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元衡就要长大啦!再过几章就要知道是女孩子啦!大家激不激动!
【正文】第二十四章——太子登基
时光飞逝。
元贞二十一年,明宗皇帝驾崩,太子李元衡继位,改年号为永安。
柳行之双膝跪地,伏地叩首,满朝高呼万岁。他看着上首明黄色的身影,太子长大了,十五岁的皇帝,对于帝王来说,却还是年幼的。
但这么些年来,太子一直做的很好,柳行之相信,作为皇帝她还是会做的很好。
元衡上了人生中第一个早朝,散朝时她叫柳行之留下,她一朝登基,没了父皇压阵,还不知道会冒出多少牛鬼蛇神,这么多年来,柳行之一直是她的先生,也是她最信任亲近的人,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万事都得反复斟酌。
柳行之进了乾清宫,拱手行礼,“陛下…”
元衡忙拉住他的胳膊,“先生不必多礼,我们照旧就好,近日好多折子,西北边境也屡遭侵犯,我这几日实在焦头烂额。”
柳行之便跟着去书桌看折子,元衡一一把重要的事情说与他听,俩人细细讨论起来。
朝堂上下皆知新皇与柳行之关系甚密,但恐怕也不敢想皇上连奏折都与之共赏。
明宗皇帝甍逝,其往日威望实在积重,上下官员无人敢触其锋芒,但新帝即位,这位皇帝在太子时就是出名的良善,许多人都生了试探的心思。
明宗皇帝生病那一个月,元衡其实就已经帮着处理政务了,但到了她当皇帝,她才真正体会到父皇往日有多疲惫,她还来不及悲伤,就已经有人欺负她年幼开始整事情了。
柳行之还是像以往一样给她讲道理,但现在却更多地要求她自己做决定,且不让她随意把事情抛给他做。
“陛下,一个朝堂不能只有臣一个人,你要学会用人。”柳行之这样跟她说。
元衡没办法,只得翻出花名册,一个一个分析谁适合干什么事,这柳行之倒是帮她一起细细挑选。
父皇生病那段时间朝廷人心浮动,贬了些又杀了些,现在朝堂处处人手不足,元衡恨不得一天只睡一个时辰。
柳行之这时候又冒出来了,陛下该吃午食了;陛下该吃晚食了;陛下该就寝了……等等如是。
元衡只觉得柳行之现在比钟里的报时鸟还准时,见她伏案久了,还要她半个时辰起来走上一小会儿。
元衡简直烦不胜烦,偏偏还不敢不听,虽然当了皇帝,但柳行之下手一点不比以前手软,甚至因为她长大了,下手更随意了,还因为她现在当皇帝了,往往不叫她趴下了,就打她手心,天知道她一个皇帝还要肿着手心批阅奏折有多惨!
每每她抗议,柳行之就说,“陛下效率还是不够高,多练练自然就熟了。”还有什么,“陛下现在还年轻,就不注意身体,将来怎么办?”
元衡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太子的时候因为偷懒贪玩挨打,当了皇帝,竟然会因为不够懒、太勤奋挨打,怎一个惨字了得?
时间就这样慢慢溜走了,元衡也在柳行之的帮助下站稳了脚跟,度过了新帝登基的过渡期,她也愈发威严了,就外貌来说,她从小到大也没逃开那句“男生女相”,现在真正当了皇帝,才终于有了些不怒自威的气势。
她也终于开始在朝堂上有了自己的人手,柳行之对此表示,人都是会变的,陛下不仅要时刻纠察他人,更要时刻反省自己。
元衡觉得柳行之现在有些烦,明明这些道理在她当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许久才说一次了,现在她当了皇帝,柳行之反倒说的愈加频繁了,这让元衡有些不耐烦,她又不是不懂这些,哪里就需要日日叮嘱了,但因为尊重和信任,以及柳行之在她心里的重要性,她还是没有反驳过他,只当他是关心自己。
她有许许多多的设想,关于自己的江山,关于江山的未来,现在,她终于有机会开始大刀阔斧地行动起来。
柳行之有些担心她步子迈得太快了,常常苦心劝诫,但元衡毕竟是皇帝了,既有了权,又有了人,总是一道圣旨颁下去,再回过头笑嘻嘻地跟柳行之说。
柳行之看着她眉眼飞扬的样子,有些担心,又想,少年人,总是不够稳重的,左右也不是犯不起错,错了再改便是。
两人日常摩擦多了些,有时柳行之忍不住劝诫,元衡就笑嘻嘻地听着,柳行之无法,也只能摇着头细细给她讲怎样做会更好一些。
【正文】第二十四章——太子登基
时光飞逝。
元贞二十一年,明宗皇帝驾崩,太子李元衡继位,改年号为永安。
柳行之双膝跪地,伏地叩首,满朝高呼万岁。他看着上首明黄色的身影,太子长大了,十五岁的皇帝,对于帝王来说,却还是年幼的。
但这么些年来,太子一直做的很好,柳行之相信,作为皇帝她还是会做的很好。
元衡上了人生中第一个早朝,散朝时她叫柳行之留下,她一朝登基,没了父皇压阵,还不知道会冒出多少牛鬼蛇神,这么多年来,柳行之一直是她的先生,也是她最信任亲近的人,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万事都得反复斟酌。
柳行之进了乾清宫,拱手行礼,“陛下…”
元衡忙拉住他的胳膊,“先生不必多礼,我们照旧就好,近日好多折子,西北边境也屡遭侵犯,我这几日实在焦头烂额。”
柳行之便跟着去书桌看折子,元衡一一把重要的事情说与他听,俩人细细讨论起来。
朝堂上下皆知新皇与柳行之关系甚密,但恐怕也不敢想皇上连奏折都与之共赏。
明宗皇帝甍逝,其往日威望实在积重,上下官员无人敢触其锋芒,但新帝即位,这位皇帝在太子时就是出名的良善,许多人都生了试探的心思。
明宗皇帝生病那一个月,元衡其实就已经帮着处理政务了,但到了她当皇帝,她才真正体会到父皇往日有多疲惫,她还来不及悲伤,就已经有人欺负她年幼开始整事情了。
柳行之还是像以往一样给她讲道理,但现在却更多地要求她自己做决定,且不让她随意把事情抛给他做。
“陛下,一个朝堂不能只有臣一个人,你要学会用人。”柳行之这样跟她说。
元衡没办法,只得翻出花名册,一个一个分析谁适合干什么事,这柳行之倒是帮她一起细细挑选。
父皇生病那段时间朝廷人心浮动,贬了些又杀了些,现在朝堂处处人手不足,元衡恨不得一天只睡一个时辰。
柳行之这时候又冒出来了,陛下该吃午食了;陛下该吃晚食了;陛下该就寝了……等等如是。
元衡只觉得柳行之现在比钟里的报时鸟还准时,见她伏案久了,还要她半个时辰起来走上一小会儿。
元衡简直烦不胜烦,偏偏还不敢不听,虽然当了皇帝,但柳行之下手一点不比以前手软,甚至因为她长大了,下手更随意了,还因为她现在当皇帝了,往往不叫她趴下了,就打她手心,天知道她一个皇帝还要肿着手心批阅奏折有多惨!
每每她抗议,柳行之就说,“陛下效率还是不够高,多练练自然就熟了。”还有什么,“陛下现在还年轻,就不注意身体,将来怎么办?”
元衡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太子的时候因为偷懒贪玩挨打,当了皇帝,竟然会因为不够懒、太勤奋挨打,怎一个惨字了得?
时间就这样慢慢溜走了,元衡也在柳行之的帮助下站稳了脚跟,度过了新帝登基的过渡期,她也愈发威严了,就外貌来说,她从小到大也没逃开那句“男生女相”,现在真正当了皇帝,才终于有了些不怒自威的气势。
她也终于开始在朝堂上有了自己的人手,柳行之对此表示,人都是会变的,陛下不仅要时刻纠察他人,更要时刻反省自己。
元衡觉得柳行之现在有些烦,明明这些道理在她当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许久才说一次了,现在她当了皇帝,柳行之反倒说的愈加频繁了,这让元衡有些不耐烦,她又不是不懂这些,哪里就需要日日叮嘱了,但因为尊重和信任,以及柳行之在她心里的重要性,她还是没有反驳过他,只当他是关心自己。
她有许许多多的设想,关于自己的江山,关于江山的未来,现在,她终于有机会开始大刀阔斧地行动起来。
柳行之有些担心她步子迈得太快了,常常苦心劝诫,但元衡毕竟是皇帝了,既有了权,又有了人,总是一道圣旨颁下去,再回过头笑嘻嘻地跟柳行之说。
柳行之看着她眉眼飞扬的样子,有些担心,又想,少年人,总是不够稳重的,左右也不是犯不起错,错了再改便是。
两人日常摩擦多了些,有时柳行之忍不住劝诫,元衡就笑嘻嘻地听着,柳行之无法,也只能摇着头细细给她讲怎样做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