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
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6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6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67.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68.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6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70.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汉书》
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6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6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67.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68.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6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70.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