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吧 关注:3,073贴子:89,936

后梁的二流名将战绩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丁会,张存敬,王景仁这三


IP属地:浙江1楼2024-07-28 14:39回复
    丁会:13战11胜1存疑1从攻不利
    【1】(从攻)自梁祖诛宗权,并时溥,屠朱瑄,走朱瑾,会恒以兵从,多立奇功。《旧五代史丁会传》
    【2】正月,遣丁会于兖州界徙其民数千户于许州。《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3】光启四年,东都张全义袭破河阳,逐李罕之,罕之召晋兵围河阳,全义告急。是时,梁军在魏,乃遣会及葛从周等将万人救之。会等行至河阴,谋曰:“罕之料吾不敢渡九鼎,以吾兵少而来远,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者,兵家之胜策也。”乃渡九鼎,直趋河阳,战于沇水,罕之大败,河阳围解。《新五代史丁会传》
    夏,四月,朱全忠遣其将丁会、葛从周,牛存节将兵数万救河阳。李存孝令李罕之以步兵攻城,自帅骑兵逆战于温,河东军败,安休休惧罪,奔蔡州。《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
    【4】秋,七月,李罕之引河东兵寇河阳,丁会击却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
    【5】大顺元年,梁军击魏,会及葛从周破黎阳、临河《新五代史丁会传》
    辛丑,汴将丁会、葛从周击魏,度河,取黎阳、临河,庞师古、霍存下淇门、卫县,朱全忠自以大军继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
    【6】(从攻)遂败罗弘信于内黄。《新五代史丁会传》
    春,正月,罗弘信军于内黄。丙辰,朱全忠击之,五战皆捷,至永定桥,斩首万余级。《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
    【7】梁军攻时溥于徐州,遣会别攻宿州,刺史张筠闭城距守,会堰汴水浸其东,城坏,筠降。《新五代史丁会传》
    朱全忠遣其将丁会攻宿州,克其外城。···冬,十月,壬午,宿州刺史张筠降于丁会。《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
    【8】兖州朱瑾领军三万寇单父,帝遣丁会领大军袭败之败于金乡界,杀二万余众,瑾单马遁去。《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俄而朱瑾统大军自至,归霸与丁会逆击之于金乡,瑾大败,擒贼将宗江等七十余人,曹州以宁。《旧五代史张归霸传》
    兖州朱瑾以兵万馀击单父,会及瑾战于金乡,大败之。《新五代史丁会传》
    【9】光化二年,李罕之叛晋,以潞州降梁。会自河阳攻晋泽州,下之。《新五代史丁会传》
    【10】李克用遣蕃、汉马步都指挥使李君庆将兵攻李罕之,己亥,围潞州。朱全忠出屯河阳,辛丑,遣其将张存敬救之,壬寅,又遣丁会将兵继之,大破河东兵,君庆解围去。《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11】(存疑)李罕之袭我潞州也,嗣昭率师攻潞州,与汴将丁会战于含口,俘获三千,执其将蔡延恭《旧五代史李嗣昭传》
    全忠表罕之昭义节度使,命丁会援之;与嗣昭战含口,嗣昭不利《新唐书李罕之传》
    【12】(从攻)五年,汴将李思安围潞州,以会为都招讨使、检校太尉。庄宗嗣王位,与会决谋,破汴军于夹城。《旧五代史丁会传》
    【13】(从攻不利)八月,帝御军南征,先遣周德威、李存审、丁会统大军出阴地关,攻晋州,为地道,坏城二十余步,城中血战拒守。 梁祖遣杨师厚领兵赴援,德威乃收军而退。《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代表战役:【3】沇水之战,【8】金乡之战,【10】潞州之战


    IP属地:浙江2楼2024-07-28 14:41
    回复
      王景仁:11战7胜2败1不利1平
      【1】(从攻)景仁为将骁勇刚悍,质略无威仪,临敌务以身先士卒,行密壮之《新五代史王景仁传》
      在淮南累职为都指挥使,杨行密伪署宣州节度使。《旧五代史王景仁传》
      【2】王茂章方以兵二万合师范弟师诲攻密州,破之《新唐书王师范传》
      【3】进攻沂州,败其兵,还青州,半舍而屯。《新唐书王师范传》
      【4】师範帅登、莱兵拒朱友宁于石楼,为两栅。丙子,夜,友宁击登州栅,栅中告急,师範趣茂章出战,茂章按兵不动。友宁破登州栅,进攻莱州栅。比明,茂章度其兵已疲,乃与师範合兵出战,大破之。友宁旁自峻阜驰骑赴敌,马仆,青州将张土枭斩之,传首淮南。两镇兵逐北至米河,俘斩万计,魏博之兵殆尽。《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四》
      【5】是时,梁太祖方攻郓州,闻子友宁死,以兵二十万倍道而至,景仁闭垒示怯,伺梁兵怠,毁栅而出,驱驰疾战,战酣退坐,召诸将饮酒,已而复战。太祖登高望见之,得青州降人,问:“饮酒者为谁?”曰:“王茂章也。”太祖叹曰:“使吾得此人为将,天下不足平也!”梁兵又败。《新五代史王景仁传》
      【6】(不利)王茂章攻润州,久未下,行密命茂章引兵会濛击。《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四》
      【7】天祐二年,王茂章、李德诚拔润州,杀安仁义。以王茂章为润州团练使。《新唐书杨行密传》
      润州团练使安仁义勇决得士心,故淮南将王茂章攻之,逾年不克。杨行密使谓之曰:“汝之功吾不忘也,能束身自归,当以汝为行军副使,但不掌兵耳。”仁义不从。茂章为地道入城,遂克之。《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
      【8】(从攻)佐杨师厚西入关。兵未交,知俊弃冯翊走,进克雍、华,降王建、张君练,颇预战有功,太祖嘉之。《旧五代史王景仁传》
      【9】(败)是日,景仁及晋人战,大败于柏乡,景仁归诉于太祖,太祖曰:“吾亦知之,盖韩勍、李思安轻汝为客,不从节度尔。”乃罢景仁就第,后数月,悉复其官爵。《新五代史王景仁传》
      【10】(平)以宁国节度使王景仁为淮南西北行营招讨应接使,将兵万余侵庐、寿。《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
      十二月,吴镇海节度使徐温、平卢节度使朱瑾帅诸将拒之,遇于赵步。吴征兵未集,温以四千余人与景仁战,不胜而却。景仁引兵乘之,将及于隘,吴吏士皆失色,左骁卫大将军宛丘陈绍援枪大呼曰:“诱敌太深,可以进矣。”跃马还斗,众随之,梁兵乃退。《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11】(败)吴兵既集,复战于霍丘,梁兵大败,王景仁以数骑殿,吴人不敢逼。梁之渡淮而南也,表其可涉之津,霍丘守将朱景浮表于木,徙置深渊。及梁兵败还,望表而涉,溺死者太半,吴人聚梁尸为京观于霍丘。《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代表战役:【4】石楼之战,【5】临朐之战


      IP属地:浙江3楼2024-07-28 14:42
      回复
        张存敬:23战22胜1存疑
        【1】(从攻)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由是频立殊效。《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2】(从攻)光启中,李罕之会晋军围张宗奭于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夏,四月,朱全忠遣其将丁会、葛从周,牛存节将兵数万救河阳。李存孝令李罕之以步兵攻城,自帅骑兵逆战于温,河东军败,安休休惧罪,奔蔡州。《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
        【3】(从攻)大顺二年,为诸军都虞候,佐霍存董大军收宿州,以功奏加检校兵部尚书。《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4】(从攻)太祖东征徐、兖,存敬屡有俘斩之功。凡受指顾,皆与机会,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屡加优异,以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5】(从攻)乾宁元年三月,军至新泰县,朱瑾令都将张约、李胡椒率三千人来拒战,师古遣从周、张存敬掩袭,生擒张约、李胡椒等都将数十人。《旧五代史葛从周传》
        【6】陕州节度使王珙遣使来乞师。是时,珙弟珂实为蒲帅,迭相愤怒,日寻干戈,而珙兵寡,故来求援。帝遣张存敬、杨师厚等领兵赴陕,既而与蒲人战于猗氏,大败之。《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7】(从攻)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凌魏郡,复以存敬为都指挥使。《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三月,朱全忠遣大将张存敬率师援之,屯于内黄。葛从周自邢、洺率劲骑八百入魏州。燕将刘守文、单可及闻汴军在内黄,引军往击之。存敬设伏内黄东,大败燕军,俘斩三万,生擒单可及。《旧唐书昭宗纪》
        【8】(从攻)刘守文以余众还魏州,为存敬、从周所乘,燕军复败,仁恭父子仅免。《旧唐书昭宗纪》
        【9】(从攻)李克用遣蕃、汉马步都指挥使李君庆将兵攻李罕之,己亥,围潞州。朱全忠出屯河阳,辛丑,遣其将张存敬救之,壬寅,又遣丁会将兵继之,大破河东兵,君庆解围去。《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10】(存疑)刘仁恭将幽州兵五万救沧州,营于乾宁军。葛从周留张存敬、氏叔琮守沧州寨,自将精兵逆战于老鵶堤,大破仁恭,斩首三万级,仁恭走保瓦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三年,大举,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攻浮阳,树数十栅,围刘守文累月。时幽州刘仁恭举兵来援,存敬潜军击之于乾宁军南老鸦堤。是日,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生擒马慎交已下一百余人,获马万余蹄。《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11】(从攻)及汴宋节度使朱全忠领郓、青三镇,兵强天下,遣将葛从周、张存敬寇陷邢、洺二州,乘胜北掠燕、赵。《旧唐书王镕传》
        【12】其年秋九月,引军收镇州,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翼日,镇人纳质而旋。《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13】遣张存敬会魏博兵击刘仁恭,甲寅,拔瀛州《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14】冬,十月,丙辰,拔景州,执刺史刘仁霸《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15】辛酉,拔莫州。《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16】遂西行陷祁州《旧唐书昭宗纪》
        张存敬攻刘仁恭,下二十城,将自瓦桥趣幽州,道泞不能进,乃引兵西攻易定。辛巳,拔祁州,杀刺史杨约。《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围祁州,屠之,斩刺史杨约,休兵十日。《新唐书王处存传》
        复拥众伐蓟门,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胜纪。《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17】郜方与刘守光厚,乃畀叔处直兵扰其尾,令骑将甄琼章次义丰,而存敬游弈骑已至,且战且引十馀里,执琼章。《新唐书王处存传》
        【18】处直壁沙河,存敬军河北,挑战,处直不出,涉河乃战,处直大败,亡大将十五,士死者数万。存敬收械甲以赋战士,而焚其馀,遂围定州。《新唐书王处存传》
        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中山开壁请降。《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遂移军以攻中山。定帅王郜以精甲二万战于怀德亭,尽殪之。《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张存敬攻定州,义武节度使王郜遣后院都知兵马使王处直将兵数万拒之。处直请依城为栅,俟其师老而击之。孔目官梁汶曰:“昔幽、镇合兵三十万攻我,于时我军不满五千,一战败之。今存敬兵不过三万,我军十倍于昔,奈何示怯,欲依城自固乎!”郜乃遣处直逆战于沙河,易定兵大败,死者过半,余众拥处直奔还。《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19】刘仁恭遣其子守光将兵救定州,军于易水之上,全忠遣张存敬袭之,杀六万余人。由是河北诸镇皆服于全忠。《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是月,燕人刘守光赴援中山,寨于易水之上,继为康怀英、张存敬等所败,斩获甚众。由是河朔知惧,皆弭伏焉。《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20】遂攻定州,节度使王郜奔太原,衙将王处直斩孔目官梁汶,出缣二十万乞盟,许之。《旧唐书昭宗纪》
        汴将张存敬攻城,梯冲云合,处直登城呼曰:「敝邑于朝廷未尝不忠,于籓邻未尝失礼,不虞君之涉吾地,何也?」···仍归罪于孔目吏梁问,出绢十万匹,牛酒以犒汴军。存敬修盟而退。《旧唐书王处直传》
        【21】天复元年春,太祖以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朱全忠既服河北,欲先取河中以制河东,己亥,召诸将谓曰:“王珂驽材,恃太原自骄汰。吾今断长蛇之腰,诸君为我以一绳缚之!”庚子,遣张存敬将兵三万自汜水度河出含山路以袭之,全忠以中军继其后。戊申,存敬至绛州。晋、绛不意其至,皆无守备,庚戌,绛州刺史陶建钊降之。《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22】壬子,晋州刺史张汉瑜降之。《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降晋州刺史张汉瑜,二郡平。《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23】进围河中,王珂请降。《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己未,大军至河中,存敬命缭其垣而攻之。壬戌,蒲人飏素幡以请降。庚午,帝至河中,以张存敬权领河中军府事,河中平,帝乃东还。《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代表战役:【18】怀德亭之战,【19】易水之战


        IP属地:浙江4楼2024-07-28 14:44
        收起回复
          最后补个康怀英,相当优秀的先锋,结果朱温把他当韩信用
          康怀英:16战11胜4败(1从攻败)1不利
          【1】光化元年秋,从氏叔琮伐襄、汉,怀英以一军攻下邓州。《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戊午,汴将康怀贞袭邓州,克之,擒刺史国湘。《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2】(从攻)三年,从征河朔,佐张存敬败燕军于易水之上。《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3】天复元年冬,太祖率师迎昭宗于凤翔。时李茂贞遣大将符道昭领兵万余屯武功以拒,太祖命诸军击之,以怀英为前锋,领众先登,一鼓而大破之,掳甲士六千余人,夺马二千匹。《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4】李嗣昭袭取绛州,汴将康怀英复取之。《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
          【5】二年四月,符道昭复领大军屯于虢县之汉谷。其建寨之所,前临巨涧,后倚峻阜,险不可升,太祖遣怀英提骑数千急击之。道昭以怀英兵寡,有俯视之意,乃率甲士万人,绝涧以挑战。怀英始以千骑夜斗,战酣,发伏以击之,岐军大败。《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6】秋八月,鄜帅李周彝屯军于三原,以援凤翔;太祖命怀英讨之,周彝拔军而遁,追至梨园,因攻下翟州,擒其守来献。《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7】俄而岐军屯奉天,太祖令怀英寨于岐军之东北,以备敌人。一夕,岐军大至,急攻其营。怀英以夜中不可惊动诸军,独以二千余人抗数万之众,自乙夜至四鼓,身被十余创,岐军不胜而退。《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8】(从攻)天祐三年冬,佐刘知俊破邠、凤之众五万于美原,收五十余寨《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9】(从攻)乘胜引军攻下鄜州,以功授陕州节度使。《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十一月,刘知俊、康怀贞乘胜攻鄜、延等五州,下之。加知俊同平章事,以怀贞为保义节度使。西军自是不振。《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
          【10】(不利)怀英领大军至潞,率众昼夜攻城,半月之间,机巧百变。怀英惧太祖之言,期于必取,乃筑垒环城,浚凿池堑,然而屡为晋将周德威骑军所挠,怀英不敢即战。《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五月,梁祖遣其将康怀英率兵十万围潞州,怀英驱率士众,筑垒环城,城中音信断绝。武皇遣周德威将兵赴援,德威军于余吾,率先锋挑战,日有俘获,怀英不敢即战。《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
          【11】(从攻败)夏五月,晋王率蕃汉大军攻下夹城,怀英逃归《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12】朔方节度使韩逊遣使告急,诏镇国节度使康怀贞、感化节度使寇彦卿将兵攻邠宁以救之。怀贞等所向皆捷,克宁、衍二州《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13】拔庆州南城,刺史李彦广出降。游兵侵掠及泾州之境《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14】(败)帝急召怀贞等还,遣兵迎援于三原青谷。怀贞等还,至三水,知俊遣兵据险邀之,左龙骧军使寿张王彦章力战,怀贞等乃得过。怀贞与裨将李德遇、许从实、王审权分道而行,皆与援兵不相值,至昇平,刘知俊伏兵山口,怀贞大败,仅以身免,德遇等军皆没。《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及刘知俊奔凤翔,引岐军以图灵武。太祖遣怀英率兵救之,师次长城岭,为知俊邀击,怀英败归。《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15】(败)康怀贞等与忠武节度使牛存节合兵五万屯河中城西,攻之甚急。晋王遣其将李存审、李嗣肱、李嗣恩将兵救之,败梁军于胡壁。《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
          【16】(败)十月,晋王自将自泽潞而西,遇康怀贞于解县,大破之,斩首千级,追至白径岭而还。梁兵解围,退保陕州。《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
          乾化二年秋,命为河中行营都招讨使,与晋军战于白径岭,败归于陕。《旧五代史康怀英传》
          代表战役:【3】武功之战,【5】汉谷之战


          IP属地:浙江5楼2024-07-28 14:45
          回复
            一场战神李思安
            李思安10战7胜3败(1从攻败)
            【1】时巢、蔡合从,太祖每遣侦逻,必率先独往。巢败走,思安领所部百余人追贼,杀戮掩夺,众莫敢当。《旧五代史李思安传》
            【2】寻领军袭蔡寇于郑,都将李唐宾马踬而坠,思安援槊刺追者,唐宾复其骑而还。《旧五代史李思安传》
            【3】又尝与蔡人斗,当阵生擒贼将柳行实。《旧五代史李思安传》
            【4】(从攻/多次)其后渡长淮,下天长、高邮二邑,又拒孙儒,迫濠州,皆有奇绩。《旧五代史李思安传》
            【5】三月,朱全忠遣其将李思安、张存敬将兵救魏博,屯于内黄。癸卯,全忠以中军军于滑州。刘仁恭谓其子守文曰:“汝勇十倍于思安,当先虏鼠辈,后擒绍威耳。”乃遣守文及其妹婿单可及将精兵五万击思安于内黄。丁未,思安使其将袁象先伏兵于清水之右,思安逆战于繁阳,阳不胜而却,守文逐之,及内黄之北,思安勒兵还战,伏兵发,夹击之。幽州兵大败,斩可及,杀获三万人,守文仅以身免。可及,幽州骁将,号“单无敌”,燕军失之丧气。《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6】(从攻)明日,汴、魏乘胜合兵击仁恭,破其八寨,仁恭父子烧营而遁。汴、魏之人长驱追之,至临清,拥其众入永济渠,杀溺不可胜纪。镇人亦出兵邀击于东境,自魏至沧五百里间,僵尸相枕。仁恭自是不振,而全忠益横矣。《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7】三月,癸未,王以亳州刺史李思安为北路行军都统,将兵击幽州。···李思安引兵入其境,所过焚荡无余。《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
            开平元年春,率兵伐幽州,营于桑乾河,掳获甚众,燕人大惧。《旧五代史李思安传》
            【8】(败)夏,四月,己酉,直抵幽州城下。仁恭犹在大安山,城中无备,几至不守。守光自外引兵入,登城拒守,又出兵与思安战,思安败退。《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
            【9】(败)李思安等攻潞州,久不下,士卒疲弊,多逃亡。···帝以李思安久无功,亡将校四十余人,士卒以万计,更闭壁自守,遣使召诣行在。甲午,削思安官爵,勒归本贯充役,斩监押杨敏贞。《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
            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旧五代史李思安传》
            【10】(从攻败)晋兵夜至柏乡,梁军已去,弃粮食、资财、器械不可胜计。凡斩首二万级。李嗣源等追奔至邢州,河朔大震。《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代表战役:【5】内黄北之战


            IP属地:浙江6楼2024-07-28 15:00
            回复
              张存敬丁会应该是一流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7-28 15:03
              收起回复
                干脆继续整理后梁的


                IP属地:浙江8楼2024-07-28 15:59
                回复
                  一步百计·刘鄩:18战9胜4败3不利1平1存疑
                  【1】时泰宁节度使葛从周悉将其屯邢州,鄩先遣人为贩油者入城,诇其虚实及兵所从入。丙午,鄩将精兵五百夜自水窦入,比明,军城悉定,市人皆不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2】(平·守到了王师范投降)太祖命大将葛从周攻之。时从周为节度使,领兵在外,州城为鄩所据,家属悉在城中。鄩善抚其家,移就外第,供给有礼,升堂拜从周之母。及从周攻城,鄩以板舆请母登城,母告从周曰:“刘将军待我甚至,不异于儿,新妇已下,并不失所。刘将军与尔各为其主,尔其察之。”从周歔欷而退。鄩料简城中老疾及妇人浮食百姓不足与守者,悉出之于外,与将士同甘苦,分衣食,以抗外军,戢兵禁暴,居人泰然。从周攻围既久,鄩无外援,人情稍有去就之意。一日,节度副使王彦温逾城而奔,守陴者从之而逸,鄩之守兵禁之不可,鄩即遣人从容告彦温曰:“请副使少将人出,非素遣者请勿带行。”又扬言于众曰:“素遣从副使行者即勿禁,其擅去者族之。”守民闻之皆感,奔逸者乃止。外军闻之,果疑彦温有奸,即戮之于城下,自是军城遂固。及王师范兵力渐窘,从周以祸福谕鄩,俾之革面,鄩报曰:“俟青州本使归降,即以城池还纳。”天复三年十一月,师范告降,且言先差行军司马刘鄩领兵入兖州,请释其罪,亦以告鄩,鄩即出城听命。《旧五代史刘鄩传》
                  【3】太祖幸陕,命鄩西讨,即奋取潼关,擒知俊弟知浣以献。《旧五代史刘鄩传》
                  刘鄩至潼关东,获刘知俊伏路兵蔺如诲等三十人,释之使为前导。刘知浣迷失道,盘桓数日,乃至关下,关吏纳之。如海等继至,关吏不知其已被擒,亦纳之。鄩兵乘门开直进,遂克潼关,追及知浣,擒之。《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4】(从攻)遂引兵收复长安,知俊弃郡奔凤翔。《旧五代史刘鄩传》
                  刘知俊叛,陷长安,太祖遣掞与牛存节讨之,知俊走凤翔《新五代史刘鄩传》
                  【5】(从攻)旋属晋人寇河朔,鄩奉诏与魏节度使杨师厚御之而退。《旧五代史刘鄩传》
                  七月,攻梁邢州,战于张公桥,晋军大败。《新五代史唐本纪第五》
                  【6】九月,命淮南西北面招讨应接使牛存节及开封尹刘鄩将兵讨之。冬,十月,存节等军于宿州。吴平卢节度使朱瑾等将兵救徐州,存节等逆击,破之,吴兵引归。《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7】贞明元年春,城陷,殷举族自燔,于火中得其尸,枭首以献,诏加检校太尉。《旧五代史刘鄩传》
                  【8】(存疑)晋王劳军于魏县,因帅百馀骑循河而上,觇刘鄩营。会天阴晦,鄩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裨将夏鲁奇等操短兵力战,自午至申乃得出,亡其七骑,鲁奇手杀百馀人,伤夷遍体,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六月,晋王入魏州,鄩以精兵万人自洹水移军魏县,晋王来觇,鄩设伏于河曲丛木间,俟晋王至,大噪而进,围之数匝,杀获甚众,晋王仅以身免。《旧五代史刘鄩传》
                  【9】(不利)庄宗南伐,德威闻刘鄩西寇晋阳,自幽州帅骑千人赴援。至土门关,闻贼东下,信宿至南营,知刘鄩在京城。其夜选十馀骑逼贼营,擒贼斥候者,诘其军所向,因断其腕令还,贼见之大骇。迟明,德威略贼营而过,至于临清。刘鄩起军驻贝州,德威帅前锋设伏于河上,诘且获十馀骑而还。时帝出师屯于博州,刘鄩营堂邑,德威自临清率骑五百人赴堂邑。贼闻德威之来,乃伏兵桑下,德威不之察,摩垒挑战,俘斩百馀级而还。贼自桑间歘起,众军大骇,德威控弦接战数十合。既而贼军大至,德威稍却,且战且行,与贼转斗五十馀里,会日暮,兵解。《册府元龟卷四百十四》
                  【10】时晋王出师屯博州,刘鄩军堂邑,周德威攻之,不克。《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11】(不利)刘鄩在莘久,馈运不给,晋人数抵其寨下挑战,鄩不出。晋人乃攻绝其甬道,以千馀斧斩寨木,梁人惊忧而出,因俘获而还。帝以诏书让鄩老师费粮,失亡多,不速战。《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12】(败)后数日,鄩将万馀人薄镇、定营,镇、定人惊扰。晋李存审以骑兵二千横击之,李建及以银枪千人助之,鄩大败,奔还。晋人逐之,及寨下,俘斩千计。《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13】(败)晋王为方陈于西北,存审为方陈于东南,鄩为圆陈于其中间,四面受敌。合战良久,梁兵大败,鄩引数十骑突围走。梁步卒凡七万,晋兵环而击之,败卒登木,木枝为之折,追至河上,杀溺殆尽。鄩收散卒自黎阳渡河,保滑州。《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14】二月,甲申,晋王攻黎阳,刘鄩拒之,数日,不克而去。《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15】刘鄩围张万进于兖州经年,城中危窘,晋王方与梁人战河上,力不能救。万进遣亲将刘处让乞师于晋,晋王未之许,处让于军门截耳曰:“苟不得请,生不如死!”晋王义之,将为出兵,会鄩已屠兖州,族万进,乃止。《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一》
                  【16】(不利)汴人素轻蒲兵,每遇游骑挑战,必穷追袭。存审初至,率精甲千人,内选二百,处蒲人之间,直压贼垒,贼出千骑结阵而追之,遽见我师,大骇而走,获贼骑五十而旋,自是贼军惮战,明日进军朝邑。《册府元龟卷三百六十七》
                  【17】(败)贼罄垒而出,蒲人在南,我师在北,骑军既接,蒲人小退。贼呼曰:“冀王走矣!”为贼所蹑,嗣昭以精骑抗之。大军继逼,贼遂奔溃,追斩二千级。值夜,刘鄩以馀众保营,自是闭壁不出。《册府元龟卷三百六十七》
                  【18】(败)居半月,存审谓嗣昭曰:“予所料者,惧刘鄩据渭结营,持久待我。今精兵亡败,退走无门。战穷搏人,勿谓无事。不如开其走路,然后追奔。”因令王建及牧马于沙苑,刘鄩知之,遂宵遁。我师追及渭河,弃铠投仗相蹈藉,所收辎重不可胜计,刘鄩、尹皓单骑获免。《册府元龟卷三百六十七》
                  代表战役:【1】奇袭兖州,【2】兖州保卫战
                  很幽默的奇袭太原
                  刘鄩以晋兵尽在魏州,晋阳必虚,欲以奇计袭取之,乃潜引兵自黄泽西去。晋人怪鄩军数日不出,寂无声迹,遣骑觇之,城中无烟火,但时见旗帜循堞往来。
                  晋王曰:“吾闻刘鄩用兵,一步百计,此必诈也。更使觇之,乃缚刍为人,执旗乘驴在城上耳。得城中老弱者诘之,云军去已二日矣。晋王曰:刘鄩长于袭人,短于决战,计彼行才及山下。亟发骑兵追之。
                  会阴雨积旬,黄泽道险,堇泥深尺馀,士卒援藤葛而进,皆腹疾足肿,或坠崖谷死者什二三。晋将李嗣恩倍道先入晋阳,城中知之,勒兵为备。鄩至乐平,糗粮且尽。又闻晋有备,追兵在后,众惧,将溃。鄩谕之曰:今去家千里,深入敌境,腹背有兵,山谷高深,如坠井中,去将何之!惟力战庶几可免,不则以死报君亲耳。”众泣而止。
                  周德威闻鄩西上,自幽州引千骑救晋阳,至土门,鄩已整众下山,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屯于宗城。鄩军往还,马死殆半。《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IP属地:浙江9楼2024-07-28 15:59
                  回复
                    氏叔琮:22战14胜3败2不利3存疑
                    【1】(从攻)太祖讨巢、蔡于陈、许间,叔琮奋击,首出诸校,太祖壮之,自行伍间擢为后院马军都将。《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为梁骑兵伍长,梁兵击黄巢陈、许间,叔琮战数有功,太祖壮之,使将后院马军《新五代史氏叔琮传》
                    【2】(从攻)时东伐徐、郓,多历年所,叔琮身当矢石,奋不顾命,观者许焉。累迁为指挥使,寻奏授许州刺史、检校右仆射。《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从攻徐、兖,表宿州刺史。《新五代史氏叔琮传》
                    【3】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闻朱全忠有清口之败,阴附于杨行密。全忠遣宿州刺史尉氏叔琮将兵伐之,丙申,拔唐州,擒随州刺史赵匡璘《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使氏叔琮攻唐州,刺史赵匡璠降。《新唐书赵匡凝传》
                    【4】进围隋州,执刺史赵匡璘,斩首五千级《新唐书赵匡凝传》
                    七月,帝遣氏叔琮率师伐之。未几,泌州刺史赵璠越墉来降;随州刺史赵匡琳临阵就擒。《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5】败襄州兵于邓城。《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七月,遣氏叔琮、康怀英攻匡凝,取其泌、随、邓三州。匡凝请和,乃止。《新五代史梁本纪》
                    拔邓州,执刺史国湘。匡凝惧,乞盟。《新唐书赵匡凝传》
                    【6】(存疑)太祖伐襄阳,叔琮失利,降为阳翟镇遏使;《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使攻襄阳,战数败,降为阳翟镇遏使。《新五代史氏叔琮传》
                    【7】(从攻)寻又捍御晋军于洹水有功,迁曹州刺史。《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8】(存疑)汴人乘胜攻沧州,仁恭率师援之,营于乾宁军。汴将氏叔琮逆战,燕军逗挠,退保瓦桥,乃卑辞厚礼乞师于晋,武皇遣兵逼邢、洺以应之《旧五代史刘仁恭传》
                    刘仁恭将幽州兵五万救沧州,营于乾宁军。葛从周留张存敬、氏叔琮守沧州寨,自将精兵逆战于老鸦堤,大破仁恭,斩首三万级,仁恭走保瓦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9】别将氏叔琮自马岭入,拔辽州乐平,进军榆次。《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10】(败)李克用遣内牙军副周德威击之。叔琮有骁将陈章,号"陈夜叉",为前锋,请于叔琮曰:"河东所恃者周杨五,请擒之,求一州为赏。"克用闻之,以戒德威,德威曰:"彼大言耳。"战于洞涡,德威微服往挑战,谓其属曰:"汝见陈夜叉即走。"章果逐之,德威奋铁楇击之坠马,生擒以献。因系叔琮,大破之,斩首三千级。《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11】(败)叔琮弃营走,德威追之,出石会关,又斩千余级。《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
                    【12】而氏叔琮下深泽,执大将马少安《新唐书王处存传》
                    【13】天复元年春,领大军攻拔泽、潞《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太祖下河中,取晋、绛,晋王遣使致书太祖求成,太祖以晋书词嫚,乃遣叔琮与贺德伦等攻之。叔琮自太行入,取泽、潞。《新五代史氏叔琮传》
                    【14】(不利)叔琮遂引兵北掠太原。师还,除晋州节度使。《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天复中,我师不利于潘县,汴将朱友宁、氏叔琮来逼晋阳。时诸军未集,城中大恐,德威与李嗣昭选募锐兵出诸门,攻其垒,擒生斩馘,汴人枝梧不暇,乃退。《旧五代史周德威传》
                    【15】(败)五月,汴军皆退。氏叔琮军出石会,周德威、李嗣昭以精骑五千蹑之,杀戮万计。《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
                    河东将周德威、李嗣昭以精骑五千蹑之,杀获甚众。《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
                    【16】明年,太祖屯军于岐下,晋军潜袭绛州,前军不利。晋军恃胜攻临汾,叔琮严设备御。乃于军中选壮士二人,深目虬须,貌如沙陀者,令就襄陵县牧马于道间。蕃寇见之不疑,二人因杂其行间,俄而伺隙各擒一人而来。晋军大惊,且疑有伏兵,遂退据蒲县。《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17】时太祖遣朱友宁将兵数万赴应,悉委叔琮节制。既至,诸将皆欲休军,叔琮曰:“若然,则贼必遁矣,遁则何功焉!”因夜出,潜师截其归路,遇晋军游骑数百,尽杀之《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18】遂攻其垒,拔之,斩获万余众,夺马三百匹。太祖闻之,喜谓左右曰:“杀蕃贼,破太原,非氏老不可!”《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太祖遣友宁兵万人会叔琮御晋,友宁欲休兵以待,叔琮曰:“敌闻救至必走,走则何功邪?”乃夜击之,晋人大败,逐之至于太原。太祖大喜曰:“破太原非氏老不可。”《新五代史氏叔琮传》
                    戊午,氏叔琮、朱友宁进攻李嗣昭、周德威营。时汴军横陈十里,而河东军不过数万,深入敌境,众心忷惧。德威出战而败,密令嗣昭以后军先去,德威寻引骑兵亦退。叔琮、友宁长驱乘之,河东军惊溃,禽克用子廷鸾,兵仗辎重委弃略尽。朱全忠令叔琮、友宁乘胜遂攻河东。《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
                    【19】叔琮乃长驱收汾州,与晋人转战,直抵并垒。《旧五代史氏叔琮传》
                    【20】朱友宁长驱至汾州,慈、隰二州复为汴人所据。《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
                    【21】(不利)李嗣昭、李嗣源数将敢死士夜入氏叔琮营,斩首捕虏,汴军惊扰,备御不暇。会大疫,丁卯,叔琮引兵还。《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
                    李嗣昭与李嗣源夜入汴军,斩将搴旗,敌人扞御不暇,自相惊扰。《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
                    【22】(存疑)嗣昭与周德威将兵追之,及石会关,叔琮留数马及旌旗于高冈之巅。嗣昭等以为有伏兵,乃引去《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
                    已而兵大疫,叔琮班师,令曰:“病不能行者焚之。”病者惧,皆言无恙,乃以精卒为殿而还至石会,留数骑,以大将旗帜立于高冈,晋兵疑其有伏,乃不敢追。《新五代史氏叔琮传》
                    丁卯,朱友宁烧营而遁,周德威追至白壁关,俘斩万计《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
                    代表战役:【18】蒲县南之战


                    IP属地:浙江10楼2024-07-28 16:11
                    收起回复
                      丁会低了点吧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7-28 16:12
                      收起回复
                        开始整理王彦章,我以前有点低估他水平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7-28 16:32
                        回复
                          朱珍是一流么?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7-28 16:56
                          收起回复
                            王彦章:18战7胜7败(2从攻败)2不利1平1存疑
                            【1】(从攻)从太祖征讨,所至有功,常持铁枪冲坚陷阵。《旧五代史王彦章传》
                            【2】(平)帝急召怀贞等还,遣兵迎援于三原青谷。怀贞等还,至三水,知俊遣兵据险邀之,左龙骧军使寿张王彦章力战,怀贞等乃得过。《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3】(从攻败)怀贞与裨将李德遇、许从实、王审权分道而行,皆与援兵不相值,至昇平,刘知俊伏兵山口,怀贞大败,仅以身免,德遇等军皆没。《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4】(从攻败)又令阎宝、王彦章率二千骑,会景仁于邢、洺。丁丑,景仁营于柏乡,帝遂亲征,自赞皇县东下。《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开平二年正月二日,与晋军战于柏乡,王师败绩。《旧五代史王景仁传》
                            【5】(败)梁分魏、相六州为两镇,惧魏军不从,遣彦章将五百骑入魏,屯金波亭以虞变。魏军果乱,夜攻彦章。彦章南走,魏人降晋。《新五代史王彦章传》
                            【6】(存疑)又尝与梁军对垒于濮州北,王彦章夜率精甲五千馀众伏堤坞之下。帝尝观兵于坞上,俄以十馀骑轻行登坞,梁军窃发,围帝数十重,我后骑继至,攻于围外。帝于围中跃马斩击,触锋冒刅,决围而出,合外骑接战。俄而李存审至,贼遂退走,斩首数百级。《册府元龟卷四十四》
                            六月,晋王入魏州,鄩以精兵万人自洹水移军魏县,晋王来觇,鄩设伏于河曲丛木间,俟晋王至,大噪而进,围之数匝,杀获甚众,晋王仅以身免。《旧五代史刘鄩传》
                            【7】(败)王帅银枪都陷其陈,冲荡击斩,往返十馀里。行营左厢马军都指挥使、郑州防御使王彦章军先败,西走趣濮阳。《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
                            【8】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举兵趣大梁,诏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将兵讨之。友能至陈留,兵败《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一》
                            【9】走还陈州,诸军围之。···秋,七月,惠王友能降。庚子,诏赦其死,降封房陵侯。《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一》
                            【10】梁主召问王彦章以破敌之期,彦章对曰:“三日。”左右皆失笑。彦章出,两日,驰至滑州。辛酉,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夜,命甲士六百,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会饮尚未散,彦章阳起更衣,引精兵数千循河南岸趋德胜。天微雨,朱安殷不为备,舟中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斩首数千级。时受命适三日矣。守殷以小舟载甲士济河救之,不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11】彦章进攻潘张、麻家口、景店诸寨,皆拔之,声势大振。《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12】帝遣宦者焦彦宾急趣杨刘,与镇使李周固守,命守殷弃德胜北城,撤屋为筏,载兵械浮河东下,助杨刘守备,徙其刍粮薪炭于澶州,所耗失殆半。王彦章亦撤南城屋材浮河而下,各行一岸,每遇湾曲,辄于中流交斗,飞矢雨集,或全舟覆没,一日百战,互有胜负。比及杨刘,殆亡士卒之半。《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庄宗闻之曰:“驽才大误予事!”因彻北寨,往固杨刘,与彦章军沿流竝进,相遇即战,北,至重伤者十有八九,定霸之基几坠於此《册府元龟卷四百四十三》
                            【13】(不利)己巳,王彦章、段凝以十万之众攻杨刘,百道俱进,昼夜不息,连巨舰九艘,横亘河津以绝援兵。城垂陷者数四,赖李周悉力拒之,与士卒同甘苦,彦章不能克,退屯城南,为连营以守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14】六月己亥,帝亲御军至杨刘,登城望见梁军,重壕复垒,以绝其路,帝乃选勇士持短兵出战。梁军于城门外,连延屈曲,穿掘小壕,伏甲士于中,候帝军至,则弓弩齐发,师人多伤矢,不得进。《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三》
                            六月,晋王亲援其城,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旧五代史王彦章传》
                            庄宗登垒,望见彦章为重堑以绝唐军,意轻之,笑曰:“我知其心矣,其欲持久以弊我也。”即引短兵出战,为彦章伏兵所射,大败而归。《新五代史郭崇韬传》
                            【15】(不利)崇韬筑新城凡六日,王彦章闻之,将兵数万人驰至,戊子,急攻新城,连巨舰十馀艘于中流以绝援路。时板筑仅毕,城犹卑下,沙土疏恶,未有楼鲁及守备;崇韬慰劳士卒,以身先之,四面拒战,遣间使告急于帝。帝自杨刘引大军救之,陈于新城西岸,城中望之增气,大呼叱梁军,梁人断绁敛舰;帝舣舟将渡,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16】(败)还击杨刘,战败。《新五代史王彦章传》
                            秋,七月,丁未,帝引兵循河而南,彦章等弃邹家口,复趣杨刘。甲寅,游弈将李绍兴败梁游兵于清丘驿南。段凝以为唐兵已自上流渡,惊骇失色,面数彦章,尤其深入。戊午,帝遣骑将李绍荣直抵梁营,擒其斥候,梁人益恐,又以火筏焚其连舰。王彦章等闻帝引兵已至邹家口,己未,解杨刘围,走保杨村;唐兵追击之,复屯德胜。梁兵前后急攻诸城,士卒遭矢石、溺水、□曷死者且万人,委弃资粮、铠仗、锅幕,动以千计。杨刘比至围解,城中无食已三日矣。《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17】(败)王彦章引兵逾汶水,将攻郓州,李嗣源遣李从珂将骑兵逆战,败其前锋于递坊镇,获将士三百人,斩首二百级,彦章退保中都。《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18】(败)壬申,帝以大军自杨刘济河,癸酉,至郓州,中夜,进军逾汶,以李嗣源为前锋,甲戌旦,遇梁兵,一战败之,追至中都,围其城。城无守备,少顷,梁兵溃围出,追击,破之。王彦章以数十骑走,龙武大将军李绍奇单骑追之,识其声,曰:“王铁枪也!”拔槊刺之,彦章重伤,马踬,遂擒之,并擒都监张汉杰、曹州刺史李知节、裨将赵廷隐、刘嗣彬等二百馀人,斩首数千级。《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代表战役:【10】奇袭德胜,【12】黄河沿流之战,【14】杨刘之战


                            IP属地:浙江14楼2024-07-28 17:11
                            回复
                              丁会应该一流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7-28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