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眺古城夜景

泛舟高峡平湖

古城之晨

万寿宫牌楼

古城依山傍水
7月20日至21日,屏山马湖府古城上演了一场主题为“时光穿越·马湖府古城”的文旅盛宴,一支由知名“网红大V”、大学生代表、旅行社代表以及宜宾市融媒体中心星耀计划“MCN达人”代表共同组建的“文旅探秘团”,走进马湖府古城。
在两天一夜的探索中,这座位于大山深处、时光深处的“重生古城”征服了“文旅探秘团”成员。
诞生不足5年,却承载着千年文脉,这座“古城”有何特别,魅力何在?不妨让我们走进古城,去触摸历史、窥见时光,同时感受这座城“古”的厚重与“新”的鲜活……
古韵厚重:“城”在,千年文脉就在
从叙州区南岸溯金沙江蜿蜒而上,车至屏山县,沿途一面是崇山峻岭,一面是大江奔流。
“文旅探秘团”的“穿越时光”的目的地——马湖府古城,就坐落于屏山县书楼镇。
枕着平静如镜的金沙江库区,马湖府古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幽美、安逸。古城铺排于山与江之间,依山就势而建。走进城内,但见古宅错落,溪水环绕,曲径通幽。虽值盛夏,这方秘境却花草丰美,绣球如雪、紫薇似锦,石榴、柚子挂满枝头,硕果累累。
马湖府古城被称为“重生的古城”。其诞生,伴随着一段被誉为“四川最大规模文物迁移保护”的壮阔历史。
2012年,为了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屏山老县城及其周边5个乡镇沉入深深的水底。屏山地区曾以马湖命名,府治所在地即为原屏山县老县城,从三国时期(公元239年)开始到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漫长的1488年岁月里,这里都是金沙江下游地区上万平方公里广阔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此之前,四川文物工作者已经在向家坝库区进行了长达8年的抢救性考古工作,从地下挖掘出3万余件文物,将川南文明史提前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但那些年代跨越从元到近代,承载着岁月与文明的古建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正如作家聂作平后来所言,“如果让城楼、寺庙、衙门、牌坊、石刻,以及众多的深宅大院都随流水吞没,那么,几百年历史的马湖便只剩下了史料里寥寥几行冰冷无趣的文字——没有了实物与实景的历史,将变得空洞而虚无,并从后人视野里渐行渐远。”
文物有幸,历史有幸,文化有幸。在省市县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10月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前,文物工作者们成功完成了对淹没区域内的44处古建筑的拆卸和易地搬迁工作。
为确保将来能按原样复建,他们将古建筑拆卸下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逐一编号,同时开始在屏山寻找适合的地方进行复建。
最终,书楼镇这片靠着金沙江水库,地势相对平坦的青山翠谷入选。2016年3月,马湖府古城开工建设,2019年4月正式完工,用时3年,耗资2亿元。除了两处古建筑搬迁至新县城边外,其余42处古建筑均在此“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