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吧 关注:4,197贴子:22,343
  • 1回复贴,共1

《读山谷诗》胸中浩浩了无物,世上纷纷徒可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偶读山谷老境五十六翁之句作六十二翁吟
三百里湖水接天,六十二翁身刺船。饭足便休慵念禄,丹成不服怕登仙。
胸中浩浩了无物,世上纷纷徒可怜。但有青钱沽白酒,犹堪醉倒落梅前。
陆游 偶观旧诗书叹
吾道运无积,何至堕畦畛。醯鸡舞瓮天,乃复自拘窘。
外物岂移人,子顾不少忍。鹤井与狐妖,正可付一哂。
繁华梦境闹,零乱空花靊。可怜憨书生,尚学居易稹。
我昔亦未免,吟哦琢肝肾,落笔过白雨,聚稿森束笋。
幸能悟差早,念念常自悯。安得从硕儒,稽道谢不敏。
感兴 陆游〔宋代〕
筑室真须待伯夷,起坟仍合近要离。药来贼境灵何用,米出胡奴死不炊。
下石纷纷惊俗薄,绝弦寂寂叹吾衰。一尊且作寻春计,又见东风浩荡时。
后村诗话卷三
放翁诗云:“药来贼境灵何益,米出胡奴死不炊。”上句用柳公绰事。公绰节度山南东道,有道士献丹药,问所从来,曰自蓟门。时朱克融方叛,公绰曰:“药自贼境来,虽验何益?”弃药而逐道士。殆天为下句设此奇对。甲子七年读《唐书》记,时年七十八。
  《扬雄集》六卷,四十三篇,《剧秦美新》之作在焉。《法言》末云:“自周公以来,未有安汉公之懿。”又曰:“其勤劳则过于阿衡。”此时莽犹未篡,此语不过如今人称颂权贵人功德尔。及莽既篡,雄纵不能如许由洗耳、鲁连蹈海,然与龚胜同时,莽使使者以印绶强起胜,胜称病笃,卧,以手推去印绶。胜两子及门人进说云云,胜曰:“吾受汉家厚恩,今年老,旦暮入地,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君乎?”不食而死。雄亦仕汉者,莽篡不能去,视胜可愧死矣!美新之篇,方且盛称“皇帝陛下配五帝,冠三王,开辟以来未闻,宜命贤哲作帝典一篇,袭旧二为三,以示罔极。”又自言“有颠眴病,恐先犬马填沟壑,长恨黄泉”,故作此篇以献。余谓宁颠眴病死,此文岂可作哉!朱氏书“莽大夫扬雄卒”,当其罪矣。而昌黎公、荆公、涑水公皆推重,或以配孟子,何也?


IP属地:江西1楼2024-09-04 12:55回复
    陆游 避世行
    君渴未尝饮鸩羽,君饥未尝食乌喙。
    惟其知之审,取舍不待议。有眼看青天,对客实少味;有口啖松柏,火食太多事。
    作官蓄妻孥。陷阱安所避?刀锯与鼎镬,孰匪君自致?
    欲求人迹不到处,忘形麋鹿与俱逝,杳杳白云青嶂间,千岁巢居常避世。
    【忘形以养炁,忘炁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 众人智巧多方,贪得无厌,故曰有余。我独忘形去智,故曰若遗。遗,犹忘失也。然我无知无我,岂真愚人之心也哉。但只浑浑沌沌,不与物辨,如此而已。故俗人昭昭,而我独昏昏。昭昭,谓智巧现于外也。俗人察察,而我独闷闷。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此谓,众生因身见,而起我见,生种种贪着。诚能空此幻生,忘其形骸,遗其耳目,则处处可以入道,更何患之有焉?无身,即忘形之谓也。 ○益寿美金花   回头省悟。识破浮生如一梦。弃物搜真。忘想忘形出六尘。天清地静。 陈尧叟 送张无梦归天台 山人之所隐,临海赤城閒。 天台峰峨峨,剡水声潺潺。 绝顶一室非尘寰,忘形终日同云閒。 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开经壬子世。值道甲申年。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停鸾燕瑶水。归路上鸿天。 】
    陆游 别荣州
    浮生岁岁俱如梦,一枕轻安亦可人。偶落山城无事处,暂还老子自由身。
    啸台载酒云生屦,僲穴寻梅雨垫巾。便恐清游从此少,锦城车马涨红尘。
    陆游 病酒新愈独卧苹风阁戏书
    用酒驱愁如伐国,敌虽摧破吾亦病。狂呼起舞先自困,闭户垂帷真庙胜。
    今朝屏事卧湖边,不但心空兼耳静。自烧沉水瀹紫笋,聊遣森严配坚正。
    追思昨日乃可笑,倚醉题诗恣豪横。逝从屈子学独醒,免使曹公怪中圣。
    【瀹紫笋指的是用热水煮紫笋茶的过程。这个词汇出现在宋代陆游的《病酒新愈独卧苹风阁戏书》中,诗句“自烧沉水瀹紫笋,聊遣森严配坚正”描绘了作者自己烧水煮紫笋茶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紫笋茶是一种绿茶,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而得名,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这种茶早在唐代就被茶圣陆羽评为“茶中第一”,是上品贡茶中的“老前辈”。
    陆游是一位好茶、知茶,从茶中得到大宁静、真淡泊的茶人。他出生在江南茶乡,当过茶官,晚年又归隐茶乡,对茶一直怀有深情。陆游的故乡绍兴,自唐以来便有日铸茶等名茶闻名遐迩,乡情风俗使其从小便对茶产生了真情。出仕后他又先后在福建、江苏、四川、江西及当时的京城浙江杭州为官。据宋史载,陆游于乾道八年(1172年)入川为宣辅使幕府。淳熙五年(1178年)任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在当时名倾朝野的北苑贡焙担任茶官。这些地方都是著名的茶叶产地,所以陆游有机会尝遍各地的名茶名水,并蒸煮入诗。
      陆游以诗记述的名茶,许多为陆羽的《茶经》所未有,因而大大丰富了中国茶的记载。由此,人们把他的茶诗视作《茶经》的“续篇”。 他的茶诗中提到了多种名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他家乡的日铸茶“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有天下闻名的四川蒙顶山茶和湖州顾紫笋茶:“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茶?” “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春”;也有福建的壑源春茶:“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壑源第一春”;有湖北的茱萸茶:“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萸茶”等等。 陆游的这些茶诗记述了茶事活动的许多方面,细致描绘了茶艺活动的情节,真实写照了当时的品茶习俗,再现了广阔而绚丽多彩的宋人生活画面,成为反映宋代茶文化的一个窗口。他的茶诗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宋代茶文化的特色和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陆游除了记录名茶,还深谙烹煮之道,对茶的功效亦十分了解。他曾写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是说好茶须以名泉烹煮,方能香味持久。“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是说茶水既可健身防老,又能祛烦安贫;陆游还对茶能提神驱滞破睡之功效十分赞赏:“手碾新茶破睡昏”“毫盏雪涛驱滞思”。他常常一边煮泉品茗,一边吟诵炼句,与茶须臾不离。
      茶与酒,像一朵对生的“并蒂花”,总牵连在同一个枝头上。在中国古代,文人就恋这两朵“花”。他们或纵酒放歌,留下无数佳篇名作;或品茗论道,留下许多美谈佳话。陆游早年嗜酒,入福建任提举手采茶事之职,当了茶官之后,“宁可舍酒取茶”,直至晚年“毕生长物扫除尽,犹带笔床茶灶来。”自称平生有四嗜:诗、客、茶、酒。他一生嗜茶如命,在《八十三吟》中写道:“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以同族陆羽“茶神”自比,可见他真是“茶痴”一枚。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著作最丰的诗人,且活到了85岁,茶功不可没。 】


    IP属地:江西2楼2024-09-04 13: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