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学吧 关注:46贴子:5,794
  • 1回复贴,共1

郑无极 关于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回复张觉)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郑无极
关于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回复张觉)2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23 12:41回复
    郑无极
    关于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回复张觉)2
    研究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当然应该以作者的意志为准。关于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也该是如此。毕竟,薛宝钗、贾宝玉这些人物形象都是曹雪芹塑造出来的。宝钗与宝玉婚后的情形如何,也该是由作者来设定。后世读者的主观臆想并不能改变脂评本原著原文中的事实。
    如前所述,脂本正文及脂批中都有相当多的内容,提示了宝钗、宝玉婚后夫妻恩爱、鹣鲽情深的情形。比如,庚辰本第20回两条脂批明说,二宝婚后“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且宝玉“甘心受屈”于宝钗;不仅如此,二宝“成其夫妇时”的“谈旧之情”,还是前八十回中唯恐提前泄露的“文章之精华”!曹雪芹在甲戌本第8回标题诗——《金玉姻缘赞》中更是明说:“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不仅特意强调宝钗、宝玉婚后夫妻恩爱,有着如同“古鼎新烹凤髓香”一般醇香浓烈的爱情“风韵”,还专门告诫那些妄自诽谤金玉良姻的拥林派读者闭嘴“莫言”!
    事实上,脂砚斋是看过曹雪芹的后三十回佚稿的。她看到就是二宝婚后“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而不是宝钗如何如何“看不起”宝玉。曹雪芹自己也用《金玉姻缘赞》中的“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证实了脂砚斋所看到的后文情形。因此,你说的“文至八十章,宝钗跟宝玉成为一对琴瑟和鸣夫妻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在脂评本《红楼梦》中显然并不是事实。而曹雪芹既然已经在脂评本后三十回佚稿中将宝钗与宝玉写成了一对彼此之间颇有“轻俏艳丽”等说的恩爱夫妻,他肯定是有自己的故事逻辑的,也不可能是你说的这只是“作者的肖想”。脂砚斋也显然不认为这些后文是你说的“废章”,反倒明说二宝“成其夫妇时”的“谈旧之情”,乃是全书的“文章之精华”。所以,我认为是阁下自己的判断有些自相情愿了。
    不过,在有一点上,我略微有些认同你。截至前八十回结束时,仅从世俗层面上看,宝钗、宝玉成婚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只是又有两点跟你说的不同。第一,此时二宝成婚的可能性很小,并不意味着二宝婚后琴瑟和鸣的可能性小。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第二,宝钗并没有决定把宝玉“让”给黛玉,而是宝钗从一开头就没打算像黛玉一样追求婚姻名位。
    先说截至前八十回结束时,仅从世俗层面上看,为何宝钗、宝玉成婚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这是因为宝钗在第40回就以蘅芜苑“雪洞”一般的室内布置得罪了贾母,让贾母觉得这是“忌讳”、“不象”、“很离了格儿”,从此以后宝钗就完全失掉了贾母的宠爱。到第66回时,贾母则干脆放话出来,她已经选定了黛玉来作孙媳妇。这就是兴儿说的:“他(宝玉)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到第78回时,宝钗又因抄检大观园一事愤而搬离了贾府,以至于被王夫人批评说:“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到第79回连王夫人也默许了林黛玉的准儿媳地位,派人找黛玉去劝说宝玉拜会孙绍祖、结交官场,以履行“劝夫”的职责。宝钗既得罪贾母,又疏远了王夫人,跟整个荣国府上层都渐疏渐远。因此,贾府考量宝玉婚事,宝钗已基本出局,宝二奶奶的人选已经渐渐锁定在了黛玉身上。因此,如上所述,若仅从世俗层面上看,宝钗、宝玉成婚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23 1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