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吧 关注:1,514贴子:9,217
  • 11回复贴,共1

关于“庶掩冯门之大过”及冯家主要二代人物在孝文一朝的结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这篇的原因是因为看到有人拿“庶掩冯门之大过”给幽后挽尊,说这只是元宏的掩饰之语,实际上这个行为仅从《魏书》来看有过三回,只有第三回以失败告终。
1. 小冯被废
在上一篇关于幽后的辟谣中我提到过小冯被废可以找到的蛛丝马迹,此处还将给出一个更明显的证明:
《魏书·王志传》:高祖颇念其忠勤宿旧,每行留大故, 冯司徒亡,废冯后,陆叡、穆泰等事,皆赐质以玺书,手笔莫不委至,同之戚贵。 质皆宝掌以为荣。 入为大长秋卿,未几而卒。
这里一共有三件大事,在王志传中明确留有记载,分别是冯诞之死,小冯被废,代北贵族谋反,其中第一件和第三件在冯诞和陆叡本人的传记中能看到事件进展的全过程和处理结果,而唯独小冯被废,始终语焉不详。此处我将再次强调魏收写这些后妃结果的时候,是存在谬误的,最典型的就是高照容之死,她的山陵志写她死在太和二十年以后的洛阳行宫,魏收却说冯昭仪宠盛,想要抚养元恪于是在太和十九年九月迁洛的过程中派人将她杀死,这是时间线的完全错误。
2. 冯修给冯诞下毒
“诞与修虽并长宫禁,而性趣乖别。诞性淳笃,修乃浮竞。诞亦未能诲督其过,然时言于太后。高祖严责之,至于楚捶。由是阴怀毒恨,遂结左右有憾于诞者,求药,欲因食害诞。”
如果不仔细看,会想当然的认为这件事发生在太和十四年冯太后死之前,冯修因为冯诞告状被元宏打而怀恨在心,但这件事实际发生在太和十八年,时间线在冯聿传:
时熙为太保,诞司徒、太子太傅,脩侍中、尚书,聿黄门。废后在位,礼爱未弛。是后岁余,脩以罪弃,熙、诞丧亡,后废,聿退。时人以为盛必衰也。
冯修与冯诞的年龄差距并不大,姑且认为差了2岁。也就是说,太和十八年,在冯诞和元宏28岁,冯修26岁的情况下,他为了自己十几岁冯太后还在时挨的打耿耿于怀,并且在冯太后死后的太和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都没有动手,偏偏在太和十八年元宏迁都的时候动手了。并且写明“遂结左右有憾于诞者”,而冯诞是一个在史书上几次被盖章宽雅的人,众所周知冯诞的政治立场与元宏又相同,迁都阻力又很大,到底是困于年少私仇还是因为冯诞支持迁都,结合时间来看也非常暧昧。
冯修最后的结局:
高祖以诞父老,又重其意,不致于法,挞之百余,黜为平城百姓。
我愿意称冯修为性转版幽后,挨打的数量是差不多的,没有脑子的程度也差不多。
但只看冯修的墓志中的记载,你甚至会以为他很得宠,“尚书以宠爱当时”,我的评价是谁家宠爱混到经常挨打的地步。
3. 幽后之死
此处先让我们对比一下同为皇后,幽后称不上很有权力,对比对象是元恪的于顺后和高皇后。
《元愉传》:世宗为纳顺皇后妹为妃,而不见礼荅。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 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逆,产子宝月。顺皇后召李入宫,毁击之,强令为尼于内,以子付妃养之。
至于高皇后,我上一个帖子已经提到过,幽后争宠的方法她也用过,并且比起幽后只有她有史书盖章的成功。
再来看幽后被彭城公主状告后的惴惴不安:
此处再次申明时间线:元宏在二十二年七月下诏后方待遇减半,八月在汝南不豫,彭城公主状告幽后更在此之后,因此不要再说元宏减待遇是给幽后上眼药,减待遇在前,幽后被告在后,基本时间线不要弄错。
“后虑还见治检,弥怀危怖,骤令阉人托参起居,皆赐之衣裳,殷勤托寄,勿使漏泄。亦令双蒙充行,省其信不。”
哪一个实权皇后真能刚皇帝的这么卑微,先殷勤赏赐衣服,做到最过也只敢让贴身太监去问一问侍从相信了没有——我的评价是被冯太后甩了地球三圈。
此处将再次引用拓跋郁的例子:
太和十五年,济阴王拓跋郁以贪残赐死,死后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数次被元宏引以戒人:
戒元禧——出为使持节、开府、冀州刺史,高祖饯于南郊。又以济阴王郁枉法赐死之事,遣使告禧,因而诫之。
戒高遵——又卿非惟贪婪,又虐于刑法,谓何如济阴王,犹不免于法。卿何人,而为此行!自今宜自谨约。
尽管如此,看拓跋郁墓志描述却是相当体面,该给的身后待遇都给了,一点看不出是因罪赐死,赐死但留个体面,这风格很元宏。
【春秋卅,太和十五年夏六月廿六日,负兹归旻。二景为之譪辉,五星闉改其度。主上悼其贤,赠绫锦七百,举东堂之哀,延百僚之慰。赐温明秘器,崚夫五百,塟于沙崚之阳,閟于玄宫之阴。】
冯修和拓跋郁的例子足以证明元宏的做事风格,你如果识相就自己体面,不然我就强行帮你体面。
4. 关于冯夙
冯夙在冯太后还活着的时候受到格外不同的宠信,年仅几岁就封王,比冯诞这个昌黎王世子还早了三年。
太和十六年五等开建,冯夙降位为散公,太和十八年“冯夙可为下下,免中庶子,免爵两任,员外常侍如故。”从散公变为散侯,这个员外常侍是一个五品官,因为官职太低甚至在冯夙自己的传中没有被提到,太子中庶子四品,属于是幽后得宠冯夙却越混越差,不愧是幽后亲弟弟,两人一脉相传。
冯聿和没有单独成传的冯俊兴、冯辅兴都不再提及,冯聿的结局上个帖子已经说过了,元恪一朝做到了河南尹,至于后面的两位除了闯祸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地方。
以上材料足以看出元宏说的“且使在宫中空坐,有心乃能自死”,完完全全是他的真心话。幽后最终凭借着比其他冯家人都厚的脸皮和“过人”的智慧混成了冯家那么多喜欢闯祸的人当中最不体面的一个,最后被元宏强行“体面”,实在是太有水平。
5. 关于五等开建
“五等开建”已经是提到过很多次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和十六年,元宏为整顿王爵与将军号泛滥的情况,采取降非太祖拓跋珪子孙为公及异姓绝王政策,实行五等开建制度。
“十有六年春正月……乙丑,制诸远属非太祖子孙及异姓为王,皆降为公,公为侯,侯为伯,子男仍旧,皆除将军之号。”
五等即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五等开建为实行有食邑的实封爵(开国爵),区别于没有食邑只是身份与荣誉象征的虚封爵(散爵),无论是政治权利还是福利政策,开国爵都胜于散爵。五等开建之前,北魏所有五等爵都是虚封爵;五等开建之后,开国爵与散爵并行,区分方法是看有没有食邑,若未记载食邑,则看爵位前是否带郡或县,如xx郡公是开国爵,xx公则是散爵,侯伯子男同理。
附太和二十三年《后职员令》
(太和十六年五等爵已有品级,至二十三年完善为永制,期间爵制有一些调整,如取消郡侯只留县侯)
二十三年,高祖复次职令,及帝崩,世宗初班行之,以为永制。
开国郡公(第一品)
开国县公、散公(从第一品)
开国县侯(第二品)
散侯(从第二品)
开国县伯(第三品)
散伯(从第三品)
开国县子(第四品)
散子(从第四品)
开国县男(第五品)
散男(从第五品)
冯夙正是在太和十六年被削为开国散公,又在太和十八年连削两级变为散侯,与冯修从散公变成散侯没什么不同。
元宏给冯家掩过,是否代表他给冯家所有人掩过?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冯夙仅仅是没有什么才干,看不出犯过什么错,仍旧在元宏亲政后失宠,即使是幽后二进宫之后,他仍然属于权利的边缘,在不是皇后本人讨厌的情况下,你很难想象出“真爱”的弟弟能混的这么差。


IP属地:湖南1楼2024-07-02 22:18回复
    不知这个王志是太原郡王氏还是琅琊郡王氏,纵观各朝各代,只有王氏不篡娃娃皇帝的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14 05:48
    收起回复
      请教下,冯夙的生卒年大概在几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0-02 23: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