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的闹市之中,隐藏着一方清净之所,那就是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的纯阳宫,现为山西古建筑博物馆所在地。这里有古代建筑的檐牙高啄,有空间布局的巧妙精美,同时还吸收了南方古典园林建筑特点,突破了北方官式建筑布局宏大庄重的风格,堪称古建与文物之瑰宝。我们一起沿着主轴线来探访一下吧。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纯阳宫的大门,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整体造型为重檐歇山顶,红墙绿瓦,门前左右有明代铁狮子一对。东侧的是雄狮,其足下踏一绣球,象征着寰宇的统一;西侧的是雌狮,其足下抚弄一幼狮,象征着子孙昌盛。

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四柱三楼式木牌坊,这座牌坊为清代所建,整体高8.8米,为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覆顶,檐下为九踩斗拱。在牌坊的正中,正面书写“吕天仙祠”,背面书写“蓬莱仙境”,题字为“文达书”。 木牌坊再向里,与之相对的,便是明代硬山顶式原宫门,又称“道德之门”,这座明代建筑面宽三间,三门为券拱门,正门上方有砖雕楷书“道德之门”四个大字。在宫门两侧刻有石质楹联,上联为“道合昊天天上仙班第一”,下联“祠开晋地地下栋宇无双”,上联款“太白山人题”。东次间匾文草书“龙飞”,西次间匾文草书“虎伏”。
宫门背面上方刻有“蓬壶佳瑞”九叠篆书。砖券拱门的宫门,既有道家“洞府”的意味,也跟山西当地的北方民居相协调,堪称文化意味与实用价值结合的典范之作。在木牌坊及宫门的西侧,有一条长达60米的碑廊,这里古代石刻种类齐全,时代序列较完整,展出的石刻文物从汉魏时期一直延续至明清,尤其是汉、魏、唐时期的石刻造像,质量极高,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石刻,有的是佛教雕像,有的是碑刻造像,还有的是民间记事碑;有记录古人生平事迹的墓志铭,有傅山写给其友人的传记,还有一通专门记录介子推妹妹事迹的《妒神碑》。这些石刻雕像大多是国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20件。
从碑廊里出来,横穿第一进院落,登上石阶,便可到达关公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一座四角攒尖亭。亭内有气势威武、栩栩如生的元代铜关羽提刀跨马像,高3米,关公抬首昂胸,手提青龙偃月刀,安若泰山却不乏震慑之威,是美与力完美结合的铜像精品。元代的关公提刀跨马铜像,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这座小小的道观中却保存着一座其中的精品。一方面反映出山西古代的关公信仰很普遍,另一方面反映出古代山西高超的冶铜技术。
由宫门向里,穿过二进院的过廊,三进院的正中是吕祖殿。这是纯阳宫内的主体建筑,这座建筑下面有高约80厘米的砖砌台基,整体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上面覆盖着黄绿白三色琉璃瓦,在屋脊线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吻兽,每一个都有专门的名称,而且整体的顺序及搭配,都有一定之规。吕祖殿矗立于高台上,殿前月台有青石栏杆,精巧之中透露出一种威严。
由吕祖殿再向里走,便到了第四进院落——九宫八卦院。这里是纯阳宫古建筑的精华所在,天上九星、地下八卦,还有“歪门正道”的建筑风格,都深刻映射在这座院落里。这座院子底层平面为抹角方形,八面均为砖券窑洞,这些建筑都是按照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方位建造的。在这些砖券窑洞的上方,四面建有楼阁,院子四个角的二层平台上,还建有九角攒尖亭,楼亭之间以围廊相通。
九宫八卦院正中,有一座二层的建筑,下面一层是四方形建筑,上部的第二层是平面扇形九角攒尖亭,这在建筑学上有个专门的名称,叫“方形三间两层亭”。在亭子的北面,有一座飞桥与北楼相连,整个院落的楼亭之间以走廊互通,回廊四通八达,沿廊巡游,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琼楼仙阁,飘然于人间仙境。
砖券窑洞的二层上布局有四楼、四亭,这些建筑与院中心的“方形三间两层亭”组合成九星形式。其整体布局与天上九星、地下八卦密切相关,真可谓是“殿阁巍巍,按天上之九星而罗列;道院森森,照地下之八卦而排成”。这座院落可以说是这座道教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炎炎夏日,走进九宫八卦院,顿时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凉与惬意。一墙之隔,墙外是滚滚红尘,墙里是清凉、清净之所。游览完了九宫八卦院,再往里走,便到了第五进院落——巍阁,这是清代嘉庆年间道士高炼昌主持修建的。巍阁为单檐歇山顶,进深一间,东西互相对称。巍阁是纯阳宫内的最高建筑,登阁环眺,太原市中心的风光历历在目。《山西通志》载:“最高处,名曰小天台,登其巅,可览太原全景,朔望日香火之盛,全省首屈一指。”
太原纯阳宫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各个建筑围绕着中轴线展开,层层深入,井然有序,设计变化独特而不失整体,建筑空间意味深长。它在中国道教建筑、道教文化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是研究明清时期道教古典建筑艺术的重要范例。(太原晚报 李晓霞)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纯阳宫的大门,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整体造型为重檐歇山顶,红墙绿瓦,门前左右有明代铁狮子一对。东侧的是雄狮,其足下踏一绣球,象征着寰宇的统一;西侧的是雌狮,其足下抚弄一幼狮,象征着子孙昌盛。

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四柱三楼式木牌坊,这座牌坊为清代所建,整体高8.8米,为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覆顶,檐下为九踩斗拱。在牌坊的正中,正面书写“吕天仙祠”,背面书写“蓬莱仙境”,题字为“文达书”。 木牌坊再向里,与之相对的,便是明代硬山顶式原宫门,又称“道德之门”,这座明代建筑面宽三间,三门为券拱门,正门上方有砖雕楷书“道德之门”四个大字。在宫门两侧刻有石质楹联,上联为“道合昊天天上仙班第一”,下联“祠开晋地地下栋宇无双”,上联款“太白山人题”。东次间匾文草书“龙飞”,西次间匾文草书“虎伏”。
宫门背面上方刻有“蓬壶佳瑞”九叠篆书。砖券拱门的宫门,既有道家“洞府”的意味,也跟山西当地的北方民居相协调,堪称文化意味与实用价值结合的典范之作。在木牌坊及宫门的西侧,有一条长达60米的碑廊,这里古代石刻种类齐全,时代序列较完整,展出的石刻文物从汉魏时期一直延续至明清,尤其是汉、魏、唐时期的石刻造像,质量极高,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石刻,有的是佛教雕像,有的是碑刻造像,还有的是民间记事碑;有记录古人生平事迹的墓志铭,有傅山写给其友人的传记,还有一通专门记录介子推妹妹事迹的《妒神碑》。这些石刻雕像大多是国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20件。

从碑廊里出来,横穿第一进院落,登上石阶,便可到达关公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一座四角攒尖亭。亭内有气势威武、栩栩如生的元代铜关羽提刀跨马像,高3米,关公抬首昂胸,手提青龙偃月刀,安若泰山却不乏震慑之威,是美与力完美结合的铜像精品。元代的关公提刀跨马铜像,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这座小小的道观中却保存着一座其中的精品。一方面反映出山西古代的关公信仰很普遍,另一方面反映出古代山西高超的冶铜技术。
由宫门向里,穿过二进院的过廊,三进院的正中是吕祖殿。这是纯阳宫内的主体建筑,这座建筑下面有高约80厘米的砖砌台基,整体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上面覆盖着黄绿白三色琉璃瓦,在屋脊线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吻兽,每一个都有专门的名称,而且整体的顺序及搭配,都有一定之规。吕祖殿矗立于高台上,殿前月台有青石栏杆,精巧之中透露出一种威严。
由吕祖殿再向里走,便到了第四进院落——九宫八卦院。这里是纯阳宫古建筑的精华所在,天上九星、地下八卦,还有“歪门正道”的建筑风格,都深刻映射在这座院落里。这座院子底层平面为抹角方形,八面均为砖券窑洞,这些建筑都是按照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方位建造的。在这些砖券窑洞的上方,四面建有楼阁,院子四个角的二层平台上,还建有九角攒尖亭,楼亭之间以围廊相通。

九宫八卦院正中,有一座二层的建筑,下面一层是四方形建筑,上部的第二层是平面扇形九角攒尖亭,这在建筑学上有个专门的名称,叫“方形三间两层亭”。在亭子的北面,有一座飞桥与北楼相连,整个院落的楼亭之间以走廊互通,回廊四通八达,沿廊巡游,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琼楼仙阁,飘然于人间仙境。
砖券窑洞的二层上布局有四楼、四亭,这些建筑与院中心的“方形三间两层亭”组合成九星形式。其整体布局与天上九星、地下八卦密切相关,真可谓是“殿阁巍巍,按天上之九星而罗列;道院森森,照地下之八卦而排成”。这座院落可以说是这座道教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炎炎夏日,走进九宫八卦院,顿时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凉与惬意。一墙之隔,墙外是滚滚红尘,墙里是清凉、清净之所。游览完了九宫八卦院,再往里走,便到了第五进院落——巍阁,这是清代嘉庆年间道士高炼昌主持修建的。巍阁为单檐歇山顶,进深一间,东西互相对称。巍阁是纯阳宫内的最高建筑,登阁环眺,太原市中心的风光历历在目。《山西通志》载:“最高处,名曰小天台,登其巅,可览太原全景,朔望日香火之盛,全省首屈一指。”
太原纯阳宫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各个建筑围绕着中轴线展开,层层深入,井然有序,设计变化独特而不失整体,建筑空间意味深长。它在中国道教建筑、道教文化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是研究明清时期道教古典建筑艺术的重要范例。(太原晚报 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