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符合(√)不符合(×) 整改措施 责任人 期限 效果验证 备注
1 行走主动轮 ⑴车轮踏面磨损:≤5mm 直尺 □
⑵与下横梁连接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⑶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⑷与驱动系统连接紧固可靠 扳手 □
2 行走从动轮 ⑴车轮踏面磨损:≤5mm 直尺 □
⑵与下横梁连接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⑶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3 行走导向轮 ⑴导向轮踏面磨损:≤3mm 直尺 □
⑵紧固件无松动,卡簧无脱槽 目测 扳手 □
⑶轴承无损坏,无缺油 目测 □
⑷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4 行走驱动系统 ⑴机构连接紧固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⑶电机减速机表面温度≤65℃ 温度计及手摸感觉 □
⑷减速机无漏油,内部油量充足 目测 □
5 行走水平导向轮与地轨间隙 ≤3mm 直尺 □
*6 行走导向轮架 ⑴结构无变形 目测 □
⑵焊缝无开裂 目测 □
⑶紧固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7 下横梁 ⑴各连接焊缝无开裂 目测 □
(2)下横梁与方法兰焊缝要求:无开裂、无变形、焊缝高10mm夹角45°、无任何烧伤夹渣焊瘤及横纵向裂纹、表面平整高低差≤0.5mm(立焊缝≤1.5mm)、不得出现严重咬边(咬边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的10%,咬边深度不超过0.4 mm)和未焊透现象 直尺目测 □
*8 立柱焊缝 ⑴立柱与下法兰板焊缝无开裂、无变形、焊缝高10mm夹角45°、无任何烧伤夹渣焊瘤及横纵向裂纹、表面平整高低差≤0.5mm(立焊缝≤1.5mm)、不得出现严重咬边(咬边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的10%,咬边深度不超过0.4 mm)和未焊透现象 直尺目测 □
⑵立柱与中法兰板焊缝(要求同上) 目测 直尺 □
⑶立柱与上法兰板焊缝(要求同上) 目测 直尺 □
9 立柱残余变形 ⑴下立柱应无明显永久变形,立柱上升降导轨的直线度≤2mm 吊铅垂线 □
⑵上立柱应无明显永久变形,立柱上升降导轨的直线度≤2mm 吊铅垂线 □
10 行走机械缓冲器 ⑴下横梁和上横梁两端缓冲器均应紧固可靠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缓冲器缓冲体无明显永久变形和裂纹等缺陷 目测 □
*11 立柱上下法兰连接 ⑴上法兰与上横梁、下法兰与下横梁结合面连接紧密无缝隙 直尺 目测 □
⑵所有紧固螺栓无缺失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⑶所有紧固连接件无碰伤等损坏现象 目测 □
*12 立柱中法兰连接 打开检修孔检查:⑴所有紧固螺栓无缺失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所有紧固连接件无碰伤等损坏现象 目测 □
⑶两法兰结合面连接紧密无缝隙 直尺 目测 □
*13 上横梁 ⑴各结构连接焊缝无开裂和其它损伤 直尺 目测探 □
⑵与立柱方法兰板焊缝无开裂、无变形、焊缝高10mm夹角45°、无任何烧伤夹渣焊瘤及横纵向裂纹、表面平整高低差≤0.5mm(立焊缝≤1.5mm)、不得出现严重咬边(咬边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的10%,咬边深度不超过0.4 mm)和未焊透现象 直尺目测 □
14 升降驱动系统 ⑴机构连接紧固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⑶电机减速机表面温度≤65℃ 温度计及手摸感觉 □
⑷减速机无漏油,内部油量充足 目测 □
15 上水平导向轮 ⑴导向轮踏面磨损:≤3mm 直尺 □
⑵紧固件无松动,卡簧无脱槽 目测 □
⑶轴承无损坏,无缺油 目测 □
⑷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16 上水平导轮与天轨侧面间隙 ≤3mm 钢板尺 □
17 上水平导轮架 ⑴结构无变形 目测 □
⑵焊缝无开裂 目测 □
⑶紧固无松动 扳手 □
*18 升降牵引钢丝绳 以下如不满足必须更换钢绳:⑴钢绳表面无明显磨损和腐蚀 目测 □
⑵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钢丝总数的2% 目测 □
⑶外层钢丝磨损≤钢丝直径的40% 目测 □
⑷钢绳无明显扭结、压扁或散股 目测 □
19 升降牵引链条 ⑴销轴、滚子、链板无明显磨损 目测 □
⑵链条无明显变形伸长 目测 □
⑶所有链板、链接头无松脱丢失变形 目测 □
20 升降牵引链轮 以下如不满足必须更换链轮⑴链齿齿厚、齿宽减少不大于10% 目测 □
⑵链齿、轮缘或轮毂无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目测 □
*21 升降卷筒 以下如不满足必须更换卷筒:⑴卷筒壁厚磨损减小不大于10% 目测 □
⑵卷筒表面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目测 □
22 升降滑轮 ⑴轮槽壁厚磨损减小不大于10% 目测 □
⑵轮缘或轮毂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目测 □
⑶运行中轴承温度≤65℃无异常噪音 手摸 耳听 □
23 曳引轮 ⑴槽深(槽内钢绳顶点至曳引轮外园尺寸)应一致,差距≤1.5mm 直尺 □
⑵轮缘或轮毂无裂纹等缺陷 目测 □
⑶轮槽磨损槽底至钢绳间隙>1mm 直尺 □
⑷轮槽在切口下面的轮缘厚度应≥钢绳直径 目测 □
24 升降和配重导轨 ⑴无明显磨损,不均匀磨损深度≤2mm 直尺 目测 □
⑵接头错位高低差≤0.3mm 目测 扳手 □
⑶接头间隙≤0.5mm 目测 □
⑷与立柱连接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
⑸与立柱焊接焊缝牢固无开裂 目测 □
25 升降牵引链条端部连接 ⑴打开载货台吊架盖板检查链条接头,销轴卡片固定牢固无松脱,调整螺母紧固牢靠 目测 □
⑵检查配重铁上部链接头销轴卡片固定牢固无松脱 目测 □
⑶链条接座与配重铁焊接牢固无开裂无变形 目测 □
26 升降牵引钢绳端部连接 ⑴检查配重端钢绳连接,绳夹无松脱缺件且紧固牢靠,间距为6~7倍钢绳直径,第一绳夹尽量靠近套环且不可紧固中损坏外层钢丝 目测 扳手 □
⑵检查上横梁或载货台端钢绳连接(要求同上) 目测 □
⑶检查卷筒端钢绳连接,压板螺栓紧固可靠,螺杆无拉弯变形,钢绳缠绕紧密,在各压板间无抽动和松弛现象 目测 □
⑷卷筒上固定钢绳安全圈≥2.5圈 目测 □
*27 配重铁 ⑴导轮架无变形焊缝无开裂 目测 □
⑵配重导轮、轮轴紧固件无松动,卡簧无脱槽 目测 □
⑶导轮轴承无损坏,无缺油,无异常噪音,导轮无明显磨损 目测 □
⑷配重铁整体组装无扭曲,组合螺栓无松动无损坏 目测 扳手 □
28 载货台 ⑴整体无永久变形 目测 □
⑵所有连接焊缝无开焊断裂迹象(参照以上焊缝要求) 目测 □
29 货叉 ⑴所有叉体无永久变形、裂纹等损坏迹象 目测 □
⑵所有导向轴承(滚轮)无损坏,运行无异常噪音 目测 耳听 □
⑶所有链条松紧适度,运行无卡阻现象,链条接头连接紧固可靠 直尺 □
⑷所有机械挡块无松动丢失损坏,安装位置正确功能可靠 目测 □
⑸叉中位时上中下叉端部对齐,错位≤±3 直尺 □
⑹两叉中心安装平行度≤2mm 水平仪 □
30 货叉驱动系统 ⑴机构连接紧固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目测 耳听 □
⑶电机减速机表面温度≤65℃ 手摸或温度计 □
⑷减速机无漏油,内部油量充足 目测 扳手 □
31 机械车挡 ⑴地轨车挡与地基连接可靠,焊缝无开裂,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天轨车挡与货架连接可靠,焊缝无开裂,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32 夹轨器 ⑴夹轨器与下横梁紧固可靠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夹轨器与地轨下面(防翻面)距离3~5mm 目测 直尺 □
⑶夹轨器与地轨侧面(垂直面)距离5~7mm 目测 直尺 □
33 扫轨板 下横梁扫轨板和加强筋板与地轨上面间隙≥6mm 目测 直尺 □
34 载货台下部机械缓冲器 ⑴不得缺失 目测 □
⑵固定牢靠 目测 □
⑶缓冲体无裂纹或其它损坏 目测 □
35 金属结构总装垂直度 立柱上升降导轨在全长范围内对地轨上面垂直度≤3mm 吊重锤 □
36 其他方面
1 行走主动轮 ⑴车轮踏面磨损:≤5mm 直尺 □
⑵与下横梁连接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⑶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⑷与驱动系统连接紧固可靠 扳手 □
2 行走从动轮 ⑴车轮踏面磨损:≤5mm 直尺 □
⑵与下横梁连接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⑶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3 行走导向轮 ⑴导向轮踏面磨损:≤3mm 直尺 □
⑵紧固件无松动,卡簧无脱槽 目测 扳手 □
⑶轴承无损坏,无缺油 目测 □
⑷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4 行走驱动系统 ⑴机构连接紧固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⑶电机减速机表面温度≤65℃ 温度计及手摸感觉 □
⑷减速机无漏油,内部油量充足 目测 □
5 行走水平导向轮与地轨间隙 ≤3mm 直尺 □
*6 行走导向轮架 ⑴结构无变形 目测 □
⑵焊缝无开裂 目测 □
⑶紧固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7 下横梁 ⑴各连接焊缝无开裂 目测 □
(2)下横梁与方法兰焊缝要求:无开裂、无变形、焊缝高10mm夹角45°、无任何烧伤夹渣焊瘤及横纵向裂纹、表面平整高低差≤0.5mm(立焊缝≤1.5mm)、不得出现严重咬边(咬边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的10%,咬边深度不超过0.4 mm)和未焊透现象 直尺目测 □
*8 立柱焊缝 ⑴立柱与下法兰板焊缝无开裂、无变形、焊缝高10mm夹角45°、无任何烧伤夹渣焊瘤及横纵向裂纹、表面平整高低差≤0.5mm(立焊缝≤1.5mm)、不得出现严重咬边(咬边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的10%,咬边深度不超过0.4 mm)和未焊透现象 直尺目测 □
⑵立柱与中法兰板焊缝(要求同上) 目测 直尺 □
⑶立柱与上法兰板焊缝(要求同上) 目测 直尺 □
9 立柱残余变形 ⑴下立柱应无明显永久变形,立柱上升降导轨的直线度≤2mm 吊铅垂线 □
⑵上立柱应无明显永久变形,立柱上升降导轨的直线度≤2mm 吊铅垂线 □
10 行走机械缓冲器 ⑴下横梁和上横梁两端缓冲器均应紧固可靠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缓冲器缓冲体无明显永久变形和裂纹等缺陷 目测 □
*11 立柱上下法兰连接 ⑴上法兰与上横梁、下法兰与下横梁结合面连接紧密无缝隙 直尺 目测 □
⑵所有紧固螺栓无缺失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⑶所有紧固连接件无碰伤等损坏现象 目测 □
*12 立柱中法兰连接 打开检修孔检查:⑴所有紧固螺栓无缺失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所有紧固连接件无碰伤等损坏现象 目测 □
⑶两法兰结合面连接紧密无缝隙 直尺 目测 □
*13 上横梁 ⑴各结构连接焊缝无开裂和其它损伤 直尺 目测探 □
⑵与立柱方法兰板焊缝无开裂、无变形、焊缝高10mm夹角45°、无任何烧伤夹渣焊瘤及横纵向裂纹、表面平整高低差≤0.5mm(立焊缝≤1.5mm)、不得出现严重咬边(咬边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的10%,咬边深度不超过0.4 mm)和未焊透现象 直尺目测 □
14 升降驱动系统 ⑴机构连接紧固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⑶电机减速机表面温度≤65℃ 温度计及手摸感觉 □
⑷减速机无漏油,内部油量充足 目测 □
15 上水平导向轮 ⑴导向轮踏面磨损:≤3mm 直尺 □
⑵紧固件无松动,卡簧无脱槽 目测 □
⑶轴承无损坏,无缺油 目测 □
⑷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耳听 □
16 上水平导轮与天轨侧面间隙 ≤3mm 钢板尺 □
17 上水平导轮架 ⑴结构无变形 目测 □
⑵焊缝无开裂 目测 □
⑶紧固无松动 扳手 □
*18 升降牵引钢丝绳 以下如不满足必须更换钢绳:⑴钢绳表面无明显磨损和腐蚀 目测 □
⑵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钢丝总数的2% 目测 □
⑶外层钢丝磨损≤钢丝直径的40% 目测 □
⑷钢绳无明显扭结、压扁或散股 目测 □
19 升降牵引链条 ⑴销轴、滚子、链板无明显磨损 目测 □
⑵链条无明显变形伸长 目测 □
⑶所有链板、链接头无松脱丢失变形 目测 □
20 升降牵引链轮 以下如不满足必须更换链轮⑴链齿齿厚、齿宽减少不大于10% 目测 □
⑵链齿、轮缘或轮毂无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目测 □
*21 升降卷筒 以下如不满足必须更换卷筒:⑴卷筒壁厚磨损减小不大于10% 目测 □
⑵卷筒表面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目测 □
22 升降滑轮 ⑴轮槽壁厚磨损减小不大于10% 目测 □
⑵轮缘或轮毂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目测 □
⑶运行中轴承温度≤65℃无异常噪音 手摸 耳听 □
23 曳引轮 ⑴槽深(槽内钢绳顶点至曳引轮外园尺寸)应一致,差距≤1.5mm 直尺 □
⑵轮缘或轮毂无裂纹等缺陷 目测 □
⑶轮槽磨损槽底至钢绳间隙>1mm 直尺 □
⑷轮槽在切口下面的轮缘厚度应≥钢绳直径 目测 □
24 升降和配重导轨 ⑴无明显磨损,不均匀磨损深度≤2mm 直尺 目测 □
⑵接头错位高低差≤0.3mm 目测 扳手 □
⑶接头间隙≤0.5mm 目测 □
⑷与立柱连接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
⑸与立柱焊接焊缝牢固无开裂 目测 □
25 升降牵引链条端部连接 ⑴打开载货台吊架盖板检查链条接头,销轴卡片固定牢固无松脱,调整螺母紧固牢靠 目测 □
⑵检查配重铁上部链接头销轴卡片固定牢固无松脱 目测 □
⑶链条接座与配重铁焊接牢固无开裂无变形 目测 □
26 升降牵引钢绳端部连接 ⑴检查配重端钢绳连接,绳夹无松脱缺件且紧固牢靠,间距为6~7倍钢绳直径,第一绳夹尽量靠近套环且不可紧固中损坏外层钢丝 目测 扳手 □
⑵检查上横梁或载货台端钢绳连接(要求同上) 目测 □
⑶检查卷筒端钢绳连接,压板螺栓紧固可靠,螺杆无拉弯变形,钢绳缠绕紧密,在各压板间无抽动和松弛现象 目测 □
⑷卷筒上固定钢绳安全圈≥2.5圈 目测 □
*27 配重铁 ⑴导轮架无变形焊缝无开裂 目测 □
⑵配重导轮、轮轴紧固件无松动,卡簧无脱槽 目测 □
⑶导轮轴承无损坏,无缺油,无异常噪音,导轮无明显磨损 目测 □
⑷配重铁整体组装无扭曲,组合螺栓无松动无损坏 目测 扳手 □
28 载货台 ⑴整体无永久变形 目测 □
⑵所有连接焊缝无开焊断裂迹象(参照以上焊缝要求) 目测 □
29 货叉 ⑴所有叉体无永久变形、裂纹等损坏迹象 目测 □
⑵所有导向轴承(滚轮)无损坏,运行无异常噪音 目测 耳听 □
⑶所有链条松紧适度,运行无卡阻现象,链条接头连接紧固可靠 直尺 □
⑷所有机械挡块无松动丢失损坏,安装位置正确功能可靠 目测 □
⑸叉中位时上中下叉端部对齐,错位≤±3 直尺 □
⑹两叉中心安装平行度≤2mm 水平仪 □
30 货叉驱动系统 ⑴机构连接紧固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机构运行无异常噪音 目测 耳听 □
⑶电机减速机表面温度≤65℃ 手摸或温度计 □
⑷减速机无漏油,内部油量充足 目测 扳手 □
31 机械车挡 ⑴地轨车挡与地基连接可靠,焊缝无开裂,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天轨车挡与货架连接可靠,焊缝无开裂,紧固件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32 夹轨器 ⑴夹轨器与下横梁紧固可靠无松动 目测 扳手 □
⑵夹轨器与地轨下面(防翻面)距离3~5mm 目测 直尺 □
⑶夹轨器与地轨侧面(垂直面)距离5~7mm 目测 直尺 □
33 扫轨板 下横梁扫轨板和加强筋板与地轨上面间隙≥6mm 目测 直尺 □
34 载货台下部机械缓冲器 ⑴不得缺失 目测 □
⑵固定牢靠 目测 □
⑶缓冲体无裂纹或其它损坏 目测 □
35 金属结构总装垂直度 立柱上升降导轨在全长范围内对地轨上面垂直度≤3mm 吊重锤 □
36 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