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1,432贴子:11,331,984

回复:千言大赋:《梅魂赋》鲁韵/近创/新体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好的活法:
内心强大到混蛋,
生活荒唐到扯淡:
(心灵书昉)
不要觉得人生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
很多名人都告诉你,人生没有价值。
在浩渺无垠的宇宙面前,你觉得你会比一只蚂蚁,一片树叶,一只苍蝇更有价值吗?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体验这个世界,不要给自己一丁点烦恼,没心没肺,快乐翻倍。
内心强大到混蛋
冯唐,语出惊人:“如果想不得癌,少得癌,内心要强大到混蛋,你就得癌的机会就会少一些。”
只要你什么都不在乎,那么什么都伤害不到你。
你不在乎任何人对你的任何态度,有人骂你,嘲讽你,冷落你,排挤你,讨厌你,看不起你,通通都是自讨没趣。
你不在乎遥不可及的身外之物,那么领导给你的画饼,同事给你的忽悠,朋友给你的骗局,通通都不会发生一点作用。
内心强大到混蛋的人,几乎没有烦恼,没有纠结,没有不痛快。
生活荒唐到扯淡
你千万不要为蹉跎岁月而感到愧疚,即便你没有蹉跎岁月,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如果蹉跎岁月让你感到内心平静,甚至快乐,那么,蹉跎岁月就是你的最好价值。
人生没有一定要实现的梦想,没有一定要完成的使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而是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月亮怎么落下。
作为一个普通人,既然普通,说明已经没有了成功的天赋和条件,那就安安稳稳做一个普通人吧!怎么快乐就怎么来,怎么潇洒就怎么过,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功或者发财,只用在一个人的生活里,尽可能的让自己快乐。
最好的活法,就是内心强大到混蛋,生活荒唐到扯淡,不在乎,不纠缠,不畏惧,不折腾,人生可以浓缩成一个字——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9楼2024-12-19 18:34
回复
    三段非常治愈的话语:(超级大梦想家)
    1、一段非常治 愈的话:
    “天大的事,只要顺其自然,也不过如此;再小的事,倘若斤斤计较,总是寝食难安。人生,是认真与看淡,也是执着于勇敢,万事尽心尽力,而后顺其自然。
    凡事看开一些,尽人事,听天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人生千千结,就有千千劫;你的结,就是你的劫;解开一个结,才能渡过一个劫。
    人生苦短,世事繁杂,走不出自己的执念,
    到哪里都是牢笼。来者应惜,去者要放,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人生不过是路过,没有什么不可放下。
    狄更斯说:“生活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坏。”
    凡事皆心造,烦恼由心生,唯有想开,方能自在。想得开了,心气顺了,天大的事也不过如此;想不开了,心里堵了,鸡毛蒜皮也一样能伤你很深。
    生活万般滋味,要学会笑着面对。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凡事不苛求,遇事不忧愁,结果不强求。
    2、一段非常治愈的话: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要明白一个道理 ,天大的事,只要顺其自然,也不过如此;再小的事,倘若斤斤计较,总是寝食难安。
    凡事看开一些,尽人事,听天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的烂人烂事,该放就放,该忘就忘,过多的纠缠和留恋,只会成为折磨自己包袱。
    路遥说:“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
    有些人,光是遇见,已是幸运,有些人最终离开,也是天意。情深情浅,缘聚缘散,常常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
    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宽了,路就顺了,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
    3、一段非常欣赏的话:
    “莫叹人生几度秋,往事如烟似水流。世态炎凉皆看透,只言温暖不言愁。人生难得几回闲,清茶一壶煮流年。忘却人间三千事,心宽何处不桃源。
    世人都说路不齐,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余。草不与树争高矮,鸟不与鹰比高低。闲庭独坐对闲花,轻煮时光慢煮茶。
    不问人间烟火事,任凭岁月染霜华。山河依旧人渐老,余生只盼身体好。富贵贫穷都看淡,健康才是无价宝。”
    来这世间走一趟,总是要尝遍这世间的酸甜苦辣咸,历尽这世间的爱恨贪嗔痴,无常是生活的常态,遗憾是人生的必然,面对无常,要随遇而安,求而不得,试着放下。
    人生一世,无非就是走个过场,金钱名利皆浮云,健康快乐最珍贵,心安,身自安,心宽,路才宽。身体健康,就是赢,开心快乐,才是真。至于其他的,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0楼2024-12-20 11:32
    回复
      《叹世之无奈》
      (淇奥漪漪)
      世之诸事,繁而杂,乱而纷,非吾等不明,实乃无奈也。
      常思人生之路,崎而岖,坎而坷。心向暖阳,却逢阴霾蔽日;志在高峰,奈何荆棘拦途。欲行正直之道,却见奸佞横行;盼得真心相待,怎料虚情假意。努力耕耘,未必收获硕果累累;真诚付出,有时换来伤痕累累。
      问苍天,为何如此?千万个疑问,在心头翻滚,却难以寻得答案。然,终明悟,一句“没什么”,可释万般愁绪。非是不知其理,而是知而无奈。
      看那春花绽放,美则美矣,却难敌风雨摧残;观那夏荷亭亭,雅则雅矣,怎奈秋风萧瑟;望那秋菊傲霜,坚则坚矣,亦惧冬雪冰封;瞧那冬梅飘香,韧则韧矣,不过岁时更替。万物皆有其美,亦皆有其无奈。
      人生亦如此,富贵荣华,不过过眼云烟,终有消逝之时;功名利禄,恰似水中之月,触之即破。情爱之事,或甜或苦,或聚或散,皆难遂心。梦想之途,或明或暗,或通或塞,皆不由人。
      吾辈生于世,当知无奈之常存,不以无奈而馁,不以无解而悲。以平和之心,纳无奈之事;以坚定之志,破艰难之境。虽知世事无常,无奈常伴,仍怀希望之光,砥砺前行。如此,方能于无奈之中,寻得一丝安宁;于困苦之中,绽放一抹笑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1楼2024-12-20 12:47
      回复
        庄子外篇《天运》
        译文:
        (连载1)
        天在自然运行吧?地在无心静处吧?日月交替出没是在争夺居所吧?谁在主宰张罗这些现象呢?谁在维系统带这些现象呢?是谁闲瑕无事推动运行而形成这些现象呢?揣测它们有什么主宰的机关而出于不得已呢?还是揣测它们运转而不能自己停下来呢?乌云是雨水蒸腾而成呢?还是雨水是乌云降落而成呢?是谁在行云布雨?是谁闲居无事贪求欢乐而促成了这种现象?风起于北方,一会儿西一会儿东,在天空中来回游动,是谁吐气或吸气造成了云彩的飘动?还是谁闲居无事煽动而造成这样的现象?我斗胆地请教是些什么缘故?”
        巫咸祒说:“来!我告诉你。大自然本身就存在六合和五行,帝王顺应它便能治理好国家,违背它就会招来灾祸。顺应九州聚居之人的各种事务,致使天下治理而道德完备,光辉照临人间,天下人拥戴,这就叫做‘上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2楼2024-12-20 19:46
        回复
          (连载2)
          宋国的太宰荡向庄子请教仁爱的问题。庄子说:“虎和狼也具有仁爱。”太宰荡说:“这是说什么呢?”庄子说:“虎狼也能父子相互亲爱,为什么不能叫做仁呢?”太宰荡又问:“请教最高境界的仁。”庄子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没有亲。”太宰荡说:“我听说,没有亲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孝,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不孝,可以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最高境界的仁实在值得推崇,孝本来就不足以说明它。这并不是要责备行孝的言论,而是不涉及行孝的言论。向南方走的人到了楚国都诚郢,面朝北方也看不见冥山,这是为什么呢?距离冥山越发地远了。所以说,用恭敬的态度来行孝容易,以爱的本心来行孝困难;用爱的本心来行孝容易,用虚静淡泊的态度对待双亲困难;虚静淡泊地对待双亲容易,使双亲也能虚静淡泊地对待自己困难;使双亲虚静淡泊地对待自己容易,能一并虚静淡泊地对待天下人困难;一并虚静淡泊地对待天下之人容易,使天下之人能一并忘却自我困难。盛德遗忘了尧舜因而尧舜方才能任物自得,利益和恩泽施给万世,天下人却没有谁知道,难道偏偏需要深深慨叹而大谈仁孝吗!孝、悌、仁、义、忠、信、贞、廉,这些都是用来劝勉自身而拘执真性的,不值得推崇。所以说,最为珍贵的,一国的爵位都可以随同忘却自我而弃除;最为富有的,一国的资财都可以随同知足的心态而弃置,最大的心愿,名声和荣誉都可以随同通适本性而泯灭。所以,大道是永恒不变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3楼2024-12-20 20:20
          回复
            (连载3)
            北门成向黄帝问道:“你在广漠的原野上演奏咸池乐曲,我起初听起来感到惊惧,再听下去就逐步松缓下来,听到最后却又感到迷惑不解,神情恍惚无知无识,竟而不知所措。”
            黄帝说:“你恐怕会有那样的感觉吧!我因循人情来演奏乐曲,取法自然的规律,用礼义加以推进,用天道来确立。最美妙最高贵的乐曲,总是用人情来顺应,用天理来因循,用五德来推演,用自然来应合,然后方才调理于四季的序列,跟天地万物同和。乐声犹如四季更迭而起,万物都遵循这一变化而栖息生长;忽而繁茂忽而衰败,春季的生机和秋季的肃杀都在有条不紊地更迭;忽而清新忽而浊重,阴阳相互调配交和,流布光辉和与之相应的声响;犹如解除冬眠的虫豸开始活动,我用雷霆使它们惊起。乐声的终结寻不到结尾,乐声的开始寻不到起头;一会儿消逝一会儿兴起,一会儿偃息一会儿亢进;变化的方式无穷无尽,全不可以有所期待。因此你会感到惊恐不安。
            “我又用阴阳的交和来演奏,用日月的光辉来照临整个乐曲。于是乐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虽然遵循着一定的条理,却并不拘泥于故态和常规;流播于山谷山谷满盈,流播于坑凹坑凹充实;堵塞心灵的孔隙而使精神宁寂持守,一切用外物来度量。乐声悠扬广远,可以称作高如上天、明如日月。因此连鬼神也能持守幽暗,日月星辰也能运行在各自的轨道上。我时而把乐声停留在一定的境界里,而乐声的寓意却流播在无穷无尽的天地中。我想思考它却不能知晓,我观望它却不能看见,我追赶它却总不能赶上;只得无心地伫立在通达四方而无涯际的衢道上,依着几案吟咏。目光和智慧困窘于一心想要见到的事物,力气竭尽于一心想要追求的东西。我早已经赶不上了啊!形体充盈却又好像不复存在,方才能够随应变化。你随应变化,因此惊恐不安的情绪慢慢平息下来。
            “我又演奏起忘情忘我的乐声,并且用自然的节奏来加以调协。因而乐声象是混同驰逐相辅相生,犹如风吹丛林自然成乐却又无有形迹;传播和振动均无外力引曳,幽幽暗暗又好象没有了一点儿声响。乐声启奏于不可探测的地方,滞留于深远幽暗的境界;有时候可以说它消逝,有时候又可以说它兴起;有时候可以说它实在,有时候又可说它虚华;演进流播飘散游徙,绝不固守一调。世人往往迷惑不解,向圣人问询查考。所谓圣,就是通达事理而顺应于自然。自然的枢机没有启张而五官俱全,这就可以称之为出自本然的乐声,犹如没有说话却心里喜悦。所以有焱氏为它颂扬说:‘用耳听听不到声音,用眼看看不见形迹,充满于大地,包容了六极。’你想听却无法衔接连贯,所以你到最后终于迷惑不解。
            “这样的乐章,初听时从惶惶不安的境态开始,因为恐惧而认为是祸患;我接着又演奏了使人心境松缓的乐曲,因为松缓而渐渐消除恐惧;乐声最后在迷惑不解中终结,因为迷惑不解而无知无识似的;无知无识的浑厚心态就接近大道,接近大道就可以借此而与大道融合相通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4楼2024-12-20 20:28
            回复
              (连载4)
              孔子向西边游历到卫国。颜渊问师金道:“你认为夫子此次卫国之行怎么样?”师金说:“可惜呀,你的先生一定会遭遇困厄啊!”颜渊说:“为什么呢?”
              师金说:“用草扎成的狗还没有用于祭祀,一定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来披着,祭祀主持人斋戒后迎送着。等到它已用于祭祀,行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捡回去用于烧火煮饭罢了;想要再次取来用于祭祀而拿竹筐装着它,拿绣有图纹的饰物披着它,游乐居处于主人的身旁,即使它不做恶梦,也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梦魇似的压抑。如今你的先生,也是在取法先王已经用于祭祀的草扎之狗,并聚集众多弟子游乐居处于他的身边。所以在宋国大树下讲习礼法而大树被砍伐,在卫国游说而被铲掉了所有的足迹,在殷地和东周游历遭到困厄,这不就是那样的恶梦吗?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到围困,整整七天没有能生火就食,让死和生成了近邻,这又不就是那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梦魇吗?
              “在水上划行没有什么比得上用船,在陆地上行走没有什么比得上用车,因为船可以在水中划行而奢求在陆地上推着船走,那么终身也不能行走多远。古今的不同不就象是水面和陆地的差异吗?周和鲁的差异不就象是船和车的不同吗?如今一心想在鲁国推行周王室的治理办法,这就象是在陆地上推船而行,徒劳而无功,自身也难免遭受祸殃。他们全不懂得运动变化并无限定,只能顺应事物于无穷的道理。
              “况且,你没有看见那吊杆汲水的情景吗?拉起它的一端而另一端便俯身临近水面,放下它的一端而另一端就高高仰起。那吊杆,是因为人的牵引,并非它牵引了人,所以或俯或仰均不得罪人。因此说,远古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义法度,不在于相同而为人顾惜,在于治理而为人看重。拿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义法度来打比方,恐怕就像柤、梨、橘、柚四种酸甜不一的果子吧,它们的味道彼此不同然而却都很可口。
              “所以,礼义法度,都是顺应时代而有所变化的东西。如今捕捉到猿猴给它穿上周公的衣服,它必定会咬碎或撕裂,直到全部剥光身上的衣服方才心满意足。观察古今的差异,就象猿猴不同于周公。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可惜呀,你的先生一定会遭遇厄运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5楼2024-12-20 20:34
              回复
                (连载5)
                孔子活了五十一岁还没有领悟大道,于是往南去到沛地拜见老聃。老聃说:“你来了吗?我听说你是北方的贤者,你恐怕已经领悟了大道吧?”孔子说:“还未能得到。”老子说:“你是怎样寻求大道的呢?”孔子说:“我在规范、法度方面寻求大道,用了五年的功夫还未得到。”老子说:“你又怎样寻求大道呢?”孔子说:“我又从阴阳的变化来寻求,十二年了还是未能得到。”
                老子说:“会是这样的。假使道可以用来进献,那么人们没有谁不会向国君进献大道;假使道可以用来奉送,那么人们没有谁不会向自己的双亲奉送大道;假使道可以传告他人,那么人们没有谁不会告诉给他的兄弟;假使道可以给与人,那么人们没有谁不会用来给与他的子孙。然而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没有别的,内心不能自持因而大道不能停留,对外没有什么相对应因而大道不能推行。从内心发出的东西,倘若不能为外者所接受,圣人也就不会有所传教;从外部进入内心的东西,倘若心中无所领悟而不能自持,圣人也就不会有所怜惜。名声,乃是人人都可使用的器物,不可过多猎取。仁义,乃是前代帝王的馆舍,可以住上一宿而不可以久居,多次交往必然会生出许多责难。
                “古代道德修养高的至人,对于仁来说只是借路,对于义来说只是暂住,而游乐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域,生活于马虎简单、无奢无华的境地,立身于从不施与的园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便是无为;马虎简单、无奢无华,就易于生存;从不施与,就不会使自己受损也无裨益于他人。古代称这种情况叫做神采真实的遨游。
                “把贪图财贿看作正确的人,不会让人利禄;把追求显赫看作正确的人,不会让人名声;迷恋权势的人,不会授人权柄。掌握了利禄、名声和权势便唯恐丧失而整日战栗不安,而放弃上述东西又会悲苦不堪,而且心中全无一点鉴识,眼睛只盯住自己所无休止追逐的东西,这样的人只能算是被大自然所刑戮的人。怨恨、恩惠、获取、施与、谏诤、教化、生存、杀戮、这八种作法全是用来端正他人的工具,只有遵循自然的变化而无所阻塞滞留的人才能够运用它。所以说,所谓正,就是使人端正。内心里认为不是这样,那么心灵的门户就永远不可能打开。”
                孔子拜见老聃讨论仁义。老聃说:“播扬的糠屑进入眼睛,也会颠倒天地四方,蚊虻之类的小虫叮咬皮肤,也会通宵不能入睡。仁义给人的毒害就更为惨痛乃至令人昏愦糊涂,对人的祸乱没有什么比仁义更为厉害。你要想让天下不至于丧失淳厚质朴,你就该纵任风起风落似地自然而然地行动,一切顺于自然规律行事,又何必那么卖力地去宣扬仁义,好像是敲着鼓去追赶逃亡的人似的呢?白色的天鹅不需要天天沐浴而毛色自然洁白,黑色的乌鸦不需要每天用黑色渍染而毛色自然乌黑,乌鸦的黑和天鹅的白都是出于本然,不足以分辨谁优谁劣;名声和荣誉那样的外在东西,更不足以播散张扬。泉水干涸了,鱼儿相互依偎在陆地上,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儿湿气,靠唾沫来相互得到一点儿润湿,不如在江河湖海中畅游而彼此相互忘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6楼2024-12-20 20:50
                回复
                  (连载6)
                  孔子拜见老聃回来,整整三天不讲话。弟子问道:“先生见到老聃,对他作了什么诲劝吗?”孔子说:“我直到如今才竟然在老聃那儿见到了真正的龙!龙,合在一起便成为一个整体,分散开来又成为华美的文采,乘驾云气而养息于阴阳之间。我大张着口久久不能合拢,我又哪能对老聃作出诲劝呢!”子贡说:“这样说,那么人难道有像尸体一样安稳不动而又像龙一样神情飞扬地显现,像疾雷一样震响而又像深渊那样沉寂,发生和运动犹如天地运动变化的情况吗?我也能见到他并亲自加以体察吗?”于是借助孔子的名义前去拜见老聃。
                  老聃正伸腿坐在堂上,轻声地应答说:“我年岁老迈,你将用什么来告诫我呢?”子贡说:“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各不相同,然而却都有好的名声,唯独先生您不认为他们是圣人,这是为什么呢?”
                  老聃说:“年轻人,你稍稍近前些!你凭什么说他们各自有所不同?”子贡回答:“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禹用力治水而汤用力征伐,文王顺从商纣不敢有所背逆,武王背逆商纣而不顺服,所以说各不相同。”
                  老聃说:“年轻人,你再稍微靠前些!我对你说说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事。黄帝治理天下,使人民心地淳厚保持本真,百姓有谁死了双亲并不哭泣,人们也不会加以非议。唐尧治理天下,使百姓敬重双亲,百姓有谁为了敬重双亲依照等差而做到亲疏有别,人们同样也不会非议。虞舜治理天下,使百姓心存竞争,怀孕的妇女十个月生下孩子,孩子生下五个月就张口学话,不等长到两、三岁就开始识人问事,于是开始出现夭折短命的现象。夏禹治理天下,使百姓心怀变诈,人人存有机变之心因而动刀动枪成了理所当然之事,杀死盗贼不算杀人,人们各自结成团伙而肆意于天下,所以天下大受惊扰,儒家、墨家都纷纷而起。他们初始时也还有伦有理,现在却不是这样了,那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告诉你。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义上叫做治理,而扰乱人性和真情没有什么比他们更严重的了。三皇的心智就只是,对上而言遮掩了日月的光明,对下而言违背了山川的精粹,就中而言毁坏了四时的推移。他们的心智比蛇蝎之尾还惨毒,就连小小的兽类,也不可能使本性和真情获得安宁,可是还自以为是圣人。是不认为可耻吗,还是不知道可耻呢?”子贡听了惊惶不定,心神不安地站着。
                  孔子对老聃说:“我研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自认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旧时的各种典章制度;用违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个国君为例,论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绩,可是一个国君也没有取用我的主张。实在难啊!是人难以规劝,还是大道难以彰明呢?”
                  老子说:“幸运啊,你不曾遇到过治世的国君!六经,乃是先王留下的陈旧遗迹,哪里是先王遗迹的本原!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就好像是足迹;足迹是脚踩出来的,然而足迹难道就是脚吗!白?相互而视,眼珠子一动也不动便相诱而孕;虫,雄的在上方鸣叫,雌的在下方相应而诱发生子;同一种类而自身具备雌雄两性,不待交合而生子。本性不可改变,天命不可变更,时光不会停留,大道不会壅塞。假如真正得道,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受到阻遏;失道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是此路不通。”
                  孔子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聃说:“我终于得道了。乌鸦喜鹊在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长时间了,我没有能跟万物的自然变化相识为友!不能跟自然的变化相识为友,又怎么能教化他人!”老子听了后说:“好。孔丘得道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7楼2024-12-20 20:59
                  回复
                    七碗茶歌
                    作者:卢仝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品一品诗意:
                    喝一碗茶,甘甜的茶水滋润我的喉咙和嘴巴。
                    喝两碗茶,孤单、烦闷就被赶跑了。
                    喝三碗茶,搜肠刮肚,只留下文字五千卷。
                    喝四碗茶,浑身就开始冒汗,所有不开心的事情都从毛孔散发出去。
                    喝五碗茶,感觉肌肉骨骼都变得放松了,身体非常舒服,
                    喝六碗茶,可以直通仙界灵府。
                    第七碗茶,可不能再喝了呀,不然,两边腋下就有清风吹拂升腾,整个人飘飘欲仙。
                    作者品饮朋友寄来的新茶,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喝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新的感受。饮到七碗时,更觉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广为引用,如苏轼的《汲江煎茶》、《试院煎茶》等篇,都化用了卢仝的诗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8楼2024-12-21 12:37
                    回复
                      利益时机命运的水到渠成互相关联:
                      (超级大梦想家文)
                      “遇到猪,别谈理想,它只关心饲料;遇到狗,别谈情怀,他只关心狗粮;养猪,是为了吃猪肉,不是让猪享福;养狗,是为了看门,不是让狗欺负;
                      如果没有利益,谁愿意为一只猪操心;如果没有好处 ,谁愿意为一只狗劳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时候猪狗不如。人有时候骂人为“牲畜”,这其实是对动物的污蔑。”
                      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赃不均,狗咬狗;树烂在根,人坏在心,看不起你的是亲人;嫌弃你穷的是外人;怕你富的是身边人;会坑害你的是熟人。
                      哪怕物质总量不增加,只要人们可以相互交易,相互交流,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
                      关系是一时的,利益才是长久的。一句我爱你,其实一半是金钱,一半是欲望。所谓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利益交换的过程。等价的交换,才能换来合理的帮助。
                      非常现实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绝对忠诚,只有走投无路;女人无所谓正派,只是诱惑不够大;男人无所谓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太低。”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对别人绝对忠诚,任何一个人,只会忠诚于自己的欲望,有钱,可以买“谄媚”,但不能买“忠诚”。可以买“服从”,但不能买“尊敬”。
                      世上唯一不变,是人都善变,路过人间,爱都有期限,天可怜见,心碎在所难免。
                      对于狗,才需讲忠诚;对于人,只需要讲价值;忠诚的前提是利益,世界上没有绝对忠诚,只有走投无路;所谓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太低。
                      非常欣赏的一段话:“有钱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解决了难题。如果想要成为2%的顶端人物,你必须善于找到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那些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中产往上,不是运气就是祖辈耕耘,其他都是扯的。在你拥有资源之后,要么进行利益绑定,要么攫取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赚钱是一种结果,你解决了谁的问题,你就赚到了谁的钱,绳锯水断,水滴石穿。靠的是顽强的毅力,与永不言弃的精神。”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这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花不逢时不会开,果不成熟不能摘。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9楼2024-12-21 18:44
                      回复
                        庄子精神及其对苏子精神的影响贯通:
                        老子和庄子,很容易混为一谈。其实虽然合称老庄,共为道家鼻祖,两者还是大有分别的。粗略点说,老子更富“国家主义”色彩,庄子更具“个人主义”气质。老子说的话,多是对治国者说的,即称之为”国师”也无妨。庄子说的话,多是对特立独行、无意于仕途角逐、能“世外”自足自乐之个人说的。苏东坡年轻时读庄子,以为“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哉。”在仕进之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中,苏虽然不能免俗而跻身官场,甚至也曾有过“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但骨子里却是个我行我素、肆其才华学识而无暇他顾之“快乐天才”(林语堂语)。正因为如此,宋史作者才针对有人说东坡若稍能有所收敛韬晦,即使不受重用也至少能免祸的说法,很有见地地评价说:一一如果这样,他还是苏轼吗?
                        (成都冯川)
                        ~~~~~~~~~~~
                        苏轼生前的最后一句话:“着力即差。”
                        这是顶级思维。意思是当你使劲时就错了。
                        用生命中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的领悟。佛家讲不执着,一切随缘。道家讲道法自然,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你无需努力。所谓的努力,其实就是死磕,也就是在死胡同里找出路,自信的流露是不用助力的,但凡用力,皆是刻意而为之。刻意而为的东西,都是不长久或者产生痛苦,做事交朋友,感情婚姻皆是如此。刻意或不刻意,已有为与无为的真意,凡事不刻意,人生才如意。
                        庄子“刻意”篇曰,无所于吾须之至也,不与勿交。淡之至也,无所于溺粹之之至也,不与任何外物相抵触,是虚空的最高境界,不跟外物交往,是恬淡的最高境界。不与任何事物相违逆,是精粹的最高境界。
                        爱人的早高境界是心疼,爱的最高境界是成全。只有很深很深的缘分,才能在同一条路上相伴走了一程又一程,只有很深很深的福报,才能遇到那个看见你又懂你的人。爱是彼此尊重彼此滋养彼此托举互相成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0楼2024-12-21 20:11
                        回复
                          信仰四大要素!
                          (清新桔子)
                          不具备信仰四大要素的都不是信仰!
                          1.拥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2.这个思想理论体系必拥有一个正确的核心理念!
                          3.实践,接照思想理论体系的要求实事求是的去践行!
                          4.践行的路线目标方向必须要跟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一致!
                          以上信仰的四大要素只要缺少或错误一条,信仰就转化为宗教信仰或迷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1楼2024-12-22 11:42
                          回复
                            霹雳手携菩提心:
                            (布衣论道杨老师)
                            没有霹雳手段,就别揣着菩萨心肠。你光有好心没用,没有实力你谁也帮不了。你如果斗不过坏人,那你肯定帮不了好人,那些垃圾都能挡住你前进的路,你还怎么为别人谋福祉呢?所有伟大的人都是都是先学坏,再学好的。你只有比那些坏人更坏,更狠,才能有更多的手段整治那些坏人。
                            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一个好人就应该是对谁都好,善良,高尚,心肠好,不计较。可是,这样的人真的能做成好人吗?他只会成为一个“烂好人”。帮不了该帮的人,惩罚不了该惩罚的人。你没有那种能力,没有那种手段。为了行善,一定要先学会作恶。当你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能力时,才能掌握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主动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2楼2024-12-22 16:52
                            回复
                              大彻大悟是机缘:
                              (裁判)
                              人只有在一种状态下能大彻大悟,经历极度痛苦、挫折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伤害。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心不死则道不生,人的末路,神的开端。鸡蛋从外边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才是新生。人除了自己要改变,别人是没法改变的。自己没下定决心要成功,没有学习力、行动力、冒险力、心里承受力,不去突破自己,只能皇帝不急太监急。再厉害的老师,只能放大成功,不能帮助无法成功的人成功。
                              二八法则,不愿突破自己永远是百分之八十的人。要么突破自己,要么降低野心接受现状,否则就是自我折磨。不是有什么能力做什么事,而是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未来,就把自己磨练成什么样的人。想要更多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否则你不配拥有。改变自己是件特别痛苦的事,意味着否定自己过去的认知,然后接受新的认知,等于让自己重新脱胎换骨了一次。认知层次越低级的人,越固执越难改变。井蛙不可语海(空间局限),夏虫不可语冰(时间局限),凡夫不可语道(认知局限)。因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见过所以就认为是欺骗。人最大的悲哀,过早的在底层认知上形成逻辑闭环,看不到逻辑之外更大的逻辑,不愿构建更大的认知边界。不敢醒来,没法接受她自己一生价值观和信念、希望的幻灭,特别是哪些生活在谎言里的人喜欢自欺欺人的人,心里承受力极其脆弱的人。最不容易接受真相,接受了真相,等于承认了自己的愚蠢。通过拒绝真相来证明自己不那么愚蠢。对于利益既得者来说,动它们的利益就如同动他们生命,对于底层人来说,动他们观念,如同刨他们祖坟。底层观念正是高层利益的来源。聪明人看历史就能醒悟,有灵性人接受真实信息就能醒悟,无知的人经历痛苦灾难血泪才能醒悟,愚蠢的人到老也未必能醒悟。不要妄想用高层次的认知启迪低层次的愚蠢,你的思想他们根本看不懂,看懂也不接受,甚至反感和排斥,永远活在自己逻辑和认知闭环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3楼2024-12-22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