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长时间的情绪问题受害者和目前的兼职从业者,想给大家说说我自己对焦虑抑郁的看法,已经对心理咨询的看法,我尽量保证客观的态度。首先是焦虑抑郁这类的神经症,我在发作期也曾和广大朋友一样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头疼,恶心,甚至非真实感让我觉得自己的了重病,后来去医院检查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心里压力比较大。所以去精神科挂号,确诊焦虑抑郁混合性发作伴随躯体障碍,后来就开始了服用药物的过程,个人觉得服药对我症状帮助非常有限,因为身体刚好一点,脑子里又在胡思乱想了。我也尝试过心理咨询,线上的线下的,便宜的,贵的,各种。效果也不好之后会详细分享。我试过的所有方法及最好的一定是运动,而且是慢跑,这里建议大家运动最好天天坚持,每天至少半个小时以上,可以跑的很慢,不过一定要跑起来。首先我个人结合自己的发病和后来接触的一些来访者,我认为焦虑抑郁一定是身体和情绪都出了问题,心理问题是根,情绪是外在的表现。有科学证明抑郁焦虑状态大脑会发生化学性变化,所以焦虑抑郁一定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问题,是一个身心一体的问题,不可以盲目的去相信心理咨询。这样可能身体在没有能量的情况下,内心根本无法接受咨询带来没在探索和改变的痛苦,加上症状,我接触的一些案例,很多人认为只依靠心理咨询就可以好,可是往往他们在躯体症状严重的情况下,思维异常混乱,完全没办法客观的看待问题,导致心理负担加重,症状更加的严重。甚至大多数人因为咨询之后摄入的新的价值观冲击原有的价值观,导致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产生强迫症状,这也是焦虑抑郁往往伴随强迫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十年的价值观患者的本能不愿改变,可是之前的价值观又适应不了现实,迫使他改变,这就造成了患者严重的内心冲突,所以在咨询的时候一定一定要保持身体状态,我所有的来访者,我都要求他们在咨询之前的一周内,完成每天半小时以上的锻炼,最理想的是咨询前完成锻炼,否则咨询效果不能保证。所以我的理念一直是解决之道和产生的过程相反,先解决生理问题,稳定情绪状态,然后解决心理问题。身体问题可以较短的时间改善,而心理问题是一个很长时间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巨大的痛苦,来访者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很多来访者无法放弃之前已经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念,导致半途而废,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其次我说说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心理咨询现在是一个水很深的职业,门槛很低,很多咨询师半路出家,甚至很多资深的咨询师也是江湖骗子,我之前做咨询,很多咨询师提出要接纳自己,这不就是句废话,我也知道我自己要接纳自己,关键是怎么接纳?很多咨询师都无法回答,支支吾吾。还有很多咨询师说要对自己好一点,什么是对自己好一点?给自己花钱还是怎么样?很多咨询师也无法回答。像这类只从道理上解释的咨询师希望大家不要寄予太多信心,我遇到的太多了,基本没用。甚至很多号称认知学派的咨询师产婆式辩论技术和家庭作业这种最基本的技术都不知道,只会和来访者讲道理,来访者缺的是道理吗?缺的是方法和情感的疏通,讲道理找个路人就够了何必花几千块去找咨询师,我接触过一个个案,来访者对咨询师已经失望头顶,宁可花几千块去yp也不想听咨询师的道理。所以缺乏共情和技术方法是目前很多咨询师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很多咨询者对咨询师失望的原因。心理咨询其实并不神奇,心理咨询师也并不神奇,心理咨询的前期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发泄的渠道,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是不可以加入评判的,不可以说你这么想不对,你这样不好之类的,这是最起码的伦理和共情。之后再进行心理的摄入性会谈了解原因,和来访者一同探讨造成症状的不合理信念,这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因为很多来访者困扰的事并不是深层次原因所在,比如一个人他害怕被领导批评,表面是害怕被领导批评,其实更深层次的不合理信念是他觉得人就应该被大家都喜欢才行,被批评代表着不被喜欢。这样他就无法接受。找到不合理的信念再去尝试改变。这是一个咨询师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大家找咨询师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心理咨询的效果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咨询师是否有相应的水平,咨询师的性格和方式方法,咨询师擅长和不擅长的问题,患者当前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患者改变的意愿,双方的咨询关系,等等等等。一次就找到合适咨询师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失望而归,这不是咨询师的问题,也不是患者的问题,因为心理咨询要起作用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且一旦操作不当是个副作用的作业。所以我接待来访者始终坚持,去三甲医院排除器质性病变,去精神科就诊,加上运动,这些是咨询起作用的前提。最后希望所有的朋友都可以少有弯路,早日体会幸福的人生,祝好。最后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个资深神经症患者,同时也是兼职的咨询师。信任的话可以在下方留言,平时上班,空闲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