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植物人人有责吧 关注:216贴子:4,239
  • 0回复贴,共1

《大地有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个点,应该就是china,其实发源于秦字,而秦,其实是一种喂马的草
就是,很神奇,无数外国人称呼我们的千年的名字,居然来自于,可以说是卑微的,至少是不起眼的,不够高大上的,喂马用的,草
——而这个附庸小国的国号“秦”、也是中国称为China的源头“秦”字,最初竟然是种看似不值一提的牧草。这种牧草现在的正式名称为猫尾谷,别名梯牧草。秦人的祖先非子正是靠着种“秦”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得了周孝王的分封
刚刚看到的时候,会觉得,甚至会觉得,怎么会这样,我堂堂华夏,中华民族,用来被别人称呼的名字,怎么能是来源于一种草呢?
但是后来又转念一想,草,有什么不好?难道,不反而正是最最合适的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不就是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这本书的名字是大地有名,甚至不用看简介,光看到这个名字,我就知道这一定是我想看的我一定要看的
因为这几年,真的对名字产生了莫名的好奇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外国名字是china?当年上的第一节英语课就学到了这个词,可老师讲的完全是倒因为果的,为什么,当年的课堂和教科书上,不告诉孩子们真正的来源?
还有,关乎爱国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把我们为什么自称为“华夏”的起源来历认真讲述一番吗?
还有我们自称的汉民族
——其实还不仅诸夏语言的“汉”有“伟大”“盛大”的意思,亚洲地区诸多民族语言中,称“伟大”“盛大”之义的词,都发音为“han”。西如古代朝鲜半岛的马韩、弁韩、辰韩以及今天的大韩民国,蒙古的成吉思汗,“韩”“汗”都是所谓的汉字记音,而最初就是“伟大"“盛大”的意思。
啊棒子真的从古至今都一直在硬蹭啊
但是知道了原来汉,是伟大、盛大的意思,感觉真的,就是,很涨知识啊
这种在中华文明辐射圈内存在的汉字记音也真的很有趣,除了这个汉这个字,还有福晋,忘了是不是这本书里写到的了,总之我记得好像是说本来这个词其实就是汉语里的夫人,传到女真被记音成了近似的fujin这两个音,然后到了清朝,又把这两个音给音译成了福晋
你本来会以为这是少数民族独特的发音有独特的含义,没想到转了一圈,还是汉语词汇的出口转内销啊
就,好神奇
乃至最最最重要的中国——我们知道了“中国”这个地名,最早指周朝的东都成周,也就是今天的洛阳。换言之,今天的“大中国”,是从洛阳这个“小中国”发展来的,为什么洛阳是最早的“中国”呢?因为洛阳位于当时周朝疆域的中心位置。其实直到今天,以洛阳以及洛阳所在的河南省为“中国之中”的观念,仍然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河南省的雅称有“中州"“中原”;河南)以“中”这个单字表达可以、行、同意等意思;在中华“五岳”中,嵩山为“中岳”。
作为一个河南人,看到这里的时候,还是很自豪的
这本书,有时候阅读起来甚至像是在看推理侦探小说,作者会抽丝剥茧一样的,从考古发现,到经典史籍,再到甲骨文的字源来历,一点一点地往前挖掘推进,真的非常有趣,而且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
以前可能会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不管它叫啥,该咋样不还是咋样嘛。现在我反而会觉得,怎么会有人对那么有趣的名字的来源历史不感兴趣呢?这是多么多么有趣的一个领域啊!
比如作者写到,一条看似并不复杂的地名“宁波”,以上简单说说,就有如此纷繁的演变过程、涉及广泛的有趣故事,我想,这就是地名引人入胜的特别魅力吧。“我家”的地名“万花筒”是这样,“你家”的地名“万花筒”呢?应该也不例外吧
对啊,你自己的家乡,那么多的名字,小到街道、社区,大到乡镇、县市,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起源为何,中间有没有经历什么演变,这些,你难道就真的不想知道吗?
因为确实是篇幅所限,作者只写了自己身边的南京附近的地名考究,也很有趣,但我也是真的很想冲进书里把作者揪过来让他帮忙看看我的家乡的那一个个或大或小或普通或奇特的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啊
而且,确实,名字真的不重要吗?
作者在书里写到的一句话也是让我非常惊讶——有例外,比如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期间,改Corea为Korea,如此Japan就排在Corea前面了
啊啊啊,这个,这个,韩国人知道这件事吗?宇宙起源的韩国人,如果知道这个,会愿意???想想偷国人不开心的样子,一下子就觉得好开心啊
作者,和作者所举的例子,比如徐霞客游记,都采取了追根究底的学术态度,或者是认真考据,或者是亲身探访,那种认真的态度非常值得敬佩
——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作者文采斐然,我表述不出来,但你真的看书,会对徐霞客的这种精神产生由衷的向往和钦佩
比如作者写到,“……以为李白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是座水潭。及至2015年6月,我踏访当地,才尴尬地得知这桃花潭竞是青弋江上的一处水面。因为此处水面在悬崖陡壁下,不见阳光时,水色较他处江面更深,又形若水潭……”
对啊,我相信所有知道这首诗的人,都会那么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多么多么深的水潭,不去切身地查看,怎么会知道真实的情况呢
总之,这本书写得真的非常非常生动有趣,如果你本来就对地名有兴趣有疑问,那看到这本书,你一定会觉得简直相见恨晚;而如果你本来哪怕对地名没有兴趣,但我相信,只要你对自己和自身民族的出身来历有丝丝好奇,那,这本书也一定能让你看得欲罢不能
这位作者,这位老师,不管是文字,还是从中流露出来的学术态度,还是生活风趣,等等,都超级令人心向往之,觉得,好佩服好厉害,这就是真的肚子里有货的学术大拿的魅力啊!!!


IP属地:河南1楼2024-08-20 08: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