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萎吧 关注:286,901贴子:966,847

回复:分析交流咨询,知无不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肾要发挥出其先天之本的作用,将所藏的精气供给人体其他脏腑以及四肢经络,就需要肾阳发挥其温化的作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6楼2024-12-19 20:23
回复
    肾阳就好比烧炉子的火,将炉子中的水——肾精煮沸,化作水蒸气,再由火的向上、向外的运动力带给全身脏腑,提供精气和能量。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7楼2024-12-21 20:08
    回复
      方中枸杞因其植物种子的特性,既可以补益肾精,又因其性温,又可以温肾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8楼2024-12-22 14:12
      回复
        补骨脂是豆科类植物补骨脂的果实,形状呈椭圆形,表面凹凸不平,和肾脏的形状很是相像,根据“以形补形”的思维,补骨脂可用于补肾壮阳,同时还可温暖脾胃。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9楼2024-12-23 09:27
        回复
          肾阳不足,容易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就好像炉子没有火烧不起来一样,肾阳不足会导致脾胃运转缺乏动力,补骨脂温肾阳的同时还能引部分药效至脾胃,健运脾胃功能,一举两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0楼2024-12-23 14:53
          回复
            牛膝肝肾同补,牛膝的根部在土壤中的走行不同于其他植物,它是笔直向下生长的,因此其具有向下走的特点,肝肾同处人体下焦,在最底部,因此牛膝可以将气血往下引到肝肾,进而起到补益肝肾的作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1楼2024-12-24 08:48
            回复
              茯苓,既可以健脾利湿,又可以宁心安神。一方面,脾胃是吸收运化水谷以及将所服用的药物吸收、发挥药物功效的重要场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2楼2024-12-24 21:46
              回复
                何首乌等滋阴药虽好,但脾胃不好的人吃了容易因其滋腻的特点影响脾胃功能,产生湿气,茯苓则可以起健脾利湿的辅助作用;另外,肾精不足,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没有肾水的制约容易烦扰心神,心神不安,情绪波动大,也会加重脱发,茯苓又可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3楼2024-12-25 17:24
                回复
                  诸药合用,补中有润,滋而不腻,使得肾精充足,气血旺盛,阴阳平衡,以达到滋补肾精、乌发养颜的目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4楼2024-12-26 10:14
                  回复
                    使用注意
                    ①肾精亏损的问题,不能只依靠药物解决,还需注意休息,张弛有度,同时注意规律饮食,通过水谷精微,以后天之精辅助恢复肾精。
                    ②非专业人士应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5楼2024-12-27 14:20
                    回复
                      人到中年,由于各种原因,虚劳不可避免。熬夜、酗酒、胡吃海吃、醉以入房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伤害着我们的肾。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6楼2024-12-28 13:23
                      回复
                        另外社会的压力,使得我们精神焦虑,身体僵硬紧张,晚上失眠,这些更在无形中毒害着我们的先天之本——肾。这类人常觉疲劳、腰膝酸软、行动无力、下腹部柔软松弛、尿频等表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7楼2024-12-30 18:50
                        回复
                          可以服用张仲景的补肾第一方——八味肾气丸进行调节。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8楼2024-12-31 15:43
                          回复
                            “八味肾气丸”首载于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可谓是补肾的祖方,即后代的补肾诸方,基本都是在“八味丸”基础上变化而来。比如滋阴的“六味地黄丸”,补阳的“桂附地黄丸”“右归丸”,补阳利尿的“金匮肾气丸”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9楼2025-01-02 15:17
                            回复
                              《金匮要略》中说道: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0楼2025-01-03 2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