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的前几年,故事片创作基本停滞,没有什么新故事片问世,电影市场主要放映此前出品的“三战一游击”(《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和四部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奇袭》《铁道卫士》)。此外,《小兵张嘎》《鸡毛信》《突破乌江》《海鹰》等,也曾经短时间复映过。
1970年国庆节,北影精心摄制的第一部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问世,开创了恢复艺术影片生产的先河。经过努力,1971春节公映《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9月公映《沙家浜》,1972年春节公映《白毛女》和钢琴交响乐,5月公映《海港》(后又重拍,因此有1972、1973年两个版本),国庆节公映《奇袭白虎团》,至此,八个样板戏全部搬上银幕。接着,又着手继续出品《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沂蒙颂》《草原儿女》等第二批样板戏电影,1976年国庆节,八一厂完成了最后一部 ——《红云岗》。
第一批新故事片的公映是1974年春节,一次公映了四部电影:上影的《火红的年代》和长影的《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此后,每个重大节日基本都能推出一批新故事片,特别是1976年国庆节,一口气推出了十部彩色故事片:《山花》《芒果之歌》《锁龙湖》《青春似火》《新风歌》《南海长城》《山村新人》《江水滔滔》《山里红梅》《寄托》,这在现在都是很罕见的。不过,随着六天后四个人被捕,这些电影中的大多数封箱入库,直到世纪之交,其中一部分才以VCD、DVD等形式与观众见面,可以说,影片的生命周期只有一周。
据我对1974年以来报纸刊登的电影预告消息统计,从1973至1977年,出品并正式公映的新故事片共计58部,不包括未能完成最终摄制或摄制完成后未能正式公映的影片。按年度出品数,1973年为4部,1974年为10部,1975年为20部,1976年为24部。从题材看(每类题材我各点五部),工业题材有《创业》《火红的年代》《开山的人》《沸腾的群山》《战船台》,农村题材有《艳阳天》《青松岭》《金光大道》《牛角石》《春潮急》,军事题材有《难忘的战斗》《南海长城》《南海风云》《海霞》《侦察兵》,卫生教育题材有《无影灯下颂银针》《春苗》《决裂》《红雨》《雁鸣湖畔》,儿童题材有《闪闪的红星》《阿夏河的秘密》《向阳院的故事》《烽火少年》《黄河少年》,等等。值得一提的是,58部电影中,彩色影片有50部,黑白影片只有8部,彩色影片占比高达86%。
十年期间故事片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重拍了此前已经出品的一批老故事片,包括《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青松岭》《年青的一代》,这些老故事片观众都太熟悉了,所以对新片的反响不一,不少观众认为《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不如老版,《渡江侦察记》《年青的一代》基本与老版打了个平手,至少不输于老版,《青松岭》则公认新版水平超过了老版。其实,《战洪图》也是重拍片,只是老版直到世纪之交才以DV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当时无法比较。《艳阳天》《第二个春天》《南海长城》也在十年之前启动过,但中途下马了。《万水千山》也重拍了新版本,不过拍完已是1977年,未计入十年的出品数。
十年电影中,长影和上影是主力军,分别完成18部和15部,北影略少一些,完成11部,八一厂只有5部,是四大制片厂中最少的,珠影、西影、峨影也分别推出3部、3部、2部,其中珠影的《枫树湾》和西影的《碧海红波》口碑相当不错。广西也生产了第一部故事片《主课》,但反响不大。
同时,十年期间也有译制片,填补了国产片源不足,主要是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和罗马尼亚等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如《海岸风雷》《卖花姑娘》《多瑙河之波》《回故乡之路》等,乃至民间有了顺口溜:“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朝鲜电影有哭有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当然,还有一句自嘲的“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但是,除《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外,苏联和东欧追随苏联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不再放映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更是不见踪影,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引进并在内部相当大范围放映了《山本五十六》《啊!海军》《日本海大海战》《军阀》等日本电影,目的是批判日本军国主义,所以,那个顺口溜又加了一句:“日本电影内部发票”。
1970年国庆节,北影精心摄制的第一部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问世,开创了恢复艺术影片生产的先河。经过努力,1971春节公映《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9月公映《沙家浜》,1972年春节公映《白毛女》和钢琴交响乐,5月公映《海港》(后又重拍,因此有1972、1973年两个版本),国庆节公映《奇袭白虎团》,至此,八个样板戏全部搬上银幕。接着,又着手继续出品《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沂蒙颂》《草原儿女》等第二批样板戏电影,1976年国庆节,八一厂完成了最后一部 ——《红云岗》。
第一批新故事片的公映是1974年春节,一次公映了四部电影:上影的《火红的年代》和长影的《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此后,每个重大节日基本都能推出一批新故事片,特别是1976年国庆节,一口气推出了十部彩色故事片:《山花》《芒果之歌》《锁龙湖》《青春似火》《新风歌》《南海长城》《山村新人》《江水滔滔》《山里红梅》《寄托》,这在现在都是很罕见的。不过,随着六天后四个人被捕,这些电影中的大多数封箱入库,直到世纪之交,其中一部分才以VCD、DVD等形式与观众见面,可以说,影片的生命周期只有一周。
据我对1974年以来报纸刊登的电影预告消息统计,从1973至1977年,出品并正式公映的新故事片共计58部,不包括未能完成最终摄制或摄制完成后未能正式公映的影片。按年度出品数,1973年为4部,1974年为10部,1975年为20部,1976年为24部。从题材看(每类题材我各点五部),工业题材有《创业》《火红的年代》《开山的人》《沸腾的群山》《战船台》,农村题材有《艳阳天》《青松岭》《金光大道》《牛角石》《春潮急》,军事题材有《难忘的战斗》《南海长城》《南海风云》《海霞》《侦察兵》,卫生教育题材有《无影灯下颂银针》《春苗》《决裂》《红雨》《雁鸣湖畔》,儿童题材有《闪闪的红星》《阿夏河的秘密》《向阳院的故事》《烽火少年》《黄河少年》,等等。值得一提的是,58部电影中,彩色影片有50部,黑白影片只有8部,彩色影片占比高达86%。
十年期间故事片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重拍了此前已经出品的一批老故事片,包括《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青松岭》《年青的一代》,这些老故事片观众都太熟悉了,所以对新片的反响不一,不少观众认为《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不如老版,《渡江侦察记》《年青的一代》基本与老版打了个平手,至少不输于老版,《青松岭》则公认新版水平超过了老版。其实,《战洪图》也是重拍片,只是老版直到世纪之交才以DV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当时无法比较。《艳阳天》《第二个春天》《南海长城》也在十年之前启动过,但中途下马了。《万水千山》也重拍了新版本,不过拍完已是1977年,未计入十年的出品数。
十年电影中,长影和上影是主力军,分别完成18部和15部,北影略少一些,完成11部,八一厂只有5部,是四大制片厂中最少的,珠影、西影、峨影也分别推出3部、3部、2部,其中珠影的《枫树湾》和西影的《碧海红波》口碑相当不错。广西也生产了第一部故事片《主课》,但反响不大。
同时,十年期间也有译制片,填补了国产片源不足,主要是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和罗马尼亚等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如《海岸风雷》《卖花姑娘》《多瑙河之波》《回故乡之路》等,乃至民间有了顺口溜:“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朝鲜电影有哭有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当然,还有一句自嘲的“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但是,除《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外,苏联和东欧追随苏联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不再放映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更是不见踪影,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引进并在内部相当大范围放映了《山本五十六》《啊!海军》《日本海大海战》《军阀》等日本电影,目的是批判日本军国主义,所以,那个顺口溜又加了一句:“日本电影内部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