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庆祥拍卖吧 关注:2贴子:80
  • 0回复贴,共1

广庆祥拍卖丨陶瓷界的红宝石——郎窑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温铜红釉非常难烧,它的着色剂是铜,必须要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之下才能烧制出来,而铜是一种特别活跃的元素,在不同窑温下,呈色也不同。
明初,喜欢红色的朱元璋倾向烧制红色釉,但是当时的红色釉总有看差强人意的地方,颜色发灰发白,明朝后期能够烧出红色釉还得益于当年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染料,这样才使得景德镇的红釉得以发扬光大,烧制成犹如宝石一般颜色的红色釉。但后来由于长年战乱,红釉瓷器烧造就逐渐衰落了。

康熙皇帝也喜欢红釉瓷器,但鲜红土也多年未曾从海外进口。那么,景德镇是如何恢复红釉瓷器的烧制呢?这和在江西担任巡抚的郎廷极有着极大的关系。
郎廷极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到五十一年(1712年)这七年中在景德镇主持御窑场的工作。郎廷极出身名门望族,家中世代为官。他这一代,家中就有四人在朝为官。他本人不仅文采了得,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能诗能画,收藏鉴赏样样通。他在景德镇做督窑官的这七年,所生产的瓷器,历史上统称为“郎窑”瓷器。

过去的窑工们有句话叫“想要穷,烧郎红”,它的意思就是郎窑红特别珍贵,极少有人能够烧出来,基本是烧十次,九次都不可行。但是,在康熙朝富裕的国力之下,景德镇御窑不惜一切代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始全力复烧红釉瓷器,最终成功创制出了全新的红釉瓷器品种——郎窑红。郎窑红因为极高的生产成品,也成为皇室专用的瓷器。这个时期的红色釉已经相当成熟,颜色鲜红,但是却艳而不俗,这样的稀世珍品也只有在财力雄厚的时候才能烧制出来。后来人们有一句话来形容它的珍贵,叫作“家有郎红,吃穿不愁”。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色非常凝厚,玻璃的质感很强,一件好的郎窑红会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来。不过,郎窑红的器口部大都是白色,与明宣德时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非常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的就被称为苹果绿,都开有纹片。清代官窑器皿都会留下款识,但郎窑红有款识的非常少,这也是郎窑的一大特色。

郎窑红被人们所吹捧,除了皇帝的厚爱,与郎廷极的朋友们也有很大关系。他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朋友——刘廷玑。刘廷玑就在《在园杂志》一书中记载:“近复郎窑为贵,紫垣(郎廷极的别号)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比摹成宣,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认。”
郎窑红和明宣德年间的宝石红的相似程度,就连历史上最大的收藏家乾隆皇帝也犯过错误,他曾将宫中收藏的一件郎窑红穿带瓶看成了宣德宝石红,还为这个瓶子写了一首诗,命令人将诗刻在瓶底上:“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也许是乾隆皇帝的推波助澜,晚清时,郎窑红成了千金难求的顶级收藏品,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现在。
诗:“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题。”


IP属地:广东1楼2024-07-26 10: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