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吧 关注:632贴子:2,991
  • 0回复贴,共1

唐代“牛李”之争新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唐时所谓的“牛李党派”问题,常见的描述是牛僧孺和李德裕彼此仇恨,各自组建私人派系。然而,《唐书》的传赞给出了另一种解释,指出在当时所谓的“牛李”,实际上指的是牛僧孺和李宗闵,而非李德裕。根据《李德裕传》的记载,李德裕与李宗闵的矛盾起源于李吉甫(李德裕之父)时期的一次科举考试。李宗闵和牛僧孺在考试中批评了当权者,导致李吉甫向皇帝申诉,使得相关考官获罪。由于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因此李宗闵和牛僧孺对李德裕怀有怨恨。《李宗闵传》中提到,李宗闵曾因科举作弊事件被李德裕告发,从而被贬,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与李德裕之间的矛盾。这明显是李宗闵与李德裕之间的恩怨,而非牛僧孺直接与李德裕的对立。裴度曾推荐李德裕担任宰相,但由于李宗闵已在朝中掌权,他担心李德裕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引荐牛僧孺共同执政。由此,牛僧孺与李德裕的对立,根本上是因为牛僧孺支持李宗闵。《杨汝士传》中也提到,牛僧孺和李宗闵都对杨汝士持友好态度,进一步证明“牛李党派”中的“李”是指李宗闵,而非李德裕。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李德裕出任浙西观察使后,长期未得升迁,他认为是李逢吉排挤自己,并引荐牛僧孺为相,这使得“牛李”之间的怨恨加深。但这里的“李”很可能指的是李逢吉,也可见李德裕的怨恨针对的是李逢吉和牛僧孺。历史资料表明,唐朝的“牛李党派”之争,核心是牛僧孺和李宗闵的结盟,而非传统认为的牛僧孺与李德裕的直接对抗。这一观点的厘清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唐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IP属地:广东1楼2024-09-04 13: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