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种制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反映生源涨跌还是面子
分数线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是为了反映一个学校大体的生源质量,而不是为了去配合学校玩各种花样去忽悠考生。
只要是做统计,就不可能百分百还原真实情况,总归是有些误差的,而统计者的任务是尽可能的去还原真实情况,而不是认准一个标准严守一个标准,显得自己不偏不倚公正且有原则。我们要的是尽可能的接近真实情况的排名,而不是机械化的按照一个死规则去排名,机械的按照一个规则排名,那就不是人做的事情,是机器做的事情,输入一个算法或者说是规则,他可以自动的给出结果。而人不同于机器不可能被机器取代的很重要一点是人会变通,会就事论事。
高校招生花样百出,每年都有不同的玩法,如果还坚守一个老规则,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就事论事,还扬言一直都是这样,那做出的表的质量可想而知。如果指制表师们做的表不能真实反映生源质量,就会慢慢被观众抛弃,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吧里经常会冒出分数线没有意义了的言论来。分数线如果能反映出相对真实的生源质量,那肯定是有意义的,大家都会拿来做参考,就是因为离真实情况越差越远,简单粗暴的按一个规则统计越来越不能反映真实的生源质量,群众才会说分数线没意义了,所以大家也不再把分数线当回事,也不会再拿他做参考了。胜亦不喜,败亦不忧。
就拿今年陕西举例,华科大部分生源都是644以上,却有几个土木在605,吧主便武断的按605来算华科的分数,并且排名排在很靠后。同样的情况还有哈哈669到616,东南653到622,导致这几校排名非常靠后,那我想请问一下,这几校真实的生源质量真的像吧主排名那样靠后吗?如果不是,这么排的意义是什么?其他没断档的学校就算赢了,会开心吗?自欺欺人吗?骗自己很容易。还有我记得某年,西交在某省份主代码放9个人,其他的代码几十个人都不算了,这种算法能反映真实生源情况吗?骗鬼呢?
现在断档情况很严重,比过去多多了,如果都按断档的分数计入排名,那这种分数线排出来的名一毛钱价值都没有,大家都可以放弃了。我们就算没学过统计学,从小也知道做统计要去掉极值,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但是我们的制表师是只看极值,那这种表的质量可想而知。
如果非要说要有一个什么规矩或者原则的话,我觉得拿各校招生人数的前80%左右的生源来对比,是具有可比性的,就在80%左右那划一道线,哪些算哪些不算,就看有多少人,如果是前80%左右,不管是什么专业,都算进去,如果是末尾10-20%,不管什么专业,都可以不算。这个就要靠吧主或者各制表师来具体把握了。这种算法不是不承认后面人的学历,是为了统计需求,去掉了极值部分,使统计数据更能真实的反映生源质量。
如果吧主还坚持自己的那一套算某些专业不算某些专业的算法,吵架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变少,而且越来越不能反映真实的生源情况,大家也会逐渐抛弃。但是如果吧主能采取我的建议,采取灵活的取舍,看起来虽然没有之前公正,但是大家会更信服这样的结果,也更有公信力,如果把这个标准一以贯之,对所有学校一视同仁,大家也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也会心服口服,这样的表格也更有参考价值,大家也更清楚自己学校生源是涨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