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印度小头鳖 Chitra indica
以下介绍多出自蔚蓝巨甲的科普视频、文章。
1831年被格雷命名,是最早被确定的一种小头鳖,格雷于1844年为其另立新属Chitra,沿用至今。是19世纪早期从各殖民地运往大英的藏品中被发现的。属于体型巨大的巨型鳖,1914年有一例甲长达到183cm的极度惊人记录,但年代久远,可信度一般。比较可信的信息是印度小头鳖甲长能长到110+cm,体重能达到200kg,是淡水龟中极限记录仅次于斑鳖的存在。
印度小头鳖在印度次大陆的分布非常广泛,顺理成章成为小头鳖属中研究最透彻的物种。但因为栖息地被不断破坏,分布越发碎片化、零散化。分布于印度河、恒河、戈达瓦里河、默哈纳迪河等流域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的清澈大江大河沙底,采用和鼋类似的沙底伏击策略捕食鱼、虾、蟹、蛙、软体动物,能一口吃下的小鱼会被吸入口中,大鱼则会被撕扯成碎片后吞入,目前来看印度小头鳖是纯肉食动物。
由于印度小头鳖的进攻方式是头部猛烈弹射出来用口鼻部猛撞目标,加上巨大的体型,已经能够对人类造成不小的伤害,使得它成为对人类最危险的一种龟鳖,恒河流域有多起被印度小头鳖击伤甚至锁骨骨折的案例,攻击性极强,咬伤事件也有记载。印度小头鳖被抓住时还会释放出带有麝香味的分泌物。
印度小头鳖的肉味道并不好,食品贸易数量一直比较有限。它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其裙边被开发出药用价值,开始遭到大规模猎杀,中国的中药店是重要的售卖小头鳖裙边终端,一块650g的干燥裙边可能来自于一只30kg的个体,可以卖2000卢比(约50美元),二道贩子转手就能卖到3500卢比(约87美元)。因此,印度小头鳖数量急剧下降,在整个分布区域都非常难以见到。目前在印度的分布区域内,成年个体已经很难看到,走访得知在当地龟鳖市场,印度小头鳖大约占整个市场的2~3%,远不如15年前的数量。目前是濒危级别,实际情况可能更为险恶,好在已经启动保育计划,也开始有了人工繁育成功的记录,但数量不多。国内也有饲养印度小头鳖的零星记录,同样很少,目前我就在贴吧看见过几次,某红薯上晒出的多为国外饲养。总的来说,这种巨型鳖在目前实在不适合作为宠物,极度珍稀的它们当务之急是要让种群稳定,熬过灭绝之虞。

这张图是直接百度拿的,这个头部比例看起来有点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