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合频道 > 民生关注 > 往期内容回顾“轮椅”画家
2009年6月22日 作者:民生关注 来源:石家庄广电网 【导语】(纪事1 全景 电视)
品人生百态,说百姓故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画家,一位令人钦佩的农民业余画家,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用画笔书写了灿烂的的人生。
【录播】
他今年36岁,十五岁时的一场大病,让他的肌肉完全萎缩,失去了作为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活动能力。但每次面对画板,他原本无力的双手却变得异常活和熟练,如蝴蝶般上下飞舞,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作。一个残疾的青年,依靠着自己的坚强与执着,走出了一段轮椅上的精彩人生,他就是辛集市的残疾画家——周子强。
(淡入淡出)
【同期声】
周子强轮椅前行的同期声
【录播】
周子强出生于辛集市的周家庄村,这里曾是大画家赵望云的故乡。也许是乡土亲缘,他儿时就喜欢涂鸦,还用蜡笔把连环画册《西厢记》里的人物涂上各种颜色,俨然像个得意的小画家。
【同期声】
周子强:我小时候就是观察能力特别强,看那个列车,都头大,然后后面一直小下去。
(闪白)
【录播】
镜头加音乐
【同期声】
周子强:那时候,发现蹲下去以后,不扶东西就站不起来。
【录播】
音乐加镜头
【同期声】
周子强:后来发现,越来越严重,一点力气都没有。
【录播】
音乐加镜头
【同期声】
周子强:上几天学,就去看病,到处去看病。基本上就没怎么好好上过学。
(淡入淡出)
【录播】
天有不测风云,周子强十五岁那年,竟然被确诊为全身肌肉萎缩,当时诊断的医生甚至断言,他最多只能活到十八岁。
【同期声】
周子强:我当时就是觉得,太不公平了,我来这里看病,当然想能够看好,能够回到学校去念书。
周子强的母亲:那个时候,也是我们最觉得难的时候,孩子很不容易。
【录播】
灾难来的太过突然,小子强一下子无法接受,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他开始思考:仅有的三年时间里,应该怎样度过。
【同期声】
周子强:我一直在想,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幸福的意义,剩下的三年,我应该怎样好好地度过。
(淡入淡出)
【同期声】
老师指导周子强绘画同期声。
【录播】
几经思考之后,小子强下定决心,要在绘画上有所成就,他选择了国画中工序最为繁琐的工笔画,每天勤奋练习。
【同期声】
周子强:可能生命没有多长时间了,但是我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让人们都知道我。
【录播】
周子强原本在一家福利工厂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就自己一个人研究绘画。在那段时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八个小时左右。
【同期声】
周子强: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有的是时间,我不行,我只有三年时间,我得抓紧时间。
周子强母亲:我的孩子特别的努力,他简直就是拿生命在绘画。
【录播】
周子强全身肌肉萎缩,为完成一幅画作,他常常要付出十倍于正常人的努力。
【同期声】
周子强:我都得把画订到一个板子上,然后这么转动这个板子绘画。
【口播】
(纪事2 电视)
创作《红楼梦》人物画,是周子强的夙愿。只因对书中那些女士的个性把握不准,难以下笔。1998年,他摇着轮椅去图书馆借来一本周汝昌著的《红楼梦新证》,仔细进行研究。
【同期声】
辛集市作家 张诚:他当时觉得每句话都挺好,就一句一句的抄,最后把一本书都抄了下来。
周子强:抄了整整三个月,才全部抄完。
【录播】
经过一段孜孜不倦的精工细描,清新典雅、构图严谨、富有诗意的“金陵十二钗”,展现在世人面前。林黛玉的孤芳自赏,王熙凤的聪颖尖刻,都在周子强的笔下表现的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同期声】
辛集市画家 王俊亮:他画画现在技法上很有突破,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辛集市作家 张诚:他对艺术的追求非常的执着,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录播】
周子强的绘画取得成功。1995年,他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创作了工笔人物画《穆桂英挂帅》,入选“巾帼书画展”,赢得中外观众的喝彩。2003年5月,他又创作了以抗非典胜利为题材的《祝福》,在石家庄市残联举办的“三和杯”书画大赛中名列榜首。他所绘制的《花容》《似水流年》等画作也获得了一致好评。
【同期声】
辛集市画家 王俊亮:他对艺术非常的执着,到了一个非常痴迷的程度。
辛集市作家 张诚: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个画家,他将来还会有更大的成就。
【录播】
醉心画作让周子强忘记了病魔的威胁,如今的他虽然双腿行动不便,但身体状况平稳,他认为自己是获得了“重生”。
【同期声】
周子强:我就想在这个艺术能够继续有所成就,我希望将来有一天,人们都能记住我的作品
2009年6月22日 作者:民生关注 来源:石家庄广电网 【导语】(纪事1 全景 电视)
品人生百态,说百姓故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画家,一位令人钦佩的农民业余画家,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用画笔书写了灿烂的的人生。
【录播】
他今年36岁,十五岁时的一场大病,让他的肌肉完全萎缩,失去了作为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活动能力。但每次面对画板,他原本无力的双手却变得异常活和熟练,如蝴蝶般上下飞舞,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作。一个残疾的青年,依靠着自己的坚强与执着,走出了一段轮椅上的精彩人生,他就是辛集市的残疾画家——周子强。
(淡入淡出)
【同期声】
周子强轮椅前行的同期声
【录播】
周子强出生于辛集市的周家庄村,这里曾是大画家赵望云的故乡。也许是乡土亲缘,他儿时就喜欢涂鸦,还用蜡笔把连环画册《西厢记》里的人物涂上各种颜色,俨然像个得意的小画家。
【同期声】
周子强:我小时候就是观察能力特别强,看那个列车,都头大,然后后面一直小下去。
(闪白)
【录播】
镜头加音乐
【同期声】
周子强:那时候,发现蹲下去以后,不扶东西就站不起来。
【录播】
音乐加镜头
【同期声】
周子强:后来发现,越来越严重,一点力气都没有。
【录播】
音乐加镜头
【同期声】
周子强:上几天学,就去看病,到处去看病。基本上就没怎么好好上过学。
(淡入淡出)
【录播】
天有不测风云,周子强十五岁那年,竟然被确诊为全身肌肉萎缩,当时诊断的医生甚至断言,他最多只能活到十八岁。
【同期声】
周子强:我当时就是觉得,太不公平了,我来这里看病,当然想能够看好,能够回到学校去念书。
周子强的母亲:那个时候,也是我们最觉得难的时候,孩子很不容易。
【录播】
灾难来的太过突然,小子强一下子无法接受,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他开始思考:仅有的三年时间里,应该怎样度过。
【同期声】
周子强:我一直在想,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幸福的意义,剩下的三年,我应该怎样好好地度过。
(淡入淡出)
【同期声】
老师指导周子强绘画同期声。
【录播】
几经思考之后,小子强下定决心,要在绘画上有所成就,他选择了国画中工序最为繁琐的工笔画,每天勤奋练习。
【同期声】
周子强:可能生命没有多长时间了,但是我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让人们都知道我。
【录播】
周子强原本在一家福利工厂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就自己一个人研究绘画。在那段时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八个小时左右。
【同期声】
周子强: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有的是时间,我不行,我只有三年时间,我得抓紧时间。
周子强母亲:我的孩子特别的努力,他简直就是拿生命在绘画。
【录播】
周子强全身肌肉萎缩,为完成一幅画作,他常常要付出十倍于正常人的努力。
【同期声】
周子强:我都得把画订到一个板子上,然后这么转动这个板子绘画。
【口播】
(纪事2 电视)
创作《红楼梦》人物画,是周子强的夙愿。只因对书中那些女士的个性把握不准,难以下笔。1998年,他摇着轮椅去图书馆借来一本周汝昌著的《红楼梦新证》,仔细进行研究。
【同期声】
辛集市作家 张诚:他当时觉得每句话都挺好,就一句一句的抄,最后把一本书都抄了下来。
周子强:抄了整整三个月,才全部抄完。
【录播】
经过一段孜孜不倦的精工细描,清新典雅、构图严谨、富有诗意的“金陵十二钗”,展现在世人面前。林黛玉的孤芳自赏,王熙凤的聪颖尖刻,都在周子强的笔下表现的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同期声】
辛集市画家 王俊亮:他画画现在技法上很有突破,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辛集市作家 张诚:他对艺术的追求非常的执着,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录播】
周子强的绘画取得成功。1995年,他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创作了工笔人物画《穆桂英挂帅》,入选“巾帼书画展”,赢得中外观众的喝彩。2003年5月,他又创作了以抗非典胜利为题材的《祝福》,在石家庄市残联举办的“三和杯”书画大赛中名列榜首。他所绘制的《花容》《似水流年》等画作也获得了一致好评。
【同期声】
辛集市画家 王俊亮:他对艺术非常的执着,到了一个非常痴迷的程度。
辛集市作家 张诚: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个画家,他将来还会有更大的成就。
【录播】
醉心画作让周子强忘记了病魔的威胁,如今的他虽然双腿行动不便,但身体状况平稳,他认为自己是获得了“重生”。
【同期声】
周子强:我就想在这个艺术能够继续有所成就,我希望将来有一天,人们都能记住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