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36,348贴子:21,198,912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5 马老奇癞颈龟 Elseya papua
2022年被命名,和西部巴布亚癞颈龟一样,都是印尼在新几内亚岛上巴布亚省的特有种。目前还是待接受物种,资料基本为零。


IP属地:河南558楼2024-10-16 15:12
回复
    齿缘癞颈龟的成员全部介绍完毕,该属的冷门程度更甚于长颈龟,大约只有两三种癞颈龟在国内还算能见到。
    下面进入单型属隐龟属 Elusor,属下仅一名成员隐龟 Elusor macrurus。
    1994年被命名,又名玛丽河龟。背甲为棕褐色至赤褐色不等,有颈盾,中央有一条嵴棱。腹甲为黄色,前缘圆滑,后缘有缺刻。头部和颈部为褐色,头顶有黄色与黑色形成的碎花纹,头两侧分布有鳞片。颈背部有硬棘状的刺,下颌除了有一对长触须外还有几根短触须。四肢为褐色,指、趾间具有发达的蹼,前肢5爪,后肢4爪。尾巴粗壮,特别是雄龟的尾巴比自身的四肢还粗。隐龟在龟类中是为数不多的成年雄性要大于雌性的龟。据记载最大背甲长度能超过50厘米。
    生活在流水潺潺且含氧量丰富的玛丽河水域中。隐龟很喜欢晒日光浴,当它们通过晒背获得足够的热量之后,眼中还会分泌出某种液体。在澳洲民间隐龟也被称为绿毛龟,主要还是由于很多个体的头部都有水草或水藻附着生长的情况。现在最著名的隐龟照片都是头顶莫西干式绿毛的漂亮个体,成为其一个很显著的标志,被许多玩家誉为“最酷的龟”。和白眼溪龟一样,隐龟也可以通过泄殖腔在水底进行呼吸,据说这种呼吸方式可帮助它们在水底逗留近72个小时。在食性上,隐龟为杂食性龟类,主要以水生植物、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当龟成年后,对植物的摄入量占其食谱中80%,其常食用的植物有丝状藻、苦草、河岸树木的落果等。隐龟中的雄性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性成熟时间较长,雄性一般需30年,雌性则为25年。在上世纪60、70年代,隐龟还一度是澳大利亚极为流行的宠物品种,在此10年间,每年约有1.5万只隐龟进入宠物市场,所以它们又被戏称为“宠物店龟”。不过,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将它们误认为宽胸癞颈龟。直至1994年,这一独特的侧颈龟类方才被正式确认为独立有效种,之后不久便因为野外捉襟见肘的数量直接划入“濒危”行列,这一等级也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它们已经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濒危的淡水龟,仅次于澳洲短颈龟。
    作为世界范围内都是数得上号的稀有龟种,国内似乎只有零星饲养记录,价格不菲,据说数万,实际上我从来没见过隐龟的售卖信息,而隐龟庞大的体型本身也不适合家庭饲养。隐龟引人注目的地方除了可以培育的满身绿毛外,还有那极长极粗壮的尾巴,也是成体才好看。总之是一种魅力和稀有度拉满的龟。



    隐龟可以通过泄殖腔在水中呼吸。这项本领很多龟都有,但隐龟是其中比较高强的。


    IP属地:河南559楼2024-10-16 15:17
    回复
      4 澳龟属Emydura
      目前属内六个成员。该属由博纳巴特(Bonaparte)于1836年创立。澳龟属的物种可以长得很大,壳长30厘米或更长并不罕见,寿命约为20-30年。由于它们所处的气候较温暖,它们全年都能保持活跃,因此通常不会冬眠;它们也比其他品种花更多时间在水中。它们被认为是杂食性动物,但依赖于肉类的持续供应来保持健康,以基本上任何能装进它们嘴里的东西为食。它们的特征是从鼻子开始一直延伸到脖子上的白色条纹,以及更加坚硬的壳。在澳大利亚,公众需要获得基本的爬行动物许可证才能购买这些动物;从野外捕捉是严格禁止的。由于澳洲禁止所有野生动物出口,所以能够见到的澳龟属的龟,大多数是由印尼的新几内亚野生族群中捕获的。
      澳龟属中最有名的成员自然是圆澳龟,它基本上也是最便宜的一种侧颈龟。


      IP属地:河南560楼2024-10-16 15:19
      回复
        4.1 大头澳龟 Emydura australis
        1841年被格雷命名,又名澳洲大头曲颈龟,网上信息似乎很少,对这一物种的描述基本均来源于下面一段文字:
        澳洲大头曲颈龟分布于澳大拉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诸岛的总称),背甲为无花纹的中灰色到炭灰色。腹甲、甲杯和甲缘的腹侧有着显著的亮灰色和粉红色。头部是暗灰色的,眼睛后方长有黄色条纹,下颌的底部则有明亮的珊瑚红色的图案。幼体体色艳丽,成体后体色退化。成龟的大小通常不会超过8~9英寸。澳洲大头曲颈龟有着光滑扁平长方形的背甲,2~4锥盾向内凹陷,成年时锥盾都很宽,第一锥盾最长,最小的仍是第五锥盾,第五锥盾呈正梯形没有颈盾后面的缘盾勉强高过布满鳞片的尾巴背甲颜色多种,有浅棕到黑,腹甲很大,后面有缺口的腹甲,几乎覆盖了所有背甲。澳洲大头曲颈龟喉盾非常大,把喉盾肱盾两两分离,也把两胸盾部分分离架桥很宽,占腹甲的三分之一,腹甲,甲桥以及缘盾盾甲拼接的地方都是黑色的,头部宽短而平上颚没有缺口头部皮肤粗糙,下巴有一对触须颈部长着很多锥状突起,前肢前表面覆盖这大鳞片,雄性比雌性尾巴粗大。野生澳洲大头曲颈龟会吃掉大量蚊子的幼虫,因而对人们是非常有用的动物。数量稀少,对捕捉及其产品贸易严加控制。
        其他资料没有找到,不知道国内有无饲养。不过就描述来说,这种龟有着艳红色的体表条纹,还是相当漂亮的。



        IP属地:河南561楼2024-10-16 17:19
        回复
          4.2 古氏澳龟 Emydura gunaleni
          2019年被命名,基本没有中文资料,只知道这种龟分布于新几内亚岛西部巴布亚地区。看图片还是挺漂亮的一种龟。



          IP属地:河南562楼2024-10-16 17:20
          回复
            4.3 墨累澳龟 Emydura macquarii
            1830年被格雷命名,背甲长可达31厘米。棕褐色,长椭圆形,具颈盾,后部缘盾向外扩大,但不朝上翻卷。腹甲淡粉红色(幼龟为猩红色),腹甲又窄又长。头部较小,灰色(幼龟颜色较深),眼眶到耳部没有条纹,鼻部略微呈猪鼻状,上缘中央无缺刻,下颌淡黄色,具1对淡黄色触角。颈背部淡灰色,略呈橄榄绿色,腹部淡黄色。四肢灰褐色,前肢5爪,后肢4爪,指、趾间有发达的蹼。
            属水栖龟类,生活于溪、河、湖泊地带。杂食性,以鱼、各种各样的水生蠕虫、甲壳类、昆虫、藻类和水生植物为主。在风和日丽的晴天,有上岸晒壳的习性,冬季来临时有冬眠习惯。稚龟背甲长30毫米,背甲中央有明显的中央嵴棱,后部缘盾呈锯齿状。
            较少生活在浅水区,多在水深超过2米,水质清澈且流速稳健的河流、泻湖、池塘等大型永久性水域生活。它们喜欢在河岸边植被茂盛的区域活动,因为这些绿植可以为它们提供躲避场所以及食物来源。由于原产地气候温暖,墨累澳龟一年四季都比较活跃,虽然它们比其他大多数龟类要花更长的时间待在水中,但也能时常看到它们在稍微远离岸边的原木或岩石上晒日光浴。作为杂食性的龟,墨累澳龟的食谱非常丰富,其中包括鱼类、贝类、两栖类、昆虫、软体动物、藻类和植物果实等。墨累澳龟生长缓慢,尽管寿命在30年左右,但要到15岁上下才能达到性成熟。
            有四个亚种,指名亚种、柯氏亚种、费沙岛亚种(更小更黑)和埃氏亚种。
            是一种生存环境很不乐观的澳龟,事实上墨累河流域的侧颈龟处境都不乐观,有学者预计其在不久后可能会灭绝,主要因素是猖獗入侵的赤狐大批吞吃幼龟蛋,使得当地龟的比例严重失衡。目前澳洲政府似乎还未采取相应行动保护这种曾在墨累河十分常见的龟。墨累澳龟对水系净化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其有食腐习性,能通过清除鱼的尸体,起到调节河流系统水质的作用。不清楚国内是否有玩家饲养,难度未知。

            指名亚种

            埃氏亚种

            费沙岛亚种

            柯氏亚种


            IP属地:河南563楼2024-10-16 17:23
            回复
              4.4 圆澳龟 Emydura subglobosa
              1876年被命名,又名红腹短颈龟,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一种澳龟。背甲棕红色,椭圆形,但前半部窄,后半部宽,背甲扁平,中央略隆起,后缘略呈锯齿状,缘盾边缘和缘盾的腹部为淡粉红色(幼龟为猩红色),具颈盾。腹甲淡粉红色(幼龟猩红色),无任何斑点;腹甲较窄,呈长方形,前缘较圆,后缘有缺刻,间喉盾将喉盾隔开,但不完全隔开肱盾或胸盾,没有腋盾和胯盾。甲桥较宽。头部灰色(幼龟颜色较深),眼睛较大,眼眶后具1对淡黄色条纹,上颌不呈钩状,下颌淡黄色(幼龟为猩红色),具1对淡黄色触角,颈腹部淡黄色。腹部淡黄色。四肢灰褐色(幼龟背部为猩红色),扁平,无任何斑点,前肢5爪,后肢4爪,指、趾间具发达蹼。雌雄鉴别:雌龟的尾部较短,腹甲后部缺刻角度较大。雄龟的尾部较长,尾基部较粗,腹甲后部边缘缺刻角度较小。总之,扁平的背甲、黑红撞色的外观(背甲平淡黑灰色,腹甲是艳丽的橘红色)和浓重艳丽的米黄色头纹是圆澳龟的典型特征。幼体非常惊艳,成体会显得黯淡一些。圆澳龟的脖子几乎是所有蛇颈龟中最短的。



              IP属地:河南564楼2024-10-16 17:25
              回复
                属水栖龟类,可长期在水中生活。野生圆澳龟生活于溪、河、湖泊或沼泽地带。人工饲养时,可饲养于水族箱、水池等容器内。因圆澳龟喜食鱼肉,故不能与鱼饲养在一起。圆澳龟温顺、好动,与其他水栖龟饲养在一起能和平相处,不主动侵犯其他的龟,水中游动的姿态非常可爱。龟性胆小,常躲在遮掩物下面。圆澳龟喜生活在黑暗的水域,白天活动少,夜晚活动多。它喜暖怕寒,16℃左右冬眠,23℃左右能正常吃食,生活适宜温度为25-30℃。圆澳龟属肉食性,野外龟食水生甲壳类及昆虫类,人工饲养条件下食鱼肉、瘦猪肉、猪肝及混合饵料。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岛南部,新几内亚岛很多其他地区也有出现。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艾氏亚种和沃氏亚种。无危级别,是澳洲很常见的一种龟,也是欧美宠物市场上十分常见的宠物龟。性格温驯,适合群养,不过饲养难度不算低,比较娇贵,对水质要求较高,爱腐皮。长得比较快,虽然水栖性高,但非常爱晒背。人工繁育已经十分成熟,价格50-200左右。不过圆澳龟已经被开发出许多变异品种,价格就很高了。




                一些变异圆澳:白化、红腹、红背等等。


                IP属地:河南565楼2024-10-16 17:26
                回复
                  4.5 黄面澳龟 Emydura tanybaraga
                  1997年被命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北领地西北部和昆士兰约克角城等地。它们的外观特点包括鲜明的黄色面部和颈部,以及黑色或深褐色的背壳和腹壳。28.5cm,雌性与雄性体长近乎相同。
                  基本没有中文资料。


                  IP属地:河南566楼2024-10-16 17:27
                  回复
                    4.6 红面澳龟 Emydura victoriae
                    1842年被命名,又称维多利亚短颈龟或维多利亚河龟,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河流、溪流和其他常年水体中。体长25cm,雌性与雄性体型大小相近。顾名思义,脸部的纹路呈艳红色。


                    IP属地:河南567楼2024-10-16 17:28
                    回复
                      澳龟属介绍完毕。除了圆澳之外,其他五种在国内基本都见不到,十分冷门,IUCN也只有对圆澳的评级。
                      下面进入宽胸癞颈龟属,这又是一类癞颈龟,前述的隐龟之前曾被归入这一属中。目前属下共四名成员,一个比一个冷门。
                      5 宽胸癞颈龟属 Myuchelys
                      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澳大利亚以及新几内亚的巴布亚省。这些龟类多分布在河流的支流和源头,其学名Myuchelys的来由是土著语Myuna,意为净水。该属的龟有短颈,以及完全分离出咽部的咽盾。
                      宽胸癞颈龟属的分类历史复杂且曲折。1844年,贝氏癞颈龟被约翰·爱德华·格雷错误地归类到南美洲的蟾头龟科下,直到1988年才被纠正。贝林杰癞颈龟、宽胸癞颈龟和曼宁癞颈龟最初也都是在齿缘癞颈龟属下,后来才被测出属于不同的进化枝。其中宽胸癞颈龟经过多次反复及斟酌才被划宽胸癞颈龟属。最早尝试将这些龟划到同一属的人也是约翰·爱德华·格雷(1867年),当时称作Euchelymys,但是这个学名不久之后便被乔治·亚伯特·布兰洁(1889年)定为了齿缘癞颈龟属的同义词,1929年被W·A·林霍尔姆永久弃用。1897年,查理斯·沃尔特·德·维斯尝试将其分入新属Pelocomastes下,但是随后便被认为这样做不正确,此学名也被定为齿缘癞颈龟属的次异名。所谓的Wollumbinia是罗伯特·威廉·威尔士在2007年建立的,然而其论文违反了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8、9条协议以及荐则8D,因而被判为不合法名。现在的学名Myuchelys是2009年确定的。曼宁癞颈龟则在2013年被发现仍然是并系群,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单系群的属来处理此问题,所以曼宁癞颈龟被分到被描述的这一个新属Flaviemys属,成为Flaviemys属底下唯一的物种曼宁癞颈龟(学名:Flaviemys purvisi,不过爬行动物数据库没有采用这个分类)。
                      宽胸癞颈龟属的龟类体型中等大小,雄性比雌性小得多。它们有着坚韧的椭圆形甲壳,且背甲后缘呈锯齿状(幼年期尤为明显)。脖子略短,可侧向弯曲,颈部布满着突起的结节(癞颈龟名字的由来)。鼻吻处突出,头顶部覆盖着类似鳞片状的角质层。
                      宽胸癞颈龟属的龟类在原生地面临着极其恶劣的生存状况,是澳洲混得最惨的一种龟。栖息地的严重退化和河道的阻塞等问题,导致了食物的减少与可供龟类生存的空间所剩无几。河流生态系统的崩溃及水中各类毒素和污染物的累积,也造成宽胸癞颈龟属的龟类发生了大面积的毁灭性疾病。因此,宽胸癞颈龟属下的龟在野外均已难觅其踪,都面临着严峻的灭绝危险。


                      IP属地:河南568楼2024-10-16 17:32
                      收起回复
                        5.1 贝氏癞颈龟 Myuchelys bellii
                        1844年被格雷命名,最初被他划入蟾头龟科,后面才被划入宽胸癞颈龟属,这一物种的拉丁学名来自格雷的朋友托马斯·贝尔(Thomas Bell,1792-1880)。有关资料基本没有, 主要栖息于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新英格兰高地及昆士兰州东南部的斯坦索普附近的上游河流浅水区。通常居住在水深不足3米,河面宽度范围不超过30-40m,且有着沙质或岩石基地,河岸边有众多小块杂草丛的地方。
                        在外观上,贝氏癞颈龟与宽胸癞颈龟非常相像。背甲较扁平,无明显突出的龙骨。棕色至深棕色,上方看去呈椭圆形,甲壳后缘呈锯齿状。腹甲颜色黑色或深棕色。头部与四肢为灰色或深棕色,奶油色或淡黄色条纹从嘴角沿鼓膜一直延伸至颈部,颈部有尖锐的突起。虹膜深黄色。幼体与亚成体体色较浅,腹部为浅黄色,有少许黑斑;逐渐成年后体色变暗,腹甲与四肢顶部逐渐变黑。
                        生存环境糟糕。像澳洲其他受威胁的淡水龟一样,贝氏癞颈龟的生存状态遭受着严重威胁。其威胁包括:水质污染、河岸遭到践踏与破坏和河流附近植被退化,以及由于采水和修建大坝而造成的自然河流的变化。而且,近年来,不明原因的眼部疾病也是普遍发生的,贝氏癞颈龟正遭受着眼部感染的困扰,一半以上的龟只已然面临失明的危险。



                        IP属地:河南569楼2024-10-16 17:33
                        回复
                          5.2 贝林杰癞颈龟 Myuchelys georgesi
                          1997年被命名,也有译作贝林格癞颈龟的。此龟与同属下的M. purvisi曼宁癞颈龟类似,头部大小适中,头顶角质板光滑,但后缘会像本属多数成员一样向两侧延伸至鼓膜处,颈部突起不明显,颈盾较窄,甚至还有23%个体无颈盾(fielder2010),成体背甲中央从无凹槽,无椎板,腹甲及背甲下表面黄色,并常发一点蓝绿色,盾片接缝为黑色,颈部下表面黄色,但成长中逐渐转为铁灰色,其腹甲等处黄色部分常没有曼宁来的鲜艳。通常成体20cm左右。本种过去被认为与曼宁癞颈龟purvisi亲缘关系较近,但近年的遗传学研究却发现它与澳龟属下的墨累澳龟Emydura macquarii关系更近(Fielder2010),而purvisi与本属其它成员关系最远,这意味着未来该类别的龟种分类很可能会重新洗牌。
                          贝林杰癞颈龟仅分布于新南威尔士东部的贝林格河。
                          作为新发现不久的物种,此龟一度濒临灭绝,2015年贝林格河出现大量死亡的贝林格癞颈龟,这引起了澳洲当地政府的主意,学者们研究后发现一种病毒在贝林格癞颈龟中流行开来,且只对它们有效,几乎将这一物种杀绝。好在研究人员迅速行动,将捕获到的残存贝林格癞颈龟进行人工繁育,才给这个物种续上一命。


                          IP属地:河南570楼2024-10-16 17:34
                          回复
                            5.3 宽胸癞颈龟 Myuchelys latisternum
                            1867年被格雷命名,又名锯齿癞颈龟、普通癞颈龟,有着扁平的、棕色、深棕色至黑色的背甲,或有黑色或深褐色斑点进入。从上部看,形状大致为椭圆形,前窄后宽,甲壳中间有一条突起的龙骨,后边缘为锯齿状。腹甲黄色,上有深色斑块。头部较大,颈部较短,可以向体侧弯曲,脖颈背后具有尖锐突出的结节。头与四肢的颜色为红棕色、深棕色、灰黄色不等。寿命25年左右。
                            为杂食性龟类,饮食结构偏荤,在野外主要以鱼虾、蛙类、甲壳类动物及水生昆虫为食。 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宽胸癞颈龟会分泌强烈刺鼻的气味来驱赶对手。栖息于澳大利亚东部海岸,从约克郡的约旦河、昆士兰州南部到新南威尔士州的里士满河。
                            是宽胸癞颈龟属中名气最大(也只是相对而言)的癞颈龟。由于澳大利亚禁止出口野生动物,市面上的宽胸癞颈龟很少。国内市场上的价格极高,闲鱼上挂卖的价格一万到数万不等。饲养难度未知。


                            苗子时期的后缘锯齿十分明显,这么看来和齿缘癞颈龟似乎也差不多。


                            IP属地:河南571楼2024-10-16 17:36
                            回复
                              5.4 曼宁癞颈龟 Myuchelys purvisi
                              1985年被命名,背甲为棕褐色,中央有一条嵴棱。腹甲明黄色,甲缝处为黑色,腹甲上有不规则黑斑,间喉盾将喉盾隔开,前缘圆滑,后缘有缺刻。头部和颈部为褐色,头两侧分布有圆形鳞片,面部下方两侧有一道明黄色的条纹从嘴部延伸至颈部。颈部较短,颈背部有硬棘状的刺,颈腹部有褐色斑块,吻部较为突出,下颌有一对触须。四肢背部为褐色,腹部为明黄色,指、趾间具有发达的蹼,前肢5爪,后肢4爪。尾长短适中,腹部为明黄色,有褐色斑块。体长能长到20厘米左右。寿命在20年以上。
                              曼宁癞颈龟主要生活在水流清澈,水生、陆生植物茂盛且含有岩石和沙砾的水域中。因为是日行性龟类,所以常常能看见它们在浅滩附近觅食。此外曼宁癞颈龟也喜欢在原木和岩石上晒日光浴。作为杂食偏草食性的龟种,它们缺乏快速捕猎食物的能力,故主要以无脊椎动物、落入水中的陆生水果以及水生植物为食。每年的2-4月份为曼宁癞颈龟的交配期,雌龟每年产卵一次,每次能产23枚左右的白色椭圆形龟卵。对水质要求很高,也是此龟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北部地区的曼宁河流域。极度濒危,2019年后长时间没有在野外发现新的曼宁癞颈龟踪迹,直到2022年12月22日才又有在野外发现三只的报道,随时可能野外灭绝。此龟颜值极高,几乎可以说是最漂亮的一种癞颈龟甚至是蛇颈龟了。



                              IP属地:河南572楼2024-10-16 1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