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吧 关注:1,417贴子:10,680
  • 9回复贴,共1

乾元殿颂并序译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王勃的所有文章当中,碑颂体是规模最为宏大的,典故最为繁杂的,也是最难翻译的,《乾元殿颂》就是其中之一。我这里以蒋注为底本,尽可能地把这篇文章翻译出来,以便诸位吧友学习和理解,同时也让这篇颂文不因晦涩难懂而被冷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15 22:19回复
    原文:
    臣闻鹏霄上廓,琼都开紫帝之庭;鳌纪下清,珍野辟黄灵之馆。兼山配极,照鸾阙於霞标;荐水涵元,湛骊宫於雾壑。斯则神徵语怪,功潜鸟迹之初;理涉非经,道昧鹑居之始。授凤书而稽碧落,仙构罕存;按龟簶而质黄图,金模间起。粤若风移处闇,橧巢恢火运之机;业洎向明,上栋括河图之奥。三阶布政,咏匪日于灵台;百堵陈诗,颂斯干于考室。亦有黄轩瞰月,谯门颓九洛之功;璿闼排烟,牧野构三河之酷。御燕台而临北极,缺王度于祈招;列云阁而拒南山,陨皇谟于轵道。然则卑宫丧礼,采椽轻四海之尊;丰屋延灾,柏梁非万乘之有。虽因时立事,奢俭殊流,而宏道在人,兴亡迭运。灵光末造,不窥九室之荣;景福宏规,犹拥三方之衅。瞻风旧史,逮曹马而无讥;观迹故墟,历周隋而未得。自我唐太陵迁构,均五方于鹤几之前;中野凝图,调六气于虬床之下。坐圭台而清俯仰,晷纬齐明;临鼎邑而重威灵,风雷合响。得元功于大壮,其在兹乎?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15 22:20
    回复
      译文:
      微臣听说鹏云「玉篇:霄,云气也」浩瀚在上「“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非动词,下文“下”同」,玄都玉京山开辟出了太微宫;鳌山「纪,地纪,鳌山,海上仙山」清虚在下,珍州的原野上开辟出了黄灵「黄灵,中央帝,一说黄帝」的住宅。兼山「两山兼重,谓之“兼山”与天平齐,建章宫金碧辉煌矗立在其山峰之上;洊水「王注:相仍而至,习乎坎。故称“洊水”」蕴含着元气,华清宫悄无声息隐藏在雾壑之中。这些都是怪力乱神之说,在文字还未创造出来时就已经沉灭了;其中的道理都是没有依据的「非经,即未被经书记载,没有依据」,在圣人「鹑居,庄子天地篇:夫圣人鹑居而彀食,此处以“鹑居”喻指圣人」降生之初就已经匿迹了。得到凤册而考察天空,由此得知仙界的建筑罕存於世间;根据洛书而研究京都,所有的建筑规模皆已陆续建成「“金模”,“金”为“全”之讹」。至於把风俗转到远古帝王居住暗室的时候,在橧巢发扬了用火的机妙;等到君王勤於政务,房顶的构造囊括了河图的奥秘。朝廷实施政务,在灵台之上用《三都赋》「“匪日”,出自左思《三都赋》,“西南其户,成之匪日”」称扬;群臣献上诗作,在宫殿建成之际以《斯干》称颂「这两处引用前人歌颂宫殿建成的典故,都是为写这篇颂文找依据」。也有宫殿的窗户高到能俯瞰月亮,却如桀一般战败於谯门,丧失了治理天下的功劳;殿门直冲云霄,却也在牧野之上形成了血流成河的惨酷。驾临燕台而靠近北极,就如《祈招》所述,有亏於君王的礼度;建造云阁来抵抗南山,在轵道丧失了皇帝的谋略。虽然如此,但简陋的宫殿如果不按礼法建造,那么采椽就会有失君王尊贵的身份;高大的宫殿倘若起火,那么再金碧辉煌也将化为虚无,不再归君王所有。虽说要根据时宜建立事务,奢华和俭朴是两种方式;然而皇图的规划主要还是在人,兴起和灭亡依次迭代。灵光殿处于末世,不能从中看出公卿大臣治事之所的荣华;景福殿规模宏大,却引起三方的祸乱。查看前代历史,文皇帝曹氏,武皇帝司马氏都不值一提;观看前代宫殿,从周朝到隋朝都不尽人意。自从我大唐从大陵迁移,使五方诸侯平等地坐於鹤几之上;在中野制定雄图,使六气调和於御榻之下。坐於圭台观察天象,效法大地,就像日月和星辰一样一起发光;驾临洛阳而彰显声威,犹如狂风和雷霆一同作响。能在君王之道兴旺的时候取得大功的「大壮,见《易》大壮卦」,是现在吗?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15 22:20
      收起回复
        原文:
        我大唐鸡浑指极,树神宰而制山河;鹤谶裁仪,辟太虚而有天地。黄精吐瑞,潜龙苞象帝之基;紫气徵祥,鸣凤呈真王之表。高祖太武皇帝虹星湛色,开宝胄于金壶;蛟电凝阴,发皇明于石纽。白蛇宵断,行移海岳之符;苍兕晨驱,坐遘?雷之业。属东邻委驭,扇虐政于丛祠;北拱隳尊,紊皇图于宝极。蜚鸿集野,瞻乌鲜投足之因;青犊啸风,群鹿无择音之所。天街五裂,截鲸浦而飞芒;地纽三分,触鳌山而按节。元虬在御,扫圻甸而廓星都;黄鸟分麾,动扶摇而骇?阵。镳宫仗钺,跨高陌而登元;辔野韬戈,陟圯坛而拥号。皇图不恃,圣人追卷领之风;神器无私,才子奉褰裳之运。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09 10:03
        回复
          译文:
          我大唐疆域辽阔无边,树立明君统治山河;喜兆裁为两仪,开辟天空拥有天地。神石吐出瑞气,潜龙孕育着天帝的征兆「“潜龙”指高祖李渊,在王勃看来,李渊作帝,属于顺势而为,是隋恭帝杨侑禅位於他,并不是篡位得来的,因此用“潜龙”一词非常符合李渊称帝的过程」;紫气预示吉祥,凤凰显露出真王的仪表「“鸣凤”指太宗李世民,《旧唐书·太宗上》: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大武皇帝李渊如虹星「彩虹和星星」一般绽放光彩,在天下取得帝位;像蛟龙一样凝聚着阴气,生下英明神武的圣子李世民。效仿汉高祖刘邦夜斩白蛇,签发公文行使兵权「“海岳”,形容军队浩大如山海,详见新旧唐书李渊发家史」;指挥苍兕清晨奔走,以此构建天下大业。隋恭帝「“东邻”,原指商纣王,这里指隋恭帝杨侑」禅位之际,国家还在实施暴政;隋炀帝丧失尊崇后,皇位混乱不堪「前有李渊拥立代王杨侑为皇帝,中有宇文化及拥立秦王杨浩为皇帝,后有王世充拥立越王杨侗为皇帝」。贤才流放山野,如同那些乌鸦缺乏栖身之地「“瞻乌”出自《诗》:“瞻乌爰止,於谁之屋”,这里的乌鸦喻指百姓,非贬义」;贼人嘶声咆哮「《后汉书·光武帝纪》:“又别号诸贼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 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在爵位者没有得以休息的场所「“音”通“荫”,古字声同,皆相假借」。天街四分五裂,截断大海飞射光芒;大地分为三块「唐初呈三足鼎立之势,李渊占据长安,国号“唐”,王世充占据洛阳,国号“郑”,窦建德占据河北,国号“夏”」,高祖有条不紊,逐一击破。骑着黑马,横扫千里平定长安「“星都”,指长安」;指挥军队,如暴风移动使敌军惊骇。之前在骊宫手持黄钺「《新唐书·高祖上》:“隋帝授高祖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而后进入长安登上帝位「高鄗,光武帝登基的地方,这里指代长安」;平息战事,踏上祭坛拥有国号。得到江山却不倚仗,像尧一样追求俭朴的风尚,拥有帝位而无私心,贤才侍奉着精力才华已竭,便当撩衣提衣退隐的运势「高祖李渊在位九年,李世民即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21 17:34
          收起回复
            有翻译全的嘛


            IP属地:河北10楼2024-11-08 20:08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11 2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