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36,348贴子:21,198,912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16 乌彭巴侧颈龟 Pelusios upembae
1981年被命名,体长23cm,背甲棕色,高耸,上无明显斑纹。腹甲黄色,覆盖着黑色的斑纹。主要分布于刚果,基本没有资料。IUCN评级为数据缺乏。

背甲边缘有一圈棕红色放射纹,似乎算是此龟的一个特征。


IP属地:河南497楼2024-10-14 17:30
回复
    2.17 威廉氏侧颈龟 Pelusios williamsi
    1965年被命名,体长25cm,背部的颜色是黑色或深褐色,甲壳呈细长状。头部绿褐色或深褐色,包含浅棕色、黄褐色和灰色的蠕虫斑。四肢与尾部的颜色为棕色或深灰色。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产于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乌克莱湖),腹甲黄色,上有黑斑;lutescens产于乌干达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艾伯特湖,爱德华湖及其周边地区,腹甲黄色,胃的颜色是黄色的,上有灰色或棕色的斑点;laurenti产于乌干达东南部,肯尼亚西部,坦桑尼亚北部和维多利亚湖周围,腹甲黑色或深褐色,边缘为浅黄色。
    分布仅限于非洲东部的维多利亚州、爱德华多和阿尔贝托湖的地区。没有更多资料。

    laurenti亚种

    lutescens亚种

    指名亚种


    IP属地:河南498楼2024-10-14 17:31
    回复
      至此,整个非洲侧颈龟属乃至非洲侧颈龟科介绍完毕。这27种分布于广袤非洲大陆上的侧颈龟大都颜值颇高,且人们对其了解还很不充分,27种龟里只有10种龟得到了IUCN的收录评级,其中只有阿拉伯盔龟一种是濒危,其余多为无危、近危。作为潜力十足的一类侧颈龟,国内的非洲侧颈龟虽然种类不算多,但名气都挺大,在国内能较容易买到的非洲侧颈龟应该有沼泽、西非、黑森林和锯齿侧颈龟。
      这也是整个侧颈龟总科的结束,8种南美侧颈龟和27种非洲侧颈龟。剩下的68种侧颈龟全部归入蛇颈龟总科中。非洲的侧颈龟亚目成员到这里也止步了,剩下的68种侧颈龟全部分布于南美洲和澳洲(包括澳洲与东南亚印尼部分交界的地方)。蛇颈龟科下有三个亚科:全分布于南美洲的蛇颈龟亚科,全分布于澳洲的东澳蛇颈龟亚科,以及科内仅有两名成员的渔龟亚科,也是分布于南美洲。顾名思义,蛇颈龟的脖子较侧颈龟总科成员普遍更长,弯曲如蛇一般,看起来比较诡异。
      下面从蛇颈龟亚科的成员开始介绍。


      IP属地:河南499楼2024-10-14 17:41
      回复
        蛇颈龟总科 Cheloides——蛇颈龟科 Chelidae——蛇颈龟亚科 Chelidinae——蛇颈龟属 Chelus
        长期以来都算单型属,属内只有玛塔龟一名成员。直到2020年的研究将玛塔龟分为了黑玛塔和红玛塔,红玛塔获得独立种地位,这个属成员就变成了两个。
        1.1 枯叶龟(黑玛塔龟) Chelus fimbriata
        1783年被命名,又称玛塔龟,这是以产地而名。体形比较大,长度约43-45厘米,最长可达61厘米,雌性一般会比雄性大些。它的背甲通常呈茶色或棕色,前缘光整,而后缘是圆形的,并带有锯齿。背甲上纵向地排列着一些瘤节,每片盾片上都有生长年轮。这些年轮上通常都长满了水藻,看上去就像北美洲的鳄鱼龟。枯叶龟的头和颈部大而扁平并覆盖着无数的小肉瘤、结节和褶皱。嘴非常宽,鼻子很长。它的眼睛很小并非常靠近鼻子。枯叶龟幼年时期背甲和颈部的颜色为茶褐色至红褐色,腹甲通常为鲜艳的橙红色。当这种龟长大时,腹甲上的橙红色褪去,变成黄色或褐色。颈部呈红褐色,但最终会变成棕褐色或茶褐色。
        此外,不同地区的枯叶龟在背甲形状(亚河流域为矩形,奥河流域为椭圆形),腹甲颜色(亚河流域较暗,奥河流域则较亮),颈部颜色(亚河流域有两个明显的黑色条带,被一条浅棕色或淡红色带所分开,奥河流域则无此特征),生长方式(奥河流域的龟壳会长的更快更大)上都存在不同的特征。枯叶龟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向外突出的鼻子,这个鼻子相当于潜水者的通气管,有助于它潜水。它平常最大的爱好就是久坐不动,因为枯叶龟是很不爱活动的生物,所以它消化食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使得它的排便时间间隔得很长,10天左右才排便一次,排泄量和食量同样惊人。虽为高度水栖龟,但因为生活环境多为浅水,因此枯叶龟水性并不好,容易溺水。
        枯叶龟的嘴巴位于头部的前下方且开口很大,当它的嘴巴完全张开时就好像一个口袋把猎物整个装了进去,在捕食的时候枯叶龟也是靠收缩颈部肌肉把头部向前弹射的同时展开大嘴。因此枯叶龟的捕食方式与其他水龟有着很大的不同,亚马孙水域由于水体混浊能见度很低,很多处于食物链底端的鱼类和小型动物为了自保,各尽所能地进化出了如超声波一类的探测定位装置。等猎物靠枯叶龟非常近时,它才张开嘴巴,像一个低压真空吸尘器一样,把鱼吸进嘴里。由于水压的作用枯叶龟会把水和猎物一同吸进真空的口腔内,再闭合双颌挤出水而把猎物留在口中,随后靠着颈部有力的肌肉收缩把可怜的受害者挤进胃中完成整个捕食过程。
        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北部,大量被捕获作为异宠用途。饲养难度大,国内价格也较高,500到上千都有,且没有稳定的人工繁育渠道,成功率低,因此大部分龟都是野外捕捉而来的。
        饲养要点:枯叶龟长得很快,且是先长宽再变长,饲养空间要足够;生性懒惰,互动性低;水性不好,水位设置要留意;喜欢弱酸性条件,胆小怕光,需要布置躲避和暗色环境;只吃活动的食物,比较难训练它吃死食……等等。
        诸多要点也让枯叶龟饲养难度加大,是龟圈中著名的“暴毙王”。


        IP属地:河南500楼2024-10-14 17:44
        回复
          1.2 奥里诺科枯叶龟(红玛塔龟) Chelus orinocensis
          2020年被命名,拉丁学名orinocensis来源于红玛塔的产地奥里诺科河,奥里诺科盆地里的玛塔龟总体呈红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玛塔龟的一种,直到2020年4月份 森肯伯格大学的科学家乌维 · 弗里茨和一个国际小组在基因分析的基础上 描述了一种新的枯叶龟/玛塔龟物种Chelusorinocensis 在这之前,人们一直认为Chelus属仅包含一个物种,即原来的玛塔龟Chelus fimbriata。从此,蛇颈龟属的物种增加为两种,黑玛塔和红玛塔。研究人员能够证明,与以前的假设相反,有两种在遗传和形态上充分分化的玛塔龟:新近描述的物种Chelus orinocensis栖息于奥里诺科盆地(Orinoco)和里奥内格罗盆地(RíoNegro), 而被称为Chelus fimbriata的物种仅限于亚马逊河流域。



          IP属地:河南501楼2024-10-14 17:45
          回复
            2 刺颈龟属 Acanthochelys
            顾名思义,该属的四名成员颈部有明显的刺。
            2.1 巨头刺颈龟 Acanthochelys macrocephala
            四种刺颈龟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可长到24cm。1984年被命名,分布在玻利维亚中部(马莫瑞河水系)及巴西西南部(巴拉圭河上游)。栖息于沼泽、湿地或流速平缓的小河川,以蝾螺为食。头部巨头化,被认定与其食性有关。
            数量较少,保护级别为近危。国内饲养者很少,只零星见过一些人晒出此龟。


            IP属地:河南502楼2024-10-14 19:27
            回复
              2.2 刺股刺颈龟 Acanthochelys pallidipectoris
              顾名思义,屁股左右两侧有两根棘刺。又名紫红刺颈龟,因为头部、颈部与四肢呈紫红色。小型淡水龟,最大17cm左右,成体400g左右,寿命保守估计15年。1945年被命名,分布于阿根廷北部、巴拉圭西部和玻利维亚南部。对环境要求很高,仅限于热带雨林地区的干净的浅水水域,就算在原生地的分布密度都很低。易危级别。这玩意似乎比上面的巨头刺颈龟还要少见。


              刺股屁股处两根十分明显的棘刺。


              IP属地:河南503楼2024-10-14 19:29
              回复
                2.3 放射刺颈龟 Acanthochelys radiolata
                1820年被命名。顾名思义,背甲上有明显的辐射状条纹,最大20cm左右,为巴西特有龟,分布在巴西中部,主要栖息在流速缓慢、水生植物繁茂,且有着泥泞底部的森林沼泽、湿地、低地池塘、泻湖等水域。近危级别,但野外数量一直很稀少,是四种刺颈龟中最稀有的一种。受到威胁较大。


                IP属地:河南504楼2024-10-14 19:30
                回复
                  2.4 黑腹刺颈龟 Acanthochelys spixii
                  1835年被命名,近危级别。顾名思义,腹甲呈黑色,最大17cm左右,分布于亚马孙河流域的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地,是分布最广、最常见的一类刺颈龟。脖子上的棘刺较其他刺颈龟更密集、明显,显得更霸气,颇受玩家欢迎。黑腹也是国内唯一有稳定购买渠道的刺颈龟,其他三种国内极难见人饲养。即便如此,黑腹刺颈龟饲养难度还是很大,价格高,苗子2k+,成体5k以上。
                  黑腹刺颈龟幼体时的颜色非常耀眼,一圈橘红的外衣笼罩在他们的周围,腹甲的颜色更加艳丽。

                  确实是最帅的一种刺颈龟了


                  IP属地:河南505楼2024-10-14 19:31
                  回复
                    3 中龟属 Mesoclemmys
                    该属的龟基本分布在南美洲。中龟属的龟有一个扁平的、覆盖着角质鳞片的头部,类似于蟾蜍,因此也被称为蟾头龟。它们的颈部很长,可以向侧面弯曲收缩。它们的背甲呈椭圆形或心形,颜色从黑色到棕色不等,有些种类还有黄色或红色的斑纹或斑点。它们的腹甲较小,不能完全覆盖身体。它们的四肢有蹼,适合游泳。中龟属最早由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于1873年创立,并以希腊语中的“mesos”(中等)和“klemmys”(淡水龟)命名,意为“中等大小的淡水龟”。
                    中龟属9位成员,都为各种蟾头龟,不过还有一个另外的蟾头龟属,不知道是不是后面分立出去的。


                    IP属地:河南506楼2024-10-14 19:33
                    回复
                      3.1 达氏蟾头龟Mesoclemmys dahli
                      1958年被命名,Dahli是为纪念瑞典出生的哥伦比亚的鱼类学者George Dahl(1905-1979),该龟种曾被归为蟾龟属。从上部看达氏蟾头龟背部细长,从侧面看背部则显得平坦。甲壳为绿褐色到深褐色不等,边缘部微微向上翘曲。腹甲黄色,腹甲接缝处颜色较深,且甲缝附近有灰色斑块。脑袋很大,头颈部为灰褐色或绿褐色,脖子短。脖颈部腹面呈浅黄色,下巴处有两枚胡须,下颚肌肉发达,适合咀嚼坚硬的猎物。幼年时背甲上会有一个条状的突起的龙骨,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在繁殖期会出现稍许体色上的变化,雄性的颈部、腹甲和腿部会逐步显现出橙色,进而在6-7月的交配期时变为红色;雌性则部分显现为橙色。
                      是哥伦比亚东北部的玻利瓦尔省的特有物种,只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的西部。生活在热带干旱的森林生态系统,居住地以低地小型河流、池塘、溪流栖息地,它们喜欢浅水和静谧、流速缓慢的水体。为夜行动物,它们主要是夜间活动,不过白天也可以看到它们,例如在晴朗的天气,很可能会看到它们趴在木头或者植物上晒日光浴。多数时间会待在陆地上,不过它们主要是躲藏在落叶堆、树根及多刺的灌木植物之下。
                      极危级别,由于栖息地范围本就狭窄,且由于森林砍伐、环境破坏等多方面的原因,该物种已经失去了超过80%的原生地,达氏蟾头龟野生物种已经岌岌可危。关于达氏蟾头龟的人工饲养并没有什么案例,但是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它们的原生地环境。通过科研人员的记录我们可知,达氏蟾头龟生活区域的平均气温为24℃,水温高于26.15℃,年降水量在700-2000mm之间,河岸边的植被覆盖率> 82%。



                      IP属地:河南507楼2024-10-15 09:53
                      收起回复
                        3.2 吉巴蟾头龟 Mesoclemmys gibba
                        1812年被命名,之前被称为吉布斯蟾头龟、姬蟾头龟,以前在蟾龟属的拉丁名为Phrynops gibbus。背甲扁平、接近圆形,从红棕色到深褐色不等,盾片中间有深色暗斑。头部中等大小,稍显扁形,底色为黄色,上有蠕虫状花纹,这些斑纹会随着龟体的年龄增长逐渐模糊变黑。颈短。成体甲长20-23cm,这一大小似乎已是最小的一种蟾头龟了。
                        以荤食为主的龟类,它们的食物范围包括鱼类、两栖类、昆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偶尔会食用一些水生植物。产地从厄瓜多尔东部、哥伦比亚东南部、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到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巴拉圭,涵盖秘鲁的亚马逊河,奥里诺科河水系。主要生活于水流平缓的河流、池塘、湿地、沼泽等地,它们生活的区域通常是有树林覆盖的黑水水域。据说它们是偏爱夜行的龟类,它们的觅食时间并不固定在夜间,但夜间明显比白天更活跃。该种性情温顺,可以同品种饲养多只且能和谐共处。属于冷门品种,是蛇颈龟蟾头龟属最迷你的成员,它们斑驳的头纹及多变的体色,让它们更具独特的魅力。
                        此龟资料很少,只有灵龟之家有简单介绍。



                        IP属地:河南508楼2024-10-15 09:56
                        回复
                          3.4 狭背蟾头龟 Mesoclemmys perplexa
                          2005年被命名,分布于巴西。基本找不到资料。


                          IP属地:河南510楼2024-10-15 09:58
                          回复
                            3.5 亚马逊蟾头龟 Mesoclemmys raniceps
                            1856年被格雷命名,又名黑线蟾头龟,背甲较为扁平,棕褐色,呈椭圆形,颈盾细长,盾片上有黑色斑点。腹甲中央黑褐色,前沿和后端边缘会呈现出一些黄色补丁。头部宽大,顶部呈黄褐色、灰褐色或棕褐色不等,有黑色斑点,下颌为黄色,有一对触须,自鼻孔部有一条黑线通过眼睛和鼓膜,头顶有两条几乎对称的黑线分别连接两眼。脸部的黑色线条和黑点在幼龟时特征尤为明显,随着龟的长大,线条和黑点会随之变淡,有些线条甚至会断开。四肢为深褐色,指、趾间具有发达的蹼,前肢5爪,后肢4爪。尾短。体长30cm左右。
                            它们喜欢居住在流速缓慢、底部泥泞的小水体中,比如山泉小溪、池塘、小型河流湖泊、瀑布下方等。作为夜行性龟类,亚马孙蟾头龟羞涩怕生,不过2-3岁进入青春期后,会有一定的侵略性。它们水性非常好,水栖性也非常高,极少上岸,除了产卵或原栖息地干涸必须去冒险寻找新的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的时候,才能在岸边看到它们。它们为肉食性龟类,主要以鱼类、蛙类、蝌蚪、水生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有着强大的下颚,因此可以轻易地咬碎螃蟹、虾和苹果螺等食物。
                            分布于南美洲的奥里诺科河、亚马逊河、玻利维亚北部盆地,秘鲁、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南部和巴西西北部,基本上都处于南美洲西北部靠近中美洲的地区。由于缺乏数据,不在任何保护名单内,种群实际现状未知。近年来陆续进入我国市场,但仍属于较冷门的一种侧颈龟。因为幼体头就很大,加上黄色的唇部非常有特色,显得很可爱,被誉为“小黄鸭”“忍者神龟”,在国内市场还是有一定人气的。饲养难度未知,据说可以和别的龟混养,但最好不要和同类混养。目前价格居高不下且还在上升,几年前1500,现在2500+起步。



                            IP属地:河南511楼2024-10-15 10:00
                            回复
                              3.6 结节蟾头龟 Mesoclemmys tuberculate
                              1926年被命名,体长25-30cm,为巴西特有的一种中等大小的淡水龟,分布于巴西东北部的大西洋雨林、卡廷加半干旱地区、阿格雷斯特地区、圣弗朗西斯科河及其邻近盆地。结节蟾龟居住在流速缓慢的永久性的河流、湖泊和季节性水池中,当栖息处的自然资源逐渐变得稀缺匮乏时,它们也会在各水体之间迁徙。结节蟾龟背甲平坦,颜色从浅棕色至黑色不等,表面粗糙,或有放射纹。成体腹甲淡黄色,偶有暗斑。头颈部深灰色,头顶分布有灰蓝色或米色的亮点,颈部有圆锥形结节覆盖并由此得名。结节蟾龟的幼体画风迥异,深褐色的甲壳,灰黑色的斑点,边缘有一圈橙色外圈。腹甲中央为黑色,外部多呈现出橙色。
                              结节蟾龟的食性以荤食为主,淡水鱼类和虾类、昆虫、软体动物、蜗牛与螃蟹等它们都会食用,偶尔也会吃一些水生植物及果实等。在人工饲养时,结节蟾龟可以鱼虾、蚯蚓、红虫、蠕虫配合人工龟粮及少量无花果、樱桃、香蕉等水果饲喂即可。
                              有关资料极少。


                              IP属地:河南512楼2024-10-15 1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