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这样的国内用户普遍地听说过SCP基金会时,说明它的影响力已经发展到国际水平了;基于同样的思路,我们能听说七天神、九州,可以暴言,因为用户和IP处于同一地域,更容易了解到。
九州没有很好的商业化路径,但又走了商业化的道路。再而衰,三而竭。
商业化的曲折导致了一个难题:同人创作不是变多了而是变少了。商业化的主体——无论它们具体是多少家企业,作品产出极不稳定。面对这种情况,读者饥一顿饱一顿,流失只会越来越多。
在影响上,《缥缈录》决定性地引发了风潮,然后难以为继了。后来唐缺名气逐渐反超早年的天神们,主要是天神们都不写了,影响力随着时间消减,有名气的自然就落在天天写年年写的人身上。
与SCP、东方等IP不同,热爱《缥缈录》的读者实际上追随的是江南的作品,如果要对标,选择型月更符合。既然作者无意可持续发展,衰落是必然。另外这种追随一定程度导致了其它作品趋于无人问津的情况。和东方、SCP等知道了核心的规则自个儿写写做做也能有一片小天地的情况截然不同。
分裂对作者和读者都造成了创伤。导致了十分经典的想入门先站队,以至于早年关于九州的趣闻里有一条是唐缺因为供稿多可以不站队。门槛拔高了,对扩圈更不友好了。
【一句话版本】没人产粮,自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