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经又学完一遍,开始学毕法,
这次初步决定结合《大全》和《辨疑》来学习。
大全为理论
辨疑有案例,
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来。
这是辨疑毕法案录的第一个课。
我一般都是自己先断一下,再看书中的案验。
前后引从,金日逢丁,天网自裹,太阳射宅
自断:不可久住,
1,三传递克且下克上,家法不正。
2,金日逢丁,丁神日墓。
3,虽有太阳射宅,但宅上见阳刃勾陈。
此课是张官德避难所占,所以喜逢丁马,他自占的目的是去此处可否,能久住否,
反馈是此处可去并真的去了,但是没能久居,所以此课也没断错。
壬课要注重灵活,要贴合实际情况判断。
现在很多求占的都是只发一个问题,没有背景介绍,这其实很不好,
也许对方是想验证卦师的水平,但也同样会影响断课。
读《辨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了解背景,断课很多时候都是南辕北辙。
图中是课式和书中的原断及反馈。

这次初步决定结合《大全》和《辨疑》来学习。
大全为理论
辨疑有案例,
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来。
这是辨疑毕法案录的第一个课。
我一般都是自己先断一下,再看书中的案验。
前后引从,金日逢丁,天网自裹,太阳射宅
自断:不可久住,
1,三传递克且下克上,家法不正。
2,金日逢丁,丁神日墓。
3,虽有太阳射宅,但宅上见阳刃勾陈。
此课是张官德避难所占,所以喜逢丁马,他自占的目的是去此处可否,能久住否,
反馈是此处可去并真的去了,但是没能久居,所以此课也没断错。
壬课要注重灵活,要贴合实际情况判断。
现在很多求占的都是只发一个问题,没有背景介绍,这其实很不好,
也许对方是想验证卦师的水平,但也同样会影响断课。
读《辨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了解背景,断课很多时候都是南辕北辙。
图中是课式和书中的原断及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