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吧 关注:8,047贴子:87,235
  • 5回复贴,共1

【科普】官宦妇女的政治见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官宦妇女的政治见识及其参政活动
通观明代官宦妇女,显然存在着直接参与政治的例子。但即使如此,亦不过是丈夫权力的旁落而已。换言之,女性政治权力的取得,仍然有待于丈夫的授受。这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如徐澹宁是大学士徐阶的曾孙,娶大学士王锡爵的孙女为妻。这位徐澹宁完全是一位纨绔子弟,不知书,不知世故,凭借徐阶之荫,官至锦衣卫指挥使。据史料记载,他在官场能平步青云,实借助其夫人之力。如史载:“凡官署文书,交游书札,皆送至夫人所,应答如响,文采烨然;或当馈遗者,厚薄轻重,井井有条;又精熟邸报,朝局了了,以故与士大夫酹酢,处处得宜。”从“精熟邸报,朝局了了”,不难发
现这位王夫人对国家政治之关切。
即使如此,明代妇女直接参与政治者仍然少见其例,更多的则是通过规劝做官的丈夫行仁政一类,间接参与政治。不妨先举下面四个例子加以说明: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8-15 20:49回复
    第一个例子是王氏,在22岁时嫁给葛守礼为妻。当葛守礼中举人时,王氏即已表现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即士子应该在初进之时就持守清廉的节操。史载葛守礼中乡试解元时,一位唐姓知县赠送“赤仄三百千”,作为葛氏“食饮及首途费”。王氏告诫丈夫,按照制度规定,士人中举,可以从地方官那儿得到应有的“棹楔资”,亦所谓的牌坊银,额外的馈赠理应推辞。等到葛氏中进士,“体彰德”,王氏又劝丈夫“慎狱”,使葛氏在任期间得以称职。此即史料所谓的“俪体饮水,辅成清德”。更为难得的是,葛守礼“起为大司寇,迁御史大夫”,王氏“篷车而随,事必内图”。可见,王氏成为丈夫任官期间的贤内助。如当徐阶与高拱相争时,葛守礼与两者均有交情,一时深感为难。为此,王氏直言相谏,认为“今日之事,宜论曲直,不宜论恩部”,这无疑使葛守礼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其后,高拱与张居正相争,葛守礼同样听从夫人王氏之言,始终保持一种中立的立场,最终避免因政治站队而受到牵连。基于上述事实,明人邢侗称赞王氏:“佐夫辞不义金,如乐羊子妻”;“明见远略,如齐国相妻”。¹这无疑是切中肯繁之论。
    第二个例子是张氏,是王懋钦的夫人。当王懋钦出任开封知府时,正值“谷嗛天蓄,转转日甚,膳人糗子在所无聊”。懋钦在“行荒行疫”之时,“动与淑人计”。当时黄河泛滥,懋钦亲自“庐堤上,亲执圭璧,沉投白马,身当水冲”,而张氏则“扃钥郡宇,殊不为动”。当儿子王振宗产生恐惧之意时,张氏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作为地方长官的儿子,面对地方危机时,不应软弱退缩。干树钦判案悉用原情傅法,不枝柱及他”,更是得到了夫人张氏的古持与赞常按照明代制度,知府自己有权考察属吏,张氏告诫丈夫,尽管为官以“爱利洁廉为上上”,但人孰无过,不应过分苛求下属官员,甚至因为“一青”而断送属吏的前程。懋钦完全接受了妻子的规劝。
    第三个例子是一位王氏妇女,嫁给彭而述为妻。崇祯十三年
    (1640),彭而述中进士,任阳曲知县。史载彭而述“才夫人”,亦即敬重妻子的才能。所以,在为官期间,他常将地方政事告知自己的妻子,以便听取她的意见。王氏直接告诉自己的丈夫,行政必须“宽和”。当时按照朝廷的功令,地方官所承担的主要职责是修、练、储、备四事,而且上司督令甚急。对此,王氏也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说:“我妇人不知外事,但勿务以官速化,殚民力耳。”2“勿务以官速化”,其意是说,治理地方社会,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不能为了保有自己的官位,过分注重“催课”,而是应该通过“宽和”的政策,对百姓加以“抚治”。
    第四个例子见诸钱谦益撰写的《封安人吴氏墓志铭》,郑郧之母吴氏,出身世家宦族,颇有一些政治头脑。据钱谦益记载,礼部仪制司主事郑振元,与其子翰林院庶吉士郑郧,均弱冠取科第,又先后以抗疏敢言显名天下。所谓的“吴安人”,就是郑振元之妻,郑酆之母。郑振元与郑郧敢于直言上疏,都与吴氏的支持与鼓励有关。郑振元任职礼部时,“键户草疏”。吴氏从夹窗窥探,见自己丈夫端坐奋笔,须髯猬张,就感叹道:“夫子其将有为也!”等郑振元出来,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8-15 20:50
    回复
      就明确向他表态:“夫子无辟我,我为弱女时,诸父学士公以论夺情拜杖,血肉狼籍,私心已知壮之,其敢违夫子之志乎?夫子勉之,脱有不测,老亲稚子,乃吾事也。”这显然是为郑振元壮胆,于是振元就将奏疏上递,“谪永宁,寻中考功法”。夫妻在荒村小筑一同隐居,以终其身。郑振元在盛年遭到贬谪,“能无居隐畏约,为万历完人”,确实是吴氏“有助焉”。郑郧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进入史馆。未逾年,亦抗疏罢归。吴氏为此很高兴,对丈夫说:“幸哉君有子矣。”当魏忠贤专权时,“急征考死者相望”。吴氏却显示了自己的见识,对丈夫与儿子说:“无恐,将自及。”不久,崇祯继位,“逆阉”被一网打尽。即使如此,吴氏还是告诫郑郧道:“蝮虽死,其螫犹在,子无谓阉败可安枕也。”
      明代很多妇女在政治上具有卓越的见识,非一般的男子所能及。这可以从下面两个例子中得到证实。第一位是有“女士”之称的谢氏,其丈夫曾任知县之职。当其儿子罗灯中进士后,人们无不替她感到高兴,但谢氏仍然“泊如”,甚至说:“今世法,欲有所建立,不得不阶科目,而科目安足进重?”当罗炉出任嘉兴(今属浙江)知县时,谢氏随儿子一同赴任,而且自带私帑而往,于是仆人就问:“何夫人之好劳也,在官岂有不给者乎?而烦其筐箱以累行者?”谢氏则说:“尔何知,我观今之仕者,尽室而行以食于兹土。惟是朝夕之不易,而惟贿是求。今之称百石吏至不能自给,而曰以禄养,是诬其亲也。我欲子为廉吏,而不携其帑,何以备缓急?”第二位是盛氏,其丈夫曾任慈溪(今属浙江)知县。不久,丈夫出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不时上疏论得失,甚至弹及朝廷公卿。盛氏得知此事后,“窃自忧惧”,对其儿子李雯说:“若父伉直好论事,恐失权贵意,将不兔祸。”当时李雯等人正当年少气盛,不以其言为然。不久,其丈夫就为人所害下狱。
      至于黄道周与他夫人蔡氏的例子,在明末更是闻名于世。正是这位文采风流的蔡夫人,却对黄道周为国尽忠的大节颇多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可以说两人是心心相印的知音。当黄道周被难以前,蔡夫人专门致书道周,称到此地步,只有“致命遂志”一着,更无转念。谆谆数百言,同于王炎午之生祭,确乎堪称闺阁中的铁汉!可见,作为一个理学家,黄道周与蔡夫人的家庭生活,并非完全说理道性,而是文采风流。蔡夫人可以向道周学书法,两人也可以在绘画上有所商榷。但归根结底在儒家的节义上,显然两人在平日已有一种共同的追求与志趣。蔡夫人所绘十幅花卉,每幅均有自己撰写的题语,无不都是自道其节。如:“不言自芳,匪由色媚”,此为励节;“君子子役,闺中肠断”,此为言情;“眷焉北堂,勿之洛阳”,此为教孝;“蜀相军容,小草见之”,此为劝忠。言简意赅,无不得古代君子箴铭之体。2
      毫无疑问,仕宦家庭中的妇女,除了夫妻之间有诗酒风流的生活之外,有时所言并不仅仅限于“家事”,而是“时为天下画奇计”的国事。如丁玉如嫁给黄灿之后,不但跟她婆婆学唐诗,而且在与丈夫谈话之间,对明代“屯事”之坏颇有感慨。她曾经对丈夫说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8-15 20:50
      回复
        妾与子勤力经营,倘得金钱二十万,便当被阙上书,请淮南北间田垦万亩。好义者引而伸之,则粟贱而饷足,兵宿饱矣然后仍举盐策,召商田塞下,如此则兵不增而饷自足,使后世称曰以民屯佐天子,盖虞孝懿女,实始为之死且目瞑矣。
        这段夫妻间的“悄悄话”,尽管其言稍有夸饰,然销兵宅师,洒洒成议,其志良不可磨。作为一个女子,在家庭中不谈家事,却论国事。可见,明代妇女同样有着极强的参政意识,只是制度并不允许她们一展抱负与才能,只能在家庭中议论,有些甚至通过丈夫的行为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其实,丁玉如的政治见识乃至抱负,也是与她的家庭有关。自她嫁入黄家之后,其婆婆顾若璞,即为一个很有政治见解的妇女,所著《涌月轩稿》中,多经济理学大文,“率多经生所不能为者”。丁玉如的继母张姒音,也是相当有才学,曾撰写过《讨逆闯李自成檄》,词义激烈,读者如听易水歌声。2
        有些妇女不但在家庭中事无大小,处置得宜,而且在面临重大的利害关系时,也能决断大去就,吃然以身当之。这不仅体现了她们的政治远见,而且也是一般妇女甚至男子所难以做到的。如正统
        十四年(1449),“盗”起闽、浙之间,朱英以名御史前去“治盗”,将夫人胡卢留在北京。当时明英宗北狩未还,而且蒙古瓦刺部兵临北京城下。有人向她建议不如离城南还。胡卢当面加以斥责,并召诸子曰:“虏何能为!设有不幸,臣为君死,义也。乃何去之!”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8-15 20:51
        回复
          有些民间妇女对地方事务亦颇为关心。如孙义妇,浙江慈溪人嫁给浙江定海人黄谊昭为妻,不久丈夫死,孙氏一人独撑门户。明初田赋多令百姓自输,孙氏就与她婆婆一同携带幼子交纳赋税,并向尚书蹇义上诉,称:“县苦潮患,十年九荒,乞筑海塘障之。”赛义见她们孤苦,问道:“何为不嫁?”她们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蹇义听后深为感触,第二天就代为向朝廷奏请,派人协同地方官员具体进行了考察,修筑海塘,起自龙山,迄于观海,使当地永免潮水之患。¹为此,慈溪人就在海塘上建庙,对她们加以祭祀。
          明代文人徐渭所作《女状元辞凰得凤》一剧,更是显示了黄崇暇非凡的政治才能。尽管是戏曲之言,却同样与当时妇女的参政意识枰鼓相应。从记载可知,徐渭曾采纳其学生王骥德的提议,将《黄崇暇春桃记》加以改编,写成了《女状元辞凰得凤》。全剧共有五折。
          第一折,黄崇龈乔扮赴考;第二折,周丞相面试及第,中了状元;
          第三折,黄崇暇授成都司户参军;第四折,周丞相求婚;第五折黄氏与周郎成婚。其中第三折描写黄崇暇巧断冤狱,破获毒害人命的凶犯姜松,释放了嫌疑犯黄天知、乌氏、真可肖,显示了女状元的英明俊秀,胜过一般男人。
          《女状元辞凰得凤》的中心内容是揭露传统社会对妇女的压迫。黄崇醌英才俊秀,当她乔装男人时可以中状元、授参军。但在暴露了女儿身份以后,她的政治天才和文学本领都化为无用,只能弃官成婚。在喜剧的结尾中蕴涵着辛酸的悲痛。显然可以看出,徐渭对于传统社会对妇女的压迫抱有不平之感。但在当时还没有解放妇女的出路,因而在反抗中仍有迷惘的悲哀。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8-15 20:51
          回复
            我最初在看万历起居注还是明实录的时候,看到有个命妇,直接上奏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孙子讨要爵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8-15 2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