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的新老料问题,是争议已久的。最新想玩紫檀了,紫檀浩浩懂的不多,询问了不少行家,也查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众说不一!
今天咱们就探讨一下!各抒己见!
业内将天然林称为老紫檀,此称呼源于北京故宫的一些研究员,虽然木质细腻,但由于生长环境与采伐条件恶劣,生长缓慢且多空洞,可用率极低。
木材商不会担着同样的风险把这样微利的料运到国内,这样的紫檀也注定要逐渐退出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没有的东西,我们就不去说它。
近几年,一些商家为了更适合玩家的消费心里,开始把紫檀“印度小叶紫檀”后缀加上个“老料”。
且不说着样做是否会误导消费者去认为这就是天然林,单说这个“老”字在新紫檀中的定义。
一次我问一位行家,您是怎样定位紫檀老料的,他说:“放性长达五年的紫檀料,我就说它是老料”。
我问:“你可知紫檀的自然放性时间应该是多少年”?他说:“不太清楚”。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以紫檀的木质结构,它的放性,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久。五年为老料的定义,是否过于牵强。
如果这有点个放性时间来定义新老料,我们是否还需要这样的一个定义,是否还有必要去区分新老料。
如果这样区分下去的话,那结果就是混乱。
那么能否用一个合理的放性时间去定义新老料呢,比如说50年,100年?
也许可以,但是,我们又如何分辨他经过放性的时间的呢,商家又是如何知道手中的紫檀料甚至是紫檀工艺品在之前经过了多久的放性呢,这么久的放性时间,我们这一代人接触紫檀才多少年?
经过大量的实践,看过清、民 国、时期的紫檀器物,我们可以积累一定的分辨经验,但这样的经验,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对于新的消费群体,我们将如果让大家知道?
曾有人提出通过敲击去听木材发出的声音,结合它在直观上的密度,知道它的水分含有量,可这也是需要一点经验的,起码你要先听过经百年放性的紫檀料经过敲打的声音才会有所感知,这样也是不现实的。
最后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此料是经过烘干处理的,缩短了木材的天然放性时间,那么还有必要去用时间分新老料吗,新老料的差别又何在。
如果不通过时间来定义新老料了,只通过放性程度,水分含有量,那是不是新老料这两个词儿不用了,又会繁衍出湿料与干料来呢,这样定义是不是比新老料的定义更简单,更直接。
以上的话,看上去有点绕,这是为了大家能够去认真的思考,从多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社会的进步,是让人们可以更频繁的不加思索、轻松的去做一件事情,而红木行业,让大家很累,不规范,不合理,浮躁的人群成就了红木市场的混乱,最后希望所有对紫檀有感知、对紫檀市场有期望的人们,思考现在紫檀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想出一个更合理、更理性的规范方式,先从名称的定义开始。
猫眼紫檀、血檀、科檀、XJ、鸡血、这些名词儿到底是为社会服务的还是为商家取利的?
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了,为什么还选择跟风凑热闹,金星紫檀现在都要加上个满字,满金星,多少算满?
每颗珠子上有几个星儿就叫金星?
价格就可以比那没星儿的翻上一翻?
这样是否合理?这个问题以后再谈。
今天我就先对新老料的问题来探讨,大家各抒己见,不要认为自己不懂就不敢说,对市场环境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期望,有什么建议,商家在经营商上有什么难处,都要说,探讨之后,我们再发起一个投票,如果确实合理,应该大力推行,相信会对市场规范化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紫檀的定义,不能是商家说的算,要群众说的算,玩家说的算,对紫檀有感知、有良心的人说的算。
紫檀如此,海黄也一样!都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