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话,只代表个人的知见,如不认同全当是闲聊。 在正法的角度讲,佛法不是空谈的理论知识,不是辩来辩去的道理,不是所谓的佛学文化,不是纸上谈兵,还有一些用文绉绉词汇,装饰华丽的语言,去讲佛经里都没有的,都已经离开佛经了,那还有意义吗?和修行还有关系吗? 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祖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是为了让我们解脱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脱生死的,是为了让我们不再轮回的。 把佛留下来的东西,错误的认为只是理论知识,去研究、去探索、去辩论、去讨论。一个词汇一个词汇的研究,一天一天的讨论,一年一年的探索,一生的时光用完了,到最后什么是“修行”还不知道,还停留在理论上,一切不都是空谈吗,会有什么意义呢。 佛法是解脱法,和文化知识没有关系,反而越是所谓的“知识渊博”,越是一种遮挡,因为知识渊博的人,遇到正法以后,心里会自然而然的,去思量,去对照,去比较,是自然生成的,为什么?因为他的心不是“白纸”,因为他不是“凡夫”,佛说:“凡夫成佛”。 佛在《金刚经》里说“身空、心空”,身体都没有了,还有理论知识吗。佛还说要:“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理论知识在心里是法相,眼睛看是色相,耳朵听是声相,我们是不是应该听佛的话,要离开一切尘相呢? 当年释迦牟尼佛说:“多闻如阿难陀,如是此辈,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辈皆得心性假用,未得心性真实体故”。当年阿难祖师多闻第一,你再知识渊博,还有当年的阿难祖师厉害吗!研究理论知识是心性假用,得到“真实体”才是我们需要的,才是我们的目的!就是我们的自性、法身,我们的真“生命体”! “修行”是“行”,“修”是修改、修正,之后还要“行”,“行”就是行持,就是操作,“行”就是行深,才有功夫,才有定力,才能见到自己的“道相”。 正确的理论知识是名相,不正确的就没有意义了,语言和文字都是“名相”,能说的都是“名相”,名相是假的,我们要得到“道相”才是真的,道相是心里的境界,道相是传不了的,佛说:“道相绝传”。 比如说“吃馒头不饿”,一个人用嘴念这几个字,或者用文字写出来,都是名相,都是假的。另外一个人在真正的去“吃馒头”才是得到道相,才是真的,才能真正达到不饿目的。 问题来了,怎样得到“道相”?“行持心法”,“行持”就是去做,而且要持恒下去,“心法”就是用“心”操作的法,释迦牟尼佛,说过很多操作方法,都被大家认同为理论知识了,佛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行持方法,《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行持方法,《心经》里的第一句话“观自在”就是行持方法,很多很多都不理解,都不去做,佛说要:“以心示法”,用心去做才是法,离开心都不是!因为佛说过:“佛法即心法”,佛还说:“于心性外无成佛路”! 有很多学人,会用各种经文去比较,因此会有迷惑,殊不知佛陀对我们的教育,是分阶段的,是分层次的。 在这所学校里只有一个老师,但是有很多年级不同的学生,老师就会分开来讲,老师会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讲不同的课程,是分不同阶段的,如果不懂这个道理,用不同层次的道理去相互比较,是不会有结果的,不但没有结果,还会产生矛盾,从而就会有疑惑。 佛陀对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样的,是分不同阶段的,从四地十二缘到小乘法制心一处,再到大乘法平等性观,到一乘法是“无所住”,就是达摩祖师说的《绝观论》,什么都没有了,离一切诸相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法,是讲给不同缘分众生的,要是不明白这个道理,都混在一起去理解,那就不会明白佛的真意,那就没有办法修行。 简短的语言,很难把正法说明白,想要走这条路,一定要明白基本常识,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才能够稳步前行。迦叶祖师说:“解法身理,通一乘道,法身光明,常照十方”。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放眼世间和这副皮囊,自己存在的这个空间,还剩下多少时间?猛醒吧! 讲出这些话,只是希望有缘的学人,明白一些道理,能够真正找到回家的路,在一乘道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