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吧 关注:6,935贴子:60,827
  • 3回复贴,共1

子曰:“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子曰:“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子曰:“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子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子曰:“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子曰:“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夫民何常此之有!”
子曰:“民淫僻则难治,君奢侈则难谏也,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
子曰:“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子曰:“圣王为政,昭告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子曰:“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子曰:“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子曰:“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子曰:“举爵位、蓄禄、政令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则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子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子曰:“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子曰:“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子曰:“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子曰:“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
子曰:“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子曰:“则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民无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者。”
曰:今也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贵而恶贫贱。曰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
子曰:“莫若为贤”
为贤之道将奈何?
子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
子曰:“国君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矣。”
然计若国之所以治者何也?
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子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子曰:“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然义政将奈何哉?
子曰: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多诈者不欺愚。三利无所不利,故举天下美名加之,谓之圣王。”
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圣王之道,
子曰:“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子曰:“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肌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子曰:“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为为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12 12:12回复
    其著作中多次提及“贤”的概念,强调了贤人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墨子关于“贤”的语句:“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 这句话表明了墨子对于官员选拔的观点,他认为官员不应该永远保持高位,而普通民众也不应该永远处于低位。有能力的人应该被提拔,没有能力的人则应该被降职。这是墨子提倡的尚贤思想,即推崇贤能之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 墨子在这里指出,古代的圣王在治理国家时,会根据德行来排列人才的位置,并且推崇贤能。即使是农民和工匠,只要有能力,也会被提拔。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尚贤理念。“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尚贤》) 墨子认为,一个国家拥有众多贤良之士,国家的治理就会稳固;如果贤良之士稀少,国家的治理就会薄弱。因此,统治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聚集更多的贤才。墨子的这些言论体现了他对于贤才的重视,以及他在政治上的主张。他认为贤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此主张应该通过公平的选拔机制来发掘和使用贤才,以促进社会的公正和繁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15 11:15
    回复
      竹林七“贤”,国家治理还是需要“贤”的,消极避世的贤,不太好。与同样战乱时期,诸子百家比,竹林七贤就太普通了。
      诸子百家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尚贤》)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尝有也。(《墨子·亲士篇》)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7-15 11:29
      回复
        墨子找到了治国理政的“十大药方”
        想要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富裕,人口增多,国家富强,不用墨子的“十大药方”,就会导致国家贫穷落后,混乱灭亡!
        药方1:墨子论述了皇帝天子“亲士”的重要性!秦以后历朝历代灭亡,百分之百是因为缺少“贤士”治国。
        墨子曰:
        国有贤良之士多,则国之治厚。国有贤良之士寡,则国之治薄。
        入国而不存其士 ,则国亡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尝有也。
        药方2:墨子论述了帝王天子以节用“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治国的重要性。
        墨子曰:“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君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若为宫室若此,则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则国贫而民难治也。”
        子曰:“民淫僻则难治,君奢侈则难谏也。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
        “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不得也。”
        “人君为舟车若此,古左右象之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
        是故“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食饮,宫室,衣服,蓄私,都不可不节!”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次五者被可不节!”
        3.其他药方治国,同样重要!体现了墨子高瞻远瞩的历史洞察力!国家灭亡,朝代更替,都没按照墨子的十大药方来做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7-18 14: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