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王府吧 关注:845贴子:21,165

汉书新注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6-03-28 13:24回复
    (1)内史:此时内史,有名无实。(2)太仆:据《夏侯婴传》,婴起兵从即为太仆,此断自元年始。(3)襄:即《功臣表》之棘丘侯襄。(4)王先谦曰:“《史表》卢绾为太尉,与《绾传》东击项羽,以太尉常从合。表列于五年,误。(5)王先谦曰:《灌婴传》二年为御史大夫。案周苛死在三年,此疑假丞相之比。(6)王先谦曰:据《曹参传》,是年为中尉。


    2楼2006-03-28 13:2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何迁为相国:据纪、传及本表上,何为相国在十一年,此误移二格。(2)中地守:据《地理志》,高帝九年罢中地郡,此中地守当加“故”字。又,《史记·彭越传》“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本表未载。(3)据《靳歙传》,靳歙是年为车骑将军。(4)王氏:姓王,名氏


      4楼2006-03-28 13:27
      回复
        (1)据《陈平传》,陈平是年为郎中令。(2)七月:此“七月”袭《史表》文,未及刊除。(3)杜恬:据《功臣表》杜恬于高帝十一年正月封候,四年薨。当薨于惠帝二年,不可能于惠帝三年为廷尉。此八字当在高帝十一年,误移于此。(4)己丑:疑误。是年八月已酉朔,无己丑


        5楼2006-03-28 13:27
        回复
          (1)据《功臣表》,宣义殁于惠帝五年。此八字误衍。(2)免:人名。王先谦曰:“《文纪》有中大夫令免,盖即此人。”(3)七年:当作“八年”。据《史》《汉》诸侯王表,郢客为楚王,在孝文二年


          6楼2006-03-28 13:27
          回复
            (1)食其:据《史记·吕太后本纪》“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食其为帝太傅当在高后八年。而高后八年七月壬子朔,元辛已。辛巳为八月朔日。(2)丙戍:“壬戌”之误。高后八年九月辛亥朔,无丙戍。《史记·吕太后本纪》作“壬戍”,是。(3)据《吕后记》,是年有郎中令贾寿。


            7楼2006-03-28 13:28
            回复
              (1)卫尉足:《文纪》,元年有卫尉足,当移前一格。(2)据《文纪》,是年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3)张释之为廷尉:据《爰盎传》文帝六年淮南王迁蜀时,爰盎为中郎将,并为张释之请补谒者,可知张释之于文帝三年不可能为廷尉。又据《张释之传》,释之为廷尉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其结为亲友;而周亚夫罢细柳军始为中尉(见《周亚夫传》),时文帝后六年,则知周亚夫为廷尉必在其时。此误。(4)乙巳:文帝四年十二月丙辰朔,无乙巳。疑“乙”为“己”之误。


              8楼2006-03-28 13:28
              回复
                (1)典客冯敬:《史记·淮南厉王传》丞相张苍、典客冯敬等议淮南王罪奏疏,有宗正臣逸、廷尉臣贺、中尉臣福三人,皆不见于本表本年。陈直曰:“宗正臣逸,疑即景帝三年之德侯刘通,字形相近而误。廷尉臣贺,疑即景帝后元年之郎中令贺。中尉臣福,疑即景帝中元年之廷尉福。”(2)据《文纪》,是年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3)董赤:《文纪》作“董赫”。即成敬侯董渫之子,见《功臣表》。


                9楼2006-03-28 13: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廷尉信:王先谦曰:“《景纪》元年有廷尉信,盖代廷尉驱之任,疑不当在此。”(2)戊戍:“戊辰”之误。王念孙曰:“戊戍当作戊辰,后二日为庚午也。”《史表》、《汉纪》正作戊辰。(3)据《文纪》,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4)据《周亚夫传》,亚夫是岁为中尉


                  10楼2006-03-28 13:29
                  回复
                    (1)十三年:据《周仁传》,仁至武帝初才病免,此“十三年”有误。(2)据《文纪》与《周勃传》,文帝后六年,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不当记于景帝元年,盖误移。(3)中尉嘉:据《史表》及《周亚夫传》,孝景三年,以中尉周亚夫为太尉,此格不当写中尉嘉。据《晁错传》,景帝三年斩错时,有中尉嘉劾奏错,是嘉于景帝三年为中尉,然不久又为卫绾所代。此传写误移。(4)八月丁未:是年八月丙辰朔,无丁未。据下二格“八月丁巳”晁错接陶青为御史大夫,则“八月”当作“七月”,丁未在丁巳前十日。(5)殷:袁盎免奉党之后,由殷代。


                    11楼2006-03-28 13:29
                    回复
                      (1)介:《史表》作“蚡”。无考。(2)安丘侯张欧:按《史》《汉》侯表,无安丘侯张欧。据《张欧传》,欧乃安丘侯张说少子,是“欧”当作“■”,又不当冠“安丘侯”。(3)姚丘侯:“桃侯”之误。参《史表》、《侯表》及诸传。(4)《史表》御史大夫阳陵侯岑迈,本表不载。(5)六月:“二月”之误。据《史记·孝景本纪》,孝景七年春,“丞相(陶)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条侯周亚夫为丞相。”是知二月乙巳,陶青免相,即以周亚夫为相。二月庚寅朔,乙巳(十六日)之前,正月无乙巳。(6)釐侯:误衍。据《功臣表》,孝景中二年胜嗣为武阳侯。(7)据《外戚传》,是年以立皇后,案诛大行。


                      12楼2006-03-28 13:29
                      回复
                        (1)中尉:不当删。校点本据王先谦说删去,误。施之勉曰:“上文云:‘(七年)郅都为中尉三年,免。七年至中二年,为三年,是都免应在今年也。《五行志》云:‘景帝中三年,中尉不害,将车骑材官士屯高柳。’是不害为中尉当在今年也。‘中尉’下,当是夺去不害姓名及几年免等字。”(2)九月戊戍:《史记·景纪》为“三月”。(3)乘昌:《功臣表》作“革昌”。(4)吴利:《功臣表》釐侯黎朱苍,至曾孙扶失侯,《史表》作“秩”,“秩”与“利”形似,未知孰是。(5)陈直曰:“汉《赵宽碑》云,‘文景时有仲况官少府。’本表不载。”(6)不疑:疑即直不疑。(7)王先谦曰:“典客更为大行令,此失书。”


                        13楼2006-03-28 13:30
                        回复
                          (1)(2)壬辰:是年八月丁未朔,无壬辰。《史表》同,误。(3)贺:疑即公孙贺。(4)中尉:王先谦曰:“后又有执金吾郭广意,执金吾即中尉更名,疑即此一人而两任。”(5)王臧:王臧事见《田蚡传》。(6)淮南:当作“淮阳”见《灌夫传》。(7)印:疑误。王先谦曰:“官本,印作昂,当是。”


                          14楼2006-03-28 13:30
                          回复
                            (1)三月乙未:是年三月丙辰朔,无乙未。《史表》作“二月乙未”,是。(2)南陵:当作“商陵”,参《功臣表》与《张苍传》。(3)六年:当作“十六年”。万石君死于元朔五年,岁余建亦死,建死,李广代为郎中令,《万石君传》、《李广传》可证。(4)二年:钱大昭:“赵绾以二年死,青翟任御史大夫当即在是年,表书于四年,疑非。”按:果如钱说,“二年”二字也误,因建元六年韩安国已为御史大夫。(5)廷尉建:陈直曰:“蔡邕《范丹碑》(见《全后汉文》卷七十七)云:‘汉文景这际,爰自南阳,家于成安,生惠及延,延熹(二字有误)二年,官至司农、廷尉,君则其后也。’表文廷尉廷(当为建),疑即廷尉延之误字,谓范延也。”


                            15楼2006-03-28 13: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李广:据《史》《汉》本传,李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据《李广传》,程不识时为长东卫尉。(2)据《武纪》,是年有中尉程不识。(3)王先谦曰:“是年王恢下狱死,代为大行者,史阙。”(4)张■:此人与张敖之孙■同名。但与《功臣表》年分不符


                              16楼2006-03-28 13:31
                              回复