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岳景园。天岳景园所在地小坳,位于黄龙林场东北约10公里处,湖北省和湖南省交界处,距湖南平江县虹桥只有20公里,包括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岳关、天岳关**阵亡将士纪念亭和尧家林文化遗址等主体建筑及其周边山地和林木。区内天岳关是南通湖南平江,北通湖北通城的要隘,为古鄂南最南的边防要塞,始建于南唐保大中期,现存关卡为咸丰五年(1885年)重建,两边崇边峻岭,独显关隘的险要地势,登临城墙既可将湖南、湖北风光尽收眼底,又可领略古代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场景,雄关古道尽显千年的历史沧桑;天岳关西则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九十二师为纪念**阵亡将士而修建的陵墓,占地约500亩。整个墓群高耸山峰,庄严肃穆,北可远眺中原,南可纵览三湘大地,东可观黄龙日出,西可仰幕阜峰之雄奇,可谓聚山川之航秀,汇古今于遐思,拜竭无名英雄,缅怀烈士,感受**爱国精诚团结的爱国精神,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观光游览的理想场所。
岳阳楼洞庭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以岳阳楼景区为核心,包括古城区、君山、南湖、团湖、芭蕉湖、汩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九个景区。雄踞洞庭湖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尤以楼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宋代匾额著称于世。洞庭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君山地形独特,古迹众多,为洞庭湖中最大岛屿。岛上历有36亭、48庙,舜帝的"二妃墓"、汉武帝的"射蛟台"等珍贵历史文物。汩罗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此外,附近还有慈氏塔、宋代文庙、鲁肃墓、黄盖湖三国古战场等名胜古迹。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相传为上古时期云梦泽,后因湖心的洞庭山而得名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浑天际崖,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为范仲淹所描述的洞庭湖。千百年来,八百里洞庭以其庞大的气魄在中国以及中国文学上屡见不鲜,不仅是人所乐道的美丽湖泊,也是文人墨客竞相歌颂的盛世美景。浩渺无际的洞庭湖上,风帆点点,夕阳余晖映照出的粼粼波光随风涌动,闪烁出金黄的光芒,耀人眼目。更有沙鸥盘旋空中,与落日构成了动静相宜的神奇画卷。
洞庭湖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大通湖组成。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站在三江口眼望洞庭湖,情景与高出俯瞰又有不同。水天相交于无尽之处,水鸟鸣叫之声不绝于耳,归来的渔船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怦然心动,恨不能终老于此。
洞庭湖最著名的景点便为君山。大诗人李白曾用“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之句将君山之景赞为妙笔丹青。君山实则为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座大小山峰。君山原名洞庭山,为神仙洞府之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情真意切的湘妃、湘君才将其名字改为君山。如今山上还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景点。此外,君山的竹子也很有名,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不同种类的竹子在此汇聚成景。翠绿的竹子漫山遍野,清晨,风过,竹林轻轻摇曳,随着蒸腾的淡淡雾气化作了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