皆倚山为营。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
        《陕西通志》骆谷关 在盩厔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蜀将姜维出骆谷,围长安,即此。
        《长安志》甘露三年蜀将姜维出骆谷【围长安】即此谷道也。
        262年:
        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
        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
        263年:
        司马昭屡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
        司马昭谋伐蜀,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卻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
        锺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诸葛瞻於绵竹。后主请降於艾,艾前据成都。维等初闻瞻破,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袁子曰: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
        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会与维书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
        【世语曰:时征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会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维曰:"但当击之耳。"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


        IP属地:山东65楼2024-09-24 15:46
        收起回复
          不是,你发这些谁看的懂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6楼2024-10-03 12:39
          回复
            《姜维碑》。《舆地碑目》:“在南康军吹角埧,今已磨灭。”
            《舆地碑目》南宋王象之编,南宋时期,姜维碑就已经磨灭了,太可惜了。


            IP属地:山东67楼2024-10-10 09:52
            回复
              姜维:【父子分居魏蜀两地,郤正、黄崇皆如此】
              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叵复信,皆贼也。”各自行。
              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未及遣迎冀中人,会亮前锋为张郃、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却缩。
              维不得还,遂入蜀。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1.郤正:河南郡偃师县人,官至 秘书令
              祖父郤俭本为汉灵帝末年任益州刺史,但为益州黄巾军所杀。时天下大乱,故郤正父亲郤揖留在了益州。郤正年幼时,郤揖就跟随孟达投降曹魏,母亲亦改嫁他人。虽孤苦无依,但郤正却安于贫困的生活,且广泛地阅读古代典籍,弱冠年纪即善于写作文章,官至秘书令。
              父亲郤揖:曾为刘备军将领孟达属下营都督,后随孟达投降曹魏,任中书令史。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2.黄崇:巴西阆中人,官至尚书郎
              是黄权留在蜀地的儿子。他在蜀汉官至尚书郎。黄权降魏后,有司向刘备建议捉黄权妻儿。刘备说:“孤对不起黄权,黄权不对不起孤。”对待黄权妻儿和以前一样。
              3.许游:豫州汝南郡平舆人,官至尚书
              蜀汉建国后司徒许靖之子钦,钦子游,景耀中为尚书。
              4.陈祗:豫州汝南郡平舆人,官至尚书令
              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
              矜厉有威容。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
              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于维。
              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彫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
              5.向充: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官至尚书
              朗兄子宠,宠弟充(向充),历【射声校尉、尚书】。
              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数年,为光禄勋,亮卒后徒左将军】,追论旧功,封显明亭侯,位特进。
              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
              6.向条: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官至御史中丞
              【向朗好学不倦】
              向朗子条嗣,景耀中为【御史中丞】。
              延熙二十年,随大将军姜维出军至芒水。戏素心不服维,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后景耀四年卒。
              7.来忠:义阳新野人,官至大将军参军
              来敏,来歙之后也。丞相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坐事去职。亮卒后,还成都为大长秋,又免,后累迁为光禄大夫,复坐过黜。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
              子忠,亦博览经学,有敏风,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维善之,以为参军。
              8.陈寿:巴西郡安汉人,卫将军主簿、官至散骑黄门侍郎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汉灭亡后,“沉滞者累年”。
              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咸宁四年(278年),镇南将军【杜预】离京镇守荆州之前,又将陈寿举荐给朝廷,建议授予他【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因此被授职为治书侍御史。
              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kūn),诸葛瞻又轻寿。
              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
              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归恶黄皓,而云瞻不能匡矫也。
              9.赵广:河北常山真定人,牙门将
              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10.张绍、张遵:河北涿郡,尚书仆射、尚书
              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
              11、薛齐 :豫州陈郡人,官至蜀郡太守
              薛永的父亲薛兰,是吕布手下别驾从事,在兴平二年(195年)被曹操杀害。 薛永后来投靠刘备,并跟随其入蜀,在蜀汉官至蜀郡太守。
              永子齐 字夷甫,【巴、蜀二郡太守】,蜀亡,率五千户降魏。后拜光禄大夫,徙河东汾阴,世号“蜀薛”
              12、李密: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官至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
              祖父 李光 曾任朱提太守。 祖母 刘氏 亲自把李密抚养长大。 母亲 何氏 李密四岁时抛弃李密而改嫁。
              本郡礼命,(李密)不应,(益)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
              咸熙元年正月,钟会作乱于成都,(刘)璿为乱兵所害。
              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
              晋武帝在东堂给大臣赐食蜜饯的时候,让李密作诗。他在诗的最后写到:“人们这样说,有因就有果。 在朝中没有后台,不如回乡隐居田园。 身居高位的人很清楚,这话不就是这么说的吗?(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晋武帝为此很生气,于是,都官从事奏请晋武帝罢免了李密的官职。
              李密儿子李赐,官至【汶山太守】。
              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泰始七年,晋汶山守兵吕臣等杀其督将以叛,族灭之。
              13.王嗣:犍为资中人,官至镇军将军
              字承宗 。其先,延熙世以功德显著。举孝廉,稍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绥集羌、胡,咸悉归服,诸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嗣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宁静。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迁镇军(将军),故领郡。后从维北征,为流矢所伤,数月卒。
              初,汉国以【汶山郡】北逼阴平、武都,故于险要置守,自汶山、龙鹤、冉駹、白马、匡用五围,皆置修屯牙门。晋初以御夷徼,因仍其守。
              武德元年,白苟羌降附,乃于姜维故城置维州。


              IP属地:山东68楼2025-03-15 19:00
              收起回复
                14、胡王白虎文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泰始七年(271年)一曰,昔岁及此年,药兰泥、白虎文秦凉杀刺史胡烈、牵弘,遣田璋讨泥。


                IP属地:山东69楼2025-03-15 1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