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节目本来就不是专业的唱歌比赛。观众投票的标准只在于:“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如果是专业的竞赛节目,投票者应该是有门槛的。应该有一份可以量化的评分标准:音准,歌曲难度以及完成度,表演……而这些标准,我想说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去判断的。
绝大多数人,听现场就是听个响,谁把场子炒起来了,谁就更容易得到票。基本上,所有的歌综比赛都是这个套路。
此外,投票者必须只能按照评分标准的量化打分,不可以加入自己主观的偏爱和偏见。如果说我在歌手决赛的现场,可能周杰伦唱出花来我也不会把票给他(如果他还是那种我不能理解的咬字的话)。而萧亚轩,她只要站到台上,唱《最熟悉的陌生人》,只唱十个字我也会把票给她的。


这就是歌手投票的逻辑呀,只有一个标准,“你喜欢就行”。所以我看很多分析的up,分析什么音准,编曲啊,噼里啪啦……但是,我真的奇怪现场投票的观众真的有这么高的音乐素养吗?
如果是专业的竞赛节目,投票者应该是有门槛的。应该有一份可以量化的评分标准:音准,歌曲难度以及完成度,表演……而这些标准,我想说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去判断的。
绝大多数人,听现场就是听个响,谁把场子炒起来了,谁就更容易得到票。基本上,所有的歌综比赛都是这个套路。
此外,投票者必须只能按照评分标准的量化打分,不可以加入自己主观的偏爱和偏见。如果说我在歌手决赛的现场,可能周杰伦唱出花来我也不会把票给他(如果他还是那种我不能理解的咬字的话)。而萧亚轩,她只要站到台上,唱《最熟悉的陌生人》,只唱十个字我也会把票给她的。



这就是歌手投票的逻辑呀,只有一个标准,“你喜欢就行”。所以我看很多分析的up,分析什么音准,编曲啊,噼里啪啦……但是,我真的奇怪现场投票的观众真的有这么高的音乐素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