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1,937贴子:11,368,767

回复:千言大赋:《梅魂赋》鲁韵/近创/新体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100个历史故事》
(厚德益生)
(2025-2河北石家庄人为峰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
《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100个历史故事》
(按时间顺序排列,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先秦时期(约前2070年-前221年)
大禹治水:大禹疏导洪水,奠定夏朝基础。
商汤灭夏:商汤推翻夏桀,建立商朝。
盘庚迁殷: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开启商代中兴。
姜太公钓鱼:姜尚辅佐周文王灭商,建立周朝。
周公吐哺:周公旦辅佐成王,制定礼乐制度。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导致西周灭亡。
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典范。
曹刿论战: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战术(“一鼓作气”)。
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流亡时承诺,后兑现于城濮之战。
勾践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忍辱复国,灭吴雪耻。
姜太公钓鱼
勾践卧薪尝胆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首次实现大一统。
焚书坑儒: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手段。
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首个农民起义。
鸿门宴:项羽与刘邦的生死博弈。
霸王别姬:项羽乌江自刎前的悲壮故事。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中西交流。
苏武牧羊:苏武被匈奴扣押19年,持节不屈。
司马迁著《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亲匈奴,促进汉匈和平。
王莽篡汉:西汉终结,新朝建立。
苏武牧羊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结盟起兵。
三顾茅庐: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火攻大败曹操。
关羽刮骨疗毒:关羽忍痛治疗箭伤。
七擒孟获: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
司马昭之心: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
竹林七贤:魏晋名士的放达与风骨。
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风声鹤唳”)。
花木兰从军:北朝民歌中的女英雄传奇。
梁武帝崇佛:南朝梁武帝四次舍身寺院。
隋唐五代(581年-960年)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的水运工程。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权登基,开启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汉藏交流。
玄奘西行:玄奘赴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
武则天称帝:中国唯一女皇帝的崛起。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李白醉写蛮书:传说中李白醉酒草拟外交文书。
黄巢起义:“冲天香阵透长安”的农民战争。
朱温灭唐: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换取契丹支持。
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解除将领兵权的策略。
澶渊之盟:宋辽达成和平协议,开启百年和平。
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的改革与争议。
岳飞抗金:“精忠报国”与“莫须有”冤案。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俘。
(未完待续 一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3楼2025-03-21 17:39
回复
    (接上文 二 )
    成吉思汗崛起:蒙古帝国的扩张之路。
    文天祥就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马可·波罗游记:欧洲人眼中的元朝盛世。
    红巾军起义:元末农民战争推翻元朝。
    岳母刺字
    文天祥就义
    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
    朱元璋建明:从乞丐到开国皇帝的逆袭。
    郑和下西洋:七次远航西洋的壮举。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明朝由盛转衰。
    戚继光抗倭: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张居正改革:万历初年的政治经济革新。
    李自成起义:“闯王”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
    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的关键转折。
    康熙擒鳌拜:少年天子夺回权力的开端。
    雅克萨之战:清朝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曹雪芹著《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郑和下西洋
    近代(1840年-1949年)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签订《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尝试。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覆灭与《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的百日维新。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袁世凯称帝:复辟帝制,最终失败。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与反帝爱国浪潮。
    中共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统一中国。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局部抗战开始。
    长征:红军战略转移的艰苦历程。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南京大屠杀:日军侵华暴行的历史见证。
    台儿庄战役: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重庆谈判: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短暂和平。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奠定解放战争胜利。
    文化科技类(贯穿各时期)
    仓颉造字:传说中汉字的起源。
    孔子周游列国:儒家思想的传播。
    百家争鸣: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
    造纸术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发明地动仪:世界最早的地震仪器。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数学史上的里程碑。
    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
    徐霞客游记:地理学与文学结合的巨著。
    京剧形成:徽班进京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徐霞客游记
    其他经典故事
    孟母三迁:孟子母亲重视教育环境。
    孔融让梨:传统美德的典范。
    木兰辞:巾帼英雄的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七夕节的爱情神话。
    白蛇传:杭州雷峰塔下的传奇故事。
    梁祝化蝶:凄美的爱情悲剧。
    包拯断案:“包青天”刚正不阿的形象。
    杨家将:北宋抗辽的英雄家族传说。
    八仙过海:道教神仙的民间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
    林则徐虎门销烟:禁烟运动的民族气节。
    詹天佑修铁路: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郑成功收复台湾
    这些故事既有真实历史事件,也包含民间传说,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丰富脉络。
    (续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4楼2025-03-21 17:46
    回复
      淇奥漪漪:
      《 天 道 赋 》
      (知止有话说)
      稽古参玄,法天象地,
      稽圣贤之玄思,穷造化之幽微。
      ~~~~~~~~~~~
      序章:鸿蒙肇判
      混元初辟,阴阳絪缊。星汉垂象,四序潜分。
      乾道为纲,坤德成文。万类含灵,各禀其真。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仲尼言:“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
      盖天道者,无形而彰形,无言而立命,非神力所驱,乃大化流行。
      一、儒家之道:天人合德
      观夫圣贤立极,参赞化育。
      《易》演乾坤之变,《书》载彝伦攸叙。
      孔子畏天命而修人道,曰“下学而上达”,明德性以通天;
      孟子辨性命之殊,谓“尽心知性则知天”,仁义礼智根乎心,发乎行。
      《中庸》载“诚者天之道”,诚明相生,性命贯通。
      故曰: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尚书》)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
      ——此儒门天道,在伦理中见天理,于人伦中显乾坤。
      二、道家之观:天道自然
      若夫玄门旨趣,别开洞天。
      老子斥人道之伪,扬天道之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庄子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破执忘名,游心于淡。
      故圣人体道无为,若水善下而不争;
      圣人治国,以百姓心为心,归根曰静,复命曰常。
      ——此道家天道,在虚无中见实有,在无为中蕴大为。
      三、天人之际:规律为宗
      溯其本原,天道非神鬼之妄,实万象之律。
      《易传》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阴阳交感,品物流形;
      荀子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顺之则昌,逆之则殃。
      程朱立“天理”之说,统摄纲常物理;
      王夫之辨“理势相成”,明天道即历史之势。
      故曰: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冯道《天道》)
      ——死生穷达,皆含道妙;盛衰治乱,自有玄机。
      终章:醒世箴言
      嗟乎!
      古往今来,迷者逐妄,觉者观复。
      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范文正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今赋天道,乃诫世人:
      ▶ 畏天命而知敬畏,尽人事而守中庸;
      ▶ 法自然以养真性,顺规律以谋久安。
      醒世铭曰: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
      (全赋以骈散相间之体,融儒道精髓,贯《易》《老》哲思,末引冯道醒世诗点睛,明“尽性知命、顺势而为”之旨。文中典故多出《周易》《论语》《道德经》《中庸》及后世理学,训诂有据,义理昭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5楼2025-03-22 09:04
      回复
        这首莫名其妙的春天之诗,很有悬念,评于坚诗歌《整个春天……》
        (现代诗吧/格命草)
        ~~~~~~~~~~~~~~~~~~~~~~
        《整个春天……》
        (文/于坚)
        整个春天我都等待着他们来叫我
        我想他们会来叫我
        整个春天我惴惴不安
        谛听着屋外的动静
        我听见风走动的声音
        我听见花蕾打开的声音
        一有异样的响动
        我就跳起来打开房门
        站在门口久久张望
        我想他们会来叫我
        母亲觉察我心绪不宁
        温柔地望着我
        我无法告诉她一些什么
        只好接她递我的药片
        我想他们来叫我
        这是春天这是晴朗的日子
        鸟群衔着天空在窗外涌过
        我想他们会来叫我
        直到鸟们已经从树上离去
        ~~~~~~~~~~~~~~~~~~~~~~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诗人于坚的诗歌《整个春天……》,他成名于80年代,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惯用口语写作。这首写春天的诗歌,写得非常生活化,甚至是非常直观地写作,没有掩饰地表达所见所闻,语言平实简单,但是依然散发着诗歌的意味。对于看惯了非口语诗的人来说,或许对这样的诗嗤之以鼻,完全可以理解。诗歌的创作风格是多样的,每种风格都有其优秀作品,读者所要做的就是发现优秀作品,并学习,如此简单。个人觉得这是一首不错的诗,所以分享,欢迎一起解读交流。
        先看诗歌开头这句“整个春天我都等待着他们来叫我”,就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这个“他们”具体是指谁呢?让人陷入思考之中。第二行诗人又重复了一次,更加深了“他们”的神秘性。诗人说自己惴惴不安,这是缘于屋外的动静。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屋外人动静可能非常之大,敏感之人会有所发现。
        接着,诗人听到风走动的声音,花蕾打开的声音,这种拟人的表现力,还是颇值得回味的。一有异样的响动,诗人就跳起来打开房门,或许这异样的响动就是使诗人惴惴不安的原因。诗人通过听觉描写,以为是“他们”来叫自己,转向视觉描写,这个“他们”渐渐有些明朗起来,或许是春天,或许是春天的代表之物。诗人的不安,也许是因为,没有等到来叫他的人,或者等待的焦急心理。
        然后写到与母亲的日常,只是一种情绪的流露。诗人的心绪不宁,是因为期待,这期待之物对于母亲来说,可能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法如诗人般的敏感。所以,诗人无法对母亲言说,通过接药片来化解一时的尴尬气氛。而诗人执着的依然是“他们来叫我”,仿佛是一个约定,让人感到扑朔迷离。
        最后,诗人写到晴好的春天,“鸟群衔着天空在窗外涌过”,这种看似平常,却又有韵味的句子,在感觉上是比较有灵性的。看着鸟群,诗人再次重复“他们会来叫我”,而直到鸟群从树上离去,也没有等来叫声。这带着悬念的结尾,将结尾留给了读者去想象,是一种诗意的表达。
        整着诗,“他们会来叫我”贯穿全文,从文本来看,最后以失败告终,整个春天,诗人空等一场,显得如此被动,这就是问题的根本。自然之物,都以主动的方式靠近春天,而诗人只是被动的等待,最后将是错过个整个春天。这首诗,以整个春天为诗题,还加上省略号,或许内心有很多话想说,却又无从说起。这首诗,或许有意义,或许没有意义,全在读者的心境。不知您会如何看待这首诗呢?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6楼2025-03-22 09:18
        回复
          《和光同尘赋》
          (淇奥漪漪)
          日月有盈亏之数,草木有荣枯之期,人生有穷达之变,世事有炎凉之态。今作此赋,非为劝世之空言,实乃立命之箴言,与诸君共参造化玄机。
          【开篇】
          观天之道,日月未尝悬于中天;察地之理,江河终究归于大海。大匠运斧不留痕,真龙潜渊不露鳞,此乃天地大智慧。若问见世面最高境界,且看市井巷陌间:那卖浆老叟晨起扫雪,教书先生暮归抚琴,农人荷锄踏露,渔父系缆分星——皆在红尘深处,自得和光同尘妙趣。
          【守朴篇】
          昔者陶渊明弃五斗米,非为标榜清高,实乃寻得真我;范蠡三散千金,非图后世虚名,不过顺遂本心。今人常惑于"和光同尘"真义,或误作藏锋守拙,或曲解为随波逐流。殊不知此中真意,恰似春雨润物:既入江湖便作江湖水,既登高山便化山间云。
          【明心篇】
          京城有茶博士张氏,日日烹茶待客。富贵者来,奉粗陶碗;贫寒者至,呈细瓷盏。人怪而问之,答曰:"锦袍者需知茶之本味,褐衣者当见茶之仪态。"此正谓"和光"之道:不因外物改其性,却随境遇调其形。真境界非刻意为之,乃如庖丁解牛,目无全牛而游刃有余。
          【随缘篇】
          姑苏城外寒山寺,有扫地僧七十载。昔年将军问禅:"大师扫得净世间尘埃否?"僧笑指庭前梅:"落红满地扫不尽,新蕊枝头扫还生。"此言暗合天道:接纳荣辱如四季更替,包容善恶似昼夜循环。当年苏子瞻"一蓑烟雨任平生",非是无奈妥协,实乃看透"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处世真谛。
          【积善篇】
          古时长安西市有陈氏粥棚,三代施粥不辍。战乱时盗匪过境,独不犯其家;饥荒年官仓皆空,独不缺其米。此非天佑善人,实乃"德者得也"之道。正如黄河九曲终向东,善念百转必回还。今人常叹世风日下,却不知修德正如栽树:莫问何时成荫,但管每日浇灌。
          【守拙篇】
          扬州盐商周某,富甲一方仍着布衣。子弟不解,问:"父亲何苦自抑若此?"答曰:"尔看那满月因圆而始缺,江潮因满而将退。"此中智慧,恰似围棋国手弈至中盘:不争一子得失,但谋全局气韵。真正通透之人,从不在人前显山露水,倒似老农选种:饱满谷穗皆低垂。
          【终章】
          尝见终南隐者,雪夜围炉说旧事;亦逢秦淮歌女,华灯初上唱新词。方悟"和光同尘"真义:渔舟唱晚不必羡画舫,茅舍炊烟何须妒朱楼?此心安处,便是人间至境。恰如百川归海时,清浊自辨;千帆过尽处,得失自知。
          今作此赋,纸短理长。诸君若于市声喧嚣中,得见明月穿云之趣;在世事纷扰间,顿悟清泉石上之机。便知"和光同尘"四字,非道家玄谈,实为百姓日用之学。愿共勉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7楼2025-03-22 12:28
          回复
            淇奥漪漪:
            《九悟赋:天机卷舒观自在 心舟摇曳度红尘》
            【开篇】
            日月行天,终有晦朔圆缺;江河赴海,岂无潮汐涨消?观星汉之流转,知盈虚之有数;察草木之荣枯,悟盛衰之无常。吾尝夜读《周易》,仰观太虚,俯察人世,见众生困于得失之网,缚于悲欢之茧,乃以九悟解尘襟,借三光涤灵台。今作此赋,愿与四海君子共参造化玄机,同破迷云障雾。
            【第一悟:天命卷轴】
            昔范蠡泛舟五湖,非畏勾践剑戟,实知弓藏之理;孟尝夜逃函谷,非惧秦王威势,乃晓时运之数。命若长河,自有九曲八弯;运似云霞,终随风势舒卷。昔王子安作《滕王阁序》,"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者,非颓唐之语,实勘破之辞。春蚕吐丝,莫问明日谁衣;秋鸿踏雪,休计爪痕深浅。吾观商山四皓采芝而隐,非不能仕,不欲逆天;张良从赤松游,非不念汉,乃知进退。此所谓"得之我幸,清风盈袖;失之我命,明月当头"。
            【第二悟:心镜澄明】
            阮籍醉卧酒垆,非真痴狂,乃避世网;陶潜种菊东篱,非甘清贫,实守本真。红尘万丈,本无枷锁,庸者自铸镣铐;俗世千忧,皆是幻影,愚人偏作茧房。昔有杞人忧天坠,终日惶惶;今多见市井虑未灾,夜夜难寐。吾尝见渔父歌沧浪,其乐陶陶;又观富贾守金库,其忧忡忡。心若澄潭,则浮云过而不留;意如止水,纵雷霆起而不惊。此间真意,可比王子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之豁达。
            【第三悟:晨昏禅机】
            佛家有云:"昨日种种,譬如朝露;明日种种,犹未可知。"夜雨打芭蕉,当思洗净前尘;晨光照轩窗,宜记重启新篇。昔王右军写《兰亭》而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然其墨迹未干,便续写新章。吾观王子安作《采莲赋》,虽叹"塞外征夫犹未还",终以"共问寒江千里外"作结,此正"睡前千结皆可解,醒后万事从头越"之妙谛。
            【第四悟:心镜照物】
            昔张季鹰见秋风起,思莼鲈而归,非畏仕途艰险,乃知心静则万象澄明;严子陵垂钓富春,拒光武之邀,非薄天子厚谊,实守灵台方寸。此正如寒潭印月,虽风起而水波不兴;明镜鉴形,纵尘覆而光耀常在。吾尝见市井小儿逐彩球而跌扑,智者但观其趣;又睹儒生因雕虫失大义,竟日惶惶。心若冰壶,可纳星汉灿烂;意似古井,能容雷霆万钧。此间妙理,恰合王子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之超然。
            【第五悟:混沌玄机】
            郑板桥书"难得糊涂",非真昏聩,乃大智藏拙;刘伯温归隐青田,非怯庙堂,实大巧若愚。昔杨修恃才解"鸡肋",终遭横祸;嵇康锻铁柳树下,反得逍遥。王子安《春思赋》言"仆一代丈夫,四海男子",然其入蜀途中作《山中》诗,却道"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此正智者知雄守雌之象。吾观棋枰对弈,拙手常胜巧者;又见匠石运斤,钝刀反利锋刃。混沌凿七窍而亡,此庄子早明示;顽石通灵性则碎,乃红楼谶语深。
            【第六悟:德馨流芳】
            管仲与鲍叔,金兰铸春秋大义;羊角哀与左伯桃,生死证刎颈深盟。王子安《秋日饯别序》云"谚足高远、情景交融",实乃以文载道之典范。昔季札挂剑徐君墓,非畏人言,重然诺也;范式千里赴约,非图虚名,守诚信也。德如幽兰,纵居深谷而香远;品似寒梅,虽处冰雪而骨傲。此中真意,可比《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暗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襟怀。
            【第七悟:慎言若金】
            杨修解"黄绢幼妇",恃才招祸;苏轼赋"沧海寄余生",藏锋得全。王子安因《檄英王鸡》遭黜,后作《采莲赋》则隐晦其辞,此正"立言见志"之智慧。昔贾谊论政未央宫,锋芒过露;东方朔谏言滑稽语,大义得申。吾观春雨润物,无声而泽被;惊雷裂空,巨响反成灾。舌如龙泉,当藏于道德之鞘;口似悬河,需束以仁义之绳。此中分寸,恰如《周易》"括囊无咎",更似老子"大辩若讷"。
            【第八悟:缺圆大道】
            苏子瞻赤壁泛舟,悟"物与我皆无尽";白乐天庐山草堂,得"心安是归处"。王子安《滕王阁序》既叹"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复云"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此正缺圆相济之妙。昔张旭观公孙舞剑,书道大成;怀素见夏云奇峰,草法精进。月满则亏,故智者守残;水满则溢,故圣人持缺。半塘荷花,最宜烟雨朦胧;断臂维纳,反成美学绝唱。此间真谛,可比"不废江河万古流"之通达。
            【第九悟:逝水禅心】
            陶渊明归去来兮,笑看云卷云舒;李太白对影三人,醉卧花开花落。王子安《江亭夜月送别》绘"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此间禅意,已超离愁别绪。观敦煌飞天衣带,千年犹在飘举;兰亭墨迹风神,万代依然流芳。缘如春水,东流不必叹逝;情似秋鸿,雪泥何必留痕。此中至理,恰合《周易》"生生之谓易",更暗通佛家"缘起性空"。
            【结语】
            九悟既明,当携清风踏歌行。昔王子安渡南海而逝,然其文脉如"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终成华夏文明之血脉。吾辈临风把盏,不必效阮籍穷途之哭;对月操琴,且学陶潜无弦之趣。天机卷舒,自有日月掌灯;心舟摇曳,何惧沧海横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8楼2025-03-22 17:48
            回复
              一次扫清阅读:
              “《三国演义》的重大障碍,集中掌握下列70个生僻人名”。
              1、夏侯惇(dūn)
              2、贾诩(xǔ)
              3、刘禅(shàn)
              4、李傕 (jué)
              5、蔡邕 (yōng)
              6、段煨(wēi)
              7、赵韪(wěi)
              8、马谡(sù)
              9、封諝(xū)
              10、夏恽(yùn)
              11、蹇(jiǎn)硕
              12、逢(páng)纪
              13、张嶷(nì)
              14、朱儁(jùn)
              15、徐璆(qiú)
              16、爨(cuàn)习
              17、何顒(yóng)
              18、王垕(hòu)
              19、刘璿(xuán)
              20、许劭(shào)
              21、华歆(xīh)
              22、潘濬(jùn)
              23、袁隗(wěi)
              24、韩莒(jǔ)子
              25、夏候楙(mào)
              26、周毖(bì)
              27、韩珩(héng)
              28、韩暨(jì)
              29、孔伷(zhòu)
              30、辛毗(pí)
              31、毌(guàn)丘俭
              32、韩馥(fù)
              33、阚(kàn)泽
              34、邓飏(yáng)
              35、麴(qū)义
              36、严畯(jùn)
              37、傅嘏(gǔ)
              38、马日(mì)磾(dī)
              39、步骘(zhì)
              40、王昶(chǎng)
              41 、王颀(qí)
              42、妫(guī)览
              43、郑袤(mào)
              44、岑咥(díe)
              45、管辂(lù)
              46、曹髦(máo)
              47、蒯(kuǎi)越
              48、丁廙(yì)
              49、全怿(yì)
              50、孙翊(yì)
              51、泠(líng)苞
              52、于诠(quán)
              53、荀(xún)彧(yù)
              54、雍闿(kǎi)
              55、成倅(cuì)
              56、李暹(xiān)
              57、乐綝(chēn)
              58、刘寔(shí)
              59、刘繇(yóu)
              60、秦宓(mì)
              61、爰(yuán)𩇕(jìng)
              62、笮(zé)融
              63、程畿(jī)
              64、华覈(hé)
              65、张纮(hóng)
              66、李譔(zhuàn)
              67、羊祜(hù)
              68、桥蕤(ruí)
              69、冯紞(dǎn)
              70、钟繇(yáo)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9楼2025-03-22 21:32
              回复
                《 知 命 赋 》
                (梁之永)
                “天地茫茫,世事沧桑,生命无常,何须奔忙!烦嚣俗尘,逐利追名,殊不知穷通有数,祸福缘定。叹秋霜月夜,长城犹在,皇陵宫寂,邺城台荒,无非似戏如梦空一场。前也悲凉,后亦彷徨。劝君乐天且知命,淡守本分,休道是非及荣辱,莫论兴衰与成败。顺自然,循定律,他唱罢来汝登场,可谓荣华草头露,富贵花上霜。芸芸众生终化尽,得失不必挂心肠,管什么地久天长,说什么万古流芳。闲时泊处,诗书消忧,诵几句《归去来辞》,歌半曲《一生何求》。寄乡村故里,居前树下,惜此际好时光,邀知己良朋,畅尽樽前酒一觞。观潇潇落叶随金风,青山伴夕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0楼2025-03-23 08:08
                回复
                  这是《诗刊》主编的诗,您感觉如何?评叶延滨诗歌《春之赋》
                  (现代诗吧/格命草)
                  ~~~~~~~~~~~~~~~~~~~~~~
                  《 春 之 赋 》
                  (文/叶延滨)
                  从一个绿芽开始努力
                  然后所有的花蕾学会绽放
                  绽放花朵在春天孕育秋天的果实
                  从一只归燕筑巢开始
                  让所有的绿叶也招纳新租客
                  枝叶间有鸟鸣还会有松鼠和猴群
                  从一滴春雨朦胧开始
                  让风也妖娆雷声威武闪电起
                  天地间风云涌动山与水皆是情种
                  从一壶酒向苍天举着
                  沏一杯新茶让自己独自品味
                  新茶老酒春之友喜看万物竞自由
                  ~~~~~~~~~~~~~~~~~~~~~~
                  赏析:
                  今天分享的诗是前《诗刊》主编叶延滨先生的《春之赋》,这首写春天的诗有一种万象更新的气势,诗歌四节排列工整,结构整饬,足见诗人对结构的重视,符合他说的,写作是门结构艺术。当然,诗歌更是语言的艺术,想象的艺术。读罢这首诗,有种教科书式的创作感觉,像是面对学生而写,有种把诗拿进课堂,作为教学内容的冲动。不知各位读者是否有这种感觉。这首诗写得还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在意象的选取上很是用心,全诗围绕春天的生命气息展开,思路开阔,语言也别具一格,似有大家风范。读着这首诗,感觉像面对着一位老师,在教你如何创作一般。闲话少说,下面,具体来赏析下这首诗。
                  全诗四节,四个视角,四个出发点,最终归向春。节奏感强,跳跃性大,每节虽是从不同的意象展开,但是被春这个主题串联起来,有种形散神不散的意味。因此,在内容上可以自由发挥,更值得注意的是,仿写几节,加入其中都没问题,这就是我前面为什么说诗歌有教科书式的创作感的原因。
                  第一节,意象的发展线条是:绿芽——花蕾——花朵——果实。代表着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诗人采用以小见大,从个别到全局的发展的眼光看春天,这是对生命的肯定和期待。在掌握生命本质的前提下,将生命成长的迹象展示给了读者,这是深层认识春天生命力的结果。
                  第二节,意象同样丰富,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上一节以花为基调,这节则以绿叶为背景,展开联想。归燕筑巢,很具体地暗示了春天的现场感。用绿叶招纳新租客的拟人和暗喻手法,展现春天的活力和万物觉醒,倾巢而出感受春之温暖的景象。而诗人列举的鸟鸣、松鼠和猴群只是一部分代表,从这个春天的一角,可以延伸到他处更多的新气象。这给了读者创造及想象力的空间。
                  第三节,诗人从一滴春雨,联想到风雷闪电,仿佛整个地球都生机勃勃,所有的事物都以自身的方式动起身来。最后一句,就像是对古典神话巫山云雨的解释,暗示了春心萌发,男女欢合的季节到来了。山和水皆是情种,就是对一典故的具体表达。这节从情感诠释了春天孕育新生命的内涵。
                  第四节,诗人把视角从自然转向了人类世界。一壶酒敬苍天,一杯新茶品味春天的甘甜。最后,诗人以“新茶老酒春之友喜看万物竞自由”,表现了旷达、欣喜,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境况。
                  这首《春之赋》新瓶装旧酒,从寻常意象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新的形式将春天的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歌唱了春天,赞美了春天,显得生机无限。层层深入的意涵,让读者全方位具体感受春天的新面貌,能触发读者的想象和共鸣,个人认为是一首不错的小诗,您觉得呢?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1楼2025-03-23 10:09
                  回复
                    文字干净空灵,透出自信坚定,评鲁奖诗人大解诗歌《春天的麦地》
                    (现代诗吧/格命草)
                    ~~~~~~~~~~~~~~~~~~~~~~
                    《春天的麦地》
                    (文/大解)
                    世界向两边分开,我是中间的部分。
                    我的左边是幼小的女儿,
                    我的右边,不必再有什么了。
                    道路卷曲可以绕回往日,
                    而展开的麦地,正在驱赶天空。
                    多么开阔啊,华北平原,
                    足够我奔跑半辈子,那剩下的
                    留给别人。
                    我的左边是幼小的女儿,
                    我的右边,不必再有什么了,
                    除非山脉一跃而起。
                    那又如何?
                    万物向我聚拢,也不过是
                    把我围在核心。
                    ~~~~~~~~~~~~~~~~~~~~~~
                    赏析:
                    春天的时候,读春天的诗。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大解的诗歌《春天的麦地》。这首诗带有春天二字,重点放在意象麦地上。诗人以其开阔的视角,向读者解读这片奔跑了半辈子的土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信和从容,有那种天地万物以我为中心的狂傲,又有作为一位父亲,以幼小女儿为中心的人类的普通情感,身段的放低,因为诗人首先是人。关于更多细节的表现力,下面来详细解读这首诗。
                    首先,诗人以自我为中心,将世界分开两边,左边是女儿,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是身为父亲的责任。而右边不必再有什么了,在诗人看来,其它一切好像都是多余的,因此,可以得出,世界以诗人为中心,诗人以女儿为中心的情感体验。两种情感的碰撞,展现了诗人的个性魅力。
                    再看第二节,这两句写得颇有几分意味。道路可以绕回往日,是时间的延伸;麦地驱赶天空,是空间的延伸。在时间和空间上,诗人有意扩展自己对世界的感受,这正是诗人从容、自由自在的体现。没有束缚的的感觉,纯任感觉放飞。
                    第三节,诗人对华北平原的开阔赞叹不已,用足够半辈子奔跑,展现了华北平原之大之广,更是对自由身的某种定义。诗人虽然狂放,但是仍可容人,“那剩下的留给别人”是最好的说明。
                    第四节,诗人重复第一小节中的两句,一是体现女儿的重要性,二是对其它事物的不在意。而下面来了一个转折,“除非山脉一跃而起”,这句体现的是山脉对诗人自由意志的阻碍或限制。在最后一节中,“那又如何”的反问,诗人似在向宣告:无法阻挡。将诗人的自信推到了顶点,接着,“万物向我聚拢,也不过是/把我围在核心”,充分展现了诗人无与伦比的气势。
                    这首诗,像是诗人的自白书。没有意象的渲染,没有过多的修辞,在意境上也没有突出之处。但读着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辽阔的胸襟和精神的独立自主。这份自信和从容,也不是自嗨,无中生有。而是对脚下土地的坚定和确信,对女儿的爱,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综合产生的诗人高贵的气质。这恐怕是世间众多诗人少有的,也是值得众诗人思考的。在干净、空灵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灵魂,在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能量,能引人入胜。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2楼2025-03-24 10:52
                    回复
                      读“庄子《盗跖》”:
                      真正活明白了的人,是不会困于世俗“规矩”的
                      (每日轻读书/优质文化领域创作2025-3)
                      读庄子,是从世俗规矩里跳出来的一种享受。
                      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到处都充满着规矩和标准的世界里,太多的规矩,都在要求着我们。
                      这个时候,庄子会告诉我们,我们所遵从的很多规矩,只会残害我们的真性,并不能让我们活得更好。
                      在《缮性》里,庄子说: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不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意思就是说:
                      用世俗的学问来修养身心,以求回归本真,沉溺于世俗欲望,追求世俗所要求的东西,而不去努力回到自己的本真之心,都是蒙昧之人。
                      庄子为此做了许多论证,最后又总结说: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为了追逐外物丧失自我,由于跟从世俗而迷失本性,都是本末倒置。
                      在《盗跖》一文中,庄子指出了这种世俗所求对人的束缚和毒害,读完之后,我们大概都会明白一个道理:
                      真正活明白了的人,是不会困于世俗的。
                      这不是说他们可以为非作歹,而是说他们遵循的法则,不是外在的世俗,而是自己内在的真性。
                      01
                      在《盗跖》一篇中,庄子杜撰了一个故事。
                      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
                      柳下季有个弟弟,名叫盗跖,此人是千百年一遇的大盗,手下九千人,横行霸道,侵凌诸侯,夺人钱财,拐人妇女,人们怕他怕得要死。
                      盗跖贪图财物,与亲人相离,还不祭拜祖宗。
                      他的这些行为,对躬行仁义试图匡正天下的孔子来说,简直难以忍受,他指责柳下季,子不教,父之过,你作为兄长,竟没能好好引导自己的弟弟,简直是辜负了亲情二字。
                      他犀利地说:
                      你明明是这世上少有的有才之士,却放任自己的弟弟堕落无比,我都为你感到耻辱。
                      他又说,你要是教不了,我就替你去教。
                      孔子这言辞,简直犀利无比,但柳下季还是辩解了一下,父亲是有职责教育儿子,可儿子不听话啊,兄长是有职责引导兄弟,可兄弟不听引导啊。
                      不仅如此,柳下季还告诫孔子,千万不要去试图说服盗跖。
                      因为盗跖这个人,意气风发,身体强悍足以对抗敌人,口才雄辩,足以文过饰非。
                      顺着他的心意,他就高兴,违背他的心意,他就愤怒,动不动就恶语伤人,让你怀疑人生。
                      然而,孔子自以为了不得,自以为口才无人可敌,自以为自己推行的仁义道德,能够让所有人折服,他不听柳下季的劝告,让颜回驾车,子贡当助手,就去见盗跖。
                      庄子虚构的这个孔子,他的做法跟今天很多人很像,他们自己这样活很好,就觉得别人也该这样活,于是,他们带着自己的标准,满世界宣传,遇见不一样的人,他们就试图说服。
                      可是,这个世界若只有一种人,那该多么寂寞啊。
                      一个真正开明自由的世界,应该是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
                      当然,我不是说当盗跖是好的,我只想为生活的多样性辩解一下。
                      (未完待续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3楼2025-03-24 19:20
                      回复
                        (接上贴二)
                        02
                        此时,盗跖正在休整部下,孔子在盗跖休整的山下停了车,前去见盗跖,看见守卫,就说:
                        鲁人孔丘,前来拜访。
                        盗跖听说孔丘来访,大怒不已,眼如明星,怒发冲冠,在他眼里,孔丘就是一个逗弄仁义道德的伪人,他对部下说,你替我告诉他:
                        你弄些花言巧语,标榜仁义,追捧古人,给这个世界树立标准,而你自己,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专生是非,使天下人追捧一些东西,丧失了真性,你才是真正的罪孽深重啊。
                        被拒绝,孔子还不死心,说自己得到柳下季的介绍,希望能拜见盗跖。
                        孔子总以为,只要见到了盗跖,就能将自己的观点输出,让盗跖知耻辱,明是非。
                        简单来说,就是让盗跖屈从于世俗的一些规矩,学会用世俗成功失败、好人坏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这一次,盗跖答应了。
                        孔子自认言辞犀利,善于辩论,他凭借自己的言论,已经让很多人折服,收服了很多跟随者。
                        然而,在盗跖面前,孔子迎来他人生最大的滑铁卢。
                        面对盗跖这样的“不义之人”,孔子打算规之以仁义道德,他告诉盗跖,天下有三种美德。
                        第一,天生高达,美好无比,人见人爱,这是上德,是天赋之形,受诸父母。
                        第二,才智卓绝,能穷天地,智慧足以理解天地,这是中等德性。
                        第三,勇猛果敢,英勇无畏,足以统率军队,这是下等德性。
                        一般人具有这三种德性中的一种,就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可是你,盗跖,却很幸运具有这三种德性,身高八尺,双目有神,相貌英俊潇洒,可是却被称作盗跖,我都为你感到羞耻啊。
                        你要是愿意听我劝,我愿为你游说诸王,让他们给你建一座大城,封你做万户侯,与天下各国并立,让你有机会兄亲弟爱,供奉祖宗。
                        如此,才是圣人智士当做之事,也是天下人都梦寐以求的功业啊。
                        孔子觉得,天下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盗跖必然不能免俗。
                        这世间原本平静,可是一旦有了标准,有了利益,就有了追逐。
                        (未完待续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4楼2025-03-24 19:23
                        回复
                          (接上贴三)
                          03
                          故事的高峰来了,盗跖听了孔丘的话,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大发雷霆。
                          盗跖愤怒地说:
                          那些可以利益去规训,可以用言辞去劝告的人,都是愚蠢浅陋之人。
                          我长得高大英俊,别人见了喜欢,这是父母遗留的恩德,用不着你在这儿夸我一通,难道你不夸我,我就不知道了吗?
                          何况我还听说,喜欢当面夸奖人的人,也喜欢在背后诋毁人,你当面夸我,背后就会骂我。
                          你拿为我建大城诱惑降伏我,又拿功名利禄来规训我,想让我像常人那样甘愿被这些东西束缚,可是我不稀罕。
                          城池再大,能大得过天下吗?尧舜拥有天下,他们的子孙却无立锥之地,商汤、武王贵为天子,可是后代都灭绝了,这不就是因为利益太大了吗?
                          他接着说,上古时候,人们不知何为羞耻,没有衣服穿,夏天积累柴,冬天烧火取暖,人们躺着舒舒服服,醒来浑浑噩噩,他们没有互相伤害。
                          到了黄帝,跟蚩尤一战,流血百里。
                          及至尧舜,自称天下共主,设立百官,人与人之间,就有了高下,权力就有了大小,人们就为了更高的权力,无恶不作,互相杀戮,甚至血脉亲情,也失去了。
                          从此以后,天下就道德败坏,强的欺负弱小的,多的就欺负少的。
                          现在,你,孔丘,却专门将这些看似仁义道德的东西挑出来,让人们跟着学习,天下的读书人,穿着儒服,不去劳作,反而言论矫饰行为虚伪,想要以此取悦君王,获得自己想要的名利地位。
                          你,孔丘,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盗贼,可是天下人为什么不叫你盗丘?却要叫我盗跖?
                          你说我残害天下人,可是你对天下人的残害,比我盗跖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用仁义道德蛊惑子路,让他跟随你,他解下长剑,接受你的教育,天下人都说孔丘能阻止残暴避免错误,可实际上呢?
                          被仁义道德规训的子路,想杀残暴的卫君,反被杀害,被剁成肉酱,这都是你没把他教育好。
                          孔子听得脑袋嗡嗡作响。
                          有些人害人,是用手中的武器,有些人害人,却是用言语文章。
                          当今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用嘴杀人的人,实在太多。
                          一个个标准从人们口中说出来,像一颗颗射向他人的子弹。
                          (未完待续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5楼2025-03-24 19:27
                          回复
                            (接上贴四)
                            04
                            盗跖的话还没说话。
                            既然孔子一直标榜仁义道德,用仁义道德规训世人,他就让孔子看看,那些被公认的具有这种品德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人们称赞伯夷叔齐,因为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想犯上去当君王。
                            申屠狄劝诫不成,就沉河而死。
                            介子推忠心,割肉给主子吃,可是晋文公后来却背叛了他,介子推怒而走,最后被烧死。
                            这些人,都是以贤名著称,却都是为了虚名不惜死去,都是不顾本性不要命的人。
                            再看看那些以忠心著称的人,比干忠心,却被纣王剖心。
                            伍子胥忠心,却被沉尸江中。
                            这些忠臣,都死于非命。
                            你,孔丘,来到这里,你要是给我讲些鬼神之事,我可能不太清楚,可你给我讲这样的人间之事,那就不过如此了,这些我都知道,耳熟能详。
                            现在我来告诉你有关人的一些事情,人啊,他们喜欢炫目的东西,喜欢听美妙的音乐,喜欢吃美味的东西,渴望自己的想法都能被满足。
                            人的一生,长命的活百岁,其次八十,其次六十,除去生命中的病痛和为死亡忧虑的时间,欢乐的日子,一月之中不过几天而已。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你告诉我的那些东西,你的那些追求,你的那些仁义道德,都是我抛弃的东西。
                            滚回去吧,你的那套,既然不可以用来保全真性,还会损害人的真性,要之何用?
                            孔子行了一个礼,就慌忙跑掉了。
                            出门上车,还魂不守舍,好几次试图拉住马缰绳,都没能成功,两眼发呆,面如死灰,浑身发抖。
                            盗跖的话,虽然很粗糙,却庄子专为抨击孔子而作。
                            庄子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人们追求外在的名声,不仅损害真性,还会损害性命。
                            人不应该为了这些东西活着,可这世间,很多人都在强调,人应该追求什么,应该努力向上,却忘了说,人应该跟随自己的真性,为自己而活。
                            (未完待续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6楼2025-03-24 19:29
                            回复
                              (接上贴五)
                              05
                              子张是一个非常注重名声的人,满苟得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有一天,这两人聚在一起。
                              子张问满苟得:
                              为什么不努力学习?修养自己的品行?
                              子张觉得,没有品行就不能取信于人,不能取信于人就不能被重用,不被重用就没法得到名利,躬行仁义。
                              在他眼里,活得仁义,比什么都重要,人生天地间,不可不仁义。
                              满苟得说:
                              不知羞耻的人,最富有,一直在宣传自己诚信的人,多是显贵,名利大的人,几乎都是无耻又满口仁义诚信的人。
                              在满苟得看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积累财富,满足欲望。
                              子张也不同意满苟得的话。
                              为什么呢?
                              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可是当你说某人行为如桀纣,他们就会愤怒,觉得自己不是这样。
                              孔子、墨子虽然穷困潦倒,可是当你说一个人行为如孔墨,这人就会感到自豪。
                              因此,在子张看来,权势为天子,未必可贵,穷困为普通人,未必低贱,贵贱的区别在于品行的好坏。
                              可是满苟得说,就世俗来看,成王败寇,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满苟得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论述:
                              你追求名,我追求利。
                              可实际上,名利既不顺于理,也不合于道。
                              小人为利而死,君子为名而死,虽然所求不一样,可是在损害自己的真性上,都是一样的。
                              因此,不要做小人,要反求自然,做真实的自己,不要做君子,要顺从自然的规律。
                              是非曲直,不是人说了算,而是看其自然规律。
                              从历史来看,那些追求仁义的人,都被仁义毒害了真性,甚至失去了性命。
                              庄子写这两人的争论,一个追求仁义,一个追求利益,最后又指出,其实追求仁义道德和追求利益一样,都是在残害真性,让自己失去了真性。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应该追求什么,而是看自己想怎么活。
                              恰如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从今往后,不要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该做的事,是外在的标准,想做的事,是内心的渴望。
                              人不应该为了标准而活,应该为自己而活,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灵魂。
                              (未完待续五)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7楼2025-03-24 1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