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36,348贴子:21,198,912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4 墨西哥(虎纹)动胸龟 Kinosternon integrum
1854年被命名,国内更喜欢叫它虎纹泥龟。“虎纹泥”这个叫法在国内源于某知名龟友的一篇科普贴,这个19年新引进国内的蛋龟品种,在此前绝大数人对它甚是陌生,在先驱者介绍下,目前国内基本做实了它虎纹泥龟这个称号。值得一提的是,此龟的英文名和其近亲毛足动胸龟一样,都是Mexican Mud Turtle,即墨西哥毛足龟。椭圆形的身材,靓丽的体色,头部艳丽的纹路,这就是墨西哥泥龟的外观。龟苗期的墨西哥泥龟背甲会有突起的龙骨,虽然并没有很明显,其实大多数龟类在幼苗期都会有。而龙骨两端有规则对称的小黑斑,正常是一边四个。龙骨和黑斑会随着个体生长而逐渐消失,直至光滑的背甲。下巴同样长有肉须,这也是蛋龟的常有的外观特征,用以感应水底环境的动静。墨西哥泥龟引进国内的时间较晚,但是在引进后一两年的时间内就拥有的不小的名气,这得益于它漂亮的外在品相。它的颜值主要依靠头部花纹来支撑。之所以会有虎纹泥龟的外号,也是源于它头部艳丽繁杂的纹路。头部蠕虫状纹路十分复杂多变,加上高黄的头色,虎纹的叫法就此流传开来。体型可达20cm,是最大的一类动胸龟。


IP属地:河南421楼2024-10-09 23:05
回复
    广泛分布于墨西哥的绝大部分地区,除了北部沙漠地区之外基本都有分布。和其他泥龟一样,墨西哥动胸龟喜欢水流缓慢的浅水淤泥区域,很少上岸,晒背需求不高(不过据说在墨西哥原产地,捕捉到此龟晒背的图片数不胜数)。耐寒,能在我国南方地区冷水过冬。高产,因为虎纹泥龟的幼体体长实在很小,因此此龟一次产蛋可达十枚以上,不过也存在着动胸龟属普遍存在的滞育问题,但是国内目前已经摸索出成熟的窄桥龟苗孵化技术,因此墨西哥泥龟在国内人工繁育条件下,目前来看孵化率并不会太低。
    墨西哥泥龟引进国内时间不长,官方记录是2019年初次引入,因此目前国内种龟多为下山种群。下山个体背甲常常会有黑色短条状纹路,而人工饲养长大的个体通常背甲颜色较为纯净没有纹路。此龟在墨西哥原产地很多,无危级别,政府对其的保护措施和我国的草龟差不多,生存环境还算乐观。拥有饲养难度低,互动性很强,食谱广泛不挑食等多个优点,是国内十分有潜力的一种动胸龟,但目前饲养玩家不算很多,相对冷门,因此价格仍较昂贵,1000-2000元的成体都有,幼体也要大几百。对于一种在原产地几乎随处可见的龟来说,就算扣去运输成本,这个价格也是明显虚高的。

    高黄头色的虎纹泥龟


    IP属地:河南422楼2024-10-09 23:06
    回复
      1.15 白唇动胸龟 Kinosternon leucostomum
      1851年被命名, 背甲呈椭圆形,比较高,通常为咖啡色或褐色。腹甲非常宽大,腹甲与甲桥的颜色一般是黄色的,盾甲间存在着黑色的接缝线。腹甲上的一条铰链让它们的腹甲可以完全的闭合于背甲。白唇泥龟的头部一般是黄色或奶油色,大小适中,具有一副突出的口鼻和钩状的上颚,与名字相符,它们的口唇边缘为奶油色。一条宽阔微黄色、青铜色或者浅棕色的斑纹,从头部两侧的眼眶向后延伸到脖颈处,一些个体在此处会出现细小的金色斑点。下巴上分别有1对较大的和1对非常小的触须,较大触须位于较小触须的前方。四肢是浅灰色的。
      此龟喜欢出没在水流静止的、拥有柔软底层的河床以及植被富饶的水域中。是夜行性龟类,杂食性。通常在水中进食,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生长速度较快,体型也显得比较庞大,所产下的蛋及窝卵数明显的大而多。白唇泥龟并不总是呆在水中,它也时常出没在广阔的陆地上,一些个体进行夏眠的地点也许会选择热带雨林中,远离水域的距离一般在600米左右,它偶尔也会进入含盐量较高的水中。主要产自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西北部地区,生活在赤道附近,属于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品种。白唇泥龟和目前大多数的蛋龟一样属于中小型观赏龟,它们没有艳丽的头纹,背甲也没有绚丽的放射纹,但是活泼的性格和头部发色成为了它们的一大亮点。因为分布广泛,也有两个亚种:北部亚种和南部亚种,国内市场上似乎是北部价格较高。根据up主“匆忙的王小野”视频,北部种体型更大,颜色更艳,背甲也更高;南部种体型较小,花纹更多,等等。因此北部种通体颜色更纯一些,理论上更容易培育出玩家心心念念的纯金黄色“芒果头”。


      IP属地:河南423楼2024-10-09 23:08
      回复
        白唇泥龟进入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时间不算短,以前这种龟并不受广大龟友的追捧,最主要的原因是刚引进的一批白唇泥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观实在不敢恭维。但是通过了十多年的人工繁育和选育后,它绚丽的外形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最受人趋之若鹜的就是金黄色的“芒果头”,充分展现了白唇泥龟的魅力。价格在蛋龟、泥龟中算比较理智的,300-500左右,饲养难度十分友好,性格温和适合群养,属于潜力龟种。以下是贴吧龟友的一些饲养建议:
        夜行性龟类,它们最活跃的时间段为每天的清晨与深夜。它们水性一般,喜欢浅水,一般是在水底行走。所以小龟苗不能用太深的水位饲养,5-10cm的水位即可,水位过深容易发生呛水的危险。成体的白唇泥龟水位建议20cm左右,具体因不同的个体而异。由于它们喜欢清洁的水质,一个良好的过滤系统是必须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过滤设备的水流不可以太湍急,这样容易引起龟龟的不适。水中最好布置些躲避的空间,再种植些水生植物,这样会让它们更有安全感。白唇泥龟比较喜欢晒背,在野外,也时常会在广阔的陆地上看到它们出没的身影,这点和其他的同属龟类不尽相同。在饲养时,还应该给它们布置一个干身晒背的平台,良好的自然光或者UVB灯管是必须的。到了严寒的冬天,还应该加装一只UVA灯泡,以防龟龟感冒,晒背的热点温度需达到32-34℃为佳。关于白唇泥龟发色的问题,想必是各位最为关心的。可惜有一点很遗憾,那就是白唇***色、体色上的差异注意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若想要在后天有些许的改变,那么,选用白色的不透明饲养盒则是最好的建议。

        芒果头白唇


        IP属地:河南424楼2024-10-09 23:09
        回复
          1.16 瓦哈卡动胸龟 Kinosternon oaxacae
          1980年被命名,头部较小,头顶部位为暗黑色,两侧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网状条纹,底部为浅黄色并有一些黑色的斑点,长大后头纹较丰富密集。强有力的上颚呈钩状,上下颚或许有黑色的条纹,下巴长有3-4对触须。四肢外侧是褐色或灰色,内侧是奶油色。尾巴主要以褐色和棕色为主,末端是角状的尾刺(这是动胸龟属很多龟都有的特征,强壮的尾刺)。雄性腹甲凹陷,尾巴长而粗,而雌性腹甲较为平坦,尾巴也较短。
          瓦哈卡泥龟在野外,会猎食水中任何小于自己的动物,如鱼、虾、等,甚至是其它的龟,间中亦会食一些水生植物或掉下的水果。虽不常见,但猎食同类的情况曾有发现。可以喂他吃新鲜的动物饵料,如杂鱼、小虾、螺蚌、蚯蚓、肉等等。雄性达到性成熟需要4-6年的时间,背甲在16.0-16.5CM之间,而雌性达到性成熟则需要6-8年的时间,背甲在17.0-17.5之间,寿命一般在30-40年。由于野外天敌众多,生存压力极大,瓦哈卡泥龟是少数同类相食的龟,幼体瓦哈卡碰见成体时难逃被吃掉的厄运。分布于墨西哥南部,此地环境比较恶劣,也进一步促进了瓦哈卡的这种习性。
          作为一种冷门动胸龟,瓦哈卡在国内的饲养者据说不算多,不过饲养难度似乎也不大,同样拥有着极佳的互动性。虽然数量不多,但价格似乎也不很贵,早年间能卖到近千,现在价格一路下跌,闲鱼上200-800元都有,其实仍算是国内较为常见的动胸龟。对饲养此龟的玩家来说,一大看点是其数量愈多愈好的胡须,一般最多能达到六条。但总的来说,在庞大的动胸龟家族中,相貌不算突出的瓦哈卡没有太多优势,在国内市场一直不算火热。

          瓦哈卡拥有多根胡须


          IP属地:河南425楼2024-10-09 23:11
          回复
            1.17 蝎形(蝎泽)动胸龟 Kinosternon scorpioides
            1766年被林奈命名,也可以叫楔形动胸龟,国内一般叫蝎泽泥龟。成体一般在15到20厘米之间,比红面蛋龟的个头要大一些,不算特别大。蝎泽泥龟背甲颜色由浅棕色到黑色不等,颈盾狭窄,背甲上方具有三条发达的纵向龙骨,幼体时较为明显,待到龟龟成年则逐渐趋于平坦;腹甲颜色较浅,黄色至棕色不等。腹甲闭合程度很高,前后都可以活动闭合,所以腹甲很明显地分成3段。背甲上还具有3条明显的棱脊,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头部为灰褐色偏绿色。上部颜色较深,侧边颜色较浅,分布着不规则的黑斑;鼻子微微突出,上颚呈钩状,颈部和四肢为灰棕色。人工饲养下也可培育出奶油黄色的头部,虽然不如极品白唇的芒果那么闪亮,但有颇具韵味。尾部有尖锐的尾刺状角质结构,像蝎子一样,故而得名。
            原产于美洲比较温暖的地带,分布十分广泛,从墨西哥中部到阿根廷、巴西北部都有蝎泽泥龟的身影。栖息于河川、河流、湖泊、沼泽。适宜温度在22到30度左右。
            蝎泽泥龟之前有四个亚种,自从恰帕斯中部亚种(就是第一种介绍的动胸龟)独立出去后一直都是三大亚种。一般的蝎泽泥龟仅指指名亚种Kinosternon scorpioides scorpidides,突出特点是头顶的黄色“V”字,是亚种中少有的几乎没有红色素的品种。这一亚种又可表现为北部种群和南部种群,一般南部大于北部。前者的指名分布地为南美洲北部的苏里南地区,又叫苏里南泥龟;后者就是国内市面上被狭义称为的蝎泽。第二种是K. S. albogulare白喉泥龟,顾名思义喉部呈奶白色,不过最突出的特点还是眼后的两条黑线。白喉泥龟也能发色,但那两条黑线是不会消失的。最后一种是国内大名鼎鼎的红面蛋龟,凭借艳红色的头部在国内极受欢迎,是十分火热的动胸龟品种。经过多年人工繁育,玩家手里的红面经过良好发色后能达到纯粹红色的头部,但原产地的野生红面实际上头部是以黑底为主,辅以血红色条纹的。一般认为,这类纯粹红头的红面是“进口红面”是改良型红面泥龟。可能因野外基因突变,地理隔离构成某种群产生完全褪纹;也可能原生地饲主有意选育为之。因此不排除返祖现象,在饲养过程中再次出现黑纹的现象。而国产繁育的红面也能很红,不过有纹路,做不到纯粹的红头,且纹路和野生红面并不一致。此外,红面的闭壳能力几乎是所有动胸龟中最强的。体型一般比蝎泽要小。

            指名亚种的北部种群苏里南泥龟,颜值确实比南部种群高

            指名亚种南部种群,国内最常见的蝎泽,头部颜色较为淡雅朴素


            IP属地:河南426楼2024-10-09 23:16
            收起回复
              对蝎泽泥龟亚种的一些补充:白喉和红面其实是比较像的,毕竟白喉也能发色。网上的一些判断方法:
              A.白喉后铰链弯的,红面直的--这点在成体身上比较明显
              B.白喉的背甲有明显的三条棱,红面相对不明显--仔细比较的话,白喉苗的棱的确是要比红面苗明显很多
              C.白喉的侧脸有黑线,红面大多没有
              D.白喉没有眼后的连贯的红色条纹,红面大多数有--成体比较明显,不排除有的白喉苗也有类似的特征
              E.白喉的喉盾比红面大,并且白喉的喉盾比较突出--这个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F.白喉的腹盾比红面的要长--需要对比才能看出
              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为:白喉的股肛沟和后铰链是交汇的,而红面不是。见下图。

              红面在国内极受追捧,但指名亚种蝎泽泥龟就冷门得多,饲养者不算很多,价格也不算太高,从300到一两千都有可能。更具辨识度的黄“V”头纹苏里南泥龟就要贵不少,闲鱼有卖5000左右。白喉市场价不清楚。红面蛋龟是价格最亲民的,基本在100-200元这个区间内,市场价已经逐渐回归理性,是目前蛋龟大热的大环境下对新人比较友善的蛋龟。饲养难度不大,和白唇差不多。适宜温度为25-30℃,不太建议冬眠。不过国内蝎泽杂红面的串串龟也不少见,导致蝎泽泥龟的种类有时是比较不好划分的。

              白喉泥龟

              白喉最突出特点:眼后两条黑线


              IP属地:河南427楼2024-10-09 23:19
              回复

                野生红面。感觉头纹很好看呀


                IP属地:河南428楼2024-10-09 23:20
                回复
                  1.18 索诺拉动胸龟 Kinosternon sonoriense
                  1854年被命名,体长在17.5厘米左右,具有三条脊椎龙骨的背甲普遍较长,呈明显的黑色,后方缘盾无锯齿。头部的大小适中,一个略微突出的嘴部和钩状的上颚,下巴或颈部大约有3-4对比较长的触须或肉瘤,后方的喙并没有分成两部分。头部、颈部以及四肢通常都是灰色或杂色,下颚呈奶油色或许会形成黑色的斑点。头部与颈部的顶端通常是棕色或褐色,同时也夹杂着一些时而明亮时而暗淡的斑纹,黄色的纹路居多。咽喉部位有类似于乳头状的突出物。外壳一般是褐色及棕色,野生的个体往往附着着绿色的藻类。背甲呈明显的拉伸而且相对来说比较高,顶部有时略微的凹陷或平坦。
                  出现在海拔2042米高的区域内,永久的小溪、河流、池塘、沟渠和水穴中。时常出没在林地,只有少数的会进入暂时性的水域里。 在亚利桑那州东南部的Chiricahua山脉,580只索诺拉泥龟中90%的个体在水池中被捕获。5%的个体在溪池中被捕获,还有5%的在陆地上被抓获。它们偶尔也会从一个水域迁移到另一个水域,这也许象征着它们暂时出没的池塘与永久性的水域之间不会远离8公里。分布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的下游和亚利桑那州的Gila河、新墨西哥洲向南到被大陆分割的RioYaqui盆地,向东穿过Chihuahua西北方的RioCasasGrandes盆地。
                  也是附录二物种,但没有什么资料。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和索诺伊塔亚种,后者分布于美国亚利桑那与墨西哥索诺拉间的索诺伊塔河。知名度不高,颜值也不突出,在国内很冷门,大家对其不感兴趣。


                  IP属地:河南429楼2024-10-09 23:23
                  回复
                    1.19 佛罗里达动胸龟 Kinosternon steindachneri
                    1906年被命名,国内都叫佛罗里达泥龟,简称佛泥。是东方泥龟的三个亚种之一,不过近年来有论文称应将其视作独立种,而目前争议还很大,不过爬行动物数据库确实是把佛泥视为独立种了。头部无纹,或有细点,是体型较小的一种动胸龟,成体大的也只有11cm左右。有着平滑的半球形外壳和短小的尾部,甲壳的颜色可以是褐色、橄榄、淡黄、黑色。头部无纹。或者头颈部布满褐色、黄色的浅色斑点。幼体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背甲或有三个微微突起的纵向龙骨(凸脊),腹甲不规则斑驳橙色或红色,且铰链不发达,这些特征在龟龟成年后逐渐消失。胸盾呈尖锐三角形,约为45°左右,甲桥通常都比其他同属的龟类要小,腋盾与胯盾(鼠蹊盾)也都非常狭小。这可能是为了佛罗里达泥龟更好的适应水生生活。腹甲具有两个强大的腹甲铰链,在遇到威胁时,它们的四肢、头部和颈部可以紧闭在外壳里,以形成自我保护。前端的铰链盖的长度往往长于后面的铰链盖。成熟后的雄性会巨头化,而且变得非常凶暴,有很强的攻击性。这一点非常相似窄桥。大部分佛泥会有一些红眼与十字眼,有的则没有。有的东方和头盔也有十字眼和红眼。这好比窄桥头部的蠕虫纹,这绝大多数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并不能作为是辨别条件。
                    分布于佛罗里达半岛。佛罗里达泥龟分布于佛罗里达州北部,喜欢栖息在绿色植被丰茂,环境安静,且流速缓慢的池塘、沟渠、沼泽等淡水水域。另外,它们在一些砂质底的沿海水域亦有分布。佛罗里达泥龟是杂食性龟类和机会主义捕食者,在野外,它们吃软体动物、昆虫,小鱼虾、水草和藻类。佛泥只在佛罗里达半岛上被发现,即使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数量也很少,尤其是雌性更为少见。虽然暂不属于濒危物种,但是它们的适应性较差,对各种污染较为敏感。加之土地开发和道路的修建导致它们栖息地的减少,它们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受到威胁。不过人工繁殖的的佛泥偏母居多。东方泥龟三兄弟中佛泥数量是最少的,目前饲养者不算很多,价格也高得离谱,听说苗子都要6k左右,成体轻松数万。饲养难度未知。
                    国内市场上最怕的还是买到杂交种(与东方、头盔都可以杂)的佛泥,最主要的区分方法还是看甲桥、腋盾和鼠蹊盾,佛泥的甲桥是十分狭窄的,这点和另外两兄弟差别十分明显。总的来说,属于国内较少见的高端泥龟种。

                    左佛泥右东方,前者的甲桥明显小于后者

                    佛泥颜值确实很高


                    IP属地:河南430楼2024-10-09 23:29
                    回复
                      1.20 亚利桑那动胸龟 Kinosternon stejnegeri
                      1938年被命名,原为黄泽龟的亚种,之后升级为独立种。此龟的拉丁学名似乎也有变动,目前这个拉丁学名是纪念挪威出生的爬虫学家斯泰内格(1851-1943 年),他于1881年移居美国,并于1889年成为史密森学会的爬行动物馆长。还有一种亚利桑那动胸龟Kinosternon arizonense在2017年就被标记为灭绝了。Up主王小野捋清了这层关系,之前学者们认为的亚利桑那动胸龟经过研究后才发现是Kinosternon stejnegeri,而Kinosternon arizonense已经绝迹多年。
                      一种很小众冷门的动胸龟,分布于美国亚利桑那西南部向南至墨西哥北部的索诺拉中部地区,下颚呈奶油黄色,有不少疣粒。头部为橄榄绿色,背甲可达16.5厘米。整体看起来像是色泽搭配更朴素舒适的黄泽龟,辨识度还是挺高的。没有更多资料。


                      IP属地:河南431楼2024-10-09 23:30
                      回复
                        1.21 东方动胸龟 Kinosternon subrubrum
                        1789年被命名,又名东方泥龟,体长7.6-12.4cm。背甲橄榄色至深棕色,不带花纹,光滑无棱。没有特别增大的缘盾。腹甲黄色至棕色,两个铰链关节,盾片13枚。雄龟尾部的末端长有发育良好的钉突,后腿内侧缀有粗糙的鳞片。于四月至十月间活动。在温暖的月份里,可以看到它们在水底四处徘徊觅食。如果栖息地干涸了,龟就会越过陆地迁入永久性的水体,或者埋在泥土中,进入夏眠。它们的陆栖程度高得惊人,人们时常可以看到它们穿过公路,有许多龟因此而丧生。有些东方泥龟颇为温驯,但也有些很容易激怒,咬起人来毫不犹豫。
                        分布于美国的康涅狄格州西南部和长岛,向南至佛罗里达州南部,向西至德克萨斯州中部,向北包括密西西比流域,至伊里诺州南部和印第安纳州的西南部。在印第安纳州的西北部还有孤立的群落。密苏里州的东南部,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马州东部,德克萨斯州东部,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的西部和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南部和佛罗里达州的最西端。之前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就是狭义上的东方泥龟,其中的佛罗里达泥龟独立出去,还有一种是国内最常见的密西西比动胸龟,国内更喜欢叫头盔动胸龟。


                        IP属地:河南432楼2024-10-09 23:30
                        回复
                          东方泥龟背甲长度一般最大在8-11公分以内,它比头盔泥龟尺寸会稍微偏小一些,但是也相差不会太多(成体头盔最大多为9-12公分以内)。不同于头盔的一点是,冬天进行加温饲养催大的个体,头盔能很快的达到性成熟,在两年龟龄左右,达到一定尺寸的头盔泥龟就可以开始繁殖活动,包括交配、产蛋,并孵化出苗。东方泥龟的繁殖活动对于年份的要求会较高,一般需要达到至少4-6年以上才能开始繁殖。这跟东方泥龟体型增长相对头盔更为缓慢也有关系,即使冬天不进行冬眠而加温饲养,东方泥龟的体形增长也不会特别快速,一整年包括冬季加温的饲养下,头盔泥龟可能长到8-9公分的背甲长度,而东方龟却很难在一年时间里超过6公分,循序渐进多吃慢长是它做龟的一个原则。这确实是个很能吃的品种,体验过的龟友能够明显的感受到饲喂的手跟不上它进食的嘴,如果放任它们暴食,很快你就会发现疯狂进食的东方泥龟开始长肉却不长个。习惯浅水环境,水性一般。比较喜欢日光浴的,晒背是它们日常喜爱的休闲活动,充足的日照有利于龟体的积温而有更健康的体魄,同时对于外表品相也有增益作用,对于体色的发展至关重要。壳色并不是东方泥龟勾引人人坑的重要手段,繁杂不定的头纹才是它的当家本事,头部纹路也是它和头盔表现差异的重要方面,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头部纹路的表现来分辨东方泥龟和头盔泥龟。它的头部两侧并没有头盔那样的金黄色粗条纹,且跟头盔大多表现的大斑块或稀疏点纹不同,东方一般是细密的点状头纹,有时候也会连成细条状或蠕虫状头纹,而头盔就比较少。二者很容易杂交,长得也比较类似,一般的区别为:东方龟的背甲一般肌肉壳的情况会比较明显,而头盔龟的背甲更为平滑圆润。翻转看腹甲,相比之下头盔的腹部底板会比较饱满充实,而东方的腹部底板则显得会比较骨感,看起来会有种干瘪瘪的感觉。东方泥龟和头盔泥龟都属于互动性较强的品种,据说东方泥龟的性情会更暴躁一些,相比头盔,东方会更凶更有攻击性。国内有一定数量玩家饲养,价格1000-2000元左右。饲养难度应和头盔蛋龟类似,有一定难度。
                          头盔蛋龟在美国是非常常见的龟,但是这种龟是要比麝香龟以及剃刀龟都要难养一些的,因为它们对于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水质一旦出现了问题的话,它们是很容易患有一些常见的皮肤病,因此在饲养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要注意水质稳定的问题。总之东方是一种脾气比较暴躁的泥龟,这也意味着不错的互动性。苗子300多左右。


                          IP属地:河南433楼2024-10-09 23:33
                          回复
                            1.22 瓦特塔动胸龟 Kinosternon vogti
                            2018年被命名,是动胸龟家族中最新的一个物种。墨西哥瓦拉塔港的居民早于20年前已宣称,当地有一种10CM左右、鼻头带有黄块的水龟出没,但一直无法证实。直至2018年上半年,有动物学家确认该新品种水龟的存在,并命名为沃格特动胸龟(Kinosternonvogti)。这是为了纪念研究美国、墨西哥及中美洲乌龟40多年的美国爬虫学家沃格(RichardVogt),该泥龟便以沃格特的名字命名。是小型动胸龟,全长10cm左右,背甲以灰橄榄绿色或者棕褐色为主,呈椭圆形,上面中间有一条微凸起的中央脊棱,两侧不明显,近乎光滑,带有黑色边缘。腹甲几乎完全以黄色为主,腹甲下面中央为每个盾片带有深棕色的狭带状,而且有两个铰链结构,具有前铰链可以自由闭合甲壳。后拉链的中间是平坦的,后铰链盖末端有一个不深的缺口,并且下面可以闭壳。有着中等大小的头部,喙部尖钩,嘴部呈淡黄色,带有细条的深棕色网状斑纹,下巴呈淡黄色,并有一对肉胡须,只有雄性的鼻尖上方有一块黄色的斑纹,而且雌性没有。有一对全黑色的瞳孔,头颈部为灰色,四肢的皮肤通常是淡灰色,指、趾间有蹼。尾巴深灰色而短小,两侧具有角质刺。公龟有金鼻子的特征,因此拥有独特的黄色斑点成为它的标志形象,腹甲略有凹陷,后腿表面上长有类似于粗糙的鳞片。尾部比较粗大。母龟没有金鼻子的特征,头纹比较普通,皮肤的纹路很单调,腹甲很平坦,尾部细而小。总的来说,这种公龟鼻子呈现金黄色的特点,成为瓦特塔动胸龟的一个招牌特征。
                            瓦特塔泥龟大多数生活在底部有着柔软泥沙,周边覆盖着茂密的陆生与水生植被的池塘浅水区,很喜欢在自由流淌的溪流中活动,时而也会上岸活动。在暖和的月份里,白天的时候它们最喜欢出来晒太阳,遇见天敌的时候,它们会沉下水游动速度非常快,然而它们大多数水性不佳,在水底也是“狗刨式”行走。原产地的气候常年温暖,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它们虽然没有冬眠习性,天气也会遇到突然降温或是遇到炎热而干旱的情况,这时它们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就会钻进水源岸边的湿润泥底里进行短暂休眠,以渡过极端天气。瓦特塔泥龟的食性上以肉食为主,食谱上有鱼虾类、昆虫、甲壳类、无脊椎动物、水生动物,也吃了少量水生植物,在野外,它们会捕捉小鱼、小龙虾、蜗牛、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等为食。
                            分布地极为狭窄,仅存在于墨西哥西部太平洋沿岸中部区域。哈利斯科州市附近的巴亚尔塔港镇的小溪流和池塘中,瓦特塔泥龟是墨西哥一种特有的蛋龟类之一,它们栖息地的数量非常可观,不过现在野生种群的数量与过去相比较有明显下降趋势,主要的威胁是由于巴亚尔塔港是一个墨西哥著名旅游城市,它们的栖息地遭到人类活动不断扩大破坏严重,加上旅游业不断开发、人们的猎捕和一些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也是造成它们数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属于最受威胁的淡水龟之一。此龟极具特色,雄龟金黄色鼻子颜值也够高,不知后续有无机会引进国内成为热门宠物泥龟种。目前还处于有价无市阶段。


                            这玩意是真的可爱,也是真的少见


                            IP属地:河南434楼2024-10-09 23:37
                            回复
                              动胸龟属终于结束了接下来是麝香龟们,包括三大巨蛋,然后鳄龟总科也差不多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35楼2024-10-10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