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校利川一中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离开母校十多年,总是会想起在一中的岁月,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心中实在是有很多的担心,我在一中成绩只是中等,可能并没有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有学习经验。但是我写这封信,并不是写给成绩拔尖的同学,而是成绩中等偏下,大概只能上湖北民院的同学,因为我就考上了差不多的学校。
我现在还在读书,在一个较为一般的学校读博士研究生。多年的读书经历,让我明白一件事,读书并不难,做题并不难,只要不怕难。我在高中时成绩很一般,只是中等,很多时候较为苦恼,感觉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不增长,现在想来,就是自己被长期的中等成绩束缚住了,害怕了,觉得自己成不了班上第一。
首先,成绩只是相对的,班上第一的人,在年级可能第不了一,在利川也不是第一,在恩施更不是第一,在湖北可能排到几千去了。学弟学妹们,班上第一,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没有谁是固定的班上第一。只要你不怕,那就去学习,成为第一。千万不要被班上第一吓住了,要看到,班上第一,进了大学,他也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人。千万不要止步于班上第一,不要满足于班上第一,不要被班上第一挡住前方的高山。
第二,高考是选拔考试,不是奥数、奥运,只要一小部分人。高考主要是为了分层分段。所以,学习的目的,便是更接近满分。越接近满分,就越在上一层。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数学满分150分,我只有80分,很明显,我只是会做简单题,并且简单题都有做错的,那肯定是在下下层。如何逐渐往上层走,很简单,做题。先做简单题,不要做难题、超难题以及卷子最后的两三个题。怎样做简单题,大量做,反复做,做了背诵,背诵了再做,同学们可能惊讶,数学也要背,是的,确定是的,因为只有80分,不背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认识,记不住等于0,更别说什么理解记忆。熟悉了才能理解。很生疏,当时理解,过后完全不知道咋回事,理解也是空的。所以,要背诵。大量做题,就去买各种的书,各种卷子,做完一本,背一本,再去买第二本,背第二本,直到成绩上升到110分。又用这个方法去做难题,直到成绩上升到130分。到了130分,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那个时候,怎样得满分,就自己清楚了。不仅数学这样,其他一切科目都这样。应对考试,就一条,做题再背题。大家不要觉得这是搞的死脑筋、只为考试,同学,你来学校,数学成绩只有80分,爸妈还在地里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搬包谷、在火热的工地上打混凝土,你把成绩提到110分、130分才对得起他们,其他一切想法都没意义。
第三,学习不是百米冲刺,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按部就班,不断调整自己。首先就是对于大学的认识。考上好大学,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绝对比湖北民院好,大学绝对不只是靠自己,大学的好坏决定了学习的好坏。很简单的例子,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或者其他同级别的大学,中午图书馆不关门,晚上11点关门,图书馆位置多,但是,注意,湖北民院以及同级别学校能这样么,我读大学的时候,图书馆中午关门,晚上9点关门,平时没座位。那去哪里学,没地方学。那真是困顿啊,想学没地方。而且,同寝室的都不咋学,干一些五花八门的事。大学四年,没学到啥,那真是浪费青春。这对于今后的人生,没有多少帮助。仅是图书馆就有这样大的差别,更别说其他的了。其次就是,大学把自己的专业学好了,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大学越好,工作越好找,工资越高。学弟学妹们,工资高很重要,有家有口了,上有老下有小,花费很大,钱越多,一家老小才少吃苦。想做的事才能做。而这一切,都在于你能考上好大学。还有就是不要怕失败,不要怕目前成绩不好,失败了再来,要多多地请教老师、同学,不要怕张,胆子大一点,不懂就问,不要怕别人嘲笑自己。
以上,就是自己零零碎碎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利川,山川秀丽,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要行动起来,敢于去提升成绩,顽强地去提升成绩。以好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苦累。
最后说一点,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做了大官,说给贫寒学子马生的,宋濂说他当年就是穿着破旧衣服,与那些穿名牌的同学一起听课,寒冬腊月自己没衣服穿也要赶去听课。读书学习是一件纯粹的事情。红袖添香夜读书那是富家子弟闲着没事干,读书消遣。咱们读书是要靠这个找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所以读书的时候,不要管什么吃的穿的住的,读书就只看见书和题就可以了。也不要看别人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家庭条件好的,他吃穿都是父母的,不是他自己挣的。一时的贫穷,是为了读书,不然找个厂打螺丝,也能逍遥几天,但是浪费青春,是影响一生的。
就说这么多,祝学弟学妹们学有所成,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和努力。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离开母校十多年,总是会想起在一中的岁月,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心中实在是有很多的担心,我在一中成绩只是中等,可能并没有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有学习经验。但是我写这封信,并不是写给成绩拔尖的同学,而是成绩中等偏下,大概只能上湖北民院的同学,因为我就考上了差不多的学校。
我现在还在读书,在一个较为一般的学校读博士研究生。多年的读书经历,让我明白一件事,读书并不难,做题并不难,只要不怕难。我在高中时成绩很一般,只是中等,很多时候较为苦恼,感觉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不增长,现在想来,就是自己被长期的中等成绩束缚住了,害怕了,觉得自己成不了班上第一。
首先,成绩只是相对的,班上第一的人,在年级可能第不了一,在利川也不是第一,在恩施更不是第一,在湖北可能排到几千去了。学弟学妹们,班上第一,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没有谁是固定的班上第一。只要你不怕,那就去学习,成为第一。千万不要被班上第一吓住了,要看到,班上第一,进了大学,他也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人。千万不要止步于班上第一,不要满足于班上第一,不要被班上第一挡住前方的高山。
第二,高考是选拔考试,不是奥数、奥运,只要一小部分人。高考主要是为了分层分段。所以,学习的目的,便是更接近满分。越接近满分,就越在上一层。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数学满分150分,我只有80分,很明显,我只是会做简单题,并且简单题都有做错的,那肯定是在下下层。如何逐渐往上层走,很简单,做题。先做简单题,不要做难题、超难题以及卷子最后的两三个题。怎样做简单题,大量做,反复做,做了背诵,背诵了再做,同学们可能惊讶,数学也要背,是的,确定是的,因为只有80分,不背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认识,记不住等于0,更别说什么理解记忆。熟悉了才能理解。很生疏,当时理解,过后完全不知道咋回事,理解也是空的。所以,要背诵。大量做题,就去买各种的书,各种卷子,做完一本,背一本,再去买第二本,背第二本,直到成绩上升到110分。又用这个方法去做难题,直到成绩上升到130分。到了130分,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那个时候,怎样得满分,就自己清楚了。不仅数学这样,其他一切科目都这样。应对考试,就一条,做题再背题。大家不要觉得这是搞的死脑筋、只为考试,同学,你来学校,数学成绩只有80分,爸妈还在地里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搬包谷、在火热的工地上打混凝土,你把成绩提到110分、130分才对得起他们,其他一切想法都没意义。
第三,学习不是百米冲刺,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按部就班,不断调整自己。首先就是对于大学的认识。考上好大学,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绝对比湖北民院好,大学绝对不只是靠自己,大学的好坏决定了学习的好坏。很简单的例子,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或者其他同级别的大学,中午图书馆不关门,晚上11点关门,图书馆位置多,但是,注意,湖北民院以及同级别学校能这样么,我读大学的时候,图书馆中午关门,晚上9点关门,平时没座位。那去哪里学,没地方学。那真是困顿啊,想学没地方。而且,同寝室的都不咋学,干一些五花八门的事。大学四年,没学到啥,那真是浪费青春。这对于今后的人生,没有多少帮助。仅是图书馆就有这样大的差别,更别说其他的了。其次就是,大学把自己的专业学好了,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大学越好,工作越好找,工资越高。学弟学妹们,工资高很重要,有家有口了,上有老下有小,花费很大,钱越多,一家老小才少吃苦。想做的事才能做。而这一切,都在于你能考上好大学。还有就是不要怕失败,不要怕目前成绩不好,失败了再来,要多多地请教老师、同学,不要怕张,胆子大一点,不懂就问,不要怕别人嘲笑自己。
以上,就是自己零零碎碎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利川,山川秀丽,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要行动起来,敢于去提升成绩,顽强地去提升成绩。以好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苦累。
最后说一点,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做了大官,说给贫寒学子马生的,宋濂说他当年就是穿着破旧衣服,与那些穿名牌的同学一起听课,寒冬腊月自己没衣服穿也要赶去听课。读书学习是一件纯粹的事情。红袖添香夜读书那是富家子弟闲着没事干,读书消遣。咱们读书是要靠这个找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所以读书的时候,不要管什么吃的穿的住的,读书就只看见书和题就可以了。也不要看别人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家庭条件好的,他吃穿都是父母的,不是他自己挣的。一时的贫穷,是为了读书,不然找个厂打螺丝,也能逍遥几天,但是浪费青春,是影响一生的。
就说这么多,祝学弟学妹们学有所成,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