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36,319贴子:21,189,400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幼体鹰嘴龟,体色鲜艳,眼睛后面有一道明显的黑边黄色条纹,后缘呈锯齿状
亚成体鹰嘴龟,后缘已经不呈现锯齿状,但眼睛后的条纹还在。


IP属地:河南171楼2024-09-18 13:15
回复
    下面进入陆龟科 Testudinidae。不知道陆龟的一些品种在今年开放了吗?好像前段时间郑州已经有了相关的体验馆。这里还是按国家一律禁止饲养陆龟来算,仅作形态介绍,不涉及价格。
    陆龟科的成员共46种,其属这一级别的分类变化很多,这里依照的一些分类可能已经过时,欢迎指正。


    IP属地:河南172楼2024-09-18 13:18
    收起回复
      陆龟科Testudinidae——1.亚达伯拉象龟属 Aldabrachelys——亚达伯拉象龟 Aldabrachelys gigantea。单型属,属下仅有亚达伯拉象龟一种。
      1812年被命名。多次被划分到不同的属中,1996年最终划归“象龟属”,不知为何,爬行动物数据库中名字还是归属于亚达伯拉象龟属Aldabrachelys,而非象龟属Geochelone。
      分布于非洲东岸塞舌尔群岛的亚达伯拉环礁。这片区域曾经生活着18种象龟,但都在18-19世纪间全部灭绝,亚达伯拉象龟是该区域唯一幸存的象龟。
      世界第二大龟,雄龟能长到120cm,体重达250kg。陆生动物,生活环境包括灌木林、红树林沼泽、沿海沙丘和海滩。寿命极长,有记录的个体达到255岁,据说是有记载以来最长寿的龟。
      易危级别。亚达伯拉岛目前得到较好保护,种群数量还算健康,岛上还有约10万只亚达伯拉象龟。饲养难度低,性格温顺,故也有不少人将其当做宠物,但因为个体太大,对饲养空间要求高。

      龟展神兽...


      IP属地:河南173楼2024-09-18 13:20
      回复
        关于亚达的文章,有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文:世界巨龟 | 亚达伯拉象龟的前生今世 | ReptileStar
        系统讲述了亚达的故事。


        IP属地:河南174楼2024-09-18 17:22
        回复
          2. 马岛陆龟属 Astrochelys
          顾名思义,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陆龟。共两个成员,都是陆龟中十分高端的存在。
          2.1 辐射陆龟 Astrochelys radiata
          1802年被命名,又名放射陆龟、驼背龟、菠萝龟、背龟、射纹龟、辐纹龟、蜘蛛龟等。分布于马岛南部、毛里求斯、留尼汪岛,是背甲有星状纹的龟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背甲可长到1000px,光滑,高高隆起,寿命可达60年,最高记录达到188岁。野外种群受到极大威胁,级别为极危。已实现人工饲养,但人工繁殖的难度仍较大,幼体价格和成体差不多,都是万元左右或数万元,价格极高。不过辐射陆龟饲养难度并不算高,对温度、湿度容忍度大,饮食接受度高,且排酸问题不大,是最合适饲养的一类陆龟,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太贵,且目前在中国所有陆龟都禁止个人玩家饲养。

          辐射的外观在龟鳖目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妖艳。关于辐射保护的一篇文章:当地力量和国际组织联手拯救马达加斯加辐射陆龟 - 环境新闻 (mongabay.com)
          可以看到,这种美丽的陆龟面临的处境还是很艰难的。


          IP属地:河南175楼2024-09-18 17:31
          回复
            2.2 安哥洛卡象龟 Astrochelys yniphora
            1885年被命名,安哥洛卡是马岛土著人对其的称呼,又名犁头龟、马达加斯加角龟、马达加斯加象龟,名称来源于其雄性腹甲前段的巨大凸起。这个“犁头”用于雄性求偶时争斗,用它来挑翻对手。背甲高高隆起,呈球状,是极具美感的一种陆龟。
            仅分布于马岛西北部60平方公里一带的巴利湾,分布区域极狭窄,栖息于沿岸干燥森林里。雄性较大,能长到40cm,11kg左右,这种龟的寿命能达到100年左右。会冬眠。
            级别为极危,野外种群估计200只左右。成功有人工繁育,但难度仍较大。据统计,加上人工饲养后,2014年全球的安哥卡洛个体约有6000只,大部分为幼体。因为极其稀有的特性和高颜值,只有国外有饲养成功并出售给玩家,价格基本都是天价,且有价无市。不过饲养难度不算太高。

            网络上刷到不少老外晒安哥的视频,这玩意真的太完美了。


            IP属地:河南176楼2024-09-18 17:33
            回复
              3.苏卡达陆龟属 Centrochelys
              单型属,属内就一个成员,苏卡达陆龟 Centrochelys sulcata。
              又称中非陆龟,1779年被命名,“sulcata”来自拉丁语“sulcus”,意为“犁沟”,是指乌龟鳞片上的犁沟。背甲黄褐,幼体红褐;前缘中央具缺刻,没有颈盾,后缘锯齿状;腹甲淡黄,后缘缺刻较深;四肢圆柱形,具较大圆锥状硬脊;前肢五爪,后肢四爪;尾短,淡黄色;其外观与豹纹龟相似,但甲壳上并没有花俏的纹饰,几乎是接近单纯的亮棕色;喉甲突出,某些雄性成体在前面及后面的缘盾会明显卷曲,大腿后侧有数枚圆锥形的粒状鳞片是其一显著特点。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的中非地区,是世界第三大龟种,仅次于加拉帕戈斯象龟和亚达伯拉象龟。雄性体长约80厘米,雌性体长约50厘米,雄性体重约100千克,雌性体重约60千克。寿命长,估计可轻易达百岁以上,但人工圈养的最高记录仅为54岁。
              生活在干旱炎热地区,有挖洞习俗,纯素食。生性活泼好动,饲养难度尚可,主要是大型龟需要的空间太大,且苏卡达有拆家习俗,排泄量巨大,加上在极端干旱情形下引起的身体特性,苏卡达需要排酸,不然会因为结石积累过多而死,这点在饲养中没有太好的处理办法,最好能保证多饮水+高湿度高温度环境。苏卡达不会冬眠,冬天也需要15℃左右的温度,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都需要加温或冬天室内饲养,实际饲养难度还是比较大。濒危级别。
              苏卡达似乎即将在中国开放个人饲养,但具体情况未知。作为一种比较合适的宠物龟来说,开放个人饲养是较合理的,中国南部沿海及海南岛的气候允许苏卡达全年露天圈养,海南岛的苏卡达人工繁育已经大获成功。

              苏幼体时期颜值很高


              IP属地:河南177楼2024-09-18 17:35
              回复
                4.南美象龟属 Chelonoidis
                顾名思义,该属的四名成员都分布在南美。
                4.1 红腿陆龟 Chelonoidis carbonarius
                1824年被命名,其拉丁学名carbonarius意为碳火,应该是指其腿部的鲜红色斑点黑色皮肤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像是碳火在燃烧一样。背甲长椭圆形,呈绛黑色;各盾片中央均有淡黄色斑块,缘盾边缘为黄色,前后缘不呈锯齿状;尾短。腹甲黄色,有一黑斑块在腹甲中央;头部黄色或橘黄色,头顶部有大鳞片,喙部黑色;前肢前部有大鳞片,呈红色或橘红色。人工饲养下寿命可达35年左右。
                红腿陆龟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加勒比海的岛屿、南美洲以及亚马孙河流域。栖息于热带湿草原或森林潮湿地带。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1-35摄氏度。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进入冬眠。属于杂食性的陆龟,以多肉植物、果实和青草等植物为食。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食甘蓝、菠菜和西瓜等瓜果蔬菜。属于中型陆龟,一般不超过40cm,人工培育的品种樱桃红腿20cm左右,非常适合饲养。是罕见的水性很好的陆龟,可以长距离游泳,在饲养中对湿度要求很大(一般保持在70%以上)。互动性强,相对好养,红腿陆龟还是罕见的拥有社会性的陆龟,具备很强的社交能力,幼龟会跟随着自己的父母学习生存技能,这在龟类中是极为少见的。
                学术上红腿陆龟没有亚种,但人工培育的樱桃红腿在体型上和普通红腿确实差别很大,更适合饲养,不过樱桃红腿在发育阶段会出现爆白现象,黑色背甲会出现白色纹路影响颜值,而普通红腿容易出现葫芦腰的特点同样影响颜值。目前红腿陆龟已经有了成熟的培育手段,在美国已经是极受欢迎的一种陆龟宠物。

                红腿陆龟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因为其原产地植被茂密,草长得很高,养成了它们的这个习惯。


                IP属地:河南178楼2024-09-18 17:38
                回复

                  可分为深色系和浅色系两个品种的樱桃红腿。

                  普通红腿的葫芦腰现象。

                  樱桃红腿的爆白现象。


                  IP属地:河南179楼2024-09-18 17:40
                  回复
                    4.2 阿根廷象龟 Chelonoidis chilensis
                    1870年被命名,但其拉丁学名chilensis意为智利,而当年格雷命名这种龟时,他错误地认为此龟栖息地门多萨是智利的领土,而实际上这片地方属于阿根廷。阿根廷陆龟在智利也有分布,但数量极少,它们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东部通过巴拉圭及阿根廷境内的查科省(Chaco)平原地区。和南美老乡红腿陆龟、黄腿陆龟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最近耶鲁大学的研究显示,它们很可能是加拉帕戈斯象龟最近的血源亲戚。
                    阿根廷象龟是南美洲最小的象龟,体长为25-30厘米,最大可达40厘米。具有略微圆顶形的椭圆形外壳。背部的颜色从黄色到米黄色不等,并带有明显的生长条纹。很容易将其与苏卡达陆龟的幼龟区分开来。它的胸甲是淡黄色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褐色。阿根廷象龟具有相当发达的沟壑。头部和腿部为浅棕色。雄性不像同一属的其他物种那样具有非常凹的腹甲,但是两性均可见。与南美象龟属的大多数物种不同,雄性比雌性小。
                    易危级别,每年都有大量阿根廷象龟被捕获用于宠物贸易或食用,生存前景并不乐观。在国内属于罕见的陆龟,形似小版的苏卡达,只是背甲较宽,边缘较为上翘。阿根廷象龟被大量捕捉的重要原因是人工繁育难度很大,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人工繁育渠道,饲养难度也比较大。


                    IP属地:河南180楼2024-09-18 17:41
                    收起回复
                      4.3 黄腿陆龟 Chelonoidis denticulatus
                      1766年被命名,和红腿陆龟高度相似,最大的不同就是鳞甲呈黄色,且体型一般更大。成体约40-50厘米之间,最大甲壳长82厘米。背甲呈茶色,各鳞甲的中央部分为黄褐色,周边颜色较暗,背甲中央部分未呈蜂腰状,且近后肢边缘会略为鼓起,四肢鳞片尖端呈橘黄色。
                      栖息于热带常绿或落叶雨林中。喜欢湿润的生活环境,不喜欢日晒。因为栖息地气候变化并不大,很少太热和太冷的气候,所以这些龟往往能整天活动。最为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00后。在南部地区,气候会较极端、干燥,因此大多数黄腿陆龟只会夏眠,而当食物短缺,它们可能会暂时东迁。偏向草食性,以杂草、多肉植物果实及以动物尸体为食。在自然界中生存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中,分布很广,从玻利维亚至委内瑞拉均有分布。黄腿陆龟与红腿陆龟的习性、饮食与繁殖等都极为类似。在栖息区域与红腿陆龟互相重叠。在苏里南,那里有森林和开放的草地(人类制造的),而红腿陆龟确能够走出森林到人工草地。黄腿陆龟只是独自呆在森林,可以看出黄腿陆龟所需的湿度比红腿陆龟更高,更不喜欢日晒。
                      无危级别,在南美洲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象龟,作为宠物饲养的数量也少于红腿,因此价格更高一些,不过在原产地更多还是大量用于食用。饲养难度尚可,主要是对湿度要求比红腿陆龟还要大。


                      IP属地:河南181楼2024-09-18 17:42
                      回复
                        4.4 弗雷里安纳岛象龟Chelonoidis niger
                        1824年被命名,属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象龟的一种,爬行动物数据库似乎是将其作为模式种来指代全部的加岛象龟。在早年对加拉帕戈斯象龟的评估中,将这一群岛上的象龟全部归为一种,即加拉帕戈斯象龟,不同的群岛则被称为不同的亚种。但进入21世纪后学术界逐渐有了共识,大多数加拉帕戈斯象龟亚种都可视为独立的物种,因此,弗雷里安纳岛象龟曾是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指名亚种(当时的拉丁学名是Chelonoidis nigra nigra),现在变成了一个独立种,现在的拉丁学名是2014年才改的。
                        弗雷里安纳岛象龟雄龟体长137.6厘米,雌龟体长88厘米。它的鞍背甲非常坚固。其形状背甲隆起高,头顶具对称大鳞,头骨较短,鳞骨不于顶骨相接,额骨可不入眶,眶后骨退化或几乎消失;方骨后部通常封闭,完全包围了镫骨;上颚骨几乎于方轭骨相接,上颚咀嚼面有或无中央脊。背腹甲通过甲桥以骨缝牢固连结。四肢粗壮,圆柱形。指、趾骨不超过2节,具爪,无蹼。无臭腺。植食性,吃仙人掌和水果,凤梨,水蕨,叶子和草。可以生活在较干旱的环境中。也是行动非常缓慢的动物,每小时只能移动260米。它们分布于群岛最南端的弗雷里安纳岛上,曾是世界第一大陆龟,雄龟体长137.6cm,重达320kg,寿命可达200岁。


                        IP属地:河南182楼2024-09-18 17:45
                        回复
                          灭绝级别。一般认为弗雷里安纳岛象龟于1840或1850年代灭绝,19世纪早期估计在弗雷里安纳岛上约有8,000只象龟,几十年后就全部灭绝了。目前已经没有纯种基因的弗岛象龟,但在一些象龟的基因检测中发现其具有部分弗岛象龟的基因残存。基因分析还发现了伊莎贝拉岛北部沃尔夫火山上的许多乌龟,它们具有部分弗雷里安纳岛象龟血统。如今,沃尔夫火山(Wolf Volcano)上大约有100-200只具有部分弗雷里安纳岛象龟血统的动物。迄今为止,已经从遗传分析中鉴定出84个(Garrick等,2012)。尽管没有发现纯正的弗雷里安纳岛象龟,但沃尔夫火山上的某些动物可能是基因上纯正的弗雷里安纳岛象龟。总体而言,在没有经过证实的纯基因动物的情况下,除非有其他证明,否则应当继续将弗雷里安纳岛象龟(Chelonoidis niger)视为灭绝动物。


                          灰色为仍存在象龟的岛,15个加拉帕戈斯象龟亚种只剩下10种,其中最著名的平塔岛象龟于2015年被单独划出成为独立种,而此时离最后一只平塔岛象龟“孤独的乔治”去世已经过了三年了。2019年,最西端的岛上,被认为灭绝113年的费尔南迪纳岛象龟被重新发现一只活体,或许岛上还有零星的费岛象龟,乔治的故事很可能会再上演一次。
                          目前加拉帕格斯群岛上的象龟还有近两万只,整体种群数量稳定,这归功于半个世纪来力度不断加大的保护措施。
                          关于加岛象龟的曲折保育故事,up主“爬行天下”有很不错的视频介绍。


                          IP属地:河南183楼2024-09-18 17:47
                          回复
                            5.挺胸龟属 Chersina
                            单型属,属下只有一名成员,挺胸龟 Chersina angulate。
                            1812年被命名,又名挺胸角陆龟,分布于纳米比亚和南非的非洲最南部一带。属于中小型陆龟,一般不会超过20cm,名字来源于雄性特别突出的胸甲,作用和安哥洛卡象龟一样(有人将其视为非洲大陆版的安哥洛卡,但根据分子进化学的研究,与挺胸龟最接近的陆龟是珍龟属的物种,与安哥洛卡亲缘较远),专门用来在繁殖期与其他雄龟争夺雌龟的武器,可以用来将对手掀翻,被掀翻的雄龟很难再翻身,时间过长会造成脱水及呼吸困难而死。性情温顺,反应灵敏,活动量大,很可能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陆龟。
                            90%的种群都分布在南非,在南非还是较常见的一种陆龟,饲养难度也不太大,对蔬果的接受度很高,在日本是很受欢迎的宠物陆龟。


                            IP属地:河南186楼2024-09-19 08:52
                            收起回复
                              6.珍龟属 Chersobius
                              顾名思义,这个属的陆龟都很“袖珍”,属于中小型陆龟,全部分布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之前的拉丁学名为Homopus,之后分出现在的Chersobius,仍有部分留在Homopus属中。属下共三个成员。
                              6.1 布氏珍龟 Chersobius boulengeri
                              1906年被命名,又名包兰格珍龟、包兰格海角陆龟,都是为了纪念伦敦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爬虫学家乔治·阿尔伯特·布伦格(George Albert Boulenger,1858-1937)。最主要发现在南非卡鲁地区,背甲颜色统一,从黄色,褐色到微红色都有。雄性胸甲凹陷,无论雌雄,屁股上都出现“肉刺”。形状类似同为珍龟属的斑点珍龟,但略微大些,可达13厘米,且背甲图案也完全不同。包兰格海角陆龟出现在南非的卡鲁平原,夏季有强降雨。该物种只栖息于岩石地带,那里多砂岩和铁矿,栖地环境相似于斑点海角陆龟、伯格海角陆龟及部分的卡鲁海角陆龟。包兰格海角陆龟生态资料较为人所不熟知,不过它们应该活跃于夏季期间。


                              IP属地:河南187楼2024-09-19 08: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