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吧 关注:445贴子:2,385
  • 2回复贴,共1

微权之恶,不容小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报,揭露了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东村镇原党委书记张尔斌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张尔斌在担任镇党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项目承揽、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贿赂。同时,他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多次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此外,张尔斌还涉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如干预司法活动、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
张尔斌,一个偏远小镇的党委书记,本应是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却最终沦为了贪腐的阶下囚。这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让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官”,走上了贪腐的不归路?是权力的诱惑?还是内心的贪婪?或许,两者兼有之。当手中的权力失去了监督和制约,当个人的欲望膨胀到无法遏制,贪腐的恶果便悄然滋生。
我们常常说“位高权重”,但往往忽视了基层干部的“微权”同样承载着重大责任。他们直接面对群众,是党的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微权”,一旦被私欲侵蚀,就能成为伤害群众的利刃。这起案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权力大小,都必须置于阳光之下,接受人民的监督。
“苍蝇”虽小,却能传播疾病;“微腐”虽轻,却能侵蚀民心。这起案件中的乡镇干部,虽然级别不高,但其行为却严重违背了党的宗旨,伤害了群众的感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反腐没有禁区,也没有终点。我们必须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任何腐败行为零容忍,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这起案件的发生,也暴露出基层监督机制的不足和漏洞。如何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基层权力运行和监管机制,确保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运行;另一方面,要加强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畅通举报渠道,让群众成为反腐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这起案件的处置不仅是对涉案人员的惩罚,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警示。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位,都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底线、不越红线。同时,各级党组织也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这起基层“蝇贪”案虽然只是众多反腐案例中的一个缩影,但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却是深刻而警醒的。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在公正中受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4-07-18 11:20回复
    微权之恶,不容小觑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4-07-18 11:23
    回复
      现在腐败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基层腐败、微腐败、新型腐败都应该要严防死守,抓住一例,查处一例。


      IP属地:陕西3楼2024-11-08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